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巴之戰(中)

2021-02-18 四海無人對夕陽

MOT兄弟供圖


上一篇森巴之戰(上)


森巴之戰(中)

第二階段——不完整的凱歌


滿清政府的漠視、拉達克王室的昏庸,是促成了森巴人勝利的主要原因,戰爭後續的發展可以看出,森巴人的軍隊也不是什麼不可戰勝的存在。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令人悲愴的時間節點。中國版圖的西南部,查謨王室(谷郎森)已經在拉達克和巴爾蒂斯坦站穩了腳跟;中國版圖的西北部,沙俄侵佔了哈薩克,中國損失了面積約100萬平方公裡國土;中國版圖的東南部,英國人的炮艦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戰敗的清帝國被迫籤署了《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

東南繁華區域被英國人痛擊,迅速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鴉片戰爭被後世史不絕書,但在遙遠的西南、西北還趴著兩條胃口更大的惡狼。

 

對於滿清的駐藏大臣來說,拉達克這種屬國沒了也就沒了,反正也不是自己兜裡的銀子,森巴人佔了這麼大便宜也該收手了,此後該是天下太平各自安享和平的愜意。

但他們的怯懦反倒激發了谷郎森的貪慾,他開始籌劃一個疆域甚至囊括阿里葉爾羌(新疆南疆地區)的龐大帝國。據說刺激他胃口的原因是因為拉達克王對他說,拉達克曾經的疆域到達過羌塘(羌塘在藏語中是「北方高地」之意,位於現在著名的自駕線路阿里大北線的北部)。

當然了,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領,他的決策肯定不會完全聽從拉達克王的忽悠,尤其是這個傀儡還是他自己扶上檯面的,這是個什麼樣的貨色,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谷郎森之所以開始對阿里葉爾羌垂涎欲滴,首先就是來源於徵服的過於順利,老話說「沒挨過板兒磚的腦袋,永遠不知道回頭」。其次,新疆和阿里的克什米爾細毛羊絨資源、食鹽和日土聞名遐邇的金礦,早就令谷郎森豔羨的夜不能寐。

這個瘋狂的戰爭販子在公元1840年,本別給阿里葉爾羌的中國官員寫信,要求這兩個地方承認查謨王國的宗主權並給他獻上貢品。這種要求毫無意外的石沉大海了,滿清的官員就是再傻,估計也不敢答應。

感覺被無視了的谷郎森心裡很不爽,1841年他派遣三路大軍直奔阿里而來。雖然他的腦袋還沒跟磚頭發生過親密接觸,不過顯然他的智商並沒有問題。他也知道以查謨王國的實力,將葉爾羌阿里一起吞下肯定要吃壞肚子。因此在二者之中,他選擇了阿里作為第一個進攻點。

應該說在戰役層面,谷郎森還是有兩下子的。他分兵三路,北路由他最心愛的大將倭色爾率領,沿著班公錯東進直取日土宗。北路除了奪取日土宗附近的金礦外,還有著隔斷葉爾羌清軍南下救援的目的。中路沿獅泉河朔流而上直奔噶爾宗 (今噶爾縣昆沙鄉)。 南路則沿象泉河前進進攻札布讓宗達巴宗(均在今札達縣 )。

從這個戰役布局來看,谷郎森可謂煞費苦心,三路軍隊齊頭並進,既有阻援,又奪實地。軍隊會合後,合併向南推進,沒有給清軍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為了實現他的戰略企圖,谷郎森集結了六七千人的軍隊。其中,三千多人是他本國的嫡系部隊,其餘的軍隊都是拉達克和巴爾蒂斯坦投降的士兵,這其中也包括了被廢黜了的巴爾蒂斯坦國王和拉達克的大臣。這些人被裹挾著來到阿里,一方面免得他們在森巴人背後搞事,同時也負責召集國內的力量進行物資運輸,據巴爾蒂斯坦的王公記錄,為了阻止戰略運輸,他自己便化去了三千盧比的費用[9]。

