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米精二立繪
一、阿達克利斯:
特米米的種族是「阿達克利斯」,目前該種族的其他成員有兩位,分別是嘉維爾與艾絲黛爾。這一名稱是拉丁文Archosauria的音譯,意為「初龍次亞綱」。在目前的遊戲中,其真實指代的是「鱷形目」,該種族幹員的原型也大都來自這裡,這是我們的第一個線索:特米米與嘉維爾一樣,原型也是隸屬於鱷形目的。
目前現存的鱷目爬蟲綱,它們的共性是外形近似蜥蜴,體積大且笨重,但水陸兩棲。現存共3科8屬23種,範圍不大,分別是鼉科(短吻鱷為主,包括揚子鱷、密河鱷、凱門鱷等)、鱷科(包含美洲鱷、尼羅鱷、灣鱷等)、長吻鱷科(只有馬來鱷和恆河鱷),它們在外形上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我們順藤摸瓜,在特米米精二立繪中,能夠明確地發現:她的腳邊盤踞著一條鱷魚。
腳邊的鱷魚
從露出的身軀上來看外形特徵,可以歸納出一下三點:這條鱷魚的身形呈流線型、眼睛和鼻孔在頭頂上方、口鼻部(吻)頗為細長。這三點線索並不足以幫我們立刻確定特米米的原型,但是卻能夠縮小範圍:不是短吻鱷、不屬於鼉科。同時,在特米米本人身上,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外形特徵:她有著極其粗大的鱷尾。
粗大的鱷尾
特米米的這條尾巴太過於顯眼,「尾巴極其粗大強壯」這一特徵被無限放大,成為了她在設計上的一大特色,也成為了我們的重要線索。
我們在幹員特米米的立繪、以及她所落地的活動主題中,都能發現許多「熱帶雨林」的相關元素。這一次的活動名為「密林悍將歸來」,其中所登錄的幹員都充滿了雨林的風情:燧石、森蚺,特米米也不例外。在她立繪的背景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是身處在密林之中:
密林環境
至此,我們結合上文中的所有線索,可以得出:特米米的原型隸屬於鱷形目下的鱷科或長吻鱷科,習慣身處熱帶雨林之中,尾巴一定要特別粗大強壯。一一對比鱷科與長吻鱷科下的下屬13種鱷魚,我們就能找到這一次的原型。
二、馬來鱷:
馬來鱷(Tomistoma schlegelii)是一種屬於長吻鱷科的大型鱷魚,它們的口鼻部很細長,但是又不像恆河鱷那樣長得驚人。整體上更加類似於鱷目中鱷魚的吻,這也是為什麼無法從立繪中直接區分。馬來鱷的長吻限制了它們的咬合力,也大大縮小殺傷力。但是取而代之,它們換來了更為致命的武器:強壯的鱷尾。
馬來鱷
馬來鱷的身體整體呈流線型,肌肉極其發達尾巴正是它們的最大的特色之一。這讓它們無論是在搏殺中用尾巴鞭打,還是利用尾巴產生在水中衝刺的動力,都有著非常大的先天優勢。幹員特米米,正是將馬來鱷鱷尾的這一點特點放大,因此也在身後出現了這麼誇張的尾巴。
馬來鱷除了粗壯的鱷尾之外,還有一個與其他品種的鱷魚完全不同的點,那就是它的「虹膜」。馬來鱷的眼睛有著黃至棕色的虹膜,這在鱷魚中相當少見。而我們的幹員特米米正是這樣淡黃色的瞳色,區別於嘉維爾的金色虹膜。
馬來鱷(棕色虹膜)
在特米米的穿著搭配上,整體呈黑色。這點參考的馬來鱷成鱷與幼鱷的顏色,全它們身的體色都呈現為黑色,有時是巧克力棕色。同時,她身上的絲襪破破爛爛,黑白相間。這可能是在還原馬來鱷的另一大外貌特徵:不規則的黑色斑紋。
斑駁的黑色條紋
馬來鱷的尾巴和身體上長有黑色的條紋,在下巴上還有黑色的斑點。它腹部是米色或白色的,與肌膚顏色完全相反。「條紋」、「黑色的身軀」、「白色的腹部」這些元素,在設計幹員特米米的時便成為了她的破爛的黑絲以及雪白的肌膚,形成了色彩上的強烈反差。
