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2021-02-13 老周的深度軍事

摘要:在蘇芬戰爭中,芬蘭戰績最高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在蘇芬戰爭中,芬蘭戰績最高的頭號狙擊手西蒙·海耶為什麼會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

    1939年底,蘇聯單方面撕毀了7年前籤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出動了20個師、2000餘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對芬蘭發動了突然襲擊,蘇芬戰爭就此爆發。

    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誕生了一位偉大的狙擊手,被譽為「世界狙擊之王」,有著「白色死神」之稱,至今仍然保持著全世界最高狙殺紀錄,他就是西蒙·海耶。

    那麼,西蒙·海耶有著什麼樣的傳奇故事?為什麼有「白色死神」的綽號?他神奇的槍法又是怎樣煉成的呢?

    1905年12月,西蒙·海耶出生在芬俄邊界的羅加維市,祖輩世代務農,偶爾也會進山打獵。小時候的西蒙·海耶其貌不揚,尤其是長著一對又大又長的招風耳。由於經常隨父親狩獵,練就了一身跟蹤、潛伏、射擊、追趕的本領。當蘇芬戰爭爆發後,西蒙便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芬蘭軍隊,投入到了對抗蘇軍的戰鬥中。入伍後,西蒙被編入狙擊隊,成了一名狙擊手。

    西蒙所在的狙擊隊,狙擊手大都是獵人出身。在零下20—40度的芬蘭原始森林裡,他們腳蹬滑雪板,身穿白色雪地偽裝服,神出鬼沒地遊弋於熟悉的環境裡,執行狙擊任務顯得遊刃有餘。而對於蘇軍士兵來說,惡劣的環境以及醒目的軍服,則讓他們成為芬蘭狙擊手手最理想的目標。

    西蒙經常趴在地上數小時靜止不動,和整個雪地環境融為一體,靜靜地等待著蘇軍到來。即便蘇軍從他身邊走過,也不能輕易發覺西蒙的存在。有時候,蘇軍士兵只聽到槍聲,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但就是找不到狙擊手的位置。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被稱為「白色死神」。

    蘇軍最害怕的是野外宿營的夜晚,當一群蘇軍士兵圍著篝火取暖時,躲在密林深處的西蒙會將他們當作活靶子,進行挨個兒點名式射擊。而蘇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被一一槍殺,束手無策。因為他們根本無力對抗西蒙,只好乞求能活到天亮。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西蒙依靠著出色的狙擊技術,共狙殺蘇軍505人(還有一個非官方的統計數據是542人)。另外,他還用衝鋒鎗擊斃蘇軍200人。因此,西蒙的總計戰果是705人,平均每天斃敵超過7人,這個數據僅僅是他100天的戰績。

    西蒙所用的武器非常普通,不過就是一把莫辛納甘步槍。這種步槍雖然略顯老舊,但西蒙將它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能在700米開外輕易狙殺敵人。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西蒙的狙擊槍上居然沒有瞄準鏡,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源於西蒙和隊友們的一次失敗的狙擊任務。在參加狙擊隊後不久,上級給西蒙的三人小隊下達了一次狙擊任務,要求他們潛伏在一片密林裡,狙殺途經此處的一位蘇軍上校。在經過數個小時的潛伏蹲守後,蘇軍終於出現在了西蒙的瞄準鏡中。不過,這次任務並未成功,因為蘇軍發現了他們,分三路對他們的隱藏之地合圍過來。虧的西蒙反應迅速,下令狙擊小隊迅速撤離,方才逃過一劫。

    事後,西蒙百思不得其解,是什麼暴露了他們的位置呢?在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後,西蒙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狙擊步槍上的瞄準鏡「出賣」了他們。因為在茫茫雪原上,瞄準鏡如同鏡子一樣會反射陽光,使得敵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發現他們。

