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tary Light Frame(後文簡稱MLF)是MR公司為滿足USSOCOM需求而開發、製造的SPEAR 系列背包所用的全新背架系統。
SPEAR全稱是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Personal Equipment Advanced Requirements,我們所熟悉的PCU系統就包含在其中。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MLF背架,則是來自其中的背包子系統。
該系列背包分為Recce, Patrol, Assault三大項目,和Mountain Recce及Jungle Patrol兩個分項目,容量分別為100L,80L和50L,和80L、40L。其中Recce, Patrol, Assault三款最終確定有MR的型號,而Jungle Patrol則選中了 TYR tactical公司的Huron 40L Jungle Assaulters Sustainment Pack,這個包我們不多作介紹,不過已經早在2017年有了部署,然而並不確定是配發還是測試或者真兵自購。
Mountain Recce根據目前的信息可能是Granitegear公司提供。但是除了18年會議中的文件圖片外並沒有其他作證。這裡也不作更多說明。
而作為獨佔的SPEAR的常規背包系統的由MR公司,其所提供的Recce, Patrol, Assault三款背包無一例外的使用了全新的MLF背負系統而不是久負盛名且經過改進的NICE背負系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他們的真容吧。
從左往右分別是50L 的SPEAR Assault,100L的SPEAR Recce,80L的SPEAR Patrol。
雖然在商業市場上Mystery Ranch已經節操碎了一地,不但用捆綁銷售的方式強買強賣自己的背負,甚至乾脆取消一系列可替換背負的背包。但是在軍方大佬面前還是買了瓶502把節操又稍微粘起來一些。於是SPEAR的全部背包都是以可背負的方式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在對於這套系統有一個初步認識之後,我們也該言歸正傳,講一講背負了。雖然一個背包的主要使用價值在於包,而不是在於背,但是如果背出現了問題,那麼這個背包一定不是一個好背包這點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那麼作為SPEAR背包系統的核心的MLF背負,和他的前輩NICE背負比,又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簡單的來看一看。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需要額外說明的是,接下來實拍的背負,來自於商業版本版的BlackJack 100,而非軍版的SPEAR。所以可能會和軍版有一些細微的差距。不過相對應的,我用來對比的NICE背負同樣也是商業版本,這樣的對比也還是相對公平的。
從左到右就是BlackJack 100 80 50三兄弟,大家可以看到和公發版本其實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按照MR公司官方的說法呢,MLF是一個「剛性但動態的系統」。其框架由四個垂直和三個水平碳纖維支撐和一個只用很少尼龍製成的面板組成,在它的連接點使用了CORDURA®Dyneema材料。
NICE背面
MLF背面
NICE正面
MLF正面
通過正反兩面圖片的對比,我們對於「只用很少尼龍製成的面板」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MLF絕對更有資格比原來的NICE背負叫做背架。因為他不再是一個板子,而真是一個架子。
這一變化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極大的改善了背板的空氣流通。雖然在使用者穿著防護面積大的防護背心如RBAV,CAG時這一效果不很明顯。但是在輕型護具,諸如JPC,PICO等越來越普及的今天,透氣的效果的還是值得肯定的。而如果使用者在進行長距離偵查,或者偵查、監視、目標獲取,乃至狙擊任務時,很可能只穿戴胸掛,當然這也正是RECCE 這個大包發揮作用的時候,MLF背負這改進的透氣性能,無疑會讓士兵們獲得更多的感受。
任何一個能夠數到5的人也還都可以發現,相比於NICE的3根立柱,MLF變成4根了,說好的減重呢?怎麼還變多了?騙子!
NICE背負立柱寬度
MLF立柱寬度
當然不是,我剛才就說過,在軍方大佬面前MR只有喊爸爸的份,nice的立柱幾乎有1.5cm寬,而MLF的立柱呢,只有1cm。MR更沒有為了單純的減重,在減少了尼龍使用面積的情況下又減少立柱的寬度。那樣做無異於降水泥標號減鋼筋直徑的豆腐渣工程。MR而是通過4根更細的立柱,布置更合理的立柱取得了和三根粗立柱+大片尼龍的同樣效果。
MLF背架上的CORDURA®Dyneema材料
這看起來薄薄的布料,就是MR官方所說的「CORDURA®Dyneema材料了。Dyneema號稱是最結實的布料,提供最大的強度以最小的重量. 它是由 15 倍更強的優質鋼材和比芳綸強40%, 無論在重量重基礎. 迪尼瑪纖維浮於水面,具有極好的耐久性和耐潮溼, 紫外線和化學品[1].更堅固的特性,自然更少的布料,更少的布料,自然帶來更輕的重量。
[1]https://itextiles.com.pk/dyneema/?lang=zh
MLF腰封
NICE背負的腰封
NICE背負的腰帶分解之後的樣子
使用過NICE背負的人都知道,他的腰帶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腰帶本身,一個是增加舒適性和承載能力(上面的MOLLE)腰帶外套。但是在MLF這個設計被取消了,不但取消了這些,全部腰帶上的MOLLE也被取消了。雖然這多少有些遺憾,不過對於從來不好好看說明書的真兵來說,這在穿著防彈衣後都不怎麼系上的腰帶有沒有MOLLE區別很大嗎?
