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 | 來者不善!美國重建第一艦隊,打算掐住我國海上生命線?

2021-02-15 講武堂

據美媒消息,2020年12月2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已撤銷逾40年的第一艦隊編制,提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關鍵海域及印度洋至澳洲以北海域航道的實力,以對抗中國海軍的威脅。

第一艦隊將往北、往南分別與第七艦隊、第五艦隊互相接應。

我們經常聽到在印太活動的是美國海軍著名的第七艦隊,那麼這個第一艦隊又是什麼「鬼」?美國海軍為何要突然重建第一艦隊?

圖片:美國將恢復第一艦隊編制,銜接第五、第七艦隊,加強對中國海軍的制衡和威懾。

圖片:美國第1艦隊軍徽。

(一)第一艦隊短暫的歷史


在美國海軍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第一艦隊的編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1月1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宣布以1945年解編的第三艦隊為基礎,打造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第一艦隊以夏威夷福特島為基地,主要負責西太平洋的安全。

第一艦隊和第七艦隊是當時美軍部署在亞太地區的兩支艦隊,第一艦隊主要活動在東南亞和印度洋海區。而第七艦隊則主要負責東北亞的活動。

在越南戰爭期間第一艦隊曾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到了1973年,已經深陷越南戰爭泥沼的美軍開始對海軍艦隊進行重新調整,第一艦隊被撤銷編號,重新改為了第三艦隊,並將作戰區域回縮到夏威夷以東到美國本土沿岸的東太平洋,以應對蘇聯海軍對美國本土區域的威脅。

圖片:1973年,美軍撤銷了第一艦隊的編制,將其改為第三艦隊,並將防務回縮到東太平洋地區。

(二)咄咄逼人的蘇聯海軍


在冷戰結束前,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以東/西經180°國際日期變更線為界,分別負責東西太平洋地區的海上防務。可以說,第七艦隊是太平洋艦隊的一支前出的矛,而第三艦隊則是一面防禦的盾,並對第七艦隊進行有效支援。

第三艦隊的回縮是冷戰時期美國海軍對蘇聯海軍壯大的一種反應,同時也是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在美國沿岸部署的帶有核彈頭的戰略飛彈核潛艇免遭蘇聯攻擊核潛艇的襲擊。

可以看成是美國海軍的一種戰略回縮。

圖片:上世紀70年代,美軍在越南的慘敗和蘇聯海軍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讓第一艦隊撤編恢復為第三艦隊,並回縮到東太平洋以應對紅海軍。

(三)重組第五艦隊控制中東


不過,這種態勢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就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在1995年7月1日美軍重組了第五艦隊。

這支艦隊始建於1943年8月,是著名海軍將領斯普魯恩斯領導的中部太平洋艦隊,1947年1月1日撤編。

而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讓美軍認識到中東地區的重要性,海軍沒有一支完全負責該區域的海上部隊,因此從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中抽調艦隻、戰機等重組了第五艦隊,主要活動區域為波斯灣、阿曼灣、阿拉伯海、亞丁灣、紅海以及印度洋部分海區。

圖片:為了進一步控制中東地區,美軍於1997年重組了第五艦隊,作為其加強亞洲防務的第一步。

(四)「第三艦隊前移戰略」的實施


然而第五艦隊與駐守日本的第七艦隊之間存在較大的空白地帶,第七艦隊由於要應對日益強大的中國海軍,以及應對半島局勢,很難有餘力向東南亞、印度洋海域延伸以與第五艦隊銜接。

為此,美軍於2015年提出了「第三艦隊前移」戰略,不定期地抽調守衛本土的第三艦隊前出西太平洋執行任務。

2016年1月,從美國本土出發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於3月初短暫進入南海後,在3月底再次進入南海,並一直在南海活動到6月10日,先後停留了78天,艦上艦載機出動了約400架次。

2017年1月,第三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抵達西太平洋海區,遊弋範圍南至新加坡,北至朝鮮半島以東水域,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習,幾乎與第七艦隊的防務區重疊。

2017年11月,第三、七艦隊的「尼米茲」號航母、「羅斯福」號航母和「裡根」號航母在日本海舉行了罕見的三航母聯合演習,被外界認為是美國海軍在亞太進行的秀肌肉舉動。

2018年1月4日,第三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再次從本土的聖地牙哥軍港出發開赴西太平洋執行任務。

