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7月9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灣提供「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總價值6.2億美元,主要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資料圖
趙立堅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售臺武器,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損害。
趙立堅宣布,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消息發布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盤前股價出現下挫。一度跌近2%,截止發稿,洛克希德·馬丁跌0.87%。
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究竟是什麼來路?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全稱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英語: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簡稱LMT),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創建於1912年,是一家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公司在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並更名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總部位於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
以營業總額而言,洛克希德·馬丁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至2009年,洛克希德·馬丁74%的營業額來源為美國國防部、以及其他美國聯邦機關和其他國家的軍方。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標識(圖片來源:長安街知事)
2015年7月19日,路透社報導洛克希德·馬丁收購聯合技術旗下的西科斯基飛機公司(Sikorsky Aircraft),價格超過80億美元。
2016年12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了2015年度全球軍工百強企業排行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仍然保持世界第一武器生產商的地位。
2020年5月13日,洛克希德馬丁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145位。
公開資料顯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自2009年以來主導全球軍售市場,如今依舊是全球最大武器製造商,2018年銷售額473億美元(約新臺幣1兆4397億元),單一公司即佔全球軍售市場11%。
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宣布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國務院2019年8月批准軍售臺灣66架由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F-16V戰機。當時的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說,將對參與此次售臺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
至於該公司在中國國內有無業務,答案是有,業務還不少——
洛克希德·馬丁與中國的商務往來包括:該公司於2013年與中方籤訂合約,在中國南部沿海建造10兆瓦小型熱能轉換站;2014年則與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籤訂合約,承諾在2017年前為中國建造完成核反應堆冷卻劑系統;2019年9月更曾向中國奧凱航空出售2臺全任務飛行模擬器。
再來看一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華有哪些利益相關。
飛機衛星方面,旗下西科斯基飛機與中國昌河飛機等公司聯合成立上海西科斯基飛機有限公司,洛克希德佔股49%,為最終受益人。
圖片來源:微博@上海西科斯基
該合資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生產民用直升機零部件,為民用直升機提供維護、維修、客戶選裝設備的加裝,銷售自產產品;公司自有房屋租賃;直升機及其零部件的進口與銷售、佣金代理(含進出口代理,拍賣除外),提供上述相關的技術諮詢和售後服務。
東老師通過天眼查查詢,上海西科斯基飛機有限公司其餘股東還有昌河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雛鷹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欣盛航空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另外,中星5A(中衛1號)通信衛星是中星(Chinasat)系列通信衛星大家庭中的一員,該衛星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
能源方面,洛克希德曾在2010年參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國核儀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新一代核反應堆安全技術數位化儀控系統和平臺,這也是全球首個通過中美政府核安全監管機構行政許可的核電站反應堆保護系統。
據報導,2017年,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發的核電站「中樞神經系統」,已獲得中美兩國政府核安全監管機構頒發的行政許可證。
電子方面,此外,2006年,中國國家無線電規劃委員會(SRRC)批准了Savi Technology公司的433MHz RFID產品,允許該公司產品在中國銷售與使用。Savi Technology 是洛克希德-馬丁旗下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基於有源射頻識別 (RFID) 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希德·馬丁是一家軍火商,重稀土是其重要的生產材料,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國,如果在這方面對其「卡脖子」,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或造成較大影響。
洛馬公司不僅控制著世界防務市場40%的份額,更是臺灣最大的軍火供應商。長期以來,洛馬公司不顧中方的反對和譴責,我行我素,為臺灣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至於中國方面會如何制裁這家軍火商,分析人士認為從其中國關聯公司「安排」,或從原材料方面考量都有可能,總之並不缺少「抓手」。
監製:夏宇
編輯:顧佳贇
製作:張靜、萬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