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測量的施測與數據處理

2021-02-18 工程測量技術

一、導線測量概述

將測區內相鄰控制點連成直線而構成的折線,稱為導線。這些控制點,稱為導線點。導線測量就是依次測定各導線邊的長度和各轉折角值;根據起算數據,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從而求出各導線點的坐標。

用經緯儀測量轉折角,用鋼尺測定邊長的導線,稱為經緯儀導線;若用光電測距儀測定導線邊長,則稱為電磁波測距導線。

導線測量是建立小地區平面控制網常用的一種方法,特別是地物分布較複雜的建築區、視線障礙較多的隱蔽區和帶狀地區,多採用導線測量的方法。根據測區的不同情況和要求,導線可布設成下列三種形式:


圖5-5 導線的基本形式

(a).閉合導線 、

起訖於同一已知點的導線,稱為閉合導線。

(b).附合導線

布設在兩已知點間的導線,稱為附合導線。

(c).支導線

由一己知點和一已知邊的方向出發,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點,又不回到原起始點的導線,稱為支導線。 用導線測量方法建立小地區平面控制網,通常分為一級導線、二級導線、三級導線和圖根導線等幾個等級。

二、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量邊、測角和連測,茲分述如下。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

選點前,應調查搜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的控制點的成果資料,把控制點展繪在地形圖上,然後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去踏勘,實地核對、修改、落實點位和建立標誌。如果測區沒有地形圖資料,則需詳細踏勘現場,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及測圖和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合理地選定導線點的位置。

實地選點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1)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較平坦,便於測角和量距。

(2)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處,便於保存標誌和安置儀器。

(3)視野開闊,便於施測碎部。

(4)導線各邊的長度應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應不大於350m,也不宜小於50m。

(5)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較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導線點選定後,要在每一點位上打一大木樁,其周圍澆灌一圈混凝土,樁頂釘一小釘,作為臨時性標誌,若導線點需要保存的時間較長,就要埋設混凝土樁或石樁,樁頂刻「十」字,作為永久性標誌。導線點應統一編號。為了便於尋找,應量出導線點與附近固定而明顯的地物點的距離,繪一草圖,註明尺寸,稱為點之記。

2.量邊

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測定,測量時要同時觀測豎直角,供傾斜改正之用。若用鋼尺丈量,鋼尺必須經過檢定。對於一、二、三級導線,應按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進行丈量。對於圖根導線,用一般方法往返丈量或同一方向丈量兩次;當尺長改正數大於1/10000時,應加尺長改正;量距時平均尺溫與檢定時溫度相差10℃時,應進行溫度改正;尺面傾斜大於1.5%時,應進行傾斜改正;取其往返丈量的平均值作為成果,並要求其相對誤差不大於1/3000。

3.測角

用測回法施測導線左角(位於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角)或右角(位於導線前進方向右側的角)。一般在附合導線中,測量導線左角,在閉合導線中均測內角。若閉合導線按逆時針方向編號,則其左角就是內角。圖根導線,一般用DJ6級光學經緯儀測一個測回。若盤左、盤右測得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則取其平均值。 測角時,為了便於瞄準,可在已埋設的標誌上用三根竹杆吊一個大垂球,或用測釺、覘牌作為照準標誌。

4.連測

導線與高級控制點連接,必須觀測連接角、連接邊,作為傳遞坐標方位角和坐標之用。如果附近無高級控制點,則應用羅盤儀施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三、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就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

計算之前,應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數據是否齊全,有無記錯、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數據是否準確。然後繪製導線略圖,把各項數據注於圖上相應位置。

1.內業計算中數字取值的要求

內業計算中數字的取值,對於四等以下的小三角及導線,角值取至秒,邊長及坐標取至毫米(mm)。

2.閉合導線坐標計算

(1)準備工作

將校核過的外業觀測數據及起算數據填入"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起算數據用雙線標明。

表5-2 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

(2)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由於觀測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誤差,致使實測的內角之和不等於理論值,而產生角度閉合差

各級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超過,則說明所測角度不符合要求,應重新檢測角度。若不超過,可將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角中。改正後的內角和應為(n一2)•180。,以作計算校核。

(3)用改正後的導線左角或右角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

根據起始邊的已知坐標方位角及改正角按下列公式推算其它各導線邊的坐標方位角。


在推算過程中必須注意:

