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12月13日報導,當地時間13日清晨,英國大選結果出爐,首相鮑裡斯·詹森領導的保守黨贏得至少326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BBC報導截圖
英國天空電視臺報導截圖
詹森在隨後發表的講話中表示:「我們做到了,我們成功了。」他稱這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保守黨獲得議席最多的一次。
詹森說,完成「脫歐」是英國人民「無可辯駁、無可爭辯」的決定。他表示第二次「脫歐」公投的威脅已經不存在了。
詹森還表示,他將兌現保守黨在選舉中所作的承諾,在1月31日前帶領英國完成「脫歐」,「沒有如果,沒有但是,沒有或許。」
詹森在講話最後再次強調:「讓我們完成『脫歐』吧,但我們先把早餐吃了。」
這是英國近5年內第三次大選,也是詹森政府為推動儘快實現「脫歐」而舉行的提前選舉。輿論認為,保守黨若獲得議會絕對多數席位,意味著「脫歐」協議有望在議會下院順利通過,英國於明年1月底離開歐盟的可能性加大。
這場選舉決定「脫歐」未來,攸關英國未來發展方向。但英國人在選舉後能否迎來「更加清晰光明的未來」,至少還要回答三個問題。
這是英國政黨需要回答的「民心之問」。「脫歐」是本次選舉核心議題,也是政黨贏得選票的民意砝碼。主打「脫歐」的保守黨大勝,正是民眾渴望早日結束「脫歐」糾纏的心情速寫。詹森期待通過選舉打破議會僵局、迅速搞定「脫歐」,但實現這一承諾並非易事。即便新版「脫歐」協議在議會下院順利過關,也不過是走完「脫歐」第一步。接下來,英國將迎來更加複雜艱難的第二回合:與歐盟的貿易磋商。
按照保守黨先前承諾,英國議會在2020年底「脫歐」過渡期結束前與歐盟達成一份貿易協定。不過,歐盟方面先前暗示,這個目標「不切實際」。如果雙方未能在2020年底前達成協定,同時英國拒絕延長過渡期,就只能依照世貿組織規定與歐盟開展貿易活動。這種實質上無協議「脫歐」可能性的增大,可能把英國經濟再次拋入不確定性泥潭,「脫歐」變「拖歐」的戲碼,恐怕還會上演。
這是英國人需要面對的「靈魂之問」。三年前「脫歐」公投打開了撕裂民意的潘多拉魔盒。圍繞是否「脫歐」的民意兩極化,迫使政黨「選邊站」、民粹化:不僅按「左」「右」分野,也按「去」「留」劃界。內部纏鬥讓大黨受損,小黨漁利,極端政黨崛起,地方性政黨得勢,政治版圖日益碎片化。
圍繞「脫歐」的政治博弈正在加劇「聯合王國」的離心力。支持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在選舉中表現不俗,打出「二次公投」口號,欲借「脫歐」加速「脫英」,「趁亂出擊」鬧獨立。「脫歐」協議中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可能出現的一道「硬邊界」,觸動北愛爾蘭分離主義神經,衝擊和平和解進程,重新惡化族群和政治對立。受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影響,威爾斯的分離運動近來「嶄露頭角」,加劇了國家分裂隱患……
這是英國人需要回答的「時代之問」。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英國正經歷近代以來「最為關鍵的」時期。作為最早邁入現代政治和工業社會的發達國家,英國曾引領風氣之先。如今,面對全球化時代內外激變,「後脫歐」時代的英國面臨著關鍵抉擇。統治精英是接受「優雅地衰落」,還是與時俱進、回應人民呼聲?英國社會是更加保守內向,還是開放多元?英國政府是更多聚焦國內事務,還是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如何抉擇,直接影響英國的發展方向和與世界的互動模式。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最新消息,面對慘敗,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透露,「我不會在之後的大選中(繼續)領導工黨。」但也不會立刻辭職。在一段時間內,他仍將留任工黨領袖一職。
CNN說,科爾賓對媒體抱怨,英國媒體在大選過程中對工黨和他個人都不公平,表現「令人作嘔」。他還表示,自己的政策實際上「廣受歡迎」,而脫歐已經讓英國陷入極度分裂之中。
監製:高連忠
主編:張斯路
編輯:趙靜雅 聶崢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新華網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