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破片應用於單兵武器的適用性研究

2021-02-15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小尺寸破片應用於單兵武器的適用性研究

賀金金1,梁增友1,任 凱1,梁福地1,苗春壯2,劉 洋3

(1.中北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太原 030051;2.晉西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防務裝備研究院,太原 030041;3 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摘要:分別以直徑為2.6 mm、2.8 mm的鎢球和邊長3 mm的鎢塊為研究對象,設計了鎢破片對警用防彈衣的毀傷試驗,得出了各小尺寸破片對Ⅲ級警用防彈衣的彈道極限。通過數值模擬,在戰鬥部結構、尺寸不變的條件下,改變預製破片的類型,對40 mm多功能戰鬥部進行仿真計算。分析了不同小尺寸破片戰鬥部起爆後,破片空間分布以及在8 m處松木的上靶情況和速度衰減情況。研究結果對單兵防護和小口徑反步兵武器的研製具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尺寸破片;防彈衣;彈道極限;數值模擬

現代戰爭中,步兵的作戰目標不僅有敵軍有生力量,還要面對運兵車、指揮車等一系列高價值輕型裝甲目標,因此對兼具破甲、殺爆於一體的小口徑單兵多功能戰鬥部的威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為此,國內外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王軒等[4]通過仿真模擬和槍擊試驗,研究了不同強度的鋁合金靶板對不同著靶姿態下的立方體破片的防護性能;Pankaj等[5]通過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裝藥量和長徑比對破片初速、飛散角的影響。以上研究均採用大尺寸破為研究對象,關於單兵防護裝備對小尺寸破片的防護能力,以及小尺寸破片在小口徑單兵武器上的應用,國內外少有研究。

本文通過試驗方法,研究了φ2.6 mm、φ2.8 mm鎢球和 3 mm 立方塊鎢塊對Ⅲ級防彈衣的彈道極限。並通過數值模擬,在戰鬥部尺寸、結構不變的條件下,採用φ2.6 mm、φ2.8 mm鎢球和3 mm立方塊鎢塊三種預製破片,對40 mm多功能戰鬥部進行了仿真計算,對比了不同小尺寸破片在戰鬥部起爆後在8 m處的上靶情況和速度衰減情況,希望對單兵武器戰鬥部設計及應用提供指導。

1 試驗

本次試驗靶板採用Ⅲ級警用防彈衣,材料為凱夫拉;發射裝置使用口徑為12.7 mm的滑膛彈道槍;測速裝置為NGL202-Z型六通道測速儀。試驗場地及裝置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試驗裝置及布置圖

各類型試驗各進行6發彈道槍試驗,試驗數據見表1。彈道極限[6-8]V50為最小穿透速度和最大嵌入速度的平均值,所以我們計算得出對於Ⅲ級防彈衣靶板φ2.6 mm鎢球的彈道極限為720.1 m/s,φ2.8 mm鎢球的彈道極限為703.1 m/s,3 mm鎢塊的彈道極限為499.6 m/s。

表1 侵徹防彈衣試驗數據

2 數值模擬
2.1 計算模型

所設計的多功能戰鬥部如圖2所示,由炸藥、藥型罩、預製破片、殼體組成,藥型罩採用偏心亞半球罩,戰鬥部直徑為40 mm。使用TrueGrid軟體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採用8節點實體單元Solid164,並使用LS-DYNA軟體進行計算[9]。

圖2 不同方案戰鬥部仿真模型示意圖

本次仿真計算擬對比3種不同預製破片類型對破片速度和飛散角的影響,故戰鬥部尺寸、結構不變只改變破片類型,裝藥質量為118 g,藥型罩質量為21 g,戰鬥部質心離地高度為1.5 m。φ2.6 mm鎢球方案,每層排列40枚,共15層破片,總計600枚,鎢球總質量為94.2 g;φ2.8 mm鎢球方案,每層排列38枚,共14層破片,總計532枚,鎢球總質量為104.8 g;3 mm鎢塊方案,每層排列34枚,共12層破片,總計408枚,鎢塊總質量為188.5 g。

2.2 材料參數

藥型罩材料為紫銅,狀態方程為Gruneisen形式;炸藥材料為8701,狀態方程為JWL形式;破片的材料採用93W,材料類型為*MAT_PLASTIC_KINEMATIC,材料參數[10]見表2~表4所示。表2~表4中R0為密度,G為剪切模量,A為靜態屈服應力,B為應變硬化模量,N為應變硬化指數,C為應變率係數,M為熱軟化指數。JWL狀態方程參數見表5。