圖片:新世紀以來,第三艦隊頻頻前出西太平洋。這是第三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

通過頻繁向西太平洋派遣第三艦隊的艦隻,美國海軍事實上已經在該海區維持了「雙艦隊」的存在,這一規模的軍事力量部署背後則是美國總體的戰略部署。

從大局來看,「第三艦隊前移」戰略是其全球「一體化」作戰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打破兩大艦隊的傳統地理界線,推進各類攻防作戰力量的無縫融合和優勢互補。

第三艦隊的到來能夠彌補第七艦隊在爭議島礁巡航、反潛獵雷行動以及海上保交護航等方面的短板弱勢,從而不斷推動本土和前沿駐軍之間的平衡,形成「懾戰並舉,攻防一體」的前沿兵力布勢,以緩解第七艦隊由於兵力不足和戰線過長之間的尖銳矛盾。

圖片:如果說「第三艦隊前移」是艦隊定期的巡航,那麼組建第一艦隊則是向常態化駐軍轉變。

(五)島鏈戰略的進一步升級


雖然「第三艦隊前移」戰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海軍在亞太區域的兵力短缺問題,但卻加重了美軍亞太地區前沿基地的保障負擔。

美國海軍長期以來都秉承了馬海的「海權論」理論,依託抵近前沿、兵力集中、速戰速決的基本原則,來保持海上力量的前沿存在。

在這一作戰思想的指導下,美軍在西太平洋上構建起了鎖住亞洲發展的三條島鏈。

第一島鏈以衝繩為應急反應中心,將包括航母戰鬥群在內的3/4駐日美軍部隊集中在第一島鏈的基地中。

第二島鏈則以關島為中繼基地和遠程打擊樞紐,重點部署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等威懾力量。

第三島鏈則以夏威夷為指揮控制中心,集中部署了太平洋司令部的指揮機構和作戰支援力量。

圖片:關島的B-1B戰略轟炸機是對亞太海區各國水面艦艇的巨大戰略威懾,該機可以攜帶大量隱身反艦飛彈作戰。

但是,島鏈戰略在新時代並不再那麼有效。

特別是島鏈上的軍事基地,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條件下,很可能誘使對手對其兵力密集的關鍵節點和信息中樞實施飽和攻擊,進而導致類似於珍珠港事件的重演,甚至有可能使其整個作戰體系在一定時期陷入癱瘓。

在此背景下,美軍計劃按照「平時廣域分散,戰時快速集中」的「彈性聚合」理念,對其亞太兵力部署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到2020年的時候美軍已經將60%的海軍和空軍兵力集中部署到了亞太地區,並啟動了冷戰後最大規模的基地建設,力求實現「地理更分散、作戰更具有韌性、政治更可持續」的多中心、多節點地區軍力態勢。

在這種態勢下,美軍艦隊能夠以分布在亞太的軍事基地為「點」,來扼控重要海上通道,進一步壓縮對手海上活動空間。同時以海上機動兵力為「線」,來連點成面,形成前後銜接、動靜結合、互為支撐、防癱抗打的「網絡化」作戰體系。

圖片:東風-21D等先進中程彈道飛彈是一種破局武器,但卻也讓美軍的島鏈戰略升級,妄圖進一步壓縮對手海上活動空間。

(六)印太戰略的新舉動


在這一作戰思想的推進下,美軍從「第三艦隊前移」戰略向組建一支全新的艦隊轉移,以進一步穩定亞太局勢,並向西延伸到印度洋,加強與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合作,銜接在中東活動的第五艦隊,實現對印度洋的全面掌控,徹底遏制從東亞向中東的海上生命線。

從這個角度看,第一艦隊的組建其實也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具體表現形式。

各位可能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北約東擴,美國把東歐各國一個個拉入北約,一步步壓縮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把俄羅斯越壓越弱!

