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山東煙臺,在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退役士兵向軍旗敬禮。
軍官職業化新政,對於李新月的軍旅人生會帶來轉機還是其他別的什麼,他心裡還沒有個底。
牛年的春節過後,李新月在部隊服役已有9個年頭,3年的中尉加上6年的幹部任職年齡。按照原有的軍官退出現役制度,本科畢業滿8年便符合申請退役的條件。同時,排級最低服役年限8年,副連級10年,正連級12年,滿足年限要求後,軍官就可以選擇轉業或復員。
巧合的是,李新月也符合新軍規下職業軍官「6+3」的最低服役年限,即必須符合幹齡滿6年和本銜級滿3年的要求。但他也明白,即使遞交了轉業申請,也需符合一定的指令計劃要求才行。
每年,在中國邊遠艱苦地區部隊,轉業指標往往是炙手可熱,李新月所在的部隊有一大堆35歲上下的連排級軍官,面臨進與退的選擇,職務上升空間已不大,轉業要看機會,只能先排隊熬著。
就在這些似乎不確定的翹首以盼中,李新月們等來了希望。新軍規給予職業軍官們留隊服役的待遇機制顯得寬宥了許多,這是聊以安慰的好事。「十二章經」之一的《現役軍官待遇級別管理暫行規定》中,把原先附著在職務等級上的晉升發展和待遇保障兩個主要功能進行分解,單獨建立一套軍官待遇級別制度。
新的待遇標準當中,首次提出待遇級別工資,主要由軍銜等級決定,明確了軍銜等級與待遇級別的對應關係,同時設立「浮動式」的待遇保障標準,每個軍銜福利待遇等級通過採用「三級制」或「四級制」福利待遇「浮動」保障模式。
如軍官待遇級別共設了十九級,由低到高依次為十九級至一級。「少尉對應十九級至十七級,中尉對應十八級至十五級,以此類推,對每個銜級與什麼待遇級別相對應,均進行了明確。」有參與此薪酬體系設計的軍內專家表示,待遇級別與軍銜等級構成一定的對應關係,又不捆綁過緊,在待遇級別標準化的同時還存在著一個合理浮動的區間,同一個軍銜的待遇仍有提高的空間。
這與地方公務員中職務與職級並行的薪酬體系極其相似。2019年國家深化公務員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規定不同級別的公務員對應不同的工資待遇,年資長的公務員職務上不去,職級待遇可以晉升,低職務的年長公務員也有機會拿到高職級的待遇工資,從而保證其合理向上的薪酬待遇。
軍官的職業化人力資源體系也借鑑了此一做法。軍銜串聯起了職業軍官的進、訓、用、考、退等各個環節,系統性建構了人事制度規範。條例實施後,解放軍軍官待遇將更加優厚。與地方公務員類似,今後軍官每個軍銜等級將對應3至4個的待遇級別,滿足年限和考核標準要求的軍官,即可調升待遇級別。讓軍官若未能晉升軍銜,一樣可以提高工資待遇,增加收入。
一位對應十九級至十七級的少尉隨著工作年齡的增加,其福利待遇甚至可能比一些中尉福利待遇還要高。而未來一個老資格的中尉連長也可以拿到上尉或者少校的工資待遇。
事實上,為了完成軍官職業化薪酬體系鏈條的完美銜接改革,新軍規系列的「緊前作業」之前已在部分軍官層面開始試行。2019到2020年間,解放軍相繼開展了師團職、營連職軍官的軍銜晉升,使大部分軍官的軍銜級別與職務等級建立了對應關係。
例如此前晉升副軍職的軍官,一般要佩戴大校軍銜一年後,才能晉升少將軍銜,現在一般是隨職務調整直接晉升少將軍銜;過去晉升正團級職銜的軍官,一般還要一兩年才能晉升上校,現在則會隨調職命令同步晉升上校軍銜。
李新月也注意到,新軍規中,對軍官的服役年限有了一些特別規定,如列入軍隊生長幹部的義務兵服役和在軍隊讀研、讀博時間,不列入享受軍隊退役安置政策的年限。且軍官晉銜的頭三年屬於禁止退役,只有在第4、第5年才有資格申請退役。
在他的理解裡,現行政策堵住了以往不停上學提升學歷而實際在部隊任職沒幾年,畢業即可申請轉業的漏洞。新規實施後,解放軍軍官至少要服役滿9至10年才符合轉業、復員資格。
軍隊高學歷軍官,過去是中國軍隊人才流失的重災區。新軍規為了留住高學歷人才,一方面採取剛性措施,確保其服役時間,另一方面,在人才使用上也作出了相關規定,專業和學歷不符合的崗位,必須在一定時間內交流到相應的崗位上。如學航天的碩士軍官被分配到了陸軍部隊,須在一定的時間內轉到專業相應的崗位上。
用制度管人,用待遇留人。種種新規及待遇分級,都將讓基層軍官越來越難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