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譜|真能一劍劈斷殖民者火槍?解析東南亞克力士劍的傳說與謠言

2021-02-07 冷兵器研究所


拜那個「世界三大名刀」的說法所賜,很多非冷兵器愛好者、,也對造型奇怪的克力士劍並不陌生,但是受到遊戲與動漫的影響,很多人也對克力士劍產生了不小的誤解。那麼克力士劍究竟是怎樣一種武器,它又有怎樣的歷史呢?



克力士劍的拉丁語拼寫為「keris」。我們常用的克力士劍,實際上正是在這個名字基礎上的音譯。雖然國內很多仙俠份們,往往把克力士劍的形象和國內蛇形劍之類玄幻武器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兩者有個根本區別是,克力士劍實際上是一種匕首型的短劍。



沒錯,國內有關克力士劍諸如一劍劈斷殖民者火槍之類的說法(版本已經進化到一劍劈斷馬克沁機槍的槍管了),實際上都只是些不切實際的謠言。因為克力士劍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是在近距離搏鬥中進行刺擊,而非用於大開大合的劈砍。


▲克力士劍的幾種佩戴方式


有關克力士劍的歷史,現代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這種短劍起源於印度。在9世紀時期東南亞海島上的印度教浮雕中,就出現了類似克力士劍的身影。當然,也有學者將這種短劍的歷史前推,認為應該是起源於公元前三百年時期,出現於越南的東山青銅文化。


▲印度教浮雕中的克力士劍


讓克力士劍真正在整個東南亞海島地區流行起來,要得益於14世紀末期在東南亞崛起的滿者伯夷王朝。其巔峰時期,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絕大多數地區,連同當時東南亞的海上貿易,都在其統治之下。作為信仰印度教的國家,滿者伯夷的統治者自然極力推行印度教,而附帶的克力士劍,則逐漸成為了上到君主,下到農民的通用常備武器。15世紀,根據鄭和下西洋時期,船隊翻譯馬歡的記載,在當時即使滿者伯夷國已經走向衰落,但是克力士劍已經是馬來群島從三歲小孩到老人,人人皆備的常見武器。這些克力士劍根據個人的相應財力,克力士劍的裝飾也會有所差別。其作用也從輔助日常生活,一直到上陣殺敵甚至處決犯人。


▲今天日惹蘇丹宮廷衛隊仍然攜帶者克力士劍


克力士劍最引人注意的外貌,自然是它奇怪的造型。通常大部分克力士劍的劍刃較窄,並且劍後部底座呈不對稱形狀。而令克力士劍最具藝術感的,還要屬它的劍柄。克力士劍的劍柄往往根據使用者的財力,而使用不同的材質,因此其中有使用木製柄,還有一些比較昂貴的高級品,使用紅木、象牙或者牛骨以及黃金之類製作,並且還常常有非常複雜精美的雕刻裝飾。



在很多網絡傳說中,將克力士劍描述成使用焊接一點點拼出的武器,但這顯然更是一個段子。克力士劍和其他冷兵器一樣,依然是使用鍛造打制的武器,而其絢麗的花紋,和其他刀劍一樣,是在鍛造時,由鐵和鎳交替層疊而成。不過克力士劍最引人注意的特點,還是它波浪形的劍刃。但是克力士劍的波浪型狀究竟是何時出現,還有待進一步考古研究。至少在滿者伯夷時代,這種波浪形狀在克力士劍上還少有出現,大部分都是呈直刃狀。雖然這種直刃的克力士劍一直到現代仍有出現,但是受到文化和審美的影響,其主流已經變成了波浪刃。


▲20世紀少見的直刃克力士劍


克力士劍一般長劍的波浪數大多是在3~13波,少數也有達到29波之多的精品。這種波浪的造型,在進行刺擊時,相較於直刃能夠有效擴大傷口的面積,配和馬來群島的傳統武術,可以給敵人帶來更加致命的傷害。



