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特種部隊下一代背包解密

2021-02-22 戰甲網

Military Light Frame(後文簡稱MLF)是MR公司為滿足USSOCOM需求而開發、製造的SPEAR 系列背包所用的全新背架系統。

SPEAR全稱是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Personal Equipment Advanced Requirements,我們所熟悉的PCU系統就包含在其中。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MLF背架,則是來自其中的背包子系統。

該系列背包分為Recce, Patrol, Assault三大項目,和Mountain Recce及Jungle Patrol兩個分項目,容量分別為100L,80L和50L,和80L、40L。其中Recce, Patrol, Assault三款最終確定有MR的型號,而Jungle Patrol則選中了 TYR tactical公司的Huron 40L Jungle Assaulters Sustainment Pack,這個包我們不多作介紹,不過已經早在2017年有了部署,然而並不確定是配發還是測試或者真兵自購。

Mountain Recce根據目前的信息可能是Granitegear公司提供。但是除了18年會議中的文件圖片外並沒有其他作證。這裡也不作更多說明。

而作為獨佔的SPEAR的常規背包系統的由MR公司,其所提供的Recce, Patrol, Assault三款背包無一例外的使用了全新的MLF背負系統而不是久負盛名且經過改進的NICE背負系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他們的真容吧。

從左往右分別是50L 的SPEAR Assault,100L的SPEAR Recce,80L的SPEAR Patrol。

雖然在商業市場上Mystery Ranch已經節操碎了一地,不但用捆綁銷售的方式強買強賣自己的背負,甚至乾脆取消一系列可替換背負的背包。但是在軍方大佬面前還是買了瓶502把節操又稍微粘起來一些。於是SPEAR的全部背包都是以可背負的方式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在對於這套系統有一個初步認識之後,我們也該言歸正傳,講一講背負了。雖然一個背包的主要使用價值在於包,而不是在於背,但是如果背出現了問題,那麼這個背包一定不是一個好背包這點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那麼作為SPEAR背包系統的核心的MLF背負,和他的前輩NICE背負比,又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簡單的來看一看。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需要額外說明的是,接下來實拍的背負,來自於商業版本版的BlackJack 100,而非軍版的SPEAR。所以可能會和軍版有一些細微的差距。不過相對應的,我用來對比的NICE背負同樣也是商業版本,這樣的對比也還是相對公平的。

從左到右就是BlackJack 100 80 50三兄弟,大家可以看到和公發版本其實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按照MR公司官方的說法呢,MLF是一個「剛性但動態的系統」。其框架由四個垂直和三個水平碳纖維支撐和一個只用很少尼龍製成的面板組成,在它的連接點使用了CORDURA®Dyneema材料。

NICE背面

MLF背面

NICE正面

MLF正面

通過正反兩面圖片的對比,我們對於「只用很少尼龍製成的面板」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MLF絕對更有資格比原來的NICE背負叫做背架。因為他不再是一個板子,而真是一個架子。

這一變化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極大的改善了背板的空氣流通。雖然在使用者穿著防護面積大的防護背心如RBAV,CAG時這一效果不很明顯。但是在輕型護具,諸如JPC,PICO等越來越普及的今天,透氣的效果的還是值得肯定的。而如果使用者在進行長距離偵查,或者偵查、監視、目標獲取,乃至狙擊任務時,很可能只穿戴胸掛,當然這也正是RECCE 這個大包發揮作用的時候,MLF背負這改進的透氣性能,無疑會讓士兵們獲得更多的感受。

任何一個能夠數到5的人也還都可以發現,相比於NICE的3根立柱,MLF變成4根了,說好的減重呢?怎麼還變多了?騙子!