為了讓戰爭有個好聽的名號,谷郎森聲稱他的軍隊是要去阿里的神山聖湖「朝拜」。這種藉口估計也就在十九世紀,這種黑暗叢林時代,好意思提出來。現在很難想像會有人帶著軍隊,舞刀弄槍的跑去另外一個主權國家「朝聖」。雖然我很想解放軍,也去達旺和拉達克朝個聖,不過這個理由實在是說不出口不是?!只可惜,十九世紀是一個中國失去的時代。

戰爭的初始階段,森巴人的攻勢和谷郎森預想的一般無二。北線的倭色爾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日土宗,守衛日土的清軍只有二三百人,根本不是森巴人的對手。中路和南路也同樣頻頻得手,中路的諾諾色朗連續攻克扎西崗噶爾亞沙噶爾宗 ,南路的札布讓宗達巴宗,也都淪陷在森巴人的刀下。三路大軍匯合後,繼續南進洗劫了阿里南部重鎮補仁宗(在今普蘭縣 )。

森巴戰爭進行到此,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已經不完全取決於谷郎森的意願,棋盤外的各方勢力開始紛紛捲入這場博弈。

阿里地區清軍力量的孱弱令谷郎森欣喜不已,他甚至開始產生了一直驅兵直入拉薩的綺夢。而他手下的猛犬倭色爾,更是憑藉多年來在克什米爾的戰功,對於清軍不屑一顧。據說,他在離開拉達克首都列城之時,在自己駐紮的城堡窗戶上放置了一塊鐵牌,上書「不徵服拉薩,誓不打開此窗」[10]。

不過森巴人的狂妄,也確實不是空穴來風,自從1841年4月出兵開始,谷郎森軍隊的進展的確可以用狂飆突進來形容,至8月23日,古格王宮札布讓城堡陷落[11]。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日土宗、噶爾宗、札布讓宗、達巴宗、補仁宗便全部淪陷,近千裡的土地在森巴人的蹂躪下瑟瑟發抖。阿里沿途寺院、莊園、宗堡和民眾的財產耀花了侵略者的雙眼,也讓他們對於遙遠的拉薩更加垂涎欲滴。

但主子們手中的韁繩,卻似乎有收緊的趨勢。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於谷郎森的態度開始出現遊移,他們甚至給錫克王國發去了最後通牒,要求錫克王國必須於12月10日前,將森巴人的軍隊召回[12]。

英國人態度的轉變,並不代表他們對於利用谷郎森,分裂錫克王國的戰略轉向。利用他這條猛犬在查謨——克什米爾地區撕咬、虛弱錫克王國是英國人一貫的策略。為了給這個戰爭販子足夠的血肉,森巴戰爭之前,谷郎森曾照會英國人他進攻阿里的企圖,英國人給他的答覆是「出徵並無異議」[13]。

森巴人在戰場的順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在阿里掠奪的財富,開始令其他圍觀的觀眾也眼紅了。尼泊爾達巴人也準備前來分上一杯羹,當倭色爾帶兵佔領普蘭(補仁宗)之後,尼泊爾國王派遣一個地方長官帶著一百名士兵前來問候,倭色爾友好的接待這些人,然後把他們送走了[14]。

分贓之所以沒有成功,估計有兩個原因,首先不論是谷郎森還是倭色爾,他們心裡都清楚,自己脖子上還套著英國人的籠套呢。其次作為前線的指揮官,戰爭進行的如此順利,哪用得著你們尼泊爾人跑來分潤,估計倭色爾心裡想的就是整個阿里甚至整個西藏,都是我嘴裡的肥肉,尼泊爾人你們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吧!

