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7大「巫婆湯」

2021-02-12 悠遊俄羅斯

今天,D先森將會為大家隆重介紹俄國人民餐桌上最常見的7種湯。

說實話,戰鬥民族沒有什麼湯文化,他們的湯,簡單粗暴,以雜燴為主。不過在雜燴的基礎上,又創意地加入了「戰鬥」元素,玩出了新花樣~

俄國湯雖然品種不多,賣相也不太好,但口感還是相當不錯的,值得各位行走在舌尖上的饕客一試。

1. 紅菜湯

俄文:Борщ    音譯:波了什

紅菜湯源自烏克蘭(一說俄羅斯),是東歐人民廣為喜愛的一種湯。紅菜湯是由紅菜配以牛肉(或者火腿腸)、土豆、西紅柿、洋蔥、胡蘿蔔等輔料熬製而成,味道偏酸甜,冬天以熱飲居多,夏天也可冷飲。在中國,紅菜湯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羅宋湯。不過,羅宋湯是經過中式改良的,與正宗的紅菜湯還是有些許差別。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就在酸奶油的應用上了。


俄國人在喝紅菜湯的時候往往會加一小勺名為сментана(斯美塔那)的酸奶油,並攪拌均勻,讓湯變成粉紅色。酸奶油在這裡的作用,並不是為了搞怪,而是中和湯中的一些酸味,使湯頭變得更加醇厚濃鬱。D先森會建議大家,先嘗試一下沒有加酸奶油的紅菜湯,再加酸奶油,這樣就可以一次喝到兩種不同風格的湯啦~


2. 俄式雜燴湯

俄文:Солянка   音譯:撒亮嘎

看看這響亮的名字和霸氣的賣相,沒錯,這是一道正兒八經的俄式亂燉。雜燴湯一般以醃酸黃瓜的滷水為湯頭,酸黃瓜為基底,輔以西紅柿醬,牛肉(高級餐廳才有),火腿腸(一般餐廳常見),圓白菜,醃橄欖,小紅蘿蔔,香芹等食材熬製而成。裝盤的時候,還會配上檸檬或者酸奶油。


雜燴湯在戰鬥民族的心目中如此重要,不光因為它簡單好做,成本低廉,而是因為它曾是伏特加的「官方」指定下酒菜。在西紅柿等蔬菜還沒有傳入俄國以前,農民就靠喝雜燴湯來下酒。雜燴湯裡的配菜和油脂,不僅可以減少喝酒的欲望,同時可以在胃內形成一道保護膜,減少身體對酒精的吸收,以達到不上頭的效果。


3. 俄式凍湯

俄文:Окрошка   音譯:阿克洛什卡

又一種頭頂那一坨酸奶油的「雜燴」湯,也是D先森最愛的俄式湯之一……跟其他湯不太一樣,俄式凍湯是一道夏季時令冷湯……而且它是一道貨真價實、具有魔性的湯。


俄式凍湯的魔性在於它萬變的湯頭……你可以喝到克瓦斯凍湯,酸奶凍湯,西紅柿凍湯,可樂凍湯,甚至啤酒凍湯……光聽起來就很酷,對不對~

4. 酸黃瓜肉湯

俄文:Рассольник    音譯:拉斯索裡尼克

酸黃瓜肉湯自古以來就是頗受戰鬥民族喜愛的湯之一。它的配料跟雜燴湯差不多,以滷水,酸黃瓜為底,配上牛肉,大麥,土豆,胡蘿蔔,蔥,大蒜,香芹,辣椒,羅勒等香料熬製而成。不過,這次終於不用加酸奶油啦!