三個人裡只有一個人好好系了腰封,然而可以看出來並不怎麼舒服而且導致了攜帶裝備數量的下降。
NICE的腰帶扣
MLF的腰帶扣
腰帶可調節長度的部分也做出了調整,寬度從2英寸變成了1.75英寸。而扣具我並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這包是商業版本,所以採用了多耐福而不是ITW。雖然不論什麼牌子,都是全新的型號。
值得一提的是,MLF背負的後腰墊比NICE明顯更加厚實,看來對於腰帶卡不住的抱怨應該是用戶的主流思想了。
特別注意大家在背中、大型背包,特別是負重很大的情況下,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把背包的腰帶繫上。當時輕鬆舒適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讓脊椎、腰部等疾病遠離你。不系腰帶一時爽,腰折臥床沒人管。相比於NICE背負的Futura Yoke,MLF的Futura Yoke貼身面最大的變化就是擁有了寬泛的調節距離,也就是採用透氣網面材料覆蓋了整面。而其他地方除了底緣擁有弧度之外幾乎可以完全重合,包括背帶在內。
NICE背負的Futura Yoke貼身面
MLF背負的Futura Yoke的貼身面
NICE背負的Futura Yoke背面
MLF背負的Futura Yoke的背面。
至於兩者的背面,魔術貼面積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看來MR對於固定效果還是很有信心。而這種變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我調節背板長度的時候更加省力。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就是碳纖維固定板袋子的拉手,從原來額外的織帶,變成了整合標籤、尺碼、拉手於一身設計,雖然強度肯定不如織帶,但是這裡本來就沒有那麼高的堅固要求吧?
左邊是NICE背負的固定板,右邊是MLF的固定板。
兩者的尺寸完全相同,但是MLF固定板的材質卻發生了變化,比NICE的更加光滑。
最後要說的是,兩者的零件是具有很高互換性的,這是我用MLF背架+NICE背負的FuturaYoke+MLF的固定板組合而成的結果,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背帶低端的固定方式,就完全可以通用。
到此,MLF和NICE兩者在結構、材料上的對比暫時告一段落,而所有的這些改變,給MLF帶來了什麼呢?
那就是300g的減重。NICE重約2090克,而MLF重1730克。請不要小看這300g。這至少能讓士兵在負重不變的情況下,多喝上大半瓶水,或者多吃一包MRE的主餐。
而也許就是這半瓶水幾口飯,就能讓戰士們有更高的士氣,更好的體能,而不是把寶貴的體能消耗在不知所謂的克服困難上,把寶貴的精力耗費在和自己裝備做鬥爭上。這樣自然也就能打更多的勝仗。哪怕不增加攜帶物資,這減下去的重量,也能降低士兵脊椎、腰椎、膝蓋因為過度疲勞病變的機率,減少軍人家庭的負擔,減少軍人醫保的負擔,減少社會的負擔,把更多的錢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MLF背負,可以看作是NICE背負的一次巨大的進化,新技術新材料的合理應用,高水平的設計,長期經驗的積累一起早就了它。既不像有些暴發戶似的設計者那樣,大量堆疊新材料,導致成本失去控制,也不像一些保守派那樣,始終生活在過去的成功當中。
而在已經走上輕量化道路的美國軍方裝備發展部門看來,沒有最輕,只有更輕。關鍵地方採用新材料,而其他地方繼續採用傳統的尼龍,從而在有限的經費下達到一個更好的平衡。
SPEAR的背包項目作為為特種作戰而開發的項目,姑且還要考慮這一平衡。那麼為預算分配中權重更低的常規部隊而言,這一點就更為重要了。
不論在哪一個國家都一樣。常規部隊的裝備,應該更多的立足於現實,更多的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來實現裝備的發展。而不是脫離實際的,盯著那些流行潮流的「網紅」裝備,甚至把新裝備寄託於大量新技術堆砌出來搞什麼一步到位的想法。
不論這樣做的原因是好高騖遠也好,還是僅僅怕麻煩不想在這些「小東西」上下功夫也好。這樣的思路去發展需要大規模配發的常規部隊的裝備,往往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會陷入前期產能、預算跟不上只能少量裝備,後期大量裝備時卻已經性能落後的窘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