不過關於克力士劍另一個比較有趣的傳言,是克力士劍在鍛造過程中,會使用毒藥淬火,從而讓劍刃帶有劇毒,從而一擊致命。這種淬火法當然並非真實,但是克力士劍劍刃帶毒這個,卻是在很多傳記中所有記載,但是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因為匠人們的保密因而還無從得知。但是對劍刃的研究來看,比較可能的方法,是在打磨時,混入柑橘一類果實的汁液以及砷,從而在劍刃上形成難以去除的劇毒腐蝕花紋。


▲19世紀荷蘭有關印尼風情的版畫,其中刀匠正在打磨的正是克力士劍


在今天,伴隨著火器的發展,克力士劍早已退出了歷史。但是克力士劍仍然對整個爪窪文明有著極為不可磨滅的重要影響。今天大部分爪窪家族,大多都包存大量代代相傳的克力士劍。爪窪人將每一把克力士劍都認為是一種包含諸多文化象徵,本民族最鮮明的文化特色產物。



在他們的觀點裡,每一把克力士劍都是有生命和靈魂的活物,換句話說,克力士劍是一個佩戴者真正的夥伴和保護神。因此許多爪窪人甚至在睡覺時都會將克力士劍佩戴在身上,一次祈求自己與劍本身達到精神相通,並祈求劍能夠保護自己免受邪惡的侵蝕。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了解更多兵器,掃描下方冷研運營微信二維碼,添加微信了解。