口感嘛,就是很樸實的那種農家菜的味道。


5. 俄式魚湯

俄文: Уха   音譯:唔哈

Уха這個詞,最最開始源於印歐語系的詞根jus,意思是湯,跟耳朵(ухо)一詞沒半毛錢關係=)。曾幾何時,蔬菜湯就叫蔬菜(овощная)唔哈,肉湯就叫肉(мясная)唔哈,魚湯就叫魚(рыбная)唔哈。後來,漸漸地在俄羅斯「唔哈」這個詞演變成只特指一種湯,就是新鮮魚湯。不過有趣的是,在俄羅斯的鄰國,波羅的海三小國,唔哈則是特指牛肉湯。


俄式魚湯的原材料很簡單,一般以新鮮鮭魚,鱒魚,鱸魚為主,並配以土豆和香菜。

俄式魚湯做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好卻很難。除了原材料要新鮮以外,火候也很重要。為此,戰鬥民族還特地發明了一種專門製作魚湯的烹飪工具。不過,這種看起來很奇妙的廚具D先森也沒有用過,所以不做評價。


6. 俄式蘑菇湯

俄文:Грипной суп 

音譯:格立普諾伊 素pe

蘑菇湯,大概是最正常的一道俄國湯了。蘑菇湯的主要配料是蘑菇,土豆,洋蔥,胡蘿蔔,香菜,有的時候還會配一些五穀雜糧,然後小火慢慢熬製,直到熬成糊狀,方可起鍋。


俄式蘑菇湯口感濃鬱醇厚,是麵包的好拍檔。不過,除了少數高級餐廳可以吃上野菇熬製的蘑菇湯,大多數時候蘑菇湯是用冠軍菇熬製而成的。


7. 俄式蔬菜湯

俄文:Щи   音譯:希

沒錯!戰鬥民族的口號,就是」將雜燴進行到底」!與紅菜湯一樣,俄式蔬菜湯一樣誕生於遙遠的古羅斯時代,都是根正苗紅的大雜燴,用料也差不多,屬於同門親兄弟。但是,俄式蔬菜湯和紅菜湯還是有區別的。沒錯!你一定猜到了,區別就是蔬菜湯裡沒有肉和紅菜!紅菜湯裡沒有圓白菜!(烏鴉飛過……)


當蔬菜湯裡配上肉和酸奶油,乍一看簡直可以跟紅菜湯狸貓換太子,只能色差去分別。

原創內容,歡迎個人轉載,但需註明出處「D先森你遊彼得堡」並提供連結。

D先森的微信公眾號:dsangspb

微信二維碼↘↘↘


微博帳號:D先森帶你遊彼得堡

微博二維碼↘↘↘


D先森的FB主頁:

https://www.facebook.com/dsangspb/

 

媒體轉載請email聯繫:

