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態|第十屆全軍器官移植學術會議紀要

2021-02-15 器官移植
學術動態

第十屆全軍器官移植學術會議紀要

韋  星     蔡  明

摘    要

第十屆全軍器官移植學術會議於2016年9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解放軍器官移植學專業委員會、《解放軍醫學雜誌》編輯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主辦,由解放軍第309醫院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承辦。以「軍民融合、跨界互聯、協同創新」為主題。邀請了軍內外肝、腎、肺、兒童移植,護理、轉基因動物模型,醫學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家以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領導進行近30場報告,學術會議視野高遠開闊,內容豐富新穎,討論氣氛熱烈,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關鍵詞】  器官移植;轉基因動物;精準醫學;醫學信息技術

第十屆全軍器官移植學術會議於2016年9月24日在秋風颯爽的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解放軍器官移植學專業委員會、《解放軍醫學雜誌》編輯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主辦,由解放軍第309醫院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承辦。這次大會是解放軍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改選後的第一界學術會議,全軍器官移植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第309醫院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長蔡明教授擔任大會主席。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生物安全處唐穎助理,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衛生局魏星助理,解放軍第309醫院高天君副院長,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杜冰主任,紅十字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高新譜副部長,人民軍醫出版社餘化剛社長等領導到會祝賀,應邀參加會議的還有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陳實教授,全軍器官移植學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朱有華教授,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石炳毅所長,以及李炎唐教授、張艮甫教授、陳忠華教授、陳靜瑜教授、薛武軍教授、王全興教授、盧實春教授、張小東教授、田野教授等軍內外移植界專家教授200餘名。

此次大會緊扣「軍醫情懷」,以「軍民融合、跨界互聯、協同創新」為主題,圍繞器官移植醫學,突出了軍隊醫療特色。蔡明教授在歡迎辭中,首先向老一輩器官移植專家教授表達了敬意,並勉勵新一屆全軍器官移植委員會傳承、推動器官移植事業在基礎、臨床、倫理、科研、教學等領域全面發展,深入開展軍地交流,多學科合作,為軍隊器官移植同道搭建繼續教育、學術爭鳴、前沿探索和增進友誼的平臺。

朱有華教授介紹了國外93.3%兒童供腎被分配給成人受者(pediatric to adult,PTA),導致「小腎」棄用率增加,雙腎移植比例提高,減少了潛在受者的移植機會,降低了器官利用效益。他匯報了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在分配上採取的「上海策略」,實行「兒童to兒童」的分配方案

(pediatric to pediatric,PTP)[1],具備的優勢有移植效果不遜於標準成人供腎;擴大了供者應用範圍,提高兒童供腎利用率;縮短了兒童受者的等待時間;降低了兒童受者接受移植的年齡下限,使其更好地發育成長。

杜冰主任介紹了大數據視野下全國各省市、各大移植中心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展示了中國腎移植事業蓬勃發展的趨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器官移植醫療遷移的問題。

《中華器官移植雜誌》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陳忠華教授以2016年美國器官移植年會(American Transplantation Congress,ATC)及器官移植協會(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TTS)為視角,介紹了移植熱點問題:(1)挑戰現有倫理道德法規指南底線的爭論:死亡捐獻定律、不動期、新活體分類;(2)常溫灌注的研究進展: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臨床研究納入92例全英其他移植中心拒絕的腎臟,剔除可疑惡性腫瘤的供體,移植腎平均熱缺血時間13min,冷缺血時間28.7h[2]。將常溫灌注後評分≤3分的腎臟進行移植,結果其1年人存活率100%,1年移植腎存活率97%,顯示常溫灌注技術能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

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盧實春教授聚焦精準醫學。介紹了以藥代基因學指導肝移植術後免疫抑制劑個體化應用的研究[3]:在肝移植術前對肝移植受體和供體血進行CYP3A5基因檢測,選取供、受者攜帶CYP3A51等位基因的肝移植受者6a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以他克莫司和環孢素作為主要免疫抑制劑,隨訪6個月,他克莫司組排斥反應發生率為206%,環孢素組排斥反應發生率為5.9%。在另一項研究中,西羅莫司(雷帕黴素)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和抑制膽道損傷病理過程中各種細胞因子的表達或釋放,有可能減輕肝移植術後缺血性膽道病變(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ITBL)的膽管損傷程度[4]。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蓄牧獸醫研究所潘登科教授介紹了國際異種移植的最新研究。包括目前國際上移植效果最好的三基因修飾豬為GTKO/hCD46/hTBM豬,能高表達人的補體抑制因子和血栓調節蛋白;超級低免疫原性豬有三基因敲除豬GaLKO/NEUGcKO/βGalNT2KO;異體胰島細胞移植到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理想供體有多基因複合豬GaLKO/βGalNT2KO/hCD46/LEA29Y,異體大器官移植到非人靈長類的理想供體為多基因複合豬GaLKO/βGalNT2KO/hCD46/hCD47/hTBM/EPCR;並分析了心、肝、胰島細胞、腎臟異種器官移植試驗進展。