NICE背負立柱寬度

MLF立柱寬度

當然不是,我剛才就說過,在軍方大佬面前MR只有喊爸爸的份,nice的立柱幾乎有1.5cm寬,而MLF的立柱呢,只有1cm。MR更沒有為了單純的減重,在減少了尼龍使用面積的情況下又減少立柱的寬度。那樣做無異於降水泥標號減鋼筋直徑的豆腐渣工程。MR而是通過4根更細的立柱,布置更合理的立柱取得了和三根粗立柱+大片尼龍的同樣效果。

MLF背架上的CORDURA®Dyneema材料

這看起來薄薄的布料,就是MR官方所說的「CORDURA®Dyneema材料了。Dyneema號稱是最結實的布料,提供最大的強度以最小的重量. 它是由 15 倍更強的優質鋼材和比芳綸強40%, 無論在重量重基礎. 迪尼瑪纖維浮於水面,具有極好的耐久性和耐潮溼, 紫外線和化學品[1].更堅固的特性,自然更少的布料,更少的布料,自然帶來更輕的重量。

[1]https://itextiles.com.pk/dyneema/?lang=zh

MLF腰封

NICE背負的腰封

NICE背負的腰帶分解之後的樣子

使用過NICE背負的人都知道,他的腰帶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腰帶本身,一個是增加舒適性和承載能力(上面的MOLLE)腰帶外套。但是在MLF這個設計被取消了,不但取消了這些,全部腰帶上的MOLLE也被取消了。雖然這多少有些遺憾,不過對於從來不好好看說明書的真兵來說,這在穿著防彈衣後都不怎麼系上的腰帶有沒有MOLLE區別很大嗎?

三個人裡只有一個人好好系了腰封,然而可以看出來並不怎麼舒服而且導致了攜帶裝備數量的下降。

NICE的腰帶扣

MLF的腰帶扣

腰帶可調節長度的部分也做出了調整,寬度從2英寸變成了1.75英寸。而扣具我並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這包是商業版本,所以採用了多耐福而不是ITW。雖然不論什麼牌子,都是全新的型號。

值得一提的是,MLF背負的後腰墊比NICE明顯更加厚實,看來對於腰帶卡不住的抱怨應該是用戶的主流思想了。

特別注意大家在背中、大型背包,特別是負重很大的情況下,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把背包的腰帶繫上。當時輕鬆舒適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讓脊椎、腰部等疾病遠離你。不系腰帶一時爽,腰折臥床沒人管。

相比於NICE背負的Futura Yoke,MLF的Futura Yoke貼身面最大的變化就是擁有了寬泛的調節距離,也就是採用透氣網面材料覆蓋了整面。而其他地方除了底緣擁有弧度之外幾乎可以完全重合,包括背帶在內。

NICE背負的Futura Yoke貼身面

MLF背負的Futura Yoke的貼身面

NICE背負的Futura Yoke背面

MLF背負的Futura Yoke的背面。

至於兩者的背面,魔術貼面積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看來MR對於固定效果還是很有信心。而這種變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我調節背板長度的時候更加省力。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就是碳纖維固定板袋子的拉手,從原來額外的織帶,變成了整合標籤、尺碼、拉手於一身設計,雖然強度肯定不如織帶,但是這裡本來就沒有那麼高的堅固要求吧?

左邊是NICE背負的固定板,右邊是MLF的固定板。

兩者的尺寸完全相同,但是MLF固定板的材質卻發生了變化,比NICE的更加光滑。

最後要說的是,兩者的零件是具有很高互換性的,這是我用MLF背架+NICE背負的FuturaYoke+MLF的固定板組合而成的結果,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背帶低端的固定方式,就完全可以通用。

到此,MLF和NICE兩者在結構、材料上的對比暫時告一段落,而所有的這些改變,給MLF帶來了什麼呢?