1)如果算出的 a前>360°,則應減去360°。

2)如果 a前<0,則應加360。

3)閉合導線各邊坐標方位角的推算,最後推算出起始邊坐標方位角,它應與原有的已知坐標方位角值相等,否則應重新檢查計算。

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整

① 坐標增量的計算


② 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閉合導線縱、橫坐標增量代數和的理論值應為零, 實際上由於量邊的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整後的殘餘誤差,往往不等於零,而產生縱坐標增量閉合差與橫坐標增量閉合差,即


導線全長閉合差為:


導線全長相對誤差為:


坐標增量改正數計算:


各點坐標推算


3.附合導線坐標計算


圖5-7 符合導線

附合導線的坐標計算步驟與閉合導線相同。僅由於兩者形式不同,致使角度閉合差與坐標增量閉合差和計算稍有區別。


四、查找導線測量錯誤的方法

在外業結束時,發現角度閉合差超限,如果僅僅測錯一個角度,則可用下法查找測錯的角度。

若為閉合導線,可按邊長和角度,用一定的比例尺繪出導線圖,並在閉合差的中點作垂線。如果垂線通過或接近通過某導線點,則該點發生錯誤的可能性最大。

若為附合導線,先將兩個端點展繪在圖上,則分別自導線的兩個端點B、C按邊長和角度繪出兩條導線,在兩條導線的交點處發生測角錯誤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誤差較小,用圖解法難以顯示角度測錯的點位,則可從導線的兩端開始,分別計算各點的坐標,若某點兩個坐標值相近,則該點就是測錯角度的導線點。