尼泊爾人的舉動卻引起了英國人的警覺,雖然他們不在意谷郎森的獠牙更鋒利一點,但如果錫克王國查謨王國(谷郎森)和尼泊爾王國在克什米爾形成聯盟,可就不是英國人樂於看到的了。

為此,他們覺得必須要給谷郎森提個醒,另外1841年下半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戰事正酣,雖然英國人在中國沿海攻城略地佔據上風,但為了這場戰爭,印度的英軍已經大量被抽調參戰,估計英國人也不願意在另外一個方向節外生枝。畢竟這個時候的英國人才剛剛和滿清交手,對於這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多少還有點忌憚。

但英國人的最後通牒來的晚了點,1641年12月森巴軍隊的命運已經不用他們費心了。倭色爾這個瘋狂的戰爭販子,再有沒有機會去觸動那塊為了裝X而放置鐵牌。

再說戰爭的另一方滿清政府和衛藏政權,戰爭初期的情況,充分表明了滿清駐藏大臣的昏庸。谷郎森早就置書挑釁過了,但麻木的駐藏大臣卻沒有進行任何準備。這種非要等到耳光扇到臉上,才知道疼的案例,幾乎成了清政權晚期官僚的標配。

不過這時候,清帝國還沒有被外國列強揍塌了架,多少還有點大帝國的榮譽。雖然在沿海地區一直被英國人打臉,但是對於查謨這個,不知道從哪兒蹦出來的小弟兄還是一臉的看不起。

面對阿里戰場的頹勢,道光皇帝也有點不樂意了,他下旨斥責駐藏大臣,並指示「進兵攻剿,痛加懲創」[15]。但相比於發生在天津珠江口這種心腹之地的戰爭,阿里實在是太偏遠了。清政府實在也是沒有能力從內地抽調軍隊援藏,而且時間上也確實來不及。這次藏族同胞只能站在戰爭的第一線,抵抗異族的侵略。

好在拉薩的噶廈政權,也不願意阿里就這麼淪陷。再有作為異教徒,森巴人實在是把阿里的村莊、寺院禍害的不輕。噶廈政權在徵得駐藏大臣同意後,積極組織力量先派遣噶倫索康熱嘎夏和戴琫(相當於團長)白席桂(又譯為比喜)率部分軍隊趕赴阿里,先封鎖了阿里與後藏之間的馬攸木山口 (在今普蘭縣與仲巴縣之間),防備森巴軍隊繼續向後藏地區拓展,並等待援軍。隨後,又命令熟悉軍務的噶倫才旦多傑久美·策旺班覺布領藏軍一千三百人奔赴前線[16]。

但藏族軍隊的裝備和訓練水平,比之於連年作戰的森巴士兵差距實在太大了。森巴軍隊已經普遍裝備了燧發槍,並可能擁有野戰炮(英軍已經大量裝備),而藏軍老式火繩槍尚未普及,軍隊中還在大量使用弓箭、大刀和長矛。估計滿清政權在軍事裝備上對於藏軍也有控制,直到藏軍即將出徵,駐藏大臣才打開武器庫「添設抬炮二十二位」[17]。這種傳說中「抬炮」有可能就是大口徑的火繩槍,這還是作為神兵利器藏著掖著,不到關鍵時刻不給用。

藏軍的人數也明顯少於森巴部隊,第一次阻擊倭色爾的嘗試遭到慘痛的失敗,大量藏兵戰死在沙場之上。擊退了藏軍的阻擊,倭色爾繼續高歌猛進,整個阿里地區一千七百餘裡幾乎全部失陷。森巴人的戰鬥力終於驚醒了噶廈政權和駐藏大臣們,好在大帝國也有大帝國的好處,這就是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戰爭動員能力,這種能力遠遠不是在克什米爾地區橫行的小混混們能夠想像的。

初戰失利,讓噶廈政權的喇嘛們和駐藏大臣充分感到了危機,皇帝的巴掌已經打到屁股上了,再不趕緊搞定森巴人,丟掉的可能就不只是腦袋上的頂戴花翎了。這個龐大而慵懶的帝國,就像是一部陷在泥地裡的越野車,突然踩了油門,開始嚎叫著扭動身軀,以求掙脫困局。

 

在駐藏大臣的組織下,調整了藏軍裝備構成,「每番兵一千名,酌定弓箭兵三百名,鳥槍兵七百名以為定數。……務令技藝嫻熟,一兵有一兵之用,毋致日久懈生,有名無實」[18]。同時,「並將藏營所存劈山大炮交該兵隊運往,以資攻剿」[19]。這次駐藏大臣算是把看家的寶貝都拿出來了,「劈山大炮」光聽名字就覺得很牛X,很有安全感,不過恐怕也就是一種並不利於移動的大口徑攻城炮而已。