那就是300g的減重。NICE重約2090克,而MLF重1730克。請不要小看這300g。這至少能讓士兵在負重不變的情況下,多喝上大半瓶水,或者多吃一包MRE的主餐。

而也許就是這半瓶水幾口飯,就能讓戰士們有更高的士氣,更好的體能,而不是把寶貴的體能消耗在不知所謂的克服困難上,把寶貴的精力耗費在和自己裝備做鬥爭上。這樣自然也就能打更多的勝仗。哪怕不增加攜帶物資,這減下去的重量,也能降低士兵脊椎、腰椎、膝蓋因為過度疲勞病變的機率,減少軍人家庭的負擔,減少軍人醫保的負擔,減少社會的負擔,把更多的錢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MLF背負,可以看作是NICE背負的一次巨大的進化,新技術新材料的合理應用,高水平的設計,長期經驗的積累一起早就了它。既不像有些暴發戶似的設計者那樣,大量堆疊新材料,導致成本失去控制,也不像一些保守派那樣,始終生活在過去的成功當中。

而在已經走上輕量化道路的美國軍方裝備發展部門看來,沒有最輕,只有更輕。關鍵地方採用新材料,而其他地方繼續採用傳統的尼龍,從而在有限的經費下達到一個更好的平衡。

SPEAR的背包項目作為為特種作戰而開發的項目,姑且還要考慮這一平衡。那麼為預算分配中權重更低的常規部隊而言,這一點就更為重要了。

不論在哪一個國家都一樣。常規部隊的裝備,應該更多的立足於現實,更多的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來實現裝備的發展。而不是脫離實際的,盯著那些流行潮流的「網紅」裝備,甚至把新裝備寄託於大量新技術堆砌出來搞什麼一步到位的想法。

不論這樣做的原因是好高騖遠也好,還是僅僅怕麻煩不想在這些「小東西」上下功夫也好。這樣的思路去發展需要大規模配發的常規部隊的裝備,往往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會陷入前期產能、預算跟不上只能少量裝備,後期大量裝備時卻已經性能落後的窘境。w