印太戰略其實就是北約東擴的翻版,通過拉東南亞、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入夥,進一步壓縮中國的戰略生存空間。對印太戰略最熱衷的是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

為了適應印太戰略,美軍甚至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既然戰略上美國要將西太平洋與印度洋連接成一個區域,在軍事上就必然會在該區域進行快速兵力部署。而第一艦隊的組建正是讓這一軍事戰略在海上力量上有充足的保障,並使其常態化。

圖片:美國航母與印度「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進行海上聯合演習,第一艦隊組建後這種活動將更加頻繁。

(七)美國要暴兵了——來者不善的第一艦隊

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清晰看到美國海軍的戰略目的——通過第七艦隊、第一艦隊和第五艦隊的無縫銜接,再加上第三艦隊的前出支援,將亞洲大陸徹底包圍和封鎖。

而第一艦隊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是前後銜接太平洋和印度洋、銜接第七、三艦隊與第五艦隊的樞紐。

在組建初期,第一艦隊的艦隻可能會從第七、第三艦隊中調撥,而從2021財年開始的30年造艦計劃也將全力為第一艦隊的組建提供巨大的支撐。

今年12月10日,根據美國五角大樓方面的相關消息,美國政府通過了美國海軍最新的30年造艦計劃,也就是2021財年30年造艦計劃。時間跨度從2022財年到2051財年,將分階段完成不同的造艦目標。

2022財年到2026財年為美國海軍的第一個造艦「五年計劃」, 美國海軍將在這5年時間中累計投入1450億美元的經費,完成82艘戰艦的擴建工作。通過30年造艦計劃,美國海軍屆時將能夠把艦隊規模擴充到546艘的規模,是冷戰後罕見的「暴兵」模式。

圖片:美國海軍要「暴兵」了,而增加的艦船將有一部分支持第一艦隊的組建。

(八)基地會在哪兒?——蠢蠢欲動的澳大利亞

有了軍艦還需要按照常態化駐防的要求選擇基地,否則這第一艦隊就是海上無根的浮萍。

關於第一艦隊的具體部署位置,美軍曾透露傾向於在新加坡部署的意圖。

布雷斯韋特早在今年11月在美國海軍潛艇聯盟的年度研討會上就表示:「我們希望將這個龐大的艦隊置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顯然,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扼守著馬六甲海峽這一天然的十字路口,如果美國海軍部署在這裡將徹底將對手的海上交通線掐斷。

而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就是按照停靠航母來設計的,目前也有美國海軍驅逐艦和核潛艇進行短期停靠。

但對於美方提議,新加坡官方並不熱情。新加坡國防部於當地時間11月18日晚,通過官方網站發布簡短聲明表示,美國國防部沒有提出在新加坡增加部署艦艇的要求,新加坡也沒有同美方進行相關討論。

圖片:新加坡國防部聲明原文,基本上斷了美國第一艦隊入主新加坡的想法,看來新加坡不願趟渾水。

《南華早報》也對此發表相關評論文章,分析稱這樣的設想不大可能。

文章指出,雖然自1990年以來,美國海軍包括核潛艇以及航母艦隊群是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的常客,該基地已經成為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加油站和補給站,但這些事實並不足以構成美國與新加坡建立正式軍事聯盟的條件。

文章還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奧利·佩卡·索爾薩觀點指出,部署艦隊基地和進行航母補給有很大區別,在國外港口部署海軍艦隊需要東道主國家投入大量資源,並進行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

索爾薩認為新加坡不大可能採取這樣的行動。

圖片:《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現在已經不再是冷戰時期了,其實與新加坡一樣,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都不大可能這樣明顯的選邊站隊。由於是南中國海的相關利益方,東南亞國家基本上都採取一種平衡的外交政策,保持相對獨立而不陷於其中。即使擁有航母停靠能力的越南金蘭灣基地,也不大可能供美國航母戰鬥群常駐。

畢竟無論是越南、還是新加坡距離中國都太近了。

相反,真正對美國組建第一艦隊非常熱衷的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官方雖然沒有太多的表示,但是國內專家學者卻紛紛撰文,表示支持美國組建第一艦隊,並邀請美軍在達爾文港設立第一艦隊司令部。一方面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搭上美軍的戰車,強化自身的防務能力;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學者們也認為,美軍的到來將進一步;拉動本地經濟的發展,緩解疫情後澳大利亞疲軟的經濟態勢。

圖片:達爾文港的位置非常關鍵,澳大利亞有意邀請美軍第一艦隊常駐此地。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0月,中國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3.6265億美元)贏得了達爾文港99年的經營權。但澳大利亞立法和法律規定,國防部或聯邦政府如果出於國防目的,必要情況下可以介入並控制達爾文港這樣的基礎設施。

澳大利亞政府也曾經表示,將北部港口達爾文港的經營權租給中資企業,不影響澳大利亞軍方行動,也不影響進出該港的美國船隻。而早在2011年歐巴馬政府期間,美軍就將1000名海軍陸戰隊軍人部署在達爾文港。

