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檢驗隊伍在高原極寒缺氧、斷路斷網斷電情況下,應對突發大震巨災事故救援的處置能力,12月24日至25日,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舉行「礪劍祁連山—高原地震實戰拉動演練」。
演練共調集3支重型地震救援隊,2支輕型地震救援隊,以及1個戰勤保障支隊和5個支隊級戰勤保障分隊,共482名消防救援指戰員,108輛搶險救援車,27109件套救援器材裝備,6頭搜救犬;143000餘件套生活物資以及600餘件套攜行器材趕赴設定災區,應急、公安、通信、醫療、氣象等10家單位參加演練。
演練設定24日5時56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發生芮氏7.0級地震,震中位於西海鎮,地震造成附近建築物嚴重損毀,大量人員被困,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
接到災情報告後,總隊立即啟動《青海省重特大地震跨區域應急救援預案》,迅速成立地震實戰拉動演練指揮部,統一組織領導、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工作。根據災情信息綜合研判,總隊立即向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報告災情並請求增援,消防救援局指揮中心立即調集甘肅總隊全勤指揮部和張掖、酒泉支隊兩支輕型地震救援隊增援海北。
演練全程模擬公網癱瘓以及斷電斷路的情況下,組建前突小分隊,迅速深入前方災區進行現場偵查,並第一時間利用圖傳設備和衛星電話向後方基指傳達災區最新情況,從而檢驗隊伍通信在高原極寒缺氧的環境下「全時段監控、全過程提醒、全要素指揮」的專業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完善預案內容提供了詳細的技術參數和實戰經驗。
演練採取航空、鐵路、公路、物流等遠距離力量投送方式,實現人員、車輛、裝備投送與社會單位聯勤聯動。
同時調集多支戰勤保障力量從不同方向趕赴災區集結,第一時間開展全方面無死角的戰勤保障工作,有效檢驗了各方保障力量緊貼實戰、協作配合的能力。
演練當天,為了應對零下20攝氏度的極寒缺氧環境,確保戰鬥力生成,避免器材裝備出現非戰鬥減配情況,總隊通過研發保暖帳篷,改進發電車、暖風炮等防寒保暖措施,有力保障物資安全,進一步檢驗了前期器材裝備防寒準備工作能否有效應對高原極寒缺氧等惡劣實戰環境。
此次演練以「力量集結、多方式投送、通信保障、社會聯動」為實戰演練為重點,針對地震引發的多種災情,按照應急響應、力量集結、發布命令、力量投送、跨區域增援、途中指揮、現場集結、搭建營地、領受任務、救援處置、綜合保障、戰例復盤等12個流程內容展開。
參演指戰員將從搜索營救和坍塌救援等方面,開展救援探測、搜索、破拆、起重、頂撐、救生等救援科目,同時對人員、車輛、器材裝備、搜救犬的作戰效能進行測試,取得基礎數據,進行分析評估,為全面檢驗消防救援隊伍在高原極寒缺氧條件下綜合救援處置能力,進一步細化作戰預案提供依據。
編輯|馬 超
校對|孫瑞祥
審核|李春飛
圖、文|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新聞宣傳處
黨建:我與黨旗合個影
熱愛: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重要講話在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引發熱烈反響
感動:防震救災 | 感動又心疼!你們辛苦了!
一線: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全力投入瑪多地震救援
青春:這場青春,值得驕傲 !
演練:高原礪劍2021 | 磨鋒礪刃耀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