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這麼火 | 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

2021-02-25 中國國家天文

垃圾分類大家都知道了嗎(大聲)?但是,除了地面上的垃圾需要分類、清理、再利用;太空中的垃圾又該如何分類呢?提前了解一下吧!

自1957年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已經將超過8000顆衛星送入了地球軌道。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衛星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太空垃圾,屬於垃圾分類中的哪一類呢?

Q:太空垃圾指的是什麼?

受訪專家吳相彬,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空間碎片預警和空間突發事件研究。

吳相彬:太空垃圾如果用學科語言表述,被稱作空間碎片,是指在軌運行或再入大氣的、無功能的人造物體及其殘塊和組件。通俗地說,要當太空垃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發射到太空中的人造物體,二是本身沒啥功能或失效了。

舉些例子:

1、遺棄的太空飛行器和運載火箭箭體殘骸

每個太空飛行器都有其自身的工作壽命,運行幾年後,或因燃料耗盡,或因載荷元器件罷工而報廢。同時,太空飛行器上天離不開火箭,火箭中的一部分會隨太空飛行器進入地球軌道,繞著地球轉個沒完沒了。這些火箭和報廢的衛星就屬於空間碎片。目前仍在軌的失效太空飛行器數量超過5000個。

2、太空飛行器發生爆炸和碰撞解體產生的碎片

這些垃圾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有些儲存著燃料,時不時就炸給你看或撞給你看。迄今為止,近地空間已經發生了大約200多次爆炸和碰撞解體事件,產生的碎片數量佔碎片總量的50%以上。2009年美國和俄羅斯的衛星意外相撞,目前已發現產生的10cm以上的碎片就有兩千多個。

太空垃圾

3、固體火箭點火產生的燃燒物

太空飛行器使用的固體火箭點火上千次產生的三氧化二鋁熔渣,目前數量已達千萬量級。

4、核動力發動機的冷凝劑

在1980年至1988年期間,前蘇聯共發射了16顆採用核動力的雷達衛星,估計產生26萬個直徑在3毫米到4釐米的冷凝劑顆粒滯留在14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

5、太空實驗物

1961年和1963年,美國開展空間科學試驗,把數百萬簇銅針撒在3600公裡高的極地軌道上。

6、在軌操作產生的操作性碎片

太空飛行器在軌操作過程中會產生碎片和脫落物,如「一箭多星」發射時的衛星支架、相機及望遠鏡鏡頭蓋等等。還有航天員的生活垃圾,之前不太講究,直接打個包,順窗戶一扔,成了名副其實的太空垃圾。這些地面上的溼垃圾,在太空卻成了有害垃圾!

Q:地球周圍大約有多少太空垃圾?

吳相彬:目前空間碎片總質量達到幾千噸,美國已編目的尺寸大於10cm的在軌碎片數量已超過23000個,尺寸在1cm至10cm之間的碎片約70萬個,尺寸小於1cm的碎片數以億計。注意這裡是按照尺寸分類說明的,因為尺寸關乎到碎片的危害。

1957年至2017年空間物體數量變化趨勢圖

Q:太空垃圾會帶來哪些危害?

吳相彬:這些太空垃圾的危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對天上的衛星、對地面的人員。

先說天上的事。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一個著名的物理量——動能,動能等於質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質量和速度越大的物體能量越大,這些太空垃圾的速度大約10km/s。照此計算,一個瓶子蓋之類的小東西的能量和時速百公裡的汽車相仿。懟你一下,就問你怕不怕!當然,這些碎片也不是個個都那麼強大,具體還要看質量,通常也可以用尺寸來衡量。

1、大碎片

尺寸10cm以上。這些碎片有個特點:個頭大、能量高,撞上誰,誰over。但對他們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個頭大也是致命缺陷,我們可通過望遠鏡或者雷達等設備探測到它們,並通過觀測數據確定軌道,提前計算出未來可能與哪些物體間具有較高的撞擊風險。

2、中碎片

尺寸1mm-10cm。這種碎片最討厭,看不見、防不住、數量多,懟上也over。對待中碎片目前沒什麼辦法,只能從加強觀測和加強防護兩方面努力研究。現在你明白航天員出艙為什麼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了吧?表面上是出艙遛個彎,可是你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可能會飄過來個碎片。向他們致敬!