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對比了國內外器官捐獻現狀,我國供者的器官利用率僅為1∶27,而國外供者的器官利用率高達1∶3.5~1∶4.0。闡述了重症監護室(ICU)在器官移植流程中的重要性,ICU環節對於器官維護的目標是改善器官的氧合和灌注,按時間過程可分為獲取前維護、切取過程中維護、器官保存維護和移植後維護等a個過程。抓好腦死亡後器官功能復甦維護治療的3個階段:恢復捐獻器官穩定的灌流階段;氧代謝恢復階段,糾正組織細胞缺氧和氧債;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MODS)防治階段。能夠有效減少器官功能和形態上的損傷,提高捐獻器官的質量和數量。他還介紹了體外膜肺氧合、供體肺體外灌注修復系統在供體器官上的應用。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黃赤兵教授介紹了免疫抑制個體化的概念、需求及作用。提出了術前對免疫、非免疫風險因素的評估是制定早期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礎,術後對受者免疫、非免疫因素監測是調節免疫方案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改進個體化方案的關鍵是尋找反映受體免疫狀態的藥效動力學指標。

武警總醫院韋中餘教授匯報了在法律層面、倫理層面、合作層面、醫療層面對於心臟死亡器官捐獻(DCD)器官功能保護的探索,分享了對於捐獻者信息初步篩查和二次評估的經驗,詳細介紹了捐獻者在ICU出現電解質紊亂、低血壓、尿量減少、藥物性肝腎功能損傷、氧合不佳以及感染等情況的治療及預防策略。

樹蘭醫療鄭傑教授提出目前醫療進入了「個體化」、「精準」時代,強調了以患者為中心定製化服務的未來醫療模式,以及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能力對於醫院發展的推動力。

主題報告結束後,大會分為「腎移植、肝移植、護理」3個分會場繼續進行分組報告。蔡明教授在腎移植分會場介紹了解放軍第309醫院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利用Lifeport所做的器官評估及維護工作,並介紹了Lifeport最新的國際應用進展。

本次大會作為軍隊醫院器官移植領域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邀請了軍內外肝移植、腎移植、肺移植、兒童移植、護理、轉基因動物模型、醫學IT等領域的頂尖專家進行演講,以及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領導闡述大數據視野下的移植動態,並結合國際最新移植大會的熱點議題,奠定了此次會議的學術基調,與會人員交流熱烈,對軍隊和地方器官移植事業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

