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雙超反艦飛彈作戰,竟然發生在中國的臺灣海峽裡

2021-02-24 講武堂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首先應用反艦飛彈投入實戰以後,反艦飛彈成為海上作戰的主要彈藥,各國海軍進行現代化海戰的對艦打擊手段由艦炮變成反艦飛彈。據統計全世界海空軍一共裝備了6萬枚各種型號的反艦飛彈,足夠把地球上所有水面艦艇炸沉幾十次。

【科羅廖夫談軍事第303期】現代化的反艦飛彈多具備一二百公裡以上的射程,還具有複雜航路規劃和數據鏈中繼等能力,能夠在數百公裡外發起超視距打擊。但是從1967年埃及海軍用蘇制冥河反艦飛彈擊沉以色列海軍的埃拉特號驅逐艦以來,地球上所有反艦飛彈實戰,都是在視距內發生的,尚沒有一個超視距作戰的先例,除了臺灣海軍射歪了的那枚雄風三飛彈。

2016年7月1日,中國的臺灣海峽裡發生了一起「誤射」反艦飛彈的烏龍事件,讓本已充滿火藥味的兩岸局勢立即高度緊張。中國臺灣地區「海軍」的錦江級大型飛彈艇金江艦,在進行甲類操演驗收時,誤射了一枚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飛彈在高雄市的左營軍港內的軍艦上被發射出去,向北飛行了大約74公裡,命中一艘漁船「翔利升」號,飛彈洞穿了這艘漁船的上層建築但未爆炸,造成船員一死三傷。

此次令人哭笑不得的飛彈誤射,創造了許多項世界新紀錄,這是世界首次有實戰戰績的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只不過戰績是擊傷了一艘小漁船。

雄三飛彈的誤射,也是世界首次反艦飛彈的超視距實戰記錄。我們知道地球是有曲面的,所以肉眼和雷達在通視情況下,往往不能發現遠方遮蔽在地球曲面下方的軍艦目標。光學和雷達探測設備布置在軍艦桅杆頂部,可獲得35公裡左右的通視距離,超出這個範圍,就屬於超視距作戰。

【科羅廖夫談軍事第303期】早期的反艦飛彈,多沒有超視距作戰能力,例如蘇制冥河飛彈和中國的上遊和海鷹反艦飛彈,這些飛彈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冥河和上遊的最大射程42公裡,改進型海鷹飛彈的射程可達80公裡,但交戰範圍大多在35公裡以內。

這些飛彈的典型作戰方式,由本艦對海搜索雷達在視距範圍內搜尋遠方的敵艦目標,當發現敵艦,確認目標以後,交由制導火控雷達進行精確跟蹤,測定目標的方位角、距離和角速度,再由飛彈指揮儀將目標指示和航路規劃數據形成程序指令諸元,注入飛彈的彈載制導系統。這些諸元包括飛彈自動駕駛儀飛行航路和飛行高度,彈上雷達開機時間,末制導雷達波速寬度,末端彈著點的高度等等。

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反艦飛彈作戰,距離都在三四十公裡範圍內,都屬於視距內作戰。

例如1967年埃及海軍發射6枚蘇制冥河飛彈,一舉擊沉以色列驅逐艦,飛彈的實際射程只有11海裡,折合20.3公裡。

【科羅廖夫談軍事第303期】1973年10月,以色列海軍出動5艘飛彈艇,發射迦伯列反艦飛彈,擊沉埃及和敘利亞海軍9艘飛彈艇,而埃及飛彈艇射出的50枚冥河飛彈卻無一命中。在這個世界首次飛彈艇對飛彈艇的海戰中,雙方的攻擊距離從沒超過30公裡,也是一場視距內的戰鬥。

1971年印巴戰爭,印度在夜間出動數艘黃蜂級飛彈艇,在巴基斯坦喀拉蚩軍港外20公裡距離上,使用冥河飛彈擊沉排水量3300噸的巴海軍驅逐艦凱巴爾號,接著又擊沉巴海軍M163號掃雷艇。隨後印度飛彈艇駛入喀拉蚩軍港,向岸上發射大量冥河飛彈,巴基斯坦的34座油庫中有12座被摧毀。這次海上襲擊戰,印度飛彈艇先後發射了數十枚冥河飛彈。這個堪稱是夜間海上殲滅戰典範的戰例,同樣是在視距內完成的,印度海軍的飛彈艇甚至能夠通過望遠鏡觀察到巴基斯坦海軍中彈後燃起的熊熊大火。