相關焦點

  • 導線測量 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附合導線、閉合導線、支導線,導線網
    導線測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選定一系列的點依相鄰次序連成折線,並測量各線段的邊長和轉折角,再根據起始數據確定各點平面位置的測量方法。主要用於帶狀地區、隱蔽地區、城建區、地下工程、公路、鐵路等控制點的測量。導線的布設形式:附合導線、閉合導線、支導線,導線網。
  • 地形圖測量規範
    第4.2.2條 圖根平面控制點的布設,可採用圖根三角、圖根導線、電磁波測距儀用極坐標或交會點等方法。當在等級點下加密時,圖根控制不宜超過2次附合。當測區較小時,圖根三角、圖根導線可作為首級控制。在難以布設閉合導線的狹長地區,可布設成支導線。
  • 再也不盲目跑杆了,一次性搞懂水準測量+導線測量!
    地球曲率c 和大氣折光r 的聯合影響稱為球氣差 f ,f =c - r4.溫度風力的影響在陽光下觀測時應撐傘 應選擇有利的氣侯條件  一、概  述導線測量是平面控制測量的一種方法。所謂導線就是由測區內選定的控制點組成的連續折線,見右圖所示。
  • 測量技術:全站儀導線測量的詳細操作方法,一看就會!
    二,埋石在選定的點位挖坑,依土質情況而定,建議埋置深度不小於0.6米。三,導線測量(測角、測距)為子方便大家學習和理解,我以一個案例來進行演示。案例背景G1、G2、G3、G4是設計院給的已知坐標的控制點,D1、D2、D3是我們埋設的待測加密點。將相鄰兩點連接後,就組成了導線線路圖,如下圖:
  • 【技術】我是新手,全站儀如何進行導線測量(一)
    平面控制測量通常採用:GPS控制測量、導線測量、三角網測量、交會測量。必要時進行天文測量。目前,GPS控制測量和導線測量已經成為建立平面控制網的主要方法。【導線測量】將控制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折線,稱為導線;導線中的控制點稱為導線點;點之間的折線邊稱為導線邊;相鄰導線邊之間的夾角稱為轉折角;與坐標方位角已知的導線邊(定向邊)相連接的轉折角稱為連接角
  • 測繪百科▏三角測量與三角高程測量
    三角測量由荷蘭的W.斯涅耳於1617年首創,在空間大地測量技術出現之前,它是幾何大地測量學中建立國家大地網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三角測量建立大地控制網通常採用兩種布網形式:一種是向四面擴展三角形,形成連續的網狀,稱為三角網。三角網布網的優點是點位分布均勻,點間互相制約,控制作用強,但建網速度較慢。另一種是三角形朝單方向擴展,形成鎖狀,稱為三角鎖。
  • 如何測量解算三角高程
    項目一、二、三級導線圖根導線 DJ2 DJ6 DJ6測回數 1 2 1各測回豎直角互差15" 25" 25"各測回指標差互差15" 25" 25"如果用電磁波測距儀測定斜距D′,則按相應平面控制網等級的測距規三角高程測量的計算三角高程測量——測量地面點高程的一種方法。
  • 如何利用Matlab處理車輛測量數據
    本文摘要:主要介紹matlab中讀取測量數據的一些關鍵函數。
  • RTK測量技術規範(CH/T 2009-2010)
    在通信條件困難時,也可以採用後處理動態測量模式進行測量。  5.1.5 已建立CORS網的地區,宜優先採用網絡RTK技術測量。 5.1.6 RTK測量衛星的狀態應符合表1規定。  表1 RTK測量衛星狀態的基本要求
  • 【乾貨】詳解工程測量三板斧: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測定地面點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測量按所使用的儀器和施測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水準測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種高程測量方法,它廣泛應用於國家高程控制測量、工程勘測和施工測量中。
  • 溫度測量儀表
    一句話形容天有多冷:「晚上一件衣服就出去了,回來水龍頭的水都覺得是熱的」 說到溫度測量儀表,在我們生活中最廣泛應用的肯定就是溫度計了,水銀溫度計,可以用來測室內溫度,可以測體溫,它就是最普遍的溫度測試儀表。 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測量準確,價格低廉,低廉到幾塊錢一個溫度計。
  • 水準測量基礎知識
    一、 高程測量的概念測量地面上各點高程的工作 , 稱為高程測量。
  • 測量入門學習;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五、水準儀的測量測定地面點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測量按所使用的儀器和施測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水準測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種高程測量方法,它廣泛應用於國家高程控制測量、工程勘測和施工測量中。
  • 霍爾傳感器在測量系統中的應用
    ③它的輸出量是某種物理量,這種量要便於傳輸、轉換、處理、顯示等等,這種量可以是氣、光、電量,但主要是電量。④輸出輸入有對應關係,而且有一定的精確程度。1.1.2傳感器的組成傳感器的功用是一感二傳,即感受被測信息,並傳送出去。傳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轉換電路三部分組成。
  • 3D雷射掃描儀設計及數據處理
    雷射雷達具有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非接觸測量的特點,且應用成本大幅度降低,通過雷射雷達進行主動建模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雷射雷達是通過舵機的轉動配合紅外雷射器的單點測距,實現單個平面的測量,其通信接口返回的數據同時包含測量距離和測量方位,運行狀態下受外界環境影響程度較小。
  • 惡劣天氣實時監測導線覆冰及預警 | 感應取電、鏡頭加熱防凍及圖像識別技術應用
    4、4G通信技術實時監測預警:通過4G傳輸方式向中心站發送監測圖像、視頻、傳感器和狀態信息等數據,具備定時拍攝、召回拍攝兩種工作方式。當相關信息超過設置的閾值後,平臺會自動通過手機微信及Web向用戶推送覆冰狀態預警信息。
  • RTK測量原理及應用基礎,簡述控制測量、地形測圖與工程放樣
    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連結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還要採集GPS觀測數據,並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釐米級定位結果,歷時不足一秒鐘。流動站可處於靜止狀態,也可處於運動狀態;可在固定點上先進行初始化後再進入動態作業,也可在動態條件下直接開機,並在動態環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 深度信號處理:利用卷積神經網絡測量距離
    在信號處理中,有時需要測量信號某些特徵(例如峰)之間的水平距離。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解釋心電圖(ECG),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測量距離。 我們將考慮下圖中只有兩個峰的平滑信號的一個樣例。一旦我們證明了神經網絡可以處理這一任務,我們就可以在更複雜的端到端學習任務中重用相同的架構,而測量距離只是學習更複雜關係的一種手段。這源於深度學習的理念,即我們應該嘗試讓神經網絡學習特徵,而不是讓工程師手工編碼特徵並希望這些特徵是最相關的。如果我們能證明神經網絡可以學習距離特徵,我們就可以在更複雜的網絡中使用它,在這些網絡中,最終結果將取決於距離以外的許多其他因素。
  • 【乾貨】陀螺儀的數據處理
    飛控的姿態數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陀螺儀的數據質量。但是低成本的MEMS傳感器,比如飛控上常用的mpu6050/mpu6000等,在使用過程中,誤差一直伴隨著測量值,所以這裡就簡單談談有哪些誤差,以及處理的方法。MEMS慣性器件的誤差一般分成兩類:系統性誤差和隨機誤差。系統性誤差本質就是能找到規律的誤差,所以可以實時補償掉,主要包括常值偏移、比例因子、軸安裝誤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