相關焦點

  • 士兵肩上的歷史|美軍背包百年掠影(8)現代陸戰隊
    現代戰爭:海軍陸戰隊部分(2003-2011)由於經過改進的 MOLLE II 背包系統的性能仍然沒能滿足陸戰隊的預期,於是在2003年,陸戰隊決定和陸軍「分道揚鑣」,為自己招標新的背包系統,不再使用 MOLLE II 背包系統了。這次招標的結果就是各位都很熟悉的 ILBE 背包系統。
  • 士兵肩上的歷史 美軍背包百年掠影(4)越戰篇上
    而美軍在越戰期間針對東南亞叢林環境的裝具研發工作也從那時開始。在二戰結束之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美軍並沒有列裝新型號的背包,而只是對已有的背包裝備進行改進。但歷史總是相似的,越戰開始之後,美軍意識到當前的單兵裝具不能很好地適應東南亞地區叢林作戰環境,展開了一系列專為熱帶叢林環境設計的單兵裝備的研發工作,由此誕生了一系列經典裝具裝備。
  • 西格紹爾SL MAG新中口徑機槍亮相 競標美軍下一代班組武器(附視頻)
    西格紹爾工作人員稱,該槍是作為「下一代班組自動武器」候選者研製的,並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試。當美軍特種部隊司令部(USSOCOM)宣布西格紹爾贏得配備消音器的上機匣合同時,這種機槍是其中一個分項目。美軍「下一代班組自動武器」旨在尋求一種重量相當於M240,射程相當於M2HB的新型機槍。
  • 輕量化22L軍規品質背包 - TASMANIAN TIGER 騎兵輕型背包測評報告
    一、產品名稱:Tasmanian tiger 塔斯馬尼亞虎二、產品型號:TT Trooper Light Pack 22 騎兵輕型背包 22三、品牌介紹: 附官網連結:http://www.tasmaniantiger.cn/ 歐洲多國現役特種部隊、特警正規裝備。
  • 揭秘三角洲特種部隊:前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員揭秘美軍最頂級部隊機密
    >三角洲部隊是當今世界上訓練最有素、裝備最齊全、資金最雄厚的特種部隊之一。由於三角洲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近距離目標偵察,直接攻擊行動和反恐任務,所以跟這三個任務相關的美軍課程基本上是三角洲新隊員必修的。所以基本上所有三角洲隊員都參加過甘迺迪特種作戰學院的軍事自由跳傘課程(Military Freefall course)和陸軍的跳傘長課程(Jumpmaster course)以執行滲透近距離目標偵察任務。
  • 解讀:阿富汗特種部隊的精良裝備
    阿富汗戰爭已經持續多年,各國特種部隊都進入過該地區執行任務,而他們也負責訓練阿富汗政府軍。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阿富汗特種部隊使用的輕武器來源廣泛,種類繁多。身穿奇特的迷彩,ACU背包,配有NVG安裝座的MSA頭盔。這位老兄很可能曾與美國特種部隊合作,MSA降噪耳機用一根電纜與PRC152電臺相連接。
  • 經典起源:Eagle Industries A-III 背包三十年秘史
    背包底部設有綑紮位,配合兩側的壓縮帶,可在背包外部額外捆綁攜帶物品,代替公發背包執行短途任務。肩帶上的胸帶也是優於公發背包的一個設計亮點,可以讓背包和防彈背心一同使用的時候更舒適一些。一幅描繪美軍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初期美軍士兵的畫作(by Elzie Goldman)。
  • 可以自由發揮的戰術背負平臺:塔虎9L基礎背包
    TASMANIAN TIGER(塔虎)為多國特種部隊、特警提供專業裝備憑藉出眾的設計和過硬的品質,TASMANIAN TIGER(塔虎)成為全球多國現役特種部隊和特警指定裝備品牌,包括德國GSG9邊防軍第9大隊、德國KSK特種部隊、英國S.A.S特種空勤團、法國GIGN憲兵特勤隊、奧地利EKO眼鏡蛇特種部隊等。
  • 乾貨:反恐特種部隊裝備之破門工具
    有時候,反恐特種部隊隊員會使用炸藥在牆上炸開一個通道,或者把門炸開。不過更多的時候,反恐特種部隊隊員會利用專門的破門工具來打開門或者窗戶,完成強行破門的任務。許多反恐特種部隊隊員還會接受專門的撬鎖練,這些隊員會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攜帶撬鎖工具。當然,反恐特種部隊隊員在進行強行破門以前,會首先檢查一下門是不是根本就沒有鎖上。實際上有時候情況就是這樣的。
  • 紀念空襲東京 美空軍下一代轟炸機獲名「突襲者」
