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高階非球面反射式全景鏡頭設計

2021-02-08 光行天下

摘要:

為了簡化系統配置、提高圖像採集及處理效率,實現單一光學系統環視高清全景成像,依據折反射式光學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了高階非球面反射式360°全景鏡頭,並對光學結構和系統像質進行優化設計。該相機採用高階非球面反射鏡壓縮視場角,將垂直光軸方向俯仰角從-55°到20°的環視目標光引入到系統,接著,在後續光路中利用玻璃透鏡組對目標光進行接收,並使其聚焦於相機靶面,獲得物體的環形全景圖像。通過對系統像質的優化,得到高清的360°環視全景圖像,並對光學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進行了分析。所設計的360°全景鏡頭採用1片高階非球面反射鏡和10片玻璃球面鏡組成,系統的焦距為0.4 mm,光圈數為2.2,俯仰角達到75°,像方全視場在150 lp/mm處的光學傳遞函數值均大於0.3。該360°全景鏡頭採用單一光學系統成像,解決了傳統拼接式全景鏡頭圖像採集與圖像處理效率低的問題,同時通過簡化系統結構,使該產品符合成本低、可量產的要求。

關鍵詞:全景成像;高階非球面;折反射

1 引言

隨著平安城市的建設以及智慧城市的發展,安防監控產品及智能家居產品的需求在不斷提升,同時車載影像市場規模的擴大,促使民用智能全景攝像機日益精進。而為了擴大相機的拍攝視場角,進而獲取更多的圖像信息,360°視場角的全景攝像機應勢而生。將成像技術與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可將全景相機感知到的海量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加工並處理出有意義的信息,使其在家庭安防監控、消費娛樂電子設備、車載影像及視覺傳感器等領域均得到廣泛應用。由於傳統鏡頭的成像視場角受限,目前市場上的360°全景相機均是採用多鏡頭拍攝,再通過圖像的無縫拼接技術實現的全景成像效果,這種相機不僅結構複雜,價格昂貴,同時圖像的採集和處理效率將大大受限。因此,一款兼具廉價、便攜及快速獲取圖像信息的全景相機是實現可智能化、一體化技術優勢的重點研究方向[。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對環視全景成像技術開展了大量研究,Conroy L等人研究了採用兩個反射鏡配合相機組成的立體視覺系統。Christopher Mei等人研究了單視點全向平面柵格的全景成像相機標定方法。北京理工大學徐岸人等採用雙曲面反射鏡設計全景成像。哈爾濱工業大學課題組設計了凹面反射鏡獲取環形全景圖像的柱形物體成像系統。浙江大學課題組對單視點及非單視點折反射相機模型進行了研究,並提出全景凝視成像方法,獲得了成像視場角為180°的圖像[。然而受限於光學元件的加工工藝,至今未有單一光學系統實現360°全景成像的可量產產品報導。

本文主要進行360°環視全景光學系統的設計及優化,利用光學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將高階非球面反射鏡引入到全景成像光學系統中,其接收目標光的垂直光軸方向俯仰角可從-55°至20°,在不需要雲轉臺及多鏡頭圖像拼接的情況下,採用單一光學系統即可實現水平360°視場角的無盲區覆蓋,有效提高了圖像採集與識別的準確度和速度。結構上也較傳統折反射式光學系統有所簡化,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該全景攝像機還具有畫面解析度高、可遠程實時視頻傳輸、可與手機互動、便於攜帶等優點。

2 設計分析

2.1 性能分析

研究設計的全景相機,是基於光軸旋轉對稱的360°廣角成像透鏡的全新投影方案,其中透鏡的視場和圖像傳感器的尺寸直接反射而沒有任何參考透鏡的有效焦距。另外提供了實施開發的投影方案的廣角鏡頭的明確示例。通過高階非球面反射投影的方式,經透鏡組元件得到360°無死角無縫對接環視全景成像,採集使用者感興趣的圖像信息,得到滿意的圖像。研究設計的全景攝像機實現在360°環視全景成像上,較傳統的高速快球攝像機所具有的性能優勢如表 1所示。