3、小碎片

尺寸1mm以下。這些碎片佔絕大多數,但是由於太小了,根本看不到,所以沒法走先觀測後規避的路線,只能硬抗。不過現在的防護技術對這些小東西還是有能力防禦的,太空飛行器被這些碎片擊中可能會受些小傷,但不至於完全失效。

太空垃圾藝術示意圖

說完天上的事,咱再說說地上的事。空間碎片離我們這麼遠,有啥危害呢?空間碎片除受到來自地球的萬有引力以外,還受到來自太陽、月球、地球大氣層等多種力的作用,在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某些碎片的軌道會緩慢發生改變,具體地說就是高度越來越低,最後落到地面上。我們應該慶幸在地球外包裹了一個叫大氣層的東西,很多碎片在隕落過程中,會在大氣層中燒毀,但也有個頭超大燒不乾淨的,最後落到地面上。

它們會造成什麼危害呢?

1、有毒有害

大部分火箭或太空飛行器的燃料都含有劇毒,都屬於有害垃圾。一旦落到地面,危害極大。為了清理這些落地的有害垃圾,就需要斥巨資。1978年1月24日,前蘇聯雷達衛星發生故障,在加拿大上空解體,衛星上30kg濃縮鈾和反應堆隕落,放射性碎片灑落在800km長的地面帶上,造成了嚴重汙染,清除的費用高達1400萬美元。

2、直接撞人

太空垃圾撞人確實發生過一起,目前也是唯一的一起。1997年春天,有一位美國的Lottie Williams女士在晚上遛彎時,肩膀被一個東西撞了一下,事後確認,這是一個火箭殘骸形成的碎片。她有幸成為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太空垃圾砸到的地球人。

Q: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該如何清理?

吳相彬:太空垃圾可以分成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兩種。

1、有害垃圾

這部分主要是那些完全沒有再利用價值的碎片,解體碎片就是典型的有害垃圾,工作中的衛星們要時時刻刻盯著它、防著它。

2、可回收垃圾

還有一小撮屬於可回收垃圾。就是那些功能完好,但燃料耗盡的衛星。如果能將其加加油、維修下,就又能滿血復活了。特別是一些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這些衛星本身設計壽命很長,很多在攜帶的燃料耗盡後,載荷仍能繼續工作,直接放棄未免可惜。一些國家提出在軌延壽的研究,希望能夠通過對其加注燃料,進行簡單的維修,實現這些衛星的再利用。

加拿大的MDA公司提出了利用空間機械臂對GEO壽命末期衛星開展燃料加注延壽的設想,即利用空間機械臂系統首先完成對目標衛星的抓捕,然後在打開目標衛星的注排閥門,最後插人軟管泵入適量燃料。此外該系統還具備一些簡單的維修功能,能夠排除諸如太陽帆板打開等故障。

MDA對接後的概念圖

垃圾的清理,主要包括垃圾主動清理和被動清理。

1、主動清理

衛星任務結束後,利用剩餘燃料改變軌道,或者使衛星高度降低,好讓其能夠在若干年內隕落,或使衛星避開繁忙的軌道區域,轉道其它衛星不常用的冷清軌道區域,這都是經濟實惠的降低垃圾危害的辦法。但這種主動變軌的方法有個缺陷,即只能針對尚有燃料的衛星,而對於那些完全不受地面指揮的「硬核」垃圾只能採用「被」清理的辦法。

2、被動清理

太空垃圾清除技術近年來熱度持續升溫,提出的方案也五花八門,但都屬於技術設想、或是驗證階段,要想發展成為成熟的垃圾清理產業尚需時日。下面挑幾個典型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雷射清除

發射雷射照射碎片,使碎片表面材料部分汽化,汽化噴射作用將改變碎片的軌道。如果雷射照射的位置和姿態合適,碎片汽化恰好能使它的軌道降低,最後自然隕落。

機械臂

發個太空飛行器接近碎片,直接用機械臂抓取。當然,機械臂也可以換成諸如飛網、飛叉等等。

安裝太陽帆

還是發個太空飛行器接近碎片,給碎片安裝上一個輕薄的大帆,改變碎片的面積,間接改變碎片受到的阻力,使其隕落。或者在碎片上裝個其他能夠改變軌道的裝置,總之都是為了降低碎片軌道。

這些聽著或許有些科幻,不過是硬科幻,相信不久的未來就可以實現。

Q:我們能否有效捕獲太空進行再利用?