1982年5月4日,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的超軍旗攻擊機發射飛魚飛彈擊沉了英國舍費爾德號飛彈驅逐艦,也是在視距內取得的戰果。首先是阿根廷空軍的P-2「海王星」海上巡邏機發現了在馬島外海航行的舍費爾德號驅逐艦,通過無線電上報位置和航向,阿根廷空軍派出2架超軍旗攻擊機,經過一次空中加油以後,以三十米高度貼近海面超低空飛行,隱蔽的撲向600公裡外的英國驅逐艦,躲過了舍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雷達探測,在距離舍菲爾號德驅逐艦46公裡時突然拉起到150米高度,機載雷達開機搜索目標,鎖定目標,隨後戰機二次俯衝到30米超低空飛行,在距離英艦大約30公裡時再次拉起到150米,並發射了2枚飛魚空對艦飛彈,飛彈發射後迅速降高並轉入自控段飛行,當飛彈飛行到距離舍費爾德號12公裡時,彈上雷達開機,迅速捕捉到目標,飛彈隨即二次降高進入貼近海面10米的自導段飛行,直至命中舍費爾德號。這次著名的反艦飛彈作戰,也是在雷達視距內完成的。

一個月後,6月12日,阿根廷又使用部署在馬島上的岸基飛魚MM-38反艦飛彈,擊傷英國格拉摩根號飛彈驅逐艦,這次襲擊由飛魚飛彈系統的岸基制導雷達搜索,飛彈從海岸邊發射,打擊距離只有十幾公裡。

【科羅廖夫談軍事第303期】1986年3月,在美國與利比亞的軍事衝突中,美軍出動數架A-6E攻擊機,使用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和寶石路雷射制導炸彈,輪番攻擊利比亞海軍「薩漢德」號護衛艦,隨後附近的美國軍艦也發射了魚叉反艦飛彈,伊朗「薩漢德」號護衛艦被命中9顆飛彈和炸彈,沉入海底。這是魚叉反艦飛彈的首次實戰,也是在視距內完成的,美國飛行員發射飛彈時甚至能夠目視看到伊朗護衛艦。

1987年5月17日,正處於兩伊戰爭的襲船戰階段,美國海軍佩裡級斯塔克號護衛艦在波斯灣執行巡邏任務。一架伊拉克空軍的幻影F-1型戰鬥機,飛抵距斯塔克號18公裡處,向其發射了2枚飛魚空艦飛彈,當艦上人員在目視距離上發現來襲飛彈時,已來不及採取任何措施了。2枚飛彈全部命中目標,斯塔克遭到重創,險些葬身海底。這次襲擊的距離更近,飛魚飛彈末制導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25公裡以上,如果飛彈在18公裡距離上發射,可以在發射後立即降高並雷達開機鎖定目標進入自導段。

1988年4月14日,伊朗海軍大型飛彈巡邏艇喬森號,向在波斯灣執行摧毀伊朗鑽井平臺任務的美國海軍發射了1枚飛魚反艦飛彈,但被美艦的幹擾彈誘騙入海。受到襲擊的美國辛普森號飛彈護衛艦立即向伊朗喬森號發射了一枚SM-1MR標準飛彈,「標準」是美國六十年代研製的艦載防空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末制導,尺寸和重量與魚叉反艦飛彈相當。標準飛彈雖然是一種防空飛彈,但也具備反艦能力,採用艦載雷達直接照射目標,由飛彈上的無線電測向儀接收目標雷達反射信號的半主動制導方式,無法實施超視距攻擊,有效射程不超過35公裡。

隨著技術的進步,各國現役反艦飛彈的射程都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美國AGM-84L(Block 2)魚叉反艦飛彈的射程高達278公裡,中國改進型鷹擊-83反艦飛彈的射程也高達280公裡。由於這些遠程反艦飛彈的射程全都超出視距,所以需要中繼制導系統。在超視距不是很遠的情況下,例如七八十公裡,彈載慣性制導平臺的漂移量可以滿足自導段飛行的導航精度,那麼就可由其他平臺在前方指示目標,通過數據鏈傳回本艦再裝訂飛彈,然後發射飛彈。當飛彈射程達到一百多公裡時,就需要數據鏈中繼制導,通過數據鏈在飛彈飛行途中修正航路,使飛彈準確地抵達目標區域。