2.2 設計原理

高階非球面反射式全景成像的系統成像結構示意圖如圖 1所示,其基本的成像規律分為單視點成像和非單視點成像。當入射到反射鏡面的光線的延長線交於一點則為單視點成像,否則即為非單視點成像,單視點的成像約束可以計算得出反射鏡面的特定二次曲面,非單視點成像則是根據不同投影方式得到反射鏡面的離散數值解,通過高階方程擬合得到高階曲面方程。而反射鏡面的設計是根據物點距離像平面的高度與像點距離圖像中心的半徑成線性關係,通過設定不同的比例係數,得到不同形狀的反射面,反射鏡面與系統成像質量關係密切,通過對不同比例係數的分析,可以得出解析度及像散所受到的影響,依據物體尺寸,得到最優比例係數,從而實現高清成像。

圖1. 360度反射式全景系統成像結構示意圖

反射鏡面的設計中,採用垂直投影均勻解析度的原理進行形狀設計,如圖 2,設定相機的中心為O,有效焦距為f,反射鏡面中心為Om,物體視為中心旋轉對稱,反射鏡面也設定為旋轉對稱的形狀,故在此僅對垂截面的曲線方程進行計算分析,最後再通過中心旋轉得到完整的反射鏡面。反射鏡曲面微分方程的初始值為曲線頂點與成像面的距離d。設待測物體的高度H=50 mm,半徑R=20 mm。物體上A點反射的入射光線在曲面上的點為B,該點的法向量為n,反射光線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成像於像面C點,該點距離像面的中心為R′。設定物體到相機平面的距離為d′,入射光線與相機的光軸夾角為α,反射光線與相機的光軸夾角為β。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其值為θ。反射面B點切線與水平軸夾角為Ф。那麼,設反射曲面的截面方程為z= F(r),截面曲線繞光軸旋轉一周即得到曲面方程。

圖2. 360度全景鏡頭反射鏡面設計原理示意圖

由於反射面滿足光學反射定律,入射角等於反射角,且滿足垂直場景無畸變,故投影關係滿足物高d′與像點半徑R′成線性比例關係。故可得到以下方程(1)~(3):

其中a和b為比例係數。在式(1)、(2)中消去θ,得到2Ф=α-β,即得到等式(4),由於Ф是鏡面點切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因此得到等式(5),根據幾何關係,可得到等式(6)~(8):

聯立以上方程,得到反射鏡的微分方程如式(9):

           9

上式可以簡化為式(10):

              10

根據給出具體參數即可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反射鏡面的曲面方程。在已知物體的尺寸半徑R和相機的焦距f,曲線的投影方程比例參數係數a、b,及鏡面距離d時,就得到確定的鏡面曲線。為了得到高清的360°環視圖像,應對曲面參數進行優化,找到滿足系統光學指標的最優值,得到符合要求的解析度和像散。

3 設計及優化

3.1 光學設計

設計的高階非球面反射式高清360°環視全景相機,要求水平視場角為360°,光圈數F=2.2,焦距為f=0.4 mm,俯仰角為20°至-55°。以下是詳細的系統光學結構,優化分析以及設計結果。

首先,通過MATLAB中的ode45求解器來求解2.2推導的反射鏡面常微分方程的數值解,再通過曲線擬合得到非球面反射鏡面的高階方程[21]。高階非球面的表示方式如式(11)~ (13)所示。採用最小二乘法得出擬合的高階非球面方程的係數如表 2。

其中:c為頂點曲率,e為離心率,a2,a3,a4為高階非球面係數。

高階非球面係數初步計算後,選擇合適的初始結構,設計球面透鏡系統成像,並選用合適的CCD裝配。採用zemax軟體進行仿真,分析系統的成像質量。光學系統的設計指標要求:成像目標距離50 mm時,可分辨細節為1 mm。設計鏡頭要求可搭載1/4 inch的CCD相機,,全視場接收像面直徑D為2.7 mm,,得到的圖像解析度與相機像素尺寸的2倍成反比,故設計要求像方全視場解析度應達到150 lp/mm,鏡頭的相對照度不低於60%。採用光圈數和視場角與設計要求相近的初始結構,如圖 3所示。鏡頭由一片塑料高階非球面鏡以及10片玻璃球面透鏡組成,光學性能指標f=1.0 mm,視場角為全視場75°,軸外光線在高階非球面反射鏡的反射作用下會聚到前組透鏡組,即第2片負透鏡,在第2、3片負透鏡作用下發散,分擔較大視場,增大通光口徑。接著採用三膠合透鏡結構,消除位置色差及球差。然後再用一片正透鏡壓縮光線角度,減小其承擔的視場,有助於後續校正像差。由於第2、3片負透鏡使得系統存在桶形畸變,由於邊緣視場照度會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少量畸變的存在,可使照度得到相應補償。後組先經過正透鏡壓縮視場,再通過與前組方向相反的三膠合結構進行畸變補償,並進一步校正系統像差。