d-sang@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飲食文化是唯美的,色彩繽紛,量大實在.
    俄羅斯戰鬥民族,生活卻很小資,家家戶戶都喜歡蕾絲邊的窗簾啊,電視啊,水杯啊,都喜歡用蕾絲花邊的蓋起來。冷盤、湯、熱菜、茶點一樣樣來,不能前後顛倒。餐具也隨著進餐內容的變換而不停地換,吃蔬菜和肉類的刀叉絕不能是一副。這種考究倒還是法國飲食文化的遺風。      我們在俄羅斯旅行的時候,發現俄羅斯的餐巾紙都是印了漂亮的小花的,火車上都是白色窗簾,雪白的被套,很講究的一個民族,餐桌上很講究餐具啊,漂亮的桌布啊,賞心悅目。
  • 【羅宋湯】一碗湯引發的俄烏湯之大戰
    發動食物之戰,你絕對不會用湯作武器。一碗湯發射出去,濃厚的湯汁一定會四散開來,未必能擊中敵人。戰鬥力反不如拳頭大小的麵包卷,或者是,從湯匙中甩出去的巧克力布丁。然而在俄國與烏克蘭之間,正激烈上演的食物大戰正是和湯有關,而這場食物之戰是由克裡姆林宮牆上扔出去的一則推特文揭開戰幕。今年俄國外交部的官方推特帳號@Russia發了一則推文稱:「永恆的經典名菜羅宋湯是俄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是傳統美食的象徵。」於是這場湯之大戰在社交媒體上打得沸沸揚揚。對於一般的推特瀏覽者,俄國官方對羅宋湯大吹特吹似乎理所當然,於人無害。
  • 網友:戰鬥民族果然名不虛傳
    說到這裡,來自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民可能會輕蔑一笑,還好啦,我們的冬天,不過才零下五十度而已。雪,我們已經差不多看厭了。據說葉卡捷琳堡的人們,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從頭到腳平均要穿16件東西,身上的衣服平均3.7層。
  • 地緣政治:如果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那麼我們就是戰鬥民族的祖宗!
    那麼,中國人為什麼把俄羅斯稱為「戰鬥民族」呢?俄羅斯真的算戰鬥民族嗎?什麼叫「戰鬥民族」?百度百科上有一段解釋:「戰鬥民族」是對俄羅斯人的一種調侃,沒有任何羞辱或諷刺的意思。這麼形容俄羅斯人是因為他們性格都比較彪悍,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此外,網絡上還有其他各種解釋,比如「俄羅斯民族形成後一直處於戰鬥狀態」等。
  • 派出「巫婆」來攔轟6K,對岸空軍這支部隊還真特殊
    對岸5月25日公布的攔截照片從對岸公布的照片看,這次前來攔截的F-16A編號為6674(需要放大才能看清),所以它是隸屬於東部花蓮基地的第5聯隊(也就是以前的401聯隊)第26作戰隊(以前是中隊,後整編為作戰隊),該作戰隊外號非常特別,叫「巫婆」作戰隊。
  • 俄羅斯硬核大香腸,感受來自戰鬥民族的激情…
    提到戰鬥民族俄羅斯,我腦海中浮現出來四個字
  • 高熱量的俄羅斯美食,戰鬥民族專屬,有些食物相當震撼
    好像有關俄羅斯的美食,我們真的是知道的不多,我們只清楚俄羅斯人看起來高高大大的,要不為啥叫戰鬥民族呢。近些年有關俄羅斯美食的介紹並不少,但是大多數的內容也都是在描述俄羅斯的一些硬核美食,其實這很不公平,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閱讀量,只片面的介紹俄羅斯的硬核食物,這其實很不公平,這也容易讓我們對俄羅斯的飲食文化產生誤解。
  • 長矛大斧維京劍,看戰鬥民族如何打出一片天!
    今天,我們常常管俄羅斯人叫戰鬥民族。其實在歐洲歷史上,真正稱得上戰鬥民族四字的,非維京人莫屬。維京人是對中世紀北歐海盜民族的一個統稱。咱們今天想到北歐,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瑞典的公主、丹麥的童話、芬蘭的諾基亞。可是在一千多年前,北歐還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這裡的人為了謀生,幾乎人人都是海盜。
  • 戰鬥民族的變態手榴彈 爆炸威力堪比大口徑炮彈
    ▲點擊關注,Just love me right► 俄羅斯人作為戰鬥民族,一定有很多與其他民族迥異的地方,例如扔手榴彈這點事他們也要扔的很有性格。► 在俄羅斯電影《風暴之門》裡,表現俄羅斯軍隊一個步兵連扼守車臣地區的一個山口,與叛軍殊死戰鬥,有戰士拉響一枚「光榮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情節。
  • 《全面戰爭:戰錘2》最新DLC評測7.5分:寶可夢和中華小當家
    這也就要求玩家不能使用快速戰鬥,因為在快速戰鬥的判定中,電腦並不會幫助玩家抓捕敵方領主。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艾薩裡昂的主要戰場在異國的沙漠,他的高等精靈勢力就不會受到大漩渦對「精靈派系」的影響,算是幫玩家省了點心,那麼監獄的建設進度就是艾薩裡昂防衛本土的最有效手段。
