作者:雕鴞 / 編輯:冷小軍
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蘇聯意圖對中國實施控制和幹預,試圖在中國修建長波電臺、和中國海軍組建所謂的「聯合艦隊」,中國毅然決然地與曾經的「老大哥」蘇聯交惡,雙方一度在邊境地帶陳兵百萬,大有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態勢。
而這一對峙,就對峙了數十年之久。在這期間,同樣被蘇聯及華約集團威脅著的美國自然要想辦法拉攏中國。從七十年代開始,中國和美國的關係逐漸升溫,雙方的非正式接觸越來越多。終於,1979年,中國正式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開啟了「中美蜜月期」。
蘇聯曾在中國邊境集結大量兵力
美國既然想拉攏中國,那自然得拿出點誠意,賣點當時中國沒有的好東西。在中美還沒正式建交的1978年年初,美國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訪問中國。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授意下,布朗向中國表示:美國可以向中國出售非致命性軍事裝備。這也是美國首次向中國表示願意出售軍事裝備。
哈羅德•布朗
1979年,中國國防大學代表團訪問美國,中美兩軍首次進行了交流。從此,中美關係就不斷升溫,美國方面的態度也越來越友好。
1980年3月,美國正式將對中國軍事貿易等級調整為「友好的非盟友國家」。隨著劉華清將軍訪問美國、登上美軍航母,美國又在1983年再度提高了對中國的軍事貿易等級,達到了與歐洲盟友國家同等的等級,大部分致命性武器裝備擺在中國面前「隨便挑隨便選」。
劉華清將軍登上美軍航母
看著美國都對中國表現出了如此慷慨,歐洲國家也紛紛開始向中國推銷武器裝備。1984年,美國總統裡根在訪問中國時還公開強調:「一個強大的中國完全符合美國的利益。」
在那段時間裡,中國得到了許多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先進武器裝備,例如直到現在還在高原執行任務、曾在汶川地震救災工作中做出巨大傑出貢獻的S-70C-2「黑鷹」(MH-60的民用版)直升機;和著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同款的船用大型燃氣輪機,那也是中國第一次獲得世界先進水平的船用燃氣輪機;此外還有來自英國的L7 105mm坦克炮、美制MK46輕型魚雷、C-130多用途運輸機等等……
民用黑鷹直升機
而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最具有誘惑力的恐怕就是美國當時用了還沒幾年的先進戰機了。中國國土面積廣大,空軍實力卻很有限。美國自然也知道中國心裡打的算盤,為中國提供了幾個看起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選項,其中最受中國青睞的,就是1978年才剛剛服役的F-16「戰隼」單發多用途戰鬥機。
但那時候的美國很雞賊:他們為了保證自己的戰鬥機能夠時刻保持優勢,是絕對不會將一款剛剛服役的最新型戰機拿去賣的——他們總會等上好幾年,才會向盟友出售老款戰機。美國人很清楚F-16戰鬥機對中國的誘惑力,通用公司也的確很想賺這筆錢,畢竟以中國空軍的規模,一旦批量採購,那錢絕對少不了。
美國也很清楚,一旦把當時最先進的F-16給了中國,萬一哪一天中國突然又跟美國翻臉,美軍不僅沒有絕對的把握壓制中國空軍的F-16,這些戰機甚至有可能落到蘇聯手上。於是,美國人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賣閹割版的F-16給中國。
為了迎合當時美國的軍事貿易出口政策,通用公司搞了一個閹割版的F-16戰機:F-16的原裝F100-PW-200發動機被拆下,換成了更弱的J79-GE-17X發動機,這也是美國上一代F-4戰鬥機的發動機。
除此之外,這款代號為F-16/79的閹割版F-16還被限制了對地打擊能力,有效載荷和航程都比原版F-16要更差,但可靠性和維護性都要更好,以適應部分國家較為落後的前線機場勤務條件。
經常被人誤會的是,這款F-16其實並不是針對中國需求整出來的:早在1981年2月,一個委內瑞拉空軍測試小組就試駕了F-16/79,包括奧地利、約旦、馬來西亞、奈及利亞、新加坡在內的二十多個國家都曾有意採購這款戰鬥機。
但因為裡根總統最終選擇鬆口,同意向部分盟友國家出售原版的F-16A戰鬥機,因此這款閹割版沒能賣出去。眼看中國想要,美國人就再度把這玩意抬了出來,看看是不是能再訛中國一筆。
美國想賣,中國卻遲疑了。中國並不是不想提升自己空軍的實力,著名的「和平珍珠」項目(殲-8II戰鬥機升級工程)就是最好的例子。幾經思考,中國最終在距離F-16戰鬥機只有一步之遙時,出人意料地放棄了F-16的採購計劃,這令通用公司無形中損失了一筆巨大的海外訂單。不過其實要追究起其中的原因,倒也是相當的簡單……
通用動力的J79發動機
中國不買F-16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錢。即使是閹割版的F-16戰鬥機,美國開出的售價也超過千萬美元,如果是原版的F-16A,售價更是超過1400萬美元。當時的中國如果想要通過採購F-16來提升自己的空軍實力,採購的數量就不可能少得了,配套的彈藥、後勤設施也必須得跟上。這樣一來,這筆訂單的價格妥妥地幾億美金的價格往上漲。
可在1985年,別說什麼外匯儲備了,中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才一千兩百多億美元,人均不過八百多人民幣。而且當時中國計劃採購的裝備還有很多,不可能把所有家底全拿去買F-16戰鬥機——權衡利弊之下,也只能選擇放棄。
中國民航當年也曾擁有過C-130運輸機
其次,當時美國人的態度很不厚道。據中國前國防部部長遲浩田回憶,雖然美國同意向中國出售各類武器裝備,但談判中的美國人態度總是高高在上的,好像離開美國中國就什麼也做不了一樣。而且中國希望美國能夠提供技術和生產線,尤其是航空發動機、機載雷達等關鍵設備的生產技術,但美國堅決不同意——畢竟一旦中國實現自產,美國就很難繼續刮中國的錢了。
因此,美國不僅拒絕出售最好的武器裝備給中國,同時也拒絕向中國出售關鍵的技術和生產線……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自然不可能心甘情願當美國人手下的待宰羔羊。
當然,當時擺在中國面前的也不止是F-16一個選擇。美國的格魯曼公司也和中國來往密切,而格魯曼公司也有自己的看家產品,那就是著名的F-14「雄貓」艦載戰鬥機。有資料顯示,美國曾有意向中國推銷原裝的F-14戰鬥機,就像當年向伊朗出口F-14一樣。
為了「哄騙」中國,美國允許搭配出售著名的AIM-54「不死鳥」空空飛彈,甚至可以向中國提供技術和部分零部件的生產線。但眾所周知,當時中國沒有航母編隊,搞個艦載機來國土防空有點不倫不類,加上F-14的可變後掠翼維護起來實在太費勁,再加上F-14價格昂貴而中國口袋空空,最終這個想法還是流產了……
F-14發射不死鳥飛彈
1989年,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訪問中國,美國單方面宣布暫停與中國的軍事貿易,中國唯一一次購買美制戰機的機會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美國軍事專家吉米•庫珀曾撰文指出,假如當初中美蜜月期沒有終結,經濟迅速發展中的中國很可能將成為美制戰機最大的海外客戶,日本那點F-15根本不夠看的。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