圖3. 360度全景鏡頭系統結構光路圖

通過對鏡頭的焦距f進行整體縮放,使之向目標焦距值靠近,焦距縮放至f′=0.4 mm,優化過程中,為了保證透鏡的量產性,凹面鏡的曲率半徑要大於鏡片口徑的0.9倍,像面半高度限制在1.35 mm,並將垂直光軸方向為基準的俯仰角為增大至20°至-55°。並控制TTL總長度小於50 mm,系統中非球面反射鏡採用塑料模壓製備,玻璃透鏡採用成都光明的環保型玻璃製備。通過操作數MTFA、MTFT、MTFS優化像質,予以適當權重,並通過AXCL、LACL操作數控制色差。

優化過程中通過像差情況調整目標值以及權重值,同時在評價函數中自建立控制操作符以控制整個光學系統的高級像差,反覆優化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經過優化,得到的系統光路圖、傳遞函數MTF、點列圖、相對照度如圖 4所示,系統各個視場在150 lp/mm條件下的MTF值均大於0.3,並在低頻具有良好的反差,傳遞函數曲線相對集中、平滑,對比度以及成像質量較好,符合設計要求。

圖4.360度全景鏡頭

3.2 畸變評價

系統採用反射鏡面要獲得大視場的圖像信息,就只能增大反射鏡的曲率半徑,但這樣又會使得圖像的畸變變大,所以說大視場必然會帶來圖像的變形,需要權衡兩者之間的關係。由於系統的傳遞函數MTF在評價像質時,不能衡量畸變,而非球面反射式成像系統採用平面圓柱投影法進行成像,將三維轉換到二維圓環區域,採用常規的方形區域的畸變評價方式並不適用。為了合理的描述系統的成像畸變問題,引入反射角光線追跡的方法。已知反射角為β,如圖 2所示,其在垂直於像面的成像高度為tan β·f,tan β·f可以看作理想像高,主光線與像面的實際交點位置為實際的成像位置,我們用相對畸變來表示畸變量,其定義為主光線實際像高與理想像高的差值與理想像高的比值,即:

              14

其中:p為相對畸變,ri為主光線實際像高,β為主光線反射角,f為光學系統有效焦距。經過設計及優化,通過式(14)計算得到,成像相對畸變均小於60%。圖 5為光學系統的場區及畸變曲線。

圖5.畸變

為了測試設計的全景鏡頭的實際畸變,對1 cm×2 cm的方格陣列採集圖像,如圖 6所示。全景鏡頭採集的原始圖像如圖 7(a)所示,測量計算其實際畸變約為58%,與理論計算結果相符。通過算法展開的二分圖像如圖 7(b)所示,其徑向相對畸變經過算法校正後低於4%。

圖6.測量全景鏡頭畸變實驗

圖7.全景鏡頭

4 樣品實拍及圖像顯示

360°全景攝像機可應用於智能監控、視覺傳感器、商務視頻會議等場景,圖 8為實際生產的樣品實拍圖,圖 9為應用場景的成像效果展示,和圖像展開效果。可見其實現了360°環視高清無死角成像,且成像清晰,徑向畸變很小,不影響圖像的展開效果。滿足了設計要求,在實際應用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前景。