儘管先進渦噴發動機和數據鏈中繼制導技術,可以使高亞音速反艦飛彈實現數百公裡的超視距攻擊,但是目前為止所有反艦飛彈作戰,還是在30公裡以內的視距內進行的,除了那枚飛行了74公裡,摧毀了一艘漁船的雄三超音速反艦彈。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紀念首次縱穿臺灣海峽43年
    南海軍情緊急,在確定航行路線時,毛主席果斷指示「直接穿過臺灣海峽」這是建國以來我海軍艦隊首次縱穿臺灣海峽。 中央軍委指示福州軍區擔負起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南下通過臺灣海峽時的組織指揮和掩護任務。在福州軍區作戰指揮室裡,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始終堅守在指揮崗位上,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圖板上的福建海區形勢圖,看著作戰標圖員標繪的海軍編隊的位置,不斷詢問海面氣象、敵情動態和掩護兵力展開的情況。
  • 96年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來源:百度百科臺灣海峽飛彈危機(又稱第三次臺灣海峽危機,1996年臺海危機),是指1995年至1996年間,中國大陸因不滿李登輝獲邀以校友身份前往其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公開演講、並企圖影響第一次臺灣地區領導人公民直接選舉結果所舉行的軍事演習行動。
  • 礪劍堂品劍館——原本是用來打潛艇,現在對海對地全能幹——美制魚叉反艦飛彈
    魚叉反艦飛彈是當今全球一款使用量最高的反艦飛彈,該飛彈最初研製時,其首要作戰目標竟然是潛水艇!這是因為在冷戰時期的1960年代,蘇聯海軍首次建成了一支以潛艇和重型反艦飛彈核心的遠洋海軍力量,依靠著大量的潛艇,以及潛艇搭載的各種反艦飛彈,蘇聯海軍在和美國海軍的爭霸中獲得了明顯的不對稱優勢,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在蘇聯的飛彈威脅下顯得岌岌可危。
  • 揭秘:三軍首次協同作戰,改變了臺灣海峽鬥爭形勢
    這是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也是國共之間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戰,雖然規模較小,但其意義重大,改變了臺灣海峽的鬥爭形勢,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國幹涉,中國人民也決不會屈服於外部勢力的軍事威脅。
  • 臺灣「雄風」-3 型反艦飛彈到底什麼來頭?有「熊大」和「熊二」嗎?
    2013年2月16日,臺海軍決定擴大「雄風-3」飛彈的部署範圍,準備讓所有主戰艦艇都換裝這種「航母殺手」。雄三反艦飛彈彈體裝備兩種不同衛星導航系統替換,防止作戰時飛彈找不到目標。雄三飛彈有效射程為30到400公裡,飛行高度大約在20米到200米之間,同時也可預設多個轉折點飛行。
  • 雄風飛彈射出後3分鐘擊中漁船 期間發生了什麼?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海軍錦江級大型飛彈艇金江艦在進行「甲類操演驗收」時,誤射了一枚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飛彈在高雄左營軍港內的軍艦上被發射出去,向北飛行了大約74公裡,命中一艘臺灣高雄的漁船「翔利升」號,雄三飛彈洞穿了這艘漁船的上層建築,但未爆炸,造成船員一死三傷。臺軍表示事件原因是艦上操作人員未按正常程序操作,疏失導致錯誤發射,飛彈為實彈,但並未飛越「海峽中線」。
  • 臺灣首次發布雄風-3反艦飛彈發射圖像
  •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作戰動畫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Hsiung Feng III),簡稱「雄三」,是由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於2007年10月10日慶祝臺灣地區建政
  • 厲害了我的祖國,中國技術飛彈首次實戰擊沉美艦(獨家分析)
    10月1日,葉門胡塞武裝宣稱襲擊了阿聯海軍的HSV-2迅捷號快速運輸船,並成功的擊沉了這艘由美軍提供的艦船,胡塞武裝使用的是伊朗的「努爾」反艦飛彈,而這款飛彈則是伊朗獲得許可證生產的來自中國的C802反艦飛彈。▼
  • 中國反艦飛彈是真正威脅 KH31難比鷹擊83