吳相彬:講個故事吧。1990年3月14日,國際通信衛星6號成功發射升空,但星箭分離失敗了,衛星未能入軌,面臨著成為垃圾的風險。地面人員最終拍板決定派一艘太空梭上天,把衛星抓住修修。2年後,1992年奮進號太空梭攜帶7名航天員奔赴太空,經過幾次失敗嘗試後最終徒手抓取了衛星。後來經過維修,並更換了新的上面級,衛星最終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繼續完成預定任務。

相關焦點

  • 太空垃圾之十大「太空肇事案」
    2最重的太空垃圾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服役15年後於2001年3月23日墜入地球大氣層。重達286600磅的空間站是迄今為止地球軌道中最重的物體,有1500個殘骸碎片落在地球表面。之後該太空垃圾經鑑別之後是來自德爾塔2型火箭的殘骸。   10USA-193間諜衛星   2008年2月20日,美國海軍攔截擊落了美國USA-193間諜衛星,據許多業餘天文學愛好者稱,該間諜衛星殘骸落在了美國和加拿大的西北部。  如何對付惱人的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處理。
  • 自熱火鍋加熱包屬於什麼垃圾分類!正確答案就在這裡
    自熱火鍋加熱包屬於什麼垃圾?
  • 太空垃圾真的需要清理嗎?
    垃圾有很多種分類,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物理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等等。那到底什麼是垃圾呢?簡而言之,就是失去使用價值,無法再利用的廢舊物品。不過,小黑這裡要說的可不是日常生活隨處可見、觸手可及的垃圾。而是生存在太空裡面不容小覷的太空垃圾。現如今,清理太空垃圾也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 新知 | 處理「太空垃圾」有多難?
    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往往是舉手之勞,但是當這個場景換到太空時,我們就要依賴技術上最先進的清潔設備了。其實在第一批太空飛行器升空之前,地球的軌道上已經有一些來自宇宙的「垃圾」。但如今,太空垃圾威脅之大,已經到了不能坐視不理的時期。
  • 網友:將地球垃圾運往太空的可行性大嗎?
    首先這個問題真的是腦洞大開,且不說人類現在還沒有如此空前的運載能力,就算人類空間運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也不會這麼做的。 現在的世界各國,但凡有點科技經濟實力,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外太空。想要徵服太空,首先就必須要有能夠將有效載荷送入到近地軌道的能力,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你知道太空垃圾嗎?
    如1982年,太空人瓦倫丁·列勃捷夫在進行例行的太空行走時,他剛剛打開「禮炮7號」空間站的減壓艙門,由於近乎真空的太空所具有的巨大吸力,把太空人們不慎留在減壓艙內的一些螺栓、墊圈和一支鉛筆,都吸入太空,成為了太空垃圾。更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的一些太空人還把在太空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丟入太空。人們還發現,有一隻被一名美國太空人丟失的手套,竟在空中飄浮遊蕩了20多年。
  • 太空垃圾 從何掃起
    太空垃圾變軌需要額外耗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教授聞新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按國際要求,一般情況下,太空飛行器在壽命結束後,需要進行變軌進入南太平洋的「太空垃圾場」,而火箭殘骸或其他較大的衛星碎片,會因技術無法規避而形成太空垃圾。自2000年以來,諸如太空垃圾協調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制定了實現空間可持續性的準則。
  • 太空垃圾是什麼?可以如何收集或處理?
    按照火箭科學家專業的說法叫做"軌道碎片",不過一般人都將其稱為"太空垃圾"。別小看了這些零零碎碎的太空垃圾,據統計,而與大於10釐米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6萬)碰撞或可"殺死"太空飛行器。驚訝有這麼多的垃圾嗎?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的。自前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來,全世界各國執行發射任務,產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為什麼一定要進行垃圾分類?這些圖片觸目驚心!
    從上海開始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垃圾分類提上日程似乎已經板上釘釘!或許很多人還在抱怨這項政策,但是還是要說:垃圾分類的這場戰爭,已經是迫在眉睫!為什麼我們這麼急著搞垃圾分類?因為我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不僅是上海很急,整個中國都很急。為什麼我們這麼急著搞垃圾分類?