表2 紫銅藥型罩材料參數

表3 8701炸藥材料參數

表4 鎢合金的材料參數

表5 JWL狀態方程參數

表5 鎢塊12 m處存速及殺傷比動能

3 仿真結果分析
3.1 破片類型對破片飛散的影響

仿真結果如圖3~圖4所示,主裝藥起爆後,爆轟波壓垮藥型罩形成杆式射流,預製破片由於受到主裝藥爆轟產物的強烈衝擊,破片沿戰鬥部的徑向方向向外擴張、飛散。主裝藥的爆轟作用結束後,破片繼續沿戰鬥部的徑向方向在空氣中飛散,隨著飛行距離增大,速度不斷衰減。

圖3 射流以及預製破片速度雲圖

圖4 預製破片速度雲圖

根據仿真結果,對仿真數據進行處理,得出不同類型預製破片多功能戰鬥在裝藥起爆後5 ms的空間分布圖和破片在8 mm處扇形靶分布圖。當t=5 ms時,由破片空間分布圖5可知,φ=2.6 mm鎢球方案破片空間分布要優於φ=2.8 mm鎢球和3 mm鎢塊方案,破片主要集中於0.5~1.5 m且破片速度較高,1.5~2.0 m空間範圍有少量破片且破片速度較低。由破片在8 mm處扇形靶分布圖可知,3種方案破片均主要集中於1~1.5 m扇形靶上,φ=2.6 mm鎢球方案有少量破片分布於1.5~2.75 m。

圖5 3種方案破片場分布和上靶情況圖

3.2 破片類型對破片存速的影響

由仿真結果得出3種破片方案的破片初速,根據破片初速衰減公式:

其中:x為破片飛行距離;ρa為當地空氣密度;CD為氣動阻力係數;S為破片迎風面積。利用破片的速度衰減特性參數,對破片的速度衰減進行了理論計算,計算結果如圖6~圖8所示。

圖6 φ2.6 mm鎢球方案破片速度衰減曲線

圖7 φ2.8 mm鎢球方案破片速度衰曲線

圖8 3 mm鎢塊方案破片速度衰減曲線

殺傷標準[11]指出:擊穿動能需要78.4 J,但由於破片形狀複雜,且飛行過程旋轉,導致破片與目標是隨機撞擊,故用比動能來衡量其殺傷效應更為確切。有實驗得到,穿透皮膚的最小著速(彈道極限)為50 m/s,侵入肌體2~3 cm,所需彈道極限在70 m/s以上,在慣用的殺傷標準中,對人員一般取比動能為160 J/cm2,擦傷皮膚的最小比動能為9.8 J/cm2。根據計算得出φ2.6 mm鎢球、φ2.8 mm鎢球和3 mm鎢塊方案對穿有Ⅲ級防彈衣的人體目標的有效殺傷速度最小值分別為791.52 m/s、771.10 m/s、585.70 m/s。

結合表5和圖6~圖7可以看出,φ2.6 mm鎢球和φ2.8 mm鎢球方案在8 m處的存速均大於穿有Ⅲ級防彈衣的人體目標的最小有效殺傷速度,3 mm鎢塊方案有1層破片不能滿足要求。

4 結論

1) 通過彈道槍試驗,得出了φ2.6 mm鎢球、φ2.8 mm鎢球、3 mm鎢塊對制式軍用防彈衣的彈道極限分別為720.1 m/s、703.1 m/s、499.6 m/s。

2) 通過仿真計算可以得出,φ2.6 mm鎢球和φ2.8 mm鎢球方案在8 m處的存速均大於穿有Ⅲ級防彈衣的人體目標的有效殺傷速度最小值,3 mm鎢塊方案有1層破片不能滿足要求。

3) 根據仿真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在裝藥結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φ2.6 mm鎢球方案戰鬥部質量均小於φ28 mm鎢球和3 mm鎢塊方案,破片數量、8 m處存速、破片場分布以及上靶情況均優於φ28 mm鎢球和3 mm鎢塊方案。