  • 戰鬥民族養成記|俄羅斯艦隊的鼻祖
    ,母親看著他這身奇裝異服露出訝異的表情,大牧首攤開雙手表示無法理解。1688年五月的一天,當彼得遊走到莫斯科郊外的伊斯梅洛夫村的時候,在一個穀倉裡,看到了英國人作為禮物送給他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的一艘帆船。當時的彼得從未見過這種船,他問身邊的一個法國人,這是什麼船,回答是:英國帆船。英國帆船比我們的船有什麼優勢?
  • 戰鬥民族曾研製12.7mm突擊步槍,一槍就能把人打碎
    常規的點50子彈指的是12.7毫米的重機槍,裝藥量大射程遠威力大,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反器材步槍彈藥。12.7毫米子彈並不是只有機槍子彈,還有手槍子彈,這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沙漠之鷹手槍。俄羅充分發揮了戰鬥民族的天然屬性,12.7的手槍算啥,要用就用12.7的步槍。
  • 最高豆瓣8.7 ! 這10部「戰鬥民族」的科幻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來自老馬的伏特加,最終拯救了地球讓人不由感嘆,戰鬥民族上了天,依舊是戰鬥民族!1924年的蘇聯黑白片《火星女王艾麗塔》出手自戰鬥民族的科幻作品,都帶著伏爾加河的冰渣子味,凜冽又生猛。閱讀下文,立即查看,來自戰鬥民族的科幻作品推薦:
  • 蘇芬戰爭中損失慘重的「戰鬥民族
    不少中國人喜歡稱讚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比喻強悍、勇猛、戰無不勝,其實沒有那麼誇張,俄羅斯人也承認只有中國人這麼誇獎的
  • 「戰鬥民族」和熊,到底誰更厲害?
    「戰鬥民族」是我們賦予俄羅斯人民的一個外號。當我們問道「你們知道你們是戰鬥民族嗎」這個問題時,5 個俄羅斯人都面面相覷,中文較好的安歌花了很長時間試圖翻譯清楚這個他同樣不明所以的稱號,我們對俄羅斯人的武力值的誤會,不亞於美國人覺得中國人個個都是李小龍。
  • 不愧是戰鬥民族,咱們養狗,他們養熊!
    關於俄羅斯戰鬥民族的傳說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戰鬥民族」這一次到底是什麼含義呢?
  • 俄羅斯人說,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叫他們「戰鬥民族」
    在中國,「戰鬥民族」已等同於俄羅斯「戰鬥民族」一詞最早來源於日本漫畫《七龍珠》,裡面有一個天生好戰的種族「賽亞人」。賽亞人是越戰越勇的「戰鬥民族」,他們往往食量驚人,瀕死復活後戰鬥力激增,可由於好戰,很多賽亞人都死於戰爭。 《七龍珠》(1986)的主角「悟空」也是一名賽亞人。
  • 麵包食譜 // 大列巴~又大又硬,戰鬥民族的最愛!
    只不過俄羅斯人的麵包做得又大又硬,中國人根據這一外形特點,就給它冠以「大」字,叫成了大列巴。麵包是俄羅斯人的主食,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 》中瓦西裡說:「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至今,這句話仍然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 俄羅斯人是何時被公認為戰鬥民族的?
    原來,就在清朝收復新疆的同時,在歐洲發生了第一次世界範圍內的大戰,英法7年戰爭,在全世界範圍開打,從歐洲、非洲一直到北美,到處硝煙瀰漫。歐洲國家分成了幾個幫派,開始組團對毆。 不過,你必須要知道的一點是,戰鬥民族這個稱號,可不是我們今天才封給俄羅斯人的,而是從當年的這場戰鬥後,被全世界公認了的。 俄軍的指揮官菲默伯爵,知道自己的所有弱點,但他並不慌張,因為俄國人還有一個獨家秘技,只要開戰之前拿出來,俄軍立刻就可以變得威猛無比,那這是一個什麼秘技呢? 那就是伏特加!
  • 12.7口徑突擊步槍你見過沒?戰鬥民族大力出奇蹟
    但是如果告訴你有一種專用於CQB近戰的突擊步槍口徑居然是12.7mm,你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俄羅斯12.7mm口徑ASh-12突擊步槍(俄語АШ-12.7)。在遊戲《逃離塔科夫》中,這種奇特的超大口徑突擊步槍也出現了。ASh-12突擊步槍全貌,槍上裝的是一個消音/消焰器(其實消音作用有限),下方是一個大型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