100091北京, 解放軍第309 醫院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泌尿外科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器官移植專家:中國幫助打擊全球器官販賣
    「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上提出的「中國方案」是很好的,中國不僅在解決國內的器官移植問題方面取得了進步,實際上也在幫助打擊全世界的器官販賣。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知名器官移植問題專家坎貝爾•弗雷澤 (Campbell Fraser)博士據悉,弗雷澤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跨國人體器官販賣,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各國衛生官員、非營利組織以及執法部門合作打擊人體器官非法交易
  • 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海峽兩岸研討會 徵稿啟事一、主  旨:        為紀念印順導師誕辰一百一十三周年暨圓寂十三周年,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與印順學之研究,爰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及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第十六屆
  • 2015亞洲聚合物加工學術會議在新加坡召開
    2015年12月1-4日,2015亞洲聚合物加工學術會議(AWPP2015)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召開。
  • 學術分享:假肢手的綜述(2)
    另一個突破是血管複合同種異體移植的發展,它涉及到將不同組織作為人體器官的一個功能單元進行移植。1964年,厄瓜多的羅伯特·吉爾伯特博士首次嘗試手移植。然而,手移植方法可能導致急性器官排斥反應和其他醫療併發症。手部假體的研究領域仍然活躍。即使是最先進的商用假肢也無法有效地克服手截肢的局限性,並導致截肢者拒絕使用假肢,主要是由於控制力、功能性和反饋的減少。
  • 學術分享丨假肢手的綜述(2)
    另一個突破是血管複合同種異體移植的發展,它涉及到將不同組織作為人體器官的一個功能單元進行移植。1964年,厄瓜多的羅伯特·吉爾伯特博士首次嘗試手移植。然而,手移植方法可能導致急性器官排斥反應和其他醫療併發症。手部假體的研究領域仍然活躍。即使是最先進的商用假肢也無法有效地克服手截肢的局限性,並導致截肢者拒絕使用假肢,主要是由於控制力、功能性和反饋的減少。
  • 日本時報:揭露野雞學術會議黑幕(原稿已被日本時報刪除)
    有人藉助這類會議「創造學術成果」,但正直的科研人員卻可能因不慎與這些會議扯上關係而名譽受損,甚或職位不保。胡編亂造的論文是如何通過的同行評議?科研人員怎樣才能練就火眼金睛?在一篇 2014 年《渥太華公民報》上的文章中,Tom Spears 指出加拿大一所大學取消了打算參加這類會議的教師的出行計劃。 掠奪性會議是營利性且低質量的學術會議,這些會議利用了研究人員分享和發表他們成果的需求。據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圖書管理員 Jeffrey Beall 稱,它和掠奪性出版存在相似的問題。
  • 會議紀要標準格式,會議記錄格式,會議記錄範文
    禮堂召開了軍轉安置工作會議。大會由省政府秘書長。。和省人事局。。處長主持。各地、市、縣分管此項工作的領導和軍隊政治部負債人參加了會議。省領導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先將會議討論的問題綜述如下:會議聽取了。。。代表省軍轉辦的工作報告,對19。。年以來軍轉工作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傳達了省政府對軍轉工作的幾點要求:1.。。。。。。
  • 學術講座 |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博雅學院青年學術沙龍(總第24期):第一次印支戰爭時期寮國的東南亞聯繫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博雅學院青年學術沙龍(總第24期)
  • 【徵文】「馮德麟生平研究」學術研討會
    推送日期:2019年3月6日回執時間:2019年4月15日截稿時間:2019年6月30日會議時間:2019年8月會議地點:遼寧瀋陽馮德麟即馮庸的父親,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早年投身鄉勇、保境安民,日俄戰爭期間助日攻俄,後又接受清廷招撫並傾力剿匪,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 28 師師長,一度與張作霖齊名。後任東三省巡閱使署顧問、三陵承辦盛京副督統兼金州副督統等職。馮德麟在從政期間積極發展實業,並支持長子馮庸設大冶鐵工廠、大冶工科學校,進而脫離軍政舞臺、創辦馮庸大學,走上教育救國的道路。
  • 通知 | 2019年中國飛行力學學術年會徵文通知 (第二輪)
    中國宇航學會空氣動力與飛行力學專業委員會擬定於2019年6月15日在湖南長沙舉辦「2019年中國飛行力學學術年會」,會議由複雜系統控制與智能協同技術重點實驗室與中南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聯合承辦
  • 第四屆類器官與器官晶片研討會
    會議網站:https://sooc2021.github.io (The 4th Symposium on Organoids and Organs-on-Chips)第一輪會議通知   第四屆「類器官與器官晶片研討會」將於
  • 日本研究所學術交流簡報(2021年第30期)日本研究所舉辦「日本與中日關係:形勢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2021年12月21日,「日本與中日關係:形勢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辦,日本政治研究中心、中日關係研究中心與中日經濟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日本研究所所領導、各研究室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和所內相關科研人員參加會議。
  • 第二十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大會報告人簡介
    在斷裂力學的權函數理論和疲勞小裂紋壽命預測方面取得系統的創造性學術成就,發表論文/著作200餘篇/冊,為我國航空關鍵材料的研發及其工程化應用,多個重點型號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研製,以及主幹材料體系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 2018柏林及波茨坦公派學聯換屆會議成功召開
    在這樣神清氣爽的日子裡,第十屆柏林及波茨坦地區國家公派學生學者聯合會於2018年5月12日完成了第十一屆公派學聯換屆會議,理事會成員全體出席。第十屆柏林及波茨坦地區公派學聯理事會(一)此次會議由第十屆學聯主席汪雄師主持。
  • 日本研究所學術交流簡報(2021年第17期) 「亞太地區形勢與中日美三邊關係」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7月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日關係研究中心和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所國別區域研究中心承辦的「亞太地區形勢與中日美三邊關係」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國」 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國」 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好!
  • 第八屆全國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學術會議將於2021年5月28-30日在天津召開(第一輪通知)
    第八屆全國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學術會議定於 2021 年 5 月 28-30 日在天津工業大學(中國•天津)召開。全國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學術會議是中國靜電紡專家學者學術交流的盛會,也是科研人員成果分享與轉化的重要平臺。2012 年 12 月在吉林大學召開了第一屆全國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學術會議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人數最高達 500 人左右。
  • 學術沙龍第一期| 維也納會議
    ——19世界史  鄧雲鵬作為來模聯社學習的社員,很高興能聽到同學嚴謹認真地講述關於維也納會議的相關內容。在今天之前我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歷史課沒好好聽我錯了)。在七點十五我徹底卡出會議之前,我領略了拿破崙帶領法蘭西走過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及在外交場上的「刀光劍影」。
  • 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護理專業委員會代表出席2019年香港圍手術護理學院國際學術交流會議(PoNC)
    > 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護理專業委員會代表出席2019年香港圍手術護理學院國際學術交流會議
  • 一種融合器官三維幾何信息的分割模型
    MICS科研簡訊第三期本篇文章提出了一種融合器官三維幾何信息的醫學圖像分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