這個時候,阿里的冬天已經降臨,駐藏大臣抽調的各地部隊紛紛來源,但軍隊的後勤補給面臨巨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充沛的糧秣物資,別說是打仗,這些軍隊吃飯的問題都會是一個災難。為此,清政府也算是下了死命令,「所需口糧,準其將各營官寨所貯青棵趕於大雪封山之前全行運到軍營,毋稍遲誤。該大臣等務須妥為籌辦,以期迅速完竣」[20]。為此,駐藏大臣還開出了賞格,「如有奮勉出力者,立即出名加賞,尚有畏葸(畏懼)不前者,查出從重懲辦」

為了能夠保證軍隊的供應,扎什倫布寺七世班禪大師丹白尼瑪,親自組織運輸供應。在他的號召下,後藏各地貴族傾盡全力組織屬民,頂風冒雪開始向前線運輸物資。在風雪中,藏族同胞趕著牲畜,甚至肩扛背馱,很短時間便將軍隊所需的糧秣戰具運至阿里,甚至劈山大炮這種笨重的傢伙,也能及時到達前線。

西藏的軍事準備正在急速的運轉,森巴人這邊卻開始懈怠了。西藏冬天的威力,倭色爾可是領教過的,他認為西藏軍隊也會和拉達克人一樣,冬天只會龜縮在溫暖的室內。

作為一個軍事統帥,他對於軍事部署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森巴軍隊以達巴城堡為中心,集中兵力於茹妥扎西崗茹補卻三地,命令軍隊就地補給,等待嚴寒的冬季過去。而他自己則準備取道瑪旁雍錯回到拉達克,當他走到瑪旁雍錯附近之時,突然傳來了藏軍突襲並收復了普蘭(補仁宗)營寨及噶爾東(噶爾渡,在噶爾縣南)的消息。得到了這個消息,他一方面派人將兒子送回拉達克,自己則帶著部分人回到達巴。為了抵禦藏軍的進攻,他命令諾諾扎姆率300人去噶爾東堡增援,結果這隊森巴人還沒到達嘎爾東城堡便被全殲,只有諾諾扎姆隻身逃脫。

倭色爾見到藏軍不好對付,再次派遣諾諾扎姆率領600人為前鋒,自己率領大軍隨後而至。倒黴的諾諾扎姆再次戰敗,沒等到倭色爾趕來便做了藏軍的俘虜。藏軍從俘虜口中得知了倭色爾的進軍計劃,藏軍首領噶倫才旦多傑和噶倫久美·策旺班覺,決定在旁瑪雍錯南岸設伏好好款待一下倭色爾這頭餓狼。

藏軍早早便在多玉(今阿里旁瑪雍錯南)設下伏擊圈,當時恰逢阿里天降大雪,倭色爾驅使著森巴人在冰天雪地中艱難前行。等到他進入了伏擊的谷地,早已埋伏多時的藏軍抖掉身上的積雪,直接衝入森巴人的隊伍中展開了肉搏。

這時藏軍普遍裝備的大刀、長矛反倒成了優勢武器,嚴寒中森巴人的手腳僵硬,燧發槍難以使用,而藏軍則悍不畏死,以命相博。肉搏向來都是藏軍的優勢,在宗教的洗禮下,藏族士兵對於生死看的很淡,這種搏命的環境恰好發揮了他們的優勢。

兩軍在多玉展開了混戰,應該說久經戰陣的森巴人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雖然戰場的環境對他們不利,但森巴軍隊並沒有迅速崩潰,斷斷續續的生死纏鬥一直持續了三天。

