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主流作業系統PK戰,究竟會花落誰家?

2022-02-05 慶科信息MXCHIP

摘要

隨著物聯網3.0時代的到來,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級別。為搶佔市場先機,很多企業在信息、數據層面展開競爭,這嚴重妨礙了設備間的互聯互通。若沒有統一的標準或幾大主流作業系統,互聯互通問題將成為阻礙市場發展的瓶頸。因此,物聯網市場出現了各種物聯網作業系統(IoT OS)。

物聯網多樣化的應用,為各種物聯網作業系統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物聯網作業系統起源於無線傳感網絡(WSN)系統,如:TinyOS和Contiki。直到2010年,第一個面向物聯網的作業系統RIOT才出現。2014年7月,上海慶科推出第一款物聯網IoT作業系統MiCO;今年3月Microsoft推出Windows 10 IoT Core;華為最近宣布推出最輕量級的物聯網作業系統Liteos;ARM年初宣布今年Q4將發布IoT OS mbed;Google也在今天的I/O大會上發布了其Brillo物聯網作業系統..….

以下筆者將從物聯網智能硬體創業者的需求層面來簡單分析下幾款具有代表性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Contiki:專門針對物聯網或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的作業系統和協議棧,在科研以及產業化方便得到廣泛的應用。開始走向商業化,國外合作夥伴偏多。在筆者看來,Contiki想要走進中國市場,並與國內智能硬體企業展開深度的合作,並形成共贏的生態環境還是有段距離的。

微軟的Windows 10 IoT Core:Windows 10在IoT方面才剛剛起步,更不用說「經過長時間、大量的用戶測試、產品化驗證」了。顯而易見,對於大部分中小型創業者而言,這也將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ARM IoT OS mbed:專為基於Cortex-M處理器硬體所設計的免費作業系統,包含了安全、通信傳輸與設備管理等功能。但業內多位專家,大都對mbed OS還持保留和觀望態度。最重要的一點是mbed OS剛推出不久,生態系統建設仍在早期階段。況且mbed OS尚未吸引到開發者群體的注意力。

Brillo:是Google剛剛發布的一款基於物聯網的底層作業系統,簡單來說它是一個 Android 的「低配」版本,是從 Android 系統中「剝離」出來的,只留下了一些基本的底層協議,並且能夠支持一些基本的開發板,通過支持 Wi-Fi 和低功耗藍牙等進行通信。所以 Google Brillo 依舊會走開源路線,免費提供 Brillo API 並且支持多平臺,這些舉措將迅速吸引大量的開發者加入,並且能夠快速的推進物聯網系統的普及。

事實上,對國內物聯網應用智能硬體創業者而言,國內的物聯網作業系統似乎顯得更接地氣,深耕於各個垂直應用行業上, 更能滿足中國本土智能硬體開發者的需求,會更具競爭力。接下來,筆者將重點分析國內兩大各具特色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對比項目

上海慶科MiCO I.o.T OS

華為LiteOS

發布時間

2014年7月22日

2015年5月20日

所屬領域

廣泛應用於智能家電、照明、醫療、安防、娛樂等物聯網應用市場

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家居、穿戴式、車聯網、工業等物聯網應用領域

概述

MICO是基於MCU的全實時物聯網作業系統,面向智能硬體設計、運行在微控制器上的高度可移植的作業系統和中間件開發平臺,也是國內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LiteOS是世界上最輕量級的物聯網作業系統,其系統體積輕巧到10KB級,具備零配置、自組網、跨平臺的能力。

OS特性

優先級搶佔式、任務獨立棧空間

優先級搶佔

協議支持

802.15.4、BLE、Ethernet、Wi-Fi、 ZigBee, 6LoWPAN 、MQTT

自帶BLE和Zigbee協議棧,但可以擴展支持BLE,6LoWPAN,Wi-Fi

開發語言

通用的C語言,入門容易,在各領域廣泛使用

通用的C語言,入門容易,在各領域廣泛使用

開發環境

Eclipes、IAR、KEIL等

Keil MDK和IAR EWARM等

支持的硬體

支持符合最低運行條件的多種MCU 體系結構:Cortex-M 系列,MIPS 等,

提供 MCU 平臺級的抽象化, 標準外設驅勱接口

支持ARM Cortex-M、R、A 系列以及DSP等32位晶片架構

可靠性,可移植性

經過大量用戶IoT產品化驗證的實時IoT OS,並已成功移植到ST、NXP、FreeScale、Atmel、TI等廠家的多款MCU上

未做詳細說明

易用性

第一,MiCO提供MCU平臺的抽象化。開發者可以快速構建IoT設備中的軟體;

第二,MiCO系統的靈活性:可以在不同的MCU平臺實現移植。

第三,開箱即用的MiCOKit開發套件,實現快速產品原型開發。

第四,MiCOKit開發套件提供現成的雲連接,開發者輕鬆完成雲端對接。

第五,幫助IoT設備開發者降低軟體開發難度,快速形成可以量產的產品

華為的LiteOS在硬體運行環境初期只支持華為海思CPU,不承諾保證能無縫支持其它廠商的CPU,也不提供其它CPU適配時的技術支持,這也局限了LiteOS的推廣。