圖8.360°環視全景鏡頭和相機樣品

圖9.全景圖像

5 結論

本文介紹了實現單一光學系統全景成像的高階非球面反射式360°全景鏡頭的設計。首先通過高階非球面反射鏡獲取成像裝置周圍環視360°的物體表面信息,然後通過透鏡組成像獲取圖像,接著優化了成像像質及光學結構,最後得到高清環視360°全景圖像。系統焦距為0.4 mm,F數為2.2,水平視場角為360°,垂直光軸方向俯仰角為20°至-55°,半像高為1.35 mm,像方全視場解析度為150 lp/mm處對比度大於0.3,鏡頭的相對照度不低於80%。該系統TTL總長為46.7 mm,後工作距為2.5 mm,設計的成本低、體積小,生產出的成品外觀美觀,本設計在產品化中具有行業領先優勢。(來源:光學精密工程 2018, 26(8):1977-1984. )

月廣告位低價出售

詳情查看: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34685.html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廣告合作:QQ 9652202 微信號 cyqdesign

免費人才與求職平臺:http://hr.opticsky.cn

稿件投遞:service@opticsky.cn

相關焦點

  • 珍貴資料:非球面玻璃透鏡模壓成形技術(下篇)
    中國砂輪公司(臺灣)也能夠製造出整體性好,精度高,綠色環保的非球面玻璃鏡片。圖13為日本東芝公司的超精密模壓設備的局部外觀圖,圖14為結構示意圖。德國的肖特長期致力於非球面透鏡的模壓成形技術研究,如圖16所示。其產品在數碼投影儀、數位相機、攝像機、顯微鏡和工業領域得到廣發應用。日本住田獨自開發了在超低溫狀況下將融化後K系列玻璃材料用精密成形的方法,應用於數位相機鏡頭、手機鏡頭,光通信領域。
  • 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的研究進展與技術探討
    由於光學材料性能的限制及寬光譜範圍色差的影響,採用折射式光學繫結構形式很難實現此類光學系統,在工程中一般採用反射式或折反射式的光學結構形式。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在實現大孔徑、多波段、高光學效率系統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近來,隨著設計新方法、波前探測與計算機裝調、大口徑反射鏡輕量化、離軸光學零件加工檢測等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為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單片機為核心接近360°全景式攝像機設計方案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1204.htm採用單片機為核心設計的雲臺控制器在監控場合能實現控制攝像機進行大範圍、寬角度的移動,以使lcd液晶屏圖攝像機能夠達到接近360°全景式攝像
  • 機內合成1.87億高像素,松下發布LUMIX S全畫幅微單及三款鏡頭
    松下LUMIX S系列:兩新機滿足高像素與均衡松下LUMIX S1/S1RLUMIX S1R搭載了全新的4700萬有效像素無低通濾鏡(LPF)CMOS傳感器,以實現高解析度和表現性能,傳感器晶片採用的是非球面微型鏡頭來加強聚光性能。LUMIX S1R實現了4730萬高像素的高解析度和最大ISO 25600的高靈敏度。
  • 如何選擇全景監控攝像機?
    前言:全景監控攝像頭優點這麼多,現在雖然只有為數不多的廠家推出了全景網絡攝像機,但是我們預計用不了一兩年,全景監控攝像機將會像普通監控攝像機一樣普及
  • CODE V微信簡報:CODE V使用示例——緊湊型鏡頭設計教程(三)
    下圖是最終設計的鏡頭數據及玻璃材料。圖21:最終設計的鏡頭數據及玻璃材料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使用CODE V中的非球面專家和玻璃專家選項為這個緊湊型鏡頭系統設計的技術部分!圖23:最終設計的光線像差曲線如上圖所示,您可以將上述評估結果與初始設計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使用了非球面專家的光線像差曲線分析的比例尺比初始設計的小五倍多。
  • 【科普】常見光學瞄準鏡原理及對比——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
    圖3,反射式瞄準鏡剖面結構示意圖 反射式瞄準鏡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結構簡單、價格相對低廉,重量輕巧,便於攜行;反射式瞄準鏡也存在它固有的一些缺點:1. 沒有圖像放大功能,不利於對較遠距離上的觀瞄。不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與望遠式瞄準鏡串聯安裝來解決。2. 現有的照明光源強度偏弱,造成分劃圖像亮度偏低,尤其在強光環境下不易看清分劃。3.