公元1841年12月12日,決定戰爭走向的時刻到來了。這天戰事依舊處於膠著狀態,藏軍再次和森巴人展開肉搏,騎在馬上的倭色爾被戴琫比喜用火繩槍擊中左腿掉下馬來。藏兵圍上來想要俘虜他,倭色爾揮刀左右砍殺,急切間藏兵近不得身。這時,一個藏軍長矛手瞅個間隙,投出長矛,長矛直入倭色爾胸口從後背透出,這個狂熱的戰爭販子就此了結。

倭色爾在克什米爾和阿里地區縱兵燒殺,犯下了累累罪行,死後腦袋被砍下來拿去領功,也算是罪有應得。

倭色爾死後,森巴軍隊迅速崩潰,藏軍大獲全勝。此戰生還的森巴族人寥寥無幾,僥倖逃離戰場的也多在逃回拉達克的過程中被殺,被俘的軍隊大多是拉達克人和巴爾蒂斯坦人。藏族士兵友善的對待了這些苦命的俘虜,讓他們自己選擇離開還是留下。

最終一千多人選擇留在西藏,噶廈政權將他們安置在林芝附近,氣候相對較好的地區生活,另外的一千多名俘虜,按照他們的意願回到了拉達克。

多玉之戰後,藏軍在投降的森巴副司令的帶領下,很快就收復了阿里的全部失地。但滿清政府對於收復拉達克,顯然沒有一個明確地計劃,駐藏大臣也滿足於境內阿里地區外地肅清。可能在駐藏大臣看來,收復了阿里地區已經足以向皇帝報喜,至少可以保證自己前程無憂,又何必再去冒風險收復之前的屬國。

中國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以中原為中心的固有觀念,更願意固守著中原沃土,對於周邊的領土和屬國基本態度是可有可無。在以文官為主的官僚體系中,這種思想歷代廣泛存在,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歷代君主開疆拓土、圖謀四方的雄心。

即便是唐朝名相狄仁傑也曾在安西四鎮屢次被吐蕃攻破之時,向武后諫言以「四鎮易攻難守」為由建議放棄。好在武后的強硬不遜於男人,乾淨利索的拒絕了狄仁傑的進諫。所以多玉之戰後,滿清官員沒有爭取更大戰果的雄心,也可以看做是這種固有思維在作祟。公平的說,這種情況就是換做漢官主政,也不見得會做的更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秦皇、漢武。

維持現狀的想法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就是有時想維持也不見得維持得住。以及維持住了,別人控制的土地也會成為談判的籌碼。拉達克就是這種情況,當雙方坐下來談判停火協議的時候,拉達克已經是查謨口中吐不出來的肥肉了。

滿清對拉達克沒想法,拉達克人民對於反抗侵略,卻有著強烈的願望。藏軍在阿里痛擊森巴人的消息傳到拉達克,在拉達克國內迅速生成了推翻查謨王國統治的浪潮。各地起義暴動不斷湧現,烽煙陣陣之中,森巴人的統治岌岌可危。