圖片:澳大利亞海軍艦隊。澳大利亞是美國印太戰略的積極支持者,有意邀請美軍在達爾文港組建第一艦隊。

(九)安全局勢不確定性增加


組建第一艦隊雖然是川普政府末期做出的決定,在拜登勝選幾無懸念的情況下,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川普又一將大眾視線從國內矛盾轉向國外的招數。

但其實這並非川普的臨時為之,而是美國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將不以政府更替而轉變,也不用奢望拜登上臺後會撤銷組建第一艦隊的命令。

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宣稱,重建第一艦隊將使美國盟友和夥伴對其在該地區的承諾感到放心。但實際上,第一艦隊的組建必將進一步攪亂亞太地區的局勢,加劇對抗。未來第一艦隊將成為美國幹涉東南亞地區國家事務的馬前卒,越俎代庖幹預域內事務。

美軍第一艦隊陳兵亞太,炫耀武力,持續示強,還將可能導致印太地區國家的效仿,比如印度和澳大利亞就可能在美國的支持下進一步加強海上力量的建設,進而輻射周邊,拉動新一輪軍備競賽,而美國軍工企業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第一艦隊的組建具有明顯遏制中國崛起和阻止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內涵,將使得中美兩國產生更大的戰略互疑,對未來中美關係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甚至會進一步加劇大國之間的摩擦與矛盾,損害地區的穩定與和平發展。

圖片:美國組建第一艦隊,將進一步攪動印太亂局!