    從此以後,西蒙就把狙擊槍上的瞄準鏡拆了下來,再也沒有使用過瞄準鏡了。不過,大家都知道,瞄準鏡就如同狙擊手的眼睛,沒有瞄準鏡的幫助,射擊精度會大大降低。但西蒙偏偏創造了奇蹟,他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用一支沒有瞄準鏡的步槍,創造了驚人的狙殺戰績,成為了「狙擊之王」。對於為什麼不使用瞄準鏡,西蒙的回答是:「槍上自帶的鐵準星就是上帝賜予的最好的瞄準工具。」

    於是,蘇軍聞西蒙之名而喪膽,時常感覺生命就掌握在西蒙的手中。這個「白色死神」不但狙殺了大量的蘇軍士兵,更是給蘇聯士兵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了蘇軍的作戰士氣,成為了蘇軍想方設法急於拔除的一個重大威脅。為此,蘇軍不惜動用了榴彈炮,對西蒙可能的藏身地進行大規模轟炸,還出動了頂尖的狙擊手,企圖找到西蒙並除掉他。但是,這些手段都失敗了,西蒙依然活躍在白雪皚皚的密林裡,讓一個個蘇軍士兵成為了他的槍下亡魂。

    蘇芬戰爭,是在兩國邊境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展開,氣溫常常在零下20度至40度之間。這場戰爭,芬蘭人充分利用地利展開各種形式的戰鬥,士兵們乘著雪橇和滑雪板在白雪覆蓋的森林、草地、山間來去自如。而穿著厚厚棉服背著重武器人生地不熟的蘇軍士兵,自然成了他們極易捕捉的目標。尤其是蘇軍在夜晚宿營生火取暖時,常常被埋伏在雪中的芬蘭狙擊手和機槍手一個個射殺,一個營地一個營地地端掉。

    西蒙和他的戰友們穿著白色的偽裝披風,靜止埋伏時與周圍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讓蘇聯人很難覺察。西蒙能在700多米外彈無虛發地射殺蘇軍士兵,在蘇聯軍隊中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因而蘇聯士兵送他一個「白色死神」的稱號,後人更將其稱為「狙擊之王」。

    不過,狙擊手本身就是十分危險的,西蒙也不例外。好運不可能永遠眷顧於他。1940年3月6日,在一場短兵相接的突擊戰中,西蒙被一顆子彈擊中下巴,將他的右下頜骨擊得粉碎。而後,子彈繼續穿過他的口腔和頭顱,從左邊穿出。

    這次受傷,造成西蒙撕裂傷、粉碎性骨折以及大量失血,半邊頭顱幾乎都不見了。幸好他被戰友拼命救起,送到醫院搶救。

    3月13日,在昏迷了一周之後,西蒙奇蹟般度過了危險期,逐漸清醒過來。蘇芬戰爭結束後,西蒙從下士直接晉升為少尉。這是芬蘭自建國以來,一個士兵最快的晉升速度了。

    西蒙退役後,成為了一名駝鹿獵人與育犬專家,怡然平靜地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沒搞錯吧,蘇聯紅軍會把西蒙·海耶稱為「White Death」?!難道在1939年、1940年之前,英語已經成為蘇聯的高考必考科目?自從狙擊手這個躲在暗處陰人的職業伴隨著網絡紅了起來,國內就出現了一種神話狙擊手的氛圍,事實上無論蘇聯還是芬蘭,在二戰之初,還都是軍事理念發展滯後的國家,而在當時,即使軍事概念之王的德國,狙擊手都還沒單獨分離出來,形成現代意義上的狙擊手,而只是把部隊中槍法好,經驗豐富的老兵選出來,擔任的一個戰術角色而已。

    首先我們要承認蘇芬戰爭是一場芬蘭人佔足理由的反侵略正義戰爭,也承認這是一場最後蘇聯人獲得慘勝的戰爭,但是殘酷的現實是芬蘭人充滿屈辱的輸了,所有支持和同情芬蘭的人們也輸了,所以大家需要西蒙·海耶這樣一個英雄人物來反映芬蘭人的不屈精神,我這並不是要否認西蒙·海耶的戰績,而是要提醒大家,作為一個喜歡和關心軍事的人,不能像個孩子一樣長不大,只喜歡聽哪些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故事,這樣是無法正視戰爭的殘酷性的!

