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越南特工竟將國旗插上我核心陣地;結果,被全部殲滅
鄒榮祿(時任32師94團任團宣傳股股長)
在幾年前為紀念11軍成立四十周年而舉行的戰友聯誼會文集徵稿活動中,原32師戰友壟平首次披露了老山防禦作戰中一段鮮為未人知的驚險一幕:十五名越軍特工曾將國旗插到了他們堅守的核心陣地:146高地上。
圖為連長龔平(右一)和他的戰友在陣地的坑道留影
1984年9月,11軍32師96團三營七連奉命接替老山小尖山地區的防禦任務。在三個月的防禦作戰期間,七連官兵頂住了越軍成千上萬發炮彈的狂轟爛炸,打退了越軍數次偷襲和強攻,共斃傷越軍260名,牢牢地守住了陣地。七連先後有23名官兵陣亡,36名官兵負傷致殘。是當年32師傷亡最大的連隊,但也是當年96團戰功最著著、整個32師唯一個榮立一等戰功的連隊。
當年的小尖山地區各高地地形
小尖山,是老山主峰前沿那拉方向的一座較高的山峰,前後左右都有我軍的陣地,小尖山的最高處就是編號為146的高地。其西北面最沿的高地是142高地(即著名的「李海欣高地」)。在1984年7月12日越軍加強師規模的大反撲中,越軍一個營的兵力,企圖先偷襲並佔領該高地後,進而向146、145方向發展進攻,被堅守該高地的戰士發現,在代理排長李海欣指揮下,堅守在高地的15名戰士與越軍展開了頑強的拼殺。表面陣地曾幾度被越軍佔領,在傷亡較大的情況下,剩下的戰士不得不退守坑道繼續與佔領表面陣地的越軍戰鬥,後在我強大炮火支援下,退守坑道的戰士與前來支援的兩個班,重新控制了該陣地。此戰,15勇士抗擊了20倍於已之敵的多次多路進攻,消滅越軍104名,繳獲各種槍枝185支(挺)。全排15名戰士中有三名戰士榮獲「戰鬥英雄」稱號。李海欣與該排的多名戰士在那場戰鬥中壯烈犧牲,15勇士堅守的142高地後來被譽為「李海欣高地」。
李海欣高地戰鬥,是「7.12」大戰中小尖山方向最激烈的一場爭奪戰。
「7.12」大戰結後,由於原駐守防禦的119團傷亡較大,且堅守時間較長奉命撤下陣地休整。該方向的陣地由11軍32師96團部隊接管,七連於84年9月上旬換防接管了小尖山地區的防禦。 在七連接管小尖山地區防禦不到20天時間裡,越軍曾先後兩次向142高地發動偷襲,每次偷襲不成,即在炮火掩護下轉為強攻,在激烈的戰鬥中,越軍也曾一度攻上142高地,但該連迅速組織反擊,很快恢復陣地。在初次交鋒的兩次戰鬥共斃傷敵人69名,該連犧牲5名,負傷12名。
七連官兵在小尖山地區頑強戰鬥,堅守了三個多月,就在他們即將撤下陣地休整前,卻發生了驚險的一幕:15名越軍特工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摸上了146高地,將越南國旗插到了小尖山上。而最先發現此情況的是我後方炮兵觀察所。當炮觀發現小尖山出現紅旗的時候,感到有點異常,於是向師指揮報告了觀察到的情況。師長劉玉尊馬上接通七連指揮所的電話,詢問連長壟平在146陣地上飄著紅旗是怎麼回事?壟連長馬上走出貓耳洞一看,結果大吃一驚,原來有一面越南國旗在他們的陣地上飄揚,馬上意識到是越軍特工趁他們撤進防炮洞之機,進入了146高地。於是立即組織兵力奪回了該高地。
關於那次驚險的戰鬥,壟平在他的回憶文章中是這樣記述的:地勢較高的小尖山,也就是146高地,是連防禦核心陣地,炮擊期間,成為蘇式「薩格爾」反坦克飛彈直射目標。躲避在洞穴中的官兵,被震得火冒金星、耳朵出血。為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只能夜間上去防偷襲,凌晨撤下防炮擊。
敵可能有所發現我活動規律,於12月5日黎明前,偷偷摸摸,一聲不響地摸入我146高地上的洞穴。我疲憊的官兵回撤時卻一無所知,蒙在鼓裡。
清晨,後方炮觀發現異常情況,向師指揮所報告。師長劉玉尊直接詢問我;「你們的146高地上飄著紅旗,怎麼回事?」我回答:「儘快查明,請首長放心」。摸出貓耳洞一看,真是一面越南的國旗飄揚在我陣地之中。無可置疑特工已進入我146高地,必須果斷採取行動奪回。我當即把實習排長王翔武叫過來:「你帶一個班上去把陣地奪回來。廖國全歸你指揮,他是最棒的火箭筒手,能用火箭彈把特工悶死在洞穴中」。同時命令前沿指揮員封鎖退路。
王翔武排長帶兵反擊。敵依託洞穴和有利地形阻擊,雙方火力對射,我2名戰士中彈,死傷各1名。廖國全機敏搶佔發射位置,連續發射5枚火箭彈,全部命中洞穴,洞內的敵特工被炸死炸傷,洞外的見勢不妙,開始邊打邊逃,被我逐個擊斃。
王翔武排長突然報告:「連長,有個受傷特工,舉著雙手在洞口向我投降」。我不假思索命令道:「特工是亡命徒,假投降,一槍擊斃。」王翔武排長好勝心切,迫切請求:「抓俘虜,立大功,機會難得。」我還得滿足他願望,對他說道:「組織好嚴密火力掩護,由你親自抓,防止上當吃虧,完成任務快速撤回,防敵炮火報復。」
用槍對著洞穴的王排長謹慎逼進。特工傷勢不輕,滿面是血,準備將將其拉出洞穴時,特工猛然抓住王排長往洞裡拉,緊接著拉開手雷拉火環,要同歸於盡。千鈞一髮之際,王排長奮力用腳一蹬掙脫,手雷爆炸,特工被炸得粉身碎骨。王排長從洞口滾下被石頭撞傷。
激戰結束,僅20分。全殲敵特工15名,繳獲衝鋒鎗15支,匕首10把,國旗一面等軍用裝備。我犧牲1名,受傷3名戰士。王翔武排長顧不得傷痛指揮撤下陣地,驚魂未定地說道:「俘虜沒抓到,差點被炸死,特工真是太陰險狡猾了,把我們立大功的機會也搞砸了。」敵偷襲不成,還致全軍覆沒,繼而炮火報復一直持續到晚21時。
1984年12月8日21時,我們將小尖山陣地寸土不少順利移交給友鄰部隊。
這是20多年後一位重返戰地後從我方一側拍的一張圖片,注名「那拉口」三字的石上方山頭就是當年的小尖山。
從越方一鍘拍到的小尖山,注名146處就是小尖山。
(註:本文根據壟平《鹿戰小尖山軍魂錛邊關》一文撰寫,凡文中引用到的文字,其著述權歸原作者。)
圖為作者鄒榮祿在老山前沿陣地
作者鄒榮祿在文山州「老山英雄回老山」活動中祭奠戰友
鄒榮祿在文山州「老山英雄回老山」活動中祭奠戰友(右為著名演講家蔡朝東)
作者(左四)在老山主峰與胡國橋大校(左一)等嘉賓在老山主峰高唱他參與創作的戰地歌曲《我愛老山蘭)
請【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置頂公眾號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