相關焦點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一   單兵防護的研究著力於解決的幾大問題1-提供對彈頭、破片、熱灼傷等威脅的防護;2-防止防護服承受的殘餘力量傳遞給身體造成鈍傷;3-確保系統設計減輕士兵負荷。   單兵彈道防護裝備發展趨勢  隨著武器系統不斷發展,單兵彈道防護裝備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戰爭實踐表明:武器裝備越是現代化,流彈及破片的致傷率越高,美軍在二戰中彈片傷僅為16%,在越戰中卻上升為80%。
  • 我國獨有的單兵武器裝備——狙擊炮
    巴雷特狙擊槍據悉,這種單兵武器配備了新型的光學瞄準具,具備曲射彈道解算能力,能有效打擊3公裡內的隱藏目標,而世界上目前還很少有兼具射程、精度、威力的步兵榴彈武器。警用裝備展上的LG5狙擊榴彈發射器我國新推出的35毫米自動榴彈槍,保留有足夠大的射程的同時,榴彈夠大夠重,帶的炸藥和破片數量多,能形成可靠的殺傷範圍,打進窗戶就能基本確保掃平一個房間的敵人
  • 單兵無人機系統構型及作戰應用剖面分析
    與多旋翼固定翼複合型類似,起飛重量要求非常小(小於5kg)時,也不宜採用傾轉旋翼布局,而對於載荷重量要求比較大的應用中,傾轉旋翼的效率提升就可以彌補結構、控制複雜的劣勢了,特別是如果有野外的大載重、長航時需求,由於現在大載重直升機的飛控仍有很多不足,傾轉旋翼不失為一種折中策略。
  • 小專題:二戰德國實驗性單兵防空武器「飛拳」(Luftfaust)
    ,他們投入了很多資源來研製單兵防禦武器,以求遏制從國土東西兩方滾滾而來的狂潮。同樣,當時剛剛成熟的火箭動力武器概念也被應用到了防空武器領域,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肩扛式單兵防空武器——「飛拳」(Luftfaust)防空火箭,儘管它外表粗陋,性能也不夠穩定,但是它和它裝有空心裝藥戰鬥部的近親一樣,引起了戰後各國武器專家的矚目。
  • 威力巨大的單兵雲爆彈
    它的破壞作用主要是超壓場,即利用超過大氣壓力的壓力場來達到破壞的目的,其次是溫度場和破片。雖然雲爆彈產生爆轟波的最大爆轟超壓值比普通炸藥低,但由於其爆轟反應時間(包括爆燃反應時間)高出普通炸藥幾十倍,所以衝擊波的破壞作用比起普通炸藥來要大得多,其作用面積也要大。有試驗表明,環氧乙烷-氧爆轟時,其衝擊波作用面積比同等質量的TNT炸藥大40%。
  • 【裝備】美國陸軍XM25 AIWS(單兵空爆彈武器)
    美國在2012年開始裝備XM25 AIWS(單兵空爆彈武器),總採購量超過12500具,每個步兵班將裝備1~2具XM25。
  • 科研一角|軍工材料科普:陶瓷複合裝甲材料的應用研究
    經過多年研究,陶瓷複合裝甲已被證實為最理想的防護裝甲材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防護裝甲採用的主流材料。本文根據當前陶瓷複合裝甲應用的具體情況作了一定的討論分析,具體如下。在單兵領域有所欠缺。二、陶瓷複合裝甲的應用現狀陶瓷面板+金屬背板複合裝甲作為結構最簡單、成本相對低廉的複合裝甲,被研究最多,多被製造為輕型複合裝甲。面板通常採用 A1203、SiC、B4C 陶瓷等,背板一般採用芳綸、高強度聚乙烯等,粘接一般用橡膠、環氧樹脂等。是製作單兵裝甲、防彈衣、小型關鍵部位防護裝甲的首選。
  • 冷戰時期美軍的破片殺傷手榴彈,預製破片看得讓人頭皮發麻
    但這種手榴彈彈體為厚厚的鑄鐵外殼,重量大、炸藥裝填係數低,破片性能也比較差,炸碎的鑄鐵外殼只能產生100片不到的破片,大小也不均勻,造成密集殺傷界不大,破片飛散的最遠距離卻不小,整體性能已經落後。為此,美軍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了多種採用預製破片技術的新型手榴彈,按照技術脈絡可分為M26和M33兩大系列。
  • 因為手榴彈威力太強,英軍造了這款「小砸炮」,木頭當爆炸破片
    二戰初期,英國陸軍的主要投擲武器是一款名為「米爾斯」的手雷,內部安裝60.2克TNT炸藥,加之特殊的彈體設計,手雷爆炸時足以產生大量金屬破片
  • 16種單兵自衛武器,比衝鋒鎗還穩準狠
    ,主要作為非一線,以及非常規戰鬥人員的單兵防衛武器,在手槍與微型衝鋒鎗的兩者之間發展而來,但實際上就是屬於一種縮短版的微型衝鋒鎗。而且單兵自衛武器多數形態都呈現「T」型,口徑也要小於常規衝鋒鎗和手槍,但發射的是特製彈藥,速度更快,穿透力更強。但也有不少的單兵自衛武器,完全是根據衝鋒鎗的基礎改進而來,發射與衝鋒鎗同等的彈藥。前蘇聯AO-46單兵自衛武器那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全球16種單兵自衛武器,部分型號要比正常的衝鋒鎗還要穩準狠。