    蘇芬戰爭時,蘇聯軍隊剛剛經過大清洗,自己幹掉了大多數有實戰指揮經驗的軍官,然後以重兵集團進攻芬蘭,基本就是沒什麼計劃的強推,結果還遇上了芬蘭百年來最冷的三個冬天之一,加上部隊組織混亂,指揮調度差勁,導致部隊受阻於芬蘭曼納海姆防線,同時芬蘭廣泛號召國民襲擊蘇聯軍隊,西蒙·海耶就是誕生在這場雪原遊擊戰中的傳奇,他在接近北極地區的長夜中,他神出鬼沒,襲擊圍著火堆烤火的蘇聯士兵,而蘇聯士兵們可以麻木的看著同伴戰友在身邊被打死而無動於衷,可以讓他把烤火的一圈人逐個點名狙殺,他的莫辛納甘步槍子彈打光了,居然還可以混進蘇軍營地裡去偷子彈帶,然後再繼續狙擊。大家想想這種情況下的蘇聯士兵都是什麼狀態?

    戰爭結束,蘇聯公布的傷亡人數,即便已經修飾過了,依然還有四萬多人,而到1970年已經下臺的赫魯雪夫說在蘇芬戰爭中,蘇聯傷亡近百萬。現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蘇聯陣亡人數至少有十六、七萬。

    慘重的傷亡,以及停步不前的戰況,終於讓蘇聯高層發現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於是臨陣換帥,改由

鐵木辛哥來指揮,他上任後,迅速理清指揮層次,重整旗鼓,再次發動攻勢,花了短短四十一天就讓芬蘭投場傷亡如此慘重的戰爭中,降了,這場戰爭前後也就幾個月,西蒙·海耶一個人打死蘇軍七百人的戰績雖然誇張,可是七百多人的死亡在一場傷亡如此慘重的戰爭中,又能有多起眼?