  • 太空垃圾威脅人類日常生活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下屬的研究機構發表的2007年太空安全報告稱,太空垃圾已經開始威脅人類的日常生活。   人類生活受太空垃圾威脅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揭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序幕,同時也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太空人們在完成飛行任務後,把太空備用艙、儀器設備及其他遺棄物都留在了地球衛星規道上,如今太空垃圾與日俱增。
  • 太空垃圾越來越多了怎麼辦?科學家嘗試讓飛行器「掛牌上路」
    地球軌道上已經存在著無數的太空垃圾碎片,它們正在威脅著太空飛船的安全。就此,兩支科研團隊都建議為太空飛行器安裝上獨一無二的應答器作為其牌照,以便更好地標記和追蹤它們。近地軌道上太空垃圾的藝術展示圖,該圖以誇張的比例形象地呈現出地球周圍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歐空局來源 | AIP Inside Science作者 | Ramin Skibba目前,在近地軌道上,已知的太空碎片就已經高達數千顆之多,它們幾乎填滿了整個軌道。
  • 驚爆 太空垃圾撞傷國際空間站,是時候管管「太空交通」了!
    其產生的大量碎片,成為了永久的太空垃圾。這不,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航天員蒂姆·皮克就觀測到一個太空垃圾碰撞國際空間站穹頂艙的畫面,並形成了一個7毫米直徑的圓形碎片。歐空局指出,這個太空垃圾很可能是一個脫落漆片或者小型金屬碎片,其直徑不超過1毫米的千分之一。
  • 太空垃圾幾種可能的清理方式
    航空航天大國之間圍繞誰製造更多太空垃圾的爭執還在繼續,而相關的國際共識或法規有待制定。於此同時,有分析指出,到2035年太空碎片監控和追蹤市場將達到一億英鎊規模。英國太空署剛剛宣布撥款100萬英鎊,用於資助太空垃圾追蹤科技創新,稱這一領域(SST)已經發展到需要創新思維的階段,鼓勵私營部門和科技新創企業參與研發。
  • 【轉載】太空垃圾撞傷國際空間站,是時候管管「太空交通」了!
    其產生的大量碎片,成為了永久的太空垃圾。這不,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航天員蒂姆·皮克就觀測到一個太空垃圾碰撞國際空間站穹頂艙的畫面,並形成了一個7毫米直徑的圓形碎片。歐空局指出,這個太空垃圾很可能是一個脫落漆片或者小型金屬碎片,其直徑不超過1毫米的千分之一。
  • 太空垃圾數量驚人,人類該如何清理?
    但是,太空還飛行著很多體積並不比拳頭大的太空垃圾,同太空垃圾的數量相比,數千顆衛星只算是少數。圍繞地球飛行的物體中,大約有95%都是太空垃圾,其中包括:失控的空間站、用廢的火箭碎片、遺棄的衛星、遺失的太空人工具等。這些危險的軌道垃圾飛行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10倍,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墜落到地球。「這些垃圾能夠在太空中存在數百年。」
  • 一場真正的冷戰:太空垃圾清理技術恐武器化
    經過近70年的太空探索,大量報廢的人造物體碎片殘留在地球軌道,讓太空垃圾問題愈演愈烈。無論是大是小,太空垃圾都對太空人和太空飛行器構成致命威脅。研究太空法律和政策的專家薩蒂亞·匹克坎納指出處理太空垃圾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同時也關乎國家安全。一旦清理太空垃圾的技術武器化,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冷戰。
  • 太空垃圾越來越多!日本計劃和聯合國合作清理
    海外網2月10日電 近日,日本政府參加了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COPUOS)科學技術小委員會第57次會議,並籤署「日本國政府及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關於太空垃圾的共同聲明」。日本計劃和聯合國合作,清理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
  • 太空國,垃圾國,院子國,我也能建立一個國家了吧
    自從,這20萬人就是太空人了,和你們地球人不一樣了。阿舒爾貝利強調「進入外太空應當成為一項人權,不受地球上任何國家的控制。」當然,「太空國」現在還沒辦法將這麼多人送上太空,它先在自己領土上放了一顆衛星。
  • 垃圾分類 |加熱包用完了怎麼處理
    加熱包用完了怎麼處理加熱包常與自嗨鍋搭配,它屬於一次性物品,用完後就會成為廢品,加熱包不容易被回收,也不容易粉碎,更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以它屬於其他垃圾,大家投放時將加熱包扔進其他垃圾桶中。其他垃圾有哪些:在生活中的垃圾如果不容易會被回收、腐蝕、粉碎,而且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的汙染,這些垃圾都屬於其他垃圾。
  • 義大利太空人向太空扔了一大塊垃圾!不怕砸到衛星和飛機嗎?
    太空垃圾是指除了正常運轉的太空飛行器外,在地球軌道環繞的已經沒有用處的人造物。太空垃圾又稱空間碎片、軌道碎片,這些物體包括粉塵、衛星漆片、發射中掉落的碎片,溢出的液體,甚至發射失敗的太空飛行器等等。太空垃圾雖然零零碎碎飄蕩在宇宙中,看似毫無殺傷力,但超過一定體積的碎片若是砸到太空飛行器,可能會致其毀壞。據統計,地球軌道上目前至少有4500噸太空垃圾。數量之多令人難以想像,果真有這麼多垃圾嗎?其實真實情況遠不止這些。隨著時代科技發展,各國努力發展航空事業。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共執行過四千多次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