    美國空軍9月19日正式命名下一代遠程轟炸機B-21為「突襲者」,以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吉米·杜立德領導的美軍空襲日本東京的軍事報復行動。 當天在美國空軍協會主辦的空軍、航天及網絡大會上,受美國空軍部長德博拉·詹姆斯邀請,杜立德空襲隊最後一名仍在世的成員、101歲的理察·科爾與詹姆斯共同宣布這一決定。
  • 為什麼格魯烏特種部隊是最能代表俄羅斯特種部隊呢?
    要不然就是信號旗特種部隊,因為這兩支特種部隊都可以用威名赫赫來形容的。但是,如果要提到最能代表俄羅斯特種部隊的特種部隊,那絕對是格魯烏特種部隊最有代表性。相對於信號旗和阿爾法來說,格魯烏特種部隊顯得十分的低調,直到蘇聯解體後這支部隊才被解密出來,在前蘇聯時期一直都處於保密不被外界所熟知。
  • 美軍特種部隊深夜突襲,伊朗司令再被斬首
    據悉,美以再次實施斬首行動,掌握伊朗在敘利亞8萬大軍的副司令穆罕默德•詹納帝被斬首,美軍特種部隊以通過無線電信號將其定為,然後實施突襲,將其擊斃。襲擊發生的時候,這個伊朗副司令附近只有8名俄羅斯保鏢,由於事發突然,根本來不及調兵支援,最終在美軍特種部隊的強大攻勢下,詹納帝中彈身亡。
  • 美軍特種部隊跳傘訓練這樣搞,我們行不行?
    視頻如下:從該視頻的流暢程度看,應該是美軍特種部隊戰術跳傘、武裝跳傘和高空跳傘訓練視頻的剪輯。其中,在視頻的前半段,我們可以看到特戰隊員的著裝,他們並沒有攜帶武器和呼吸器,但帶著夜視儀、定位裝備、通信電臺、敵我識別器等。
  • 小到可以隨身攜帶:冷戰奇葩的背包核彈是如何使用的?
    特種原子爆破彈藥(SADM),又名背包核彈,是一種可以裝在背包裡的核武器。這種武器究竟是如何使用的呢?核背包SADM的爆炸當量相當於10噸至1千噸TNT炸藥,專供兩人團隊使用,小巧的體積可以使其非常方便地裝入一個背包大小的裝置中。第一個人負責攜帶和引爆核武器,第二個人負責協助前者。
  • 美國特種部隊選擇M-LOK作為下一代武器附件導軌,比皮軌好在那裡?
    就在昨天,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 USSOCOM 公布了一個大新聞,選擇M-LOK作為特種部隊下一代武器附件系統 。
  • 為美軍特種部隊設計的UMP45
    UMP45衝鋒鎗槍械美國特種部隊使用,標誌著HK公司在武器設計理念上的轉變UMP45的研製應用了G36的一些設計,不僅外形相似,而且操作規程也相同。UMP45的HK公司,從而減輕了重量,降低了價格,但就保持了HK傳統的優良性能和質量。
  • 美軍動用特種部隊劍指中俄 美中將聲稱:在這一領域他們不行
    戰略目標的變化也導致美軍特種部隊作戰任務和部署的重要改變。美國防部網站(defense.gov)12月4月報導稱,由於國防戰略轉變,美國正面臨來自近乎同等量級對手的激烈競爭,這一競爭對美國特種部隊提出了嚴峻挑戰。川普已經提名美軍聯合參謀部戰略計劃和政策主任的陸軍中將克拉克接替託馬斯,從2019年起擔任美軍特種部隊司令部司令一職,統領美軍在全球的特種作戰力量。
  • 美軍下一代驅逐艦阿利·伯克快來了,若遇上中國055,誰更厲害
    稱霸全球海洋的美國海軍近年來因決策失誤,造成如今青黃不接的景象,原本被賦予厚望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不僅讓美國人大失所望,而且還讓美軍浪費了10年時光。與此同時,中國的055型驅逐艦的出現讓美國人倍感擔憂,而美軍重拾老平臺打造阿利·伯克III驅逐艦希望扳回一城,這艘驅逐艦真的能和中國的055大驅一較高下麼?根據美國媒體的消息,正在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建造的首艘阿利·伯克III驅逐艦「傑克·H·盧卡斯」號差不多完成50%的進度,可以預見的是美軍下一代驅逐艦快來了。
  • Direct Action強襲者GHOST 3D背包體驗
    早在2008年helikon就聘用來自波蘭閃電特種部隊的教官和資深戰鬥人員參與產品研發,閃電突擊隊和海豹在伊拉克並肩戰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Helikon公司於是和布蘭登.韋伯一拍即可,建立一個新的高端品牌,滿足真正精英部隊的需要,並且將其定名為Direct Action。
  • 美國特種部隊標準裝備——奔尼帽
    美軍部隊的標準裝備當屬奔尼帽BOONIE HAT,不論是在新聞中,還是電影中,這種像小傘一樣的圓帽子出鏡率都是很高的。        奔尼帽尤其受到特種部隊士兵的喜愛,美軍各個特種單位的士兵都會在背包裡隨身攜帶一個奔尼帽,甚至在一些戰鬥行動中都戴著它,奔尼帽已經成為了特種戰士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