相關焦點

  • 森巴之戰(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上一章夾縫中的拉達克(上)森巴之戰(上)
  • 迷宮系列丨冒險者之森
    森之樹屋提交四種不同的傷害物品,樹屋可幫你攻擊敵人!普通層夾層中遇到"巫師的殘骸" (保底29層山洞),翻找概率獲得"男巫的法袍"(未獲得男巫岡布奧時80%概率獲得法袍;否則為60%),該屍體每次副本只出現1次,如果不是法袍需要大SL 。2. 50層以上概率遇到「男巫的小屋」,穿上法袍才能與之對話,花費30W金幣獲得男巫岡布奧。之後再刷是20W金幣得20碎片。
  • 動物之森:光線的名畫
    收錄於話題 #動物之森名畫故事 撰文:王呆呆編輯:王呆呆以下閱讀涉及文字約為4500字,閱讀用時約為16分鐘 。
  • 女武士 巴御前
    FGO中的巴御前巴御前,名字叫「巴」,讀作 Tomoe。「御前」是尊稱,讀作「Gozen」。翻譯成現代語就是「巴大人」。巴御前出生年月不詳,據推測應該是1160-1170年前後,距今已經快900年了。關於她的故事,我們要從12世紀的日本說起。
  • 非開放世界版真8公布 * 塞爾達無雙2新演示 * 原神手遊開測NS版開發中 * 動森獲遊戲大賞
    節目播出《夢幻之星OL2》最新作《夢幻之星OL22:新起源》的實機試玩。遊戲舞臺是《夢幻之星OL22》1000年後的世界,新的圖形引擎、爽快的動作戰鬥、有很高自由度的捏人模式都是遊戲的最大特點。在《夢幻之星》1-4中,「1000年」是一個關鍵詞。巨大光芒封印著深遠黑暗,而1000年正是封印減弱的周期。黑暗會化為實體,以達克法爾斯(ダークファルス)的身份出現。
  • 動森爆火背後:被想像增強的現實
    不知現在買「動森」的人,跟花1800元買健身環的人是不是同一撥,但可以確定的是,「動森」的熱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想當初國內疫情爆發之始,某地新人被隔離家中,視頻參與了自己的婚禮,現在國外疫情蔓延,新人就在遊戲世界中虛擬結婚。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難處。
  • 中巴陸軍特戰部隊在巴境內開展聯合反恐作戰演練
    中巴陸軍特戰部隊在巴境內開展聯合反恐作戰演練在武裝直升機掩護下,突擊隊員通過偵察監視、立體封控、定向爆破、精確狙殺,對盤踞在院落和地堡內的「恐怖分子」實施清繳,空地協同殲滅逃竄之「敵」。行動中,兩軍指揮協同順暢,戰術配合默契。清繳完成後特戰隊員迅速建立控守防線,對目標實施防衛。
  • 巴鐵來了!
    中國空軍派出殲-11、殲轟-7、空警-200等多型飛機,以及地空飛彈、雷達、空降特戰等地面分隊參訓;巴基斯坦空軍派出梟龍和預警機等多型飛機參訓。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派出飛機參加中巴空軍聯合訓練。  中巴兩國空軍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務實交流合作,兩國空軍於2011年3月首次開展「雄鷹」系列聯合訓練,「雄鷹」品牌成為空軍實戰化訓練品牌,在互學互鑑中提升了空軍實戰化訓練水平。
  • 都說《動森》是猛男遊戲,你知道為什麼嗎?
    上周,《動物之森:新地平線》直面會公布了新情報,包括可改變小島地形、南北半球設計、豐富的自定義系統等眾多內容。這次直面會讓系列粉絲頗為滿意。因為《動森》需要玩家扮演一個普通人類村民,伐木、釣魚、捉蟲、蓋房,再與眾多小動物居民交朋友,需要放鬆享受、經年累月地去玩,遊戲裡包含越多細節,那自然越好。
  • 海軍文庫 | 巴倫支海戰:德國艦隊的恥辱之戰,總司令引咎辭職
    作戰雙方主要軍艦的性能比較「呂佐夫」號袖珍戰列艦:即大名鼎鼎的「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考慮到此艦一旦戰沉所帶來的嚴重士氣影響,才改名為「呂佐夫」號。該艦在設計之初是為了執行遠洋破交作戰,主要作戰對象是重巡洋艦,「呂佐夫」號袖珍戰列艦在火力和裝甲防護上遠勝那些10000噸級的條約型重巡洋艦,戰鬥力介於中戰列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之間。
  • ⑤【雷之神獸:BOSS戰】【勇者之劍】【解放四神】【照片裡的記憶】【打敗加農】