相關焦點

  • 美為何重建消失近半個世紀的第一艦隊 還打算把基地定在這?
    美海軍為何重建消失近半個世紀的第一艦隊呢?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3日報導,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思韋特近來一直積極倡議重建美海軍「第一艦隊」。當地時間2日,他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正式確認重建計劃。布雷思韋特宣稱,重建後的第一艦隊將作為一支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和南亞地區,美國將重新恢復在上述地區靈活機動的海上指揮能力。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前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
  • 重建第一艦隊
    最近花旗海外媒體熱炒,花旗為了遏制龍國,要重建第一艦隊,基地選在新加坡,扼守太平洋與印度洋。
  • 美國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
    作者:楊震  來源:澎湃新聞最近,一則關於美國海軍的新聞又一次引起了全球關注。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在參加研討會時聲稱,美國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處重新建立第一艦隊。他指出,該艦隊的部署地擬定在新加坡。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
  • 美國海軍第5艦隊司令自殺,這個第5艦隊究竟是幹啥的?
    為什麼該艦隊司令的住所在波斯灣國家呢?美國海軍目前有第2艦隊(2011年撤銷,2018年又宣布重建),第3艦隊、第4艦隊、第5艦隊、第6艦隊、第7艦隊和第10艦隊(網絡戰部隊)。各艦隊的轄區不同,基本涵蓋了全球主要海區。
  • 美國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 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因此美國海軍這支全球最龐大也是最先進的海上武裝力量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最近,一則關於美國海軍的新聞又一次引起了全球關注。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在參加研討會時聲稱,美國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處重新建立第一艦隊。他指出,該艦隊的部署地擬定在新加坡。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
  • 美慫恿印度封鎖馬六甲,切斷中國生命線?我國有幾個對策可破
    ,以便封鎖馬六甲海峽,切斷我國的生命線。針對此計,我國能有什麼對策應對呢?安達曼群島戰略位置關鍵美國近來遇到了大問題,內憂外患騰不出手來針對東亞局勢,只好慫恿印度跟東亞大國添亂了。印度在北方邊境受到打擊之後,也急需找到新辦法挽回面子,正好聽鬆了美國的建議,開始向安達曼群島部署軍事力量,企圖封鎖馬六甲海峽。
  • 中國打通「第三條生命線」,不再畏懼任何封鎖,美國反對無效!
    建國以來,我們中國各個方面發展迅速,在經濟方面,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國際上有專家稱,就現在中國的發展來看,很有可能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在各方面阻攔我們發展的原因,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阻攔我們發展的機會
  • 迷你版美國海軍:當代西班牙海軍艦隊的前世今生
    重建的艦隊則在1936年開始的西班牙內戰中,再遭重創。在躲過二戰的風波後,與歐美及北約若即若離的西班牙人,卻借用了大洋彼岸的思路,重振了自己的海軍部隊。讓西班牙人獲益的關鍵,首先源自他們所處的地緣條件。由於伊比利亞半島控制著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匯處。
  • 美國電影:前哨
    況: __________評分: 7.1導演: 羅德·拉裡編劇: 埃瑞克·詹森 / 保羅·塔馬西 / 傑克·塔伯主演: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 奧蘭多·布魯姆 / 卡賴伯·蘭德裡·瓊斯 / 雅各布·西皮奧 / 傑克·凱西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保加利亞 / 美國
  • 美國第七艦隊「遊弋」臺灣海峽三十年始末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本人已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防止對臺灣之任何攻擊,同時本人並已請求臺灣之中國政府停止對大陸之一切海、空軍活動。第七艦隊將觀察此一要求是否已付諸實施。」杜魯門並下令第七艦隊去「中立」臺灣。6月28日,美驅逐艦布拉什號(USSBrushDD-75)開進基隆港,成為第一艘入侵臺灣海峽的軍艦(該艦於1969年正式移交臺灣,更名為襄陽號(DD-901)。
  • 美媒:到2030年,中國海軍艦艇數量第一,印度航母艦隊世界第二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就對此做出了預測:屆時,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將擁有無可爭議的海上控制權。美媒稱,隨著歐洲國防預算下降和亞洲經濟增長,到2030年,海軍力量將會繼續東移,這也就導致十年後的世界海軍五大強國中亞洲直接佔據兩個名額。
  • 北約艦隊準備永久駐紮亞太,加固第一島鏈圍堵中國
    ▲媒體報導截圖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在會見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時表示:英國航母打擊群將於9月份抵達日本,其中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將停靠在橫須賀港,與那裡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匯合,其餘艦艇將分散在日本的各個港口
  • 美國調集6艘航母進駐亞太,專家:意圖明顯,來者不善
    在美國對應的均衡戰略中,就有美國海軍調集重兵圍堵中國的計劃。有專家表示,其狼子野心表露無遺。為了針對中國的西進計劃,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可能將會調集6艘航母進駐亞太地區,所謂專家對此也表示,美軍這次來者不善,其意圖相當明顯,我們需要充分做好準備。
  • 來者不善!一艘美艦突然逼近東海艦隊基地,幸虧中國已做好準備
    只是這兩年由於其它國家已經認清了美國到大國沿海航行的真正用意,其它國家已經不再跟隨美國進行此類活動。由於美國在中東製造了好幾處熱點,這也極大牽扯了美國的精力,再加上還要監視俄羅斯,它也沒有力量再以航空母艦編隊的形式來中國近海航行。現在通常是派出一艘驅逐艦來進行所謂的自由航行。3月18日傍晚,一艘美國飛彈驅逐艦突然逼近我東海艦隊基地。被我及時發現,當即實施軍機驅離。
  • 針對中國,美海軍部長宣布計劃重建第一艦隊【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晨讀三分鐘,世事掌握中11月19日星期四,農曆十月初五針對中國,美海軍部長宣布計劃重建第一艦隊
  • 美媒預測中國艦隊發展計劃,稱「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長,目前已成為全球18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而海上運輸的80%以上和中國有關,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已成為關係到中國國運的重大問題。可除渤海灣以外,中國其他海域幾乎都和周邊國家存在爭議,包括中韓蘇巖礁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和南海主權問題等等。出於國家發展和維護領土主權兩方面的需要,中國必須建立並維持一支強大的艦隊,以維護海上貿易線路的安全。
  • 美國海軍重啟第二艦隊僅針對俄羅斯?那就想少了
    美國海軍第二艦隊曾於1950年設立,2011年九月底解散。時隔7年,該艦隊重新組建,履歷豐富的美海軍作戰部副部長(相當於我國海軍副司令員)三星中將安德魯·劉易斯將成為新第二艦隊的首任指揮官。美國軍政機關一向老謀深算,重啟艦隊一事不會是一時興起。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仔細介紹和分析一下重建美國第二艦隊的深層考量。
  • 中國進入一級戰備,能否抗衡美國艦隊?專家:不出這裡可獲勝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接著戰爭機會大肆發展本國產業,並在隨後的戰後重建過程中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以馬歇爾計劃的形式向西歐各國提供帶有政治色彩的經濟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