  • 中國又裝備最新單兵榴彈發射器,打不死你我就炸死你?|輕武專欄
    中國很多單兵武器參考了蘇聯和美國的設計思路,也有很多都具備中國特色的「暴力美學」,如果說要分析這些武器有什麼共同特點的話,概括起來就是:要輕,單兵扛著就能跑,威力一定要大!爭取一發解決問題,如果不行那就兩發!
  • 中國威力恐怖的單兵雲爆彈,專為某國私人訂製!|輕武專欄
    傳統的破片式彈藥能產生飛行速度高達1500米每秒的破片,可以飛行數千米,所以破片式彈藥依然是對付開放空間下非隱蔽人員的最佳選擇。▲傳統破片武器更加適合野外而雲爆彈由於強大的衝擊波和瞬時超壓,在對付密閉空間內的隱蔽人員時毀傷效果遠遠好於破片彈藥。
  • 全球14種著名單兵肩扛式火箭筒
    二戰德軍「鐵拳」反坦克武器因此就誕生了「鐵拳」和肩扛式火箭筒,不過它只是現代單兵火箭筒的雛形,用起來比較簡陋,而且還是一次性的。FGM148單兵反坦克飛彈,整個系統重量為22.3公斤,發射裝置6.42公斤,發射筒為4.08公斤,飛彈長度為1.08毫米,彈徑為127毫米,彈重為11.8公斤,它是目前美軍大量採用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之一。2、FIM-92「毒刺」防空飛彈
  • 單兵無線圖像傳輸技術的應用特性
    ,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迅猛增長,對頻寬的需求與日俱增,無線通信得到了蓬勃發展,各種無線新技術和通訊方式層出不窮。根據實際應用經驗,通常在電磁環境較好情況下,設備近距離使用時正常的接收信噪比在18dB以上,距離延伸一倍,信噪比降低3dB左右。圖像傳輸碼流4Mbps時,接收信噪比要求6~8dB,傳輸碼流2Mbps時,接收信噪比要求4~6dB,傳輸碼流1Mbps時,接收信噪比要求2~4dB。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每降低一半傳輸碼流,傳輸距離能提高50%左右。
  • 中國威力恐怖的單兵雲爆彈
    單兵雲爆彈是大家一直津津樂道的話題,最近中印兩國邊境衝突,讓雲爆彈再一次火了起來。
  • CICC科普欄目|科幻級的單兵武器——「戰略步槍」
    其實現實中,類似的武器在各國早已開始了研製,而廣大軍迷將其暱稱為「戰略步槍」。  命運多舛的OICW  提到「戰略步槍」,就必須說一下OICW。OICW,即為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由美國最先於世界開始研製。20世紀80年代,美國「先進戰鬥步槍計劃」無疾而終。
  • 義大利 槍械介紹:ARX-160單兵武器
    聲明:本文由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ARX-160單兵武器是義大利的
  • 第二代單兵武器——高斯步槍
    對於軍人來說,一把可靠的性能優良的武器,更是戰場上親密的夥伴,是它們生命的保障,也是它們打敗敵人取得勝利的依靠。對於一個國家而說,先進的武器表現了國家的實力,可以對他國進行有效的武力震懾,進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持社會穩定。
  • 鋰離子電池在雷射武器裝備中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看內容)[1] 李怡勇,王建華,李智.高能雷射武器發展態勢[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7(6)[2] 呂明春,梁紅衛.高能雷射武器及其技術發展[J].雷射雜誌,2008,29(1)[3] 佘輝,譚勝.高能雷射武器的發展和應用前景[J].紅外與雷射工程,2002,31(3)
  • 史上最恐怖單兵輕武器:一次射出無數彈珠把人炸成齏粉
    手雷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單兵武器,很多人其實不知道這種武器是由中國人首發創造,早在金代時,就有獵人使用類似手雷的炸藥罐捕殺動物,到了15世紀,歐洲人利用中國傳來的黑火藥製作出近代手雷的雛形,並設立了全新的擲彈兵兵種來投擲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