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開終端 ctrl+alt+t
2、關機和重啟
關機:
shutdown -h now 立刻關機
shutdown -h 5 5分鐘後關機
poweroff 立刻關機
重啟: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啟
shutdown -r 5 5分鐘後重啟
reboot 立刻重啟
3、幫助命令 ifconfig --help:查看網卡信息
4、防火牆設置
開啟:service iptables start
關閉:service iptables stop
5、su 切換用戶 su -root
6、目錄切換 cd
命令:cd 目錄
cd / 切換到根目錄
cd /usr 切換到根目錄下的usr目錄
cd ../ 切換到上一級目錄 或者 cd ..
cd ~ 切換到home目錄
cd - 切換到上次訪問的目錄
7、目錄查看 ls
命令:ls [-al]
ls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文件
ls -a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文件(包括隱藏的文件)
ls -l 或 ll 列表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文件(列表查看,顯示更多信息)
ls /dir 查看指定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文件 如:ls /usr
8、刪除目錄或文件 rm
命令:rm [-rf] 目錄
刪除文件:
rm 文件 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文件
rm -f 文件 刪除當前目錄的的文件(不詢問)
刪除目錄:
rm -r aaa 遞歸刪除當前目錄下的aaa目錄
rm -rf aaa 遞歸刪除當前目錄下的aaa目錄(不詢問)
全部刪除:
rm -rf * 將當前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和文件全部刪除
rm -rf /* 【自殺命令!慎用!慎用!慎用!】將根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刪除
注意:rm不僅可以刪除目錄,也可以刪除其他文件或壓縮包,為了方便大家的記憶,無論刪除任何目錄或文件,都直接使用 rm -rf 目錄/文件/壓縮包
9、搜索目錄 find
命令:find 目錄 參數 文件名稱
示例:find /usr/tmp -name 'a*' 查找/usr/tmp目錄下的所有以a開頭的目錄或文件
10、文件操作命令
10.1文件的查看命令
cat :看最後一屏 格式:cat 文件 或 文件路徑
less:翻頁查看 格式:less 文件 或 文件路徑
10.2 編輯文件內容命令
vi :vi 文件或者文件路徑(打開文件,並將光標置於第一行首)
進入編輯模式:i 、o 或 a(i :在光標前 ,o:在當前行之下新開一行 ,a:光標後 )
ESC 退出編輯模式到命令行模式;
將文件保存或退出vi(退出編輯::q,強制退出: :q!,保存並退出: :wq)
10.3文件權限修改
rwx:r代表可讀,w代表可寫,x代表該文件是一個可執行文件,如果rwx任意位置變為 - 則代表不可讀或不可寫或不可執行文件。
chmod +權限類型 文件名, 例如:chmod +x a.txtchmod 777 (可讀可寫可執行)
10.4打包文件(註:tar是打包,不是壓縮!)
.tar
解包: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註:tar是打包,不是壓縮!)
.zip
解壓:unzip FileName.zip
壓縮:zip FileName.zip DirName
.rar
解壓:rar x FileName.rar
壓縮:rar a FileName.rar DirName
.gz
解壓1:gunzip FileName.gz
解壓2:gzip -d FileName.gz
壓縮:gzip FileName
11、查看當前目錄:pwd
命令:pwd 查看當前目錄路徑
12、查看進程:ps -ef
命令:ps -ef 查看所有正在運行的進程
13、 結束進程:kill
命令:kill pid 或者 kill -9 pid(強制殺死進程) pid:進程號
14、查詢命令 whereis
whereis命令是定位可執行文件、原始碼文件、幫助文件在文件系統中的位置。這些文件的屬性應屬於原始代碼,二進位文件,或是幫助文件。
示例:whereis a 把和a相關的文件都找出來
15、安裝程序命令
rpm 安裝包(不需要聯網安裝)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裝一個rpm包
yum 軟體包(需要聯網安裝)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載並安裝一個rpm包
16、常用快捷命令
ctrl + l:清屏
ctrl + r :查找歷史命令
tab =補全
ctrl+c = 終止
今日閒來無事,寫下新年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