  • 高精度半導體雷射打標機F-θ鏡頭設計
    其中YAG雷射打標機系列中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是半導體雷射打標機,它是目前打標質量精度高、操作簡單方便、價格適中的一款雷射打標機,能夠標記金屬以及非金屬材料,基於其許多優點被人們廣泛關注。其中F-θ鏡頭是雷射打標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F-θ鏡頭的關鍵是在大的成像面內獲得高質量的清晰像點。隨著半導體雷射打標應用需求的不斷擴大,研製相對畸變小、工作面積大、聚焦性能高的F-θ鏡頭顯得非常必要。
  • 戰甲科普:常見光學瞄準鏡原理及對比第一篇——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
    這種瞄準鏡還有另一個名稱——紅點瞄準鏡,因為這種瞄準鏡的瞄準標記通常是一個紅色或鮮橙色的點狀光斑,當然並非所有的反射式瞄準鏡都是用光點的,有些會是十字線、光環或者其他造型,光斑造型由瞄準鏡內置的分劃板決定。圖4是常見的反射式瞄準鏡的結構示意圖。在反射式瞄準鏡內部有一塊分光鏡,這塊分光鏡的的凹面上鍍有一層或多層鍍膜,讓這一面可以透過一部分光,同時又能反射一部分光。
  • Nvidia宣布推出最新AI機器人與360度全景影片拼接技術
    【Technews科技新報】圖形晶片大廠英偉達(NVIDIA)在8月2日宣布,將首度推出在虛擬實境環境 Holodeck 計劃 (Project Holodeck) 中,利用 Isaac Lab 模擬器訓練出的機器人,並同時推出 VRWorks 360
  • 新品 | 理光正式發布新款Theta Z1全景相機
    2月25日,繼2013年推出首款360°全景相機後,理光官網正式發布了其新款Theta Z1 360°全景相機。
  • 我們是校園「360安全衛士」
    無論何時何地安全問題永遠都是重中之重在武商院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保鏢」全天候24小時360°守在我們的身邊我校共有1142個監控攝像機,可分為四種:槍機、球機、人臉識別型、全景型。槍機是所有監控設備中最常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設備,是監控設備家族的老大,也是我們最熟悉的監控設備,在公共場所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尼康58mm f/0.95 Noct鏡頭細節曝光,你猜售價會是多少?
    而佳能曾在1989年推出過 50mm f/1.0 鏡頭,雖然其光圈略輸於 58mm f/0.95,但卻提供了自動對焦功能。另外,我們還了解到58mm f/0.95 S 鏡頭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展示尼康全新的Z卡口系統的終極實力,其機身內徑達到55mm,法蘭焦距為16mm,該鏡頭將成為尼康Z卡口鏡頭的「旗艦之作」。
  • 長焦鏡頭用於水庫魚塘監控方案
    水庫一般相隔距離較遠,不宜布線,同時兩岸之間相對空曠、沒有任何遮擋物,同時周邊網絡設備較少,沒有信號幹擾,適合無線信號的傳輸,設計的整套監控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前端部分、傳輸部分、中心部分。前端部分前端主要由攝像機、防護罩、視頻編碼器、以及安裝支架和基礎設施組成。
  • 日本賓得PENTAX PAIS D-600 6軸旋翼無人機,360 度環景攝影~
    ※如要求像傳統大幅面相機的大比例尺進度可以選配雙星或三星GNSS加上 POS-2高精度 定位定向系統。※ 配置2維雲臺可做正射與傾斜攝影。配置3維雲臺可簡單操作,360 度環景攝影.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的操作高度可達500m,每次滯空拍攝作業時間可達20分鐘,可有效拍攝小範圍區域之高畫質影像。6軸多旋翼型UAS搭配全景攝影模塊,除可拍攝航空照片,亦可進行360度全景照片拍攝。先使用Autopana Giga軟體將連續單張影像製作為全景拼接影像後,並利用Pano2VR軟體將全景拼接影像後製作為720度VR虛擬實境體驗網頁。
  • 【百科】全景攝像機安裝步驟
    第二步:拿出攝像機,按照事先確定的攝像機鏡頭型號和規格,仔細裝上鏡頭(紅外一體式攝像機不需安裝鏡頭),注意不要用手碰鏡頭和CCD確認固定牢固後,接通電源,連通主機或現場使用監視器、小型電視機等調整好光圈焦距。  第三步 :拿出支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鑽等工具,按照事先確定的位置,裝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