同時,馬來鱷的分布範圍與生存環境也與特米米的背景相符。因為馬來鱷需要陸地來曬太陽和築巢。因此它們主要分布在各種密林與雨林之中,包括低地淡水沼澤森林、雨林、水淹森林、泥炭沼澤、湖泊、黑水河等等。這一點符合了特米米背景中出現的雨林,同時也貼合了她所落地的活動主題「密林悍將歸來」。
雨林背景
最後是特米米的名字:Tomimi。根據上文的考據,這個單詞正是來自於馬來鱷的學名Tomistoma schlegelii的前半段。在鱷形目下的23種鱷魚之中,也只有馬來鱷與Tomimi相符。至此,我們發現特米米身上的許多線索都能與馬來鱷向契合,最終可以得出關於她原型的結論:馬來鱷。
三、特米米與嘉維爾: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些其他的東西,在特米米的簡介中,就顯示了她與嘉維爾的關係非常不一般:「特米米,阿卡胡拉地區的阿達克利斯人,嘉維爾兒時的好友,同時也是『嘉維爾意志』部族現任族長。」再仔細觀察立繪,還能發現許多地方是與羅德島的嘉維爾有聯繫的。比如她的高跟鞋與嘉維爾「戰醫」皮膚中的靴子:
金屬「鱷魚」
在兩人的鞋子上,有一處一模一樣的細節:「金屬小鱷魚」配飾。特米米的小鱷魚在高跟鞋的鞋帶上,嘉維爾的小鱷魚在靴尖處。除此之外,他們身上還有著完全相同的標記:一個四等分的正方形,其中的一塊呈現為黃色,如下圖所示:
相同的標誌
不僅如此,這個標誌還在特米米的幹員介紹頁中多次出現,與另外兩個標誌並列。分別是:齒輪、鱷魚/恐龍頭、四等分正方形。三個標誌一直一同出現,分別代表了什麼特殊含義?
三個標誌
結合這兩個線索,可以推測出一些關於「嘉維爾意志」部族的線索。這個「四等分正方形」印記可能是整個部族的特殊標誌,在印記之上的圖案則是部族中地位的象徵。特米米所揮舞旗幟上的標誌背景是一個張開大嘴、露出獠牙的鱷魚,也是上圖正中的標誌,這可能是一族組長的象徵。這個咆哮的鱷魚頭也不再僅僅是鱷魚,而更像是兇猛的先祖恐鱷(Deinosuchus),象徵著阿達克利斯一族的傳承,對應著鱷魚種族的演變。在特米米的身上,還能通過一個簡單配飾,再了解一些關於嘉維爾部族的設定。
捕夢網
捕夢網(Dreamcatcher),18世紀印第安人的符咒,其主要作用就是「守護」。可以看到網的正中間有一個圓洞。在印第安傳說之中,只有好夢才能通過那個洞,並順著羽毛流下來。而惡夢、夢魘則會被困在網中,並在陽光下灰飛煙滅。其寓意為「留住好夢與祝福」,也守護著特米米。所以這裡猜測:第一個「齒輪」的標記就是代表著源石技藝與製作捕夢網的工藝相結合。
再說一個有趣的點,特米米的原型馬來鱷又名為「False Gavial」,這其中的Gavial正是幹員嘉維爾名稱的來源。這個稱呼的來源是因為馬來鱷很像恆河鱷,血緣也相近。但即使像卻不是,所以加了個「False」。這個別稱在遊戲中卻有了另一層含義:虛假的嘉維爾。同時,食魚鱷科也被稱作「The Gharial Family」,同樣一語雙關。兩人既是同屬於一個目、一個部族,同時兩人也是最親密的「Family」。這可能是因為特米米與嘉維爾兩人一直形影不離,也可能因為一些其他部族方面的聯繫。關於這一點暫時不多進行拓展,想必在此次故事集中會細說。
首發都在微信公眾號「奇形怪狀研究所」,專注於明日方舟、崩壞3的深度遊戲攻略。如果文章對你有用,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