    -83反艦飛彈(資料圖)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15年1月22日發布了題為《反艦巡航飛彈是來自中國的真正軍事威脅》的文章,文章稱在複雜的搜索雷達和電子對抗設備支持下,中國大型艦隊將部署世界上最先進的反艦巡航飛彈,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海空一體戰戰略。
  • 臺灣海軍7月1日發生「誤射」飛彈事件,臺當局嚇尿了!
    臺灣海軍7月1日發生「誤射」飛彈事件。1日上午8點左右,臺海軍金江艦在高雄左營港進行甲級裝備操演時,「誤射」一枚「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飛彈在澎湖海域擊中一艘漁船致1死3傷。△視頻:臺「誤射」飛彈致1死3傷臺灣軍方操演時「誤射」一枚飛彈據臺灣媒體報導,1日上午8點15分,臺海軍131艦隊在左營軍港準備進行任務型裝備測試,結果排水量500噸級巡邏艦--金江艦「誤射」一枚「雄風三型」飛彈,該彈向西飛了兩分多鐘、約40海裡,掉落在澎湖附近海域。臺灣方面稱,飛彈並沒有飛過海峽中線。
  • 一旦開戰,臺軍「雄風3」反艦飛彈對我軍航母威脅有多大?
    ,在臺灣東部300海裡作戰欠缺岸基空中加油機支持,全天候作戰能力差,如參考美國發布的解放軍反制美國航母概念,用潛艇、水雷、空射武器在夜間發動飽和攻擊,就可對一舉摧毀航母,對岸地方軍隊在2007年就編練了「追風專案」暗地裡演練反航母戰法,本打算把「追風特攻隊」列入2008年的「漢光演習」,但因政治因素而告吹,
  • 解放軍近50艘軍艦密集通過臺灣海峽,臺海軍也將創造一項「世界第一」!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3日報導,臺軍剛剛曝光了其最新修訂的臺海防衛作戰計劃——「固安計劃」。而這一計劃曝光的時機堪稱微妙——就在解放軍軍艦離開臺灣海峽後不久。報導透露,根據最新修訂的計劃,屆時臺澎金馬地區的「作戰」將全靠臺軍自己,只希望美軍能提供情報,據稱該計劃獲得美軍高度肯定。
  • 【深度】中國海軍在臺灣海峽演習的7大看點!將向世界傳遞哪些信息?
    其二,這是解放軍3年來在臺灣海峽舉行的首場實彈演習。3年前是國民黨執政,現在是民進黨執政。島內輿論對這次大陸軍演的關注,達到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以來的最高。其三,預計遼寧號航空母艦將首次在該地區參演。
  • 臺灣「誤射飛彈」事件疑點重重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中國臺灣網臺灣海軍7月1日發生「誤射」飛彈事件。
  • 揭秘中國超音速反艦飛彈—鷹擊12
    從發射重量看鷹擊-12應無法配備SS-N-22飛彈那樣的300公斤戰鬥部,其戰鬥部重量可能在150--200公斤。從這個角度來說,「鷹擊」12的威力實際上是按照中國反艦飛彈的常規目標而設定的。中國海軍反艦飛彈的常規目標設定為中型水面艦艇,排水量2000--4000噸,長度100米--150米,船體厚度在30毫米左右。「鷹擊」12的威力應可保證一發讓這個級別的水面艦艇失去作戰能力。
  • 美英軍事網站:閱兵式上的中國飛彈令人後頸一涼!
    (觀察者網註:這三種飛機均為中國自行研製或在仿製型飛機基礎上大幅度修改而來,這種說法純屬搬弄是非)這次閱兵式上,首次展示了多種第二炮兵作戰序列下的彈道飛彈。該刊文章關注的6種飛彈包括:東風-5B,東風-15B,東風-16,東風-21D,東風-26,東風-31A。文章稱,北京在臺灣海峽危機(1995年6月到1996年5月)20周年之際舉行這次閱兵式別有深意。
  • 為什麼美國反艦飛彈「喜歡」紅外引導?
    今天美國《防務新聞》報導了最近美軍在測試「聯合空地飛彈」(JAGM)的過程中,對於這種飛彈的反艦作戰威力不足不滿,要求進行改造提高效能的消息。
  • 最先進反艦飛彈部署衝繩
    早在2013年,日本政府已決定在衝繩縣宮古島部署「『12式』反艦飛彈」部隊,但宮古海峽寬約290公裡,只在宮古島部署射程約200公裡的反艦飛彈,無法覆蓋整個宮古海峽。因此,日本政府決定在衝繩本島也部署反艦飛彈部隊,這將和宮古島的反艦飛彈形成「遙相呼應」從而在宮古海峽兩側實現夾擊封鎖。
  • 臺灣「無人海峽作戰能力」為何註定夢碎?
    「海峽無人化」構想的一部分。畢竟臺軍現在招兵不易,而臺灣海峽這種雙方兵力火力高度密集的戰場中,用有人駕駛的海上巡邏機、小型飛彈艇、乃至美國人建議已久的「微型潛艇」這類武器,那人員送命的概率絕對是讓草莓兵們接受不了的。所以臺軍對於無人作戰系統的渴求其實是很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