    蘇聯一方連自己指揮都一塌糊塗,哪有空去調查這幾百人是死在一個人的手裡,還是一群人手裡的?也就是戰後,別的渠道知道有這麼個人,這麼件事,打仗時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會有一幫講俄語的,多情的用英文對一幫講芬蘭語的高喊「白色死神」?這種說法真是比西蒙·海耶的戰績還要神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深度軍事】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解讀軍事歷史,點評時事風雲,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二戰第一狙擊手:芬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他,是蘇軍口中的白色死神;他,讓落後的Mosin-Nagant步槍成為了蘇軍的噩夢;他,是世界上戰果最多的狙擊手,他是誰?
  • 十大最強狙擊手 中國何人上榜?
    >微信號:wllmwpt2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伊拉克戰爭則要1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狙擊手並不僅僅只能影響某一場戰爭的發展,有時還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優秀的狙擊手會使敵軍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對於打擊敵軍的士氣起到重要的作用。
  • 史上記錄在案的十大最強狙擊手 中國何人上榜?
    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狙擊手並不僅僅只能影響某一場戰爭的發展,有時還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優秀的狙擊手會使敵軍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對於打擊敵軍的士氣起到重要的作用。1、「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芬蘭)西蒙·海耶在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他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射殺了542名蘇軍,一舉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狙擊手。
  • 世界九大狙擊手之王,中國張桃芳第八,第一名半邊臉被炸爛仍存活
    即使他並非記錄在案的打死敵人最多的狙擊手或者是戰鬥時間最長的狙擊手,卡羅斯·海斯卡克仍然是一個傳奇。他是狙擊手世界裡的"貓王"。他個人的名聲也偉大到由M21狙擊步槍發展而來的M25狙擊步槍也要以他為名,稱為「白羽步槍」(White Feather Rifle)。美國海軍陸戰隊授予狙擊手槍法的最高榮譽就是以海斯卡克命名的。
  • 白色死神有多恐怖?4個月狙殺542名敵軍,臉爛掉半個仍在戰鬥
    而在二戰時期,芬蘭有一位狙擊手,因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狙殺了542名蘇軍,被蘇軍稱為「白色死神」。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世界狙擊之王。    西蒙·海耶出生於芬蘭一個小鎮,在1925年加入軍隊。當納粹德國於1938年4月入侵奧地利後,蘇聯以保護西邊邊界和列寧格勒為由,向芬蘭提出了交換領土和租借軍事基地的要求。芬蘭擔心蘇聯佔了不還,所以便拒絕了蘇聯這一要求。
  • 他是最強的狙擊手,擊殺705人,外號「白色死神」!
    穿著臃腫的綠色和褐色軍裝的蘇軍成為芬蘭狙擊手再好不過的靶子,他們身穿全白偽裝服、腳踩滑雪板,穿梭在雪地裡、密林間,是蘇聯士兵們的夢魘。經常幾名芬蘭狙擊手就令一個營的蘇軍損失慘重,甚至呆立在原地等死。開戰兩周就有27500多名蘇軍陣亡,芬軍僅死亡900人,雙方陣亡比達到1:30,就在這期間,誕生了以為人類軍事史上空前強悍的狙擊手:西蒙·海耶。
  • 全球最強5大狙擊手:中國這位被譽狙擊之神,第4位是美女神槍手
    在過去的戰爭年代,世界各國誕生了許多作戰出色的狙擊手,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全球5大最著名、作戰最牛的狙擊手,其中一位來自我國,還有一位是個美女神槍手
  • 不用瞄準鏡卻狙殺數百人, 最牛的兩名狙擊手, 究竟誰更厲害?
    狙擊手就像戰場上的「黑客」,他們潛伏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等待合適時機,鎖定目標,直接開槍擊殺。
  • 最牛農民狙擊手,一個冬天射殺542個士兵,人送外號「白色死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戰爭的頻繁給了許多優秀狙擊手一展才華的機會,今天我們要提到的,就是世界上最牛的農民狙擊手。此人沒有經過軍隊的射擊訓練,甚至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連瞄準鏡都不帶,單憑一雙眼睛和準星,就在一個冬天射殺了542個敵軍士兵。
  • 芬蘭反坦克武器被稱為獵象槍,曾用於轟殺狙擊手
  • 狙擊手偽裝有多強?4幅圖中找不到一個,他們偽裝成了真正的自然
    當然了,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狙擊手,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顯然是一名合格狙擊手的基本要求,狙擊手已經成為今天特種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擊手常常可以在特種戰鬥行動中起到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 能當狙擊槍用的芬蘭拉蒂26輕機槍,曾被中國引進痛毆日寇
    在各國競相開發輕機槍的風潮中,北歐小國芬蘭也意識到這種新型槍械的重要性,於20世紀20年代初著手啟動本國輕機槍的研發計劃。1922年,芬蘭槍械設計師艾莫·拉蒂應芬蘭軍方的要求開始設計一款新型輕機槍。拉蒂和AK之父卡拉什尼科夫一樣,從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輕武器設計教育,屬於那種天賦異稟、自學成才的大師,後來堪稱芬蘭輕武器名片的索米衝鋒鎗就是拉蒂的得意之作。
  • 拉裡·索恩:芬蘭「兵王」的傳奇一生 | 循跡曉講
    遊擊戰天才1919年,拉裡索恩出生在芬蘭卡累利阿地區,1938年加入軍隊。第二年蘇芬戰爭爆發,開戰不久他就展示出了驚人的遊擊戰天賦,當時他的營長派他給另一個營送信,這段路可不好走,因為道路沿線有蘇軍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