    雷之神獸:BOSS戰  雷之加農【Thunderblight Ganon / 雷のカースガノン】  第一階段  Boss 的行動非常快,會以 Z字型瞬移突進攻擊。在即將被攻擊時,後空翻完美迴避觸發「林克時間」,是可以反擊的。
  • 怪獵R實機演示解析 * 動森萬聖節來了 * 塞爾達無雙2演示
    《集合啦動物之森》秋季更新萬聖節介紹在之前預告之後,任天堂終於正式宣布《集合啦動物之森》秋季更新將於9月30日配信,本次更新將追加萬聖節相關物品,包括新的裝扮、表情、服裝以及新的作物「南瓜」,作為最經典NPC「南瓜王」也將在萬聖節活動中登場,10月下旬手機將追加全新功能
  • 朗傑瓦拉之戰:印度陸軍的溫泉關史詩
    這就是發生在1971年的朗傑瓦拉之戰。孤注一擲的進軍由於一名巴軍步兵被臨時埋設的地雷炸死,所以巴軍將眼前的鐵絲網誤認為了雷區邊界。因此沒有敢全體越過鐵絲網,而是派遣工兵進行排雷。同時,讓主力部隊向兩翼迂迴。這種近乎愚蠢的橫向機動,不僅暴露了自己的側翼,更讓一些坦克陷入了陣地兩面的軟沙中動彈不得。而工兵們在所謂的「雷區」忙活了兩個多小時,也沒發現一顆地雷。
  • 底波拉和巴拉之歌一些難解之謎
    從這場戰爭中可以清楚知道,底波拉為了塑造和培養起巴拉,一開始就不想主導戰爭的指揮權,後來應巴拉的要求才參與到戰爭的隊伍中。但她並沒有去打仗,因為她知道那是神交給男人的工作,歌中說:「巴拉啊,你當奮興」 ,意思是起來,當站立住。
  • 【東京】登高高看夜景之東京塔&可以拍到東京塔的六本木森大廈
    一共有三個選擇:東京塔、六本木森大廈以及天空樹。東京塔類似東方明珠吧,有點過氣了。但卻是我最想去的一個了!主要原因是梁靜茹的《會呼吸的痛》這樣唱道:『在東京鐵塔 第一次眺望 看燈火模仿 墜落的星光 我終於到達 但卻更悲傷 一個人完成 我們的夢想』;戴佩妮的《一個人的行李》這樣唱道:『我要一個人去東京鐵塔看夜景』。
  • 尚武 真實的「五軍之戰」:安史之亂中的鄴城之戰
    《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劇照古今中外的歷史中是否出現過像《霍比特人:五軍之戰》類似的多支互無統屬關係的武裝力量在短期內相互交戰,爭奪某個具有重大軍事、政治、宗教或是經濟意義的城市、要塞或是據點的故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九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之間爆發的鄴城(相州)之戰即是。但不似《霍比特人》中的「五軍之戰」,這場戰役是「十一軍之戰」。 交戰的雙方是唐軍(九支軍隊)和安史叛軍(兩支軍隊),這是安史之亂爆發(755)以來的第三年。
  • 國際賽大勢:法英鬥攻必爆「大」戰
    巴西今次特意讓幾位國腳放假休息,尼馬、丹尼爾、馬些路及卡斯米路四名主力沒有獲召入伍,其中尼馬是森巴軍團的進攻靈魂,其缺陣勢影響到球隊攻力。 巴西缺尼馬、加比爾 在巴西鋒線,除尼馬外,就以小將加比爾捷西斯的狀態最好,但可惜他在上場對阿根廷時眼部受傷,今仗避戰。雖然巴西有昨日25歲生日的菲臘比古天奴坐鎮,但縱有妙傳,卻沒有尼馬及加比爾埋門。
  • 謝悅漢:遠在中東以巴戰爭怎會有港人關心
    近日中東以巴戰爭一觸即發,雙方都發出狠話,都說絕不留情,大閞殺戒,作為身在東方的香港人,本應不太注意此事,但好奇心驅使我上網查閱以巴雙方之恩怨,真是一匹布咁長,和一言難盡,而且以巴的「死結」在短期是甚難解決,受苦受難的是以巴的基層市民
  • 淺析巴以衝突的根源與出路
    在中東問題中,影響最大的是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衝突,而衝突的焦點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巴以衝突由來已久,影響巴以衝突的因素錯綜複雜,包括:領土爭端、耶路撒冷地位問題、聯合國的有關決議、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外交與國際環境以及民族和宗教衝突等。歷史上,為了解決巴以問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了五次大規模戰爭;聯合國以及其他大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也作出了大量努力,但巴以衝突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