歐洲中世紀打仗真的不用刀嗎



傳說印尼克力士劍還能防賊、防水、防火?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一個小國誕生的世界級名刃:馬來克力士劍欣賞
    拜那個「世界三大名刀」的說法所賜,很多非冷兵器愛好者、,也對造型奇怪的克力士劍並不陌生,但是受到遊戲與動漫的影響,很多人也對克力士劍產生了不小的誤解。
  • 神秘的南亞冷兵器之王——馬來克力士劍
    這種兵器就是世界最富神奇色彩的名刃,被人譽為南亞冷兵器之王的馬來克力士。馬來克力士劍(Damas de Corrayage )是馬來諸族(新加坡、馬六甲、爪窪、婆羅洲、菲律賓)的一種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的民族傳統劍具,世界三大名刃之一。註:【克力士】是馬來語中【刀劍】的意思。
  • 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克力士劍
    據說,正是這把克力士寶刀曾讓荷蘭殖民者聞風喪膽,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克力士寶刀的鍛造技術於近代失傳,被後人稱為「失傳的奇蹟」,它還是唯一被選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武器。克力士劍一直是人們鍾情的神秘武器,在許多影視文學作品中常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金庸小說裡,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武器「金蛇劍」,其原型就是克力士劍。
  • 聲名遠播的名刃——世界三大名刃「馬來克力士劍」
    馬來克力士劍——南亞的冷兵器之王,興盛於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指的是自菲侓賓至印度一代馬來民族古代所用的劍, 不止馬來群島地區, 也並不單指馬來西亞一國,主要包括爪哇、蘇門答臘、峇里等諸島。有人說,「克力士」是馬來語中就是「刀劍」的意思,其實並不準確,克力士在馬來語中專指克力士劍,而其他刀劍自有別的叫法。
  • 爐石傳說兵器譜
    [生命的火花]原創提供,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十年磨一劍,霜刃未嘗試。在爐石傳說中,一把在合適時候出場的武器不僅往往能改變局面、逆轉局勢,也是賺取卡差的有效手段。昔日有平湖百曉生編制江湖兵器譜,今日筆者不才,也給爐石傳說中的武器排排座次。(註:只限於有武器卡的武器)第二十名:齒輪大師的扳手
  • 兵器譜|東南亞難得一見的重型鎧甲:源自奧斯曼帝國的菲律賓鏈板甲
    在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有以馬尼拉為核心的西班牙殖民者。在南部,還有一個較為強盛的蘇祿蘇丹國。除此之外,在菲律賓群島的其他大大小小的島嶼上,還有著大量宗教不同的君主。在東南亞的前殖民時代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出於自身作為君主和作為哈裡發的宗教義務,以及為了擴展東方的影響力,因此向當時較為落後的東南亞穆斯林國家輸出了大量軍事技術。鏈板甲也正是其中之一。
  • 「失傳的奇蹟」,南亞冷兵器之王——馬來克力士劍!
    馬來克力士劍——南亞的冷兵器之王,指的是自菲律賓至印度一帶馬來民族古代所用的劍,不止馬來群島地區,也並不單指馬來西亞一國,主要包括爪哇、蘇門答臘
  • 對東南亞影響最大的中國兵器是什麼?你猜對了嗎?
    但比如泰國、緬甸、柬埔寨等等其他東南亞國家,雖然並不屬於漢字文化圈的範疇,但是中國古代兵器對他們的影響依然非常大。▲有刀鐔的緬刀像緬刀這類,說起來還是他們自我發揮的空間大一些,中國的影響已經相對難以看到。
  • 世界三大低能兵器:暗殺還行,遇中國此兵器,兩種變殘,一種擊飛
    低能兵器,就是殺傷能力低下的兵器。這處低能當然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是對付赤手空拳人的,這些兵器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
  • 三界兵器譜 | 一支穿雲箭,雙神賜弓弩來相見!
    的樣子倩倩也很想試試彎弓射箭的感覺若蘭便十分爽快地讓倩倩從她的武器收藏裡隨便挑看見這麼多神兵核武倩倩覺得機會難得暫時把射箭的想法放在一邊火速更新了三界兵器譜商湯便依據羿射九日的傳說,在出兵徵討他之前,鑄造了一把神弓,以黃帝曾用過的神弓——烏號之名命名它,稱其為商湯之烏號,寄託一戰功成的願望。後來商湯果然消滅了夏桀,結束了暴政。
  • ♞兵器譜(每日一更):融貫古今的奇門冷兵器-拐子
    拐在我國武術系統中,據說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種,根據長度分長拐和短拐,根據外形分為二字拐、十字拐、卜字拐、上下拐、鉤鐮拐、原樣拐等等,可謂分類繁雜。為了更好地介紹「拐」這種兵器,又迫於我國資料稀缺,只能以衝繩古武道為主,結合日本、菲律賓的拐棍資料,將其特點、實用方法、歷史和發展等方面分享給大家。
  • 兵器譜|長得像鴨子卻能克長劍!老外稱為鹿角刀的子午鴛鴦鉞長啥樣?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 詛咒之刃並非萬能,爐石傳說兵器譜排名大盤點!
    除了本期的爐石實驗室,小編還為大家帶來了爐石兵器譜排名大盤點。在爐石傳說中,一把在合適時候出場的武器不僅往往能改變局面、逆轉局勢,也是賺取卡差的有效手段。昔日有平湖百曉生編制江湖兵器譜,今日筆者不才,也給爐石傳說中的武器排排座次。(註:只限於有武器卡的武器)第二十名:齒輪大師的扳手
  • 現代兵器譜:M9刺刀,一把被你們低估了的王者刀
    那麼,M9刺刀的實戰性能真有這麼差嗎?我們一起來翻翻它的驚人歷史。既然能通過這般嚴格篩選,那麼M9刺刀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M9刺刀手柄採用ST801尼龍製造,絕緣,且堅實耐磨,表面富有網狀花紋,利於持握防滑。
  • 火槍時代的真正來臨——西班牙火繩槍的登場
    戰爭新視界,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火槍時代的真正來臨——西班牙火繩槍的登場火槍時代的發端
  • 歐洲都玩火槍了,為何中國還在用弓箭?大清說我最後的倔強你們不懂
    這就引申出兩個問題,為什麼火槍取代了弓箭;為什麼清軍到19世紀還在使用弓箭。對於火槍取代弓箭,很多人都給出過理由:訓練簡單。但是在這之前也有標槍手和弩手,這類訓練簡單的兵種出現。按每發子彈三錢(清代一錢3.7克)火藥計。一個士兵10發才耗費0.0048兩。可以看出雙方耗費相差100倍之多。按照清代訓練考核是5個月,大概150天。一個火槍手也才耗費0.72兩。而一個弓箭手耗費,雖然不知道具體損耗多少箭,但是箭本身都是消耗品,去過箭館的都能見到堆積如山的廢箭,因此就算是100支也要5兩白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