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賴以逃命的裝甲車「雲豹」變「病貓」了!
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報導,臺防務部門2018年年底剛確定增購的「雲豹」裝甲車,還未正式量產,便傳出消息稱有21項重大缺失,連引擎組件都會漏油,且零件無法更換。
報導稱,臺防務部門於2018年底剛剛發布消息稱,由臺灣自製的30毫米鏈炮型「雲豹」八輪裝甲車已完成戰術驗證測評,將正式量產,預計2023年完成量產284輛,其中都是裝備了30毫米機關炮塔和105毫米反坦克炮的新型號。
資料圖:「雲豹」八輪裝甲車
然而,日前經過品質性能調查發現,「雲豹」裝甲車共有21項重大缺失,其中包括懸吊系統的避震器有裂漏問題、車軸的大王銷脫落、S1、S2轉向機油壓不足、轉向力不足、中央胎壓無法作用、引擎冷卻油壓風扇漏油、滅火系統無法偵測、8輪轉向叉數軸漏油、傳動軸斷裂、煞車卡鉗斷裂及電池蓄電能力不足等。
該批無法互換零件的「雲豹」裝甲車由臺灣中興電工在2012年得標組裝,而中興電工因進口低價劣質「綜合液壓泵」已遭地檢署起訴。維修保養人員坦言,這些「液壓泵」就是讓「雲豹」漏機油的主要原因,並質疑防務部門為什麼不要求廠商更換,而讓他們疲於奔命。臺軍方官員還透露,為了不出問題繼續使用,「雲豹」裝甲車幾天只能跑幾公裡,比用了40年的M60A3戰車還沒用。
公開資料顯示,「雲豹」是臺灣地區軍方2005年定型的一款8*8底盤的輪式裝甲車,原計劃安裝25毫米機關炮塔和105毫米反坦克炮,不過最終由於技術不過關和價格等原因導致被放棄。「雲豹」八輪裝甲車由臺「兵整中心」研發,「軍備局」第209廠以原八輪裝甲車型為基礎打造了八輪裝甲車M1樣車,針對外觀、內部結構、動力底盤系統、武器系統自動化及可視化作戰能力等項目進行調整,以適合臺灣地形需求。
雖然「雲豹」裝甲車雖然無論火力、機動力還是防護力都並不突出,但臺灣當局高官卻對其青睞有加。
2018年8月,臺灣南部地區連降暴雨,多地嚴重淹水,蔡英文前往嘉義視察災情時,原本是搭「雲豹」裝甲車進入尚在淹水的布袋鎮永安裡勘災,但沿途有民眾高喊「下來走」「走一次就知道」。裝甲車行進到一半,還有災民拉起封鎖線,不讓裝甲車前進,還嗆「再開進來就把我輾過去」,要蔡英文下車體會災民痛苦。無奈之下,蔡英文只好下車「撩水」,也進入幾戶人家了解受災和復原狀況,許多民眾大吐苦水,要蔡英文往積水更深的地方去……整個過程,被批評為「史上最傲慢的勘災」。
此外「雲豹」還是臺灣高官指定的戰時「逃命車」,蔡英文上臺後已多次舉行「反斬首」演習,2017年的「政軍兵推」演習就是模擬領導人車隊行進間遭到襲擊,軍警人員先一路護送其躲進「雲豹」裝甲車,再乘坐裝甲車逃進指揮所。
據觀察者此前報導,「雲豹」裝甲車下連後漏油、插銷斷裂等故障頻發,最後臺「國防部」裁定是生產廠家以大陸進口的「次級零件」摻雜交貨導致,「雲豹」一度停產。而「雲豹」甚至被臺軍士兵爆出問題不止插銷斷裂等事故,甚至經常發生過荷槍實彈槍塔自動旋轉一圈的事故。去年7月7日,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前舉辦了一場雲豹爬板車競賽,參賽選手反覆嘗試才將雲豹裝甲車爬上板車,官方對此的解釋是:大雨溼滑造成的啦!
現今在量產後,「雲豹」裝甲車依然問題不斷,不知道蔡英文坐在「雲豹」裡會是什麼感覺。臺灣網友也紛紛質疑「想知道是什麼驗收的」,「這怎麼能投入使用」,還有聲音諷刺稱「從領導人到部隊,全部一起造假」,「這樣也敢喊『臺獨』,自不量力啊」。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綜合
責編|於楊
審核|邱荔
喜歡文章,給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