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臺防務部門主動發布新聞稿稱,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以及「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安提塔姆」號當日從鵝鑾鼻海域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眼下正值美國中期選舉和臺灣「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的敏感時刻,臺防務部門看似無意的「主動披露」令臺海間橫生波瀾。
對於美國在中國家門口搞事情,民進黨自然隨之起舞。不僅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當日晚間表示「樂見各種有助於區域安全穩定的努力」,第二天(23日)賴清德還在臺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刻意爆料,2015年馬英九「執政」時期,美國軍艦通過臺海達10次之多。
我們知道,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穩定,臺防務部門基本不通報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的事情,因此,當「2015年美國軍艦通過臺海達10次之多」這句話從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嘴裡說出來,自然在島內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24日,臺立法機構防務委員會邀請臺防務部門做「美臺防務工業會議」專題報告時,多位民代都十分關心賴清德的「十次」說。臺防務部門副主管梅家樹特地做了說明,表示賴清德的答詢數據是臺軍方提供的,賴清德應是口誤,把「10艘次」,說成「10次」。梅家樹還特別解釋,美軍艦通過臺海是「10艘次」,例如1次可能有4艘,而不是通過10次。以今年為例,美艦分別於7月和10月兩次通過臺灣海峽,每次都是派兩艘,所以下半年是兩次經過臺海,但有「4艘次」。很明顯的,「4艘次」並非「4次」。
(梅家樹,圖中)
的確,2015年兩岸關係緩和,並無大事,當年中美關係也較為平順,如果真的如賴清德所言,美艦一年10次經過臺灣海峽,就算臺防務部門當初不公布,難道民眾真的會無感?所以,賴清德說錯了就是說錯了,梅家樹已經給了賴清德臺階,幫他緩頰是「口誤」,然而,好戲卻出人意料地登場了!
24日晚間,臺行政機構發言人谷辣斯答覆記者詢問表示,臺防務部門對於「10次」跟「10艘次」的定義是一樣的,而臺防務部門也認為賴清德沒有說錯,只是外界對於名詞可能有些不解,「沒有口誤,也沒有理解錯誤,見解是一樣的」。據臺媒報導,臺防務部門晚間聽說谷辣斯表示「10次跟10艘次的定義一樣」時,僅表示「可引用谷辣斯的話」,便迅速掛斷電話。
(谷辣斯)
臺防務部門副主管梅家樹是臺海軍出身,做到海軍中將,對海軍術語非常專業。他特別解釋「10艘次」不是「10次」,卻因為官沒有賴清德大,所以直接被谷辣斯硬拗成「沒口誤」。
那麼話再說回來,賴清德絕不承認自己有口誤,除了官大一級壓死人外,是不是還有特別的目的?
對此,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質疑,賴清德是講錯話、口誤,還是故意講錯,甚至是製造「假新聞」?若果真如此,對全力打擊「假新聞」的民進黨來講,就成了最不好的示範。曾銘宗說,無論是10次或10艘次,若過去慣例就是沒對外宣布,「為何這次要刻意宣布?宣布的目的是什麼?」是為藉由年底選舉炒作議題,或有特定政治目的?都必須向大家清楚交代。
據了解,臺灣警方已經由刑事局正式成立「假消息」查緝專案小組,並宣布截止目前已破獲40起「假消息」案件。社交平臺臉書今天在臺灣《聯合報》刊登整版廣告,「我們已經採取移除假帳號,阻止不實報導大肆散播。請參考不實報導的辨認訣竅,慎選可以信任的內容」,並表明態度要「攜手打擊不實報導」。然而,到底什麼才是「假消息」呢?像賴清德張口就說「美國軍艦2015年穿越臺灣海峽10次」這樣的話算不算「假消息」?
更多深入分析,敬請關注今晚22:04播出的《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