而LiteOS開放了底層智能硬體部分的代碼,其實還是為華為物聯網雲服務拉用戶。

安全性

支持MD5, DES, AES,SSL/TLS, SRP,橢圓密鑰生成等多種加密算法,保證數據安全傳輸

基於TLS/DTLS的加密傳輸

表1 上海慶科MiCO I.o.T OS 華為Lite OS基本特性對比

根據以上對比,從物聯網作業系統的成熟度、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易用性等角度來看,上海慶科MiCO優勢更為明顯。接下來,筆者會站在物聯網生態環境的層面來為大家分析這個問題。

對於智能硬體開發者而言,選好開源的物聯網作業系統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基於物聯網作業系統構建一個成熟的、開放的物聯網生態環境更是產業達成合作共贏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一起來分析下上海慶科MiCO和華為Liteos的深度對比表格,看看哪家的技術支持做得更好,物聯網生態環境構建的更出色。

對比項目

上海慶科MiCO I.o.T OS

華為LiteOS

平臺 &技術支持

MiCO社區-智能硬體開發者交流平臺 http://bbs.mxchip.com; http://mico.io

MiCOKiT開發套件(基於豐富的MCU平臺)

物聯網開源技術社區

雲端接入

MiCO OS內建雲端接入協議

MiCO實現對接的雲平臺:阿里智能雲、FogCloud

未作詳細說明

如何幫助用戶量產?

提供完整的設備量產技術,如引導程序,量產燒錄,網絡升級服務,生產測試等

未提及

生態環境

MiCO聯盟生態成員

晶片\MCU:ARM、ST、Atmel、NXP、Microchip、TI、Freescale、Broadcom、Marvell

智能硬體廠商:海爾集團、美的集團、造夢者空氣淨化器、寧波西摩電器、杭州鴻雁電器等

雲服務廠商:阿里智能雲、FogCloud

LiteOS代碼開源!

華為歡迎晶片、智能硬體、開源硬體、組件、應用、雲 端平臺、業務運營等廠家/開發者一起參與進來。(未說明具體有哪些廠商!)

數據 &案例分析

數據幫助硬體開發者降低開發難度,簡化智能硬體開發

- 10年低功耗Wi-Fi模塊技術的磨礪

- 800多家全球客戶已經加入

- 目前運行在MiCO的產品已經超過了1000K 臺

案例分析為企業提供天貓、淘寶眾籌等渠道營銷資源

從2014年雙11開始,到2015年518年中大促,在天貓智能生活館裡的智能家電,均為MiCO系統的實際案例。 http://yun.taobao.com/?spm=a2146.7513987.nav.1.LCwx5h

剛發布,暫無相關數據及案例

精彩預告

上海慶科一直在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業系統及生態系統

20158月將舉辦全球首屆MiCO開發者大會,屆時將發布MiCO作業系統新版本以及MiCO系列書籍(含MiCO、及分冊Atmel\NXP\TI\Freescale)

暫無最新消息

表2 上海慶科MiCO I.o.T OS華為Lite OS為智能硬體開發者提供哪些支持及生態環境對比

通過表2的對比,不難看出,就目前而言,由於華為的Liteos剛剛對外發布,各方面的技術支持還不盡人意,尚未形成自己的物聯網生態聯盟,但是考慮到華為深後的技術積累,筆者還是願意花點時間靜待其成長再作評價的。反觀上海慶科為硬體開發者提供了基於MiCO作業系統的豐富的開發套件及技術書籍;聯合晶片原廠、智能硬體廠商以及雲服務廠商,成立了MiCO聯盟,並為企業提供基於MiCO和阿里小智的「研發+營銷」服務,通過資源共享和智能硬體廠商一起創造出產品整合、集結共贏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實際案例分析,已有超過百萬的智能產品在MiCO作業系統上成功運行。

聯網市場的主流OS?還有待時間的考量。不論如何,OS絕不是研究院研究出來的,一定是隨應用而發展完善、由市場選擇決定的,是「接地氣」的。對於物聯網應用開發者/智能硬體開發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系統的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與此同時,一個OS系統是要結合各種應用,不斷修正、磨合、完善出來的,所以一個真正被市場接受的OS,一定是要經過長時間、大量的用戶測試、產品化驗證,才能不斷優化並成為主流OS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其他現有的物聯網作業系統,至少在中國物聯網市場,上海慶科的MiCO作業系統在主流OS PK戰中確實在行業切入上佔據了先機,並積累了一定量的用戶群,傳統的PC市場上,我們國產的作業系統從來不能與國外的windows、OSX亦或是linux相抗衡,這也已經成為國人的一塊心病。如果可以,我們迫切地希望在全新的物聯網領域,中國自主研發的物聯網作業系統能夠逐步整張起來,健康發展,在物聯網時代能夠實現萬千同胞的作業系統夢……

歡迎關注 MXCHIP-IOE

關於MICO作業系統

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到MICO社區分享

BBS.MXCHIP.COM

相關焦點

  • 物聯網作業系統的新進展
    引言  物聯網作業系統(以下簡稱物聯網OS)最近很熱鬧,2015年5月20日華為發布開拓物聯網領域的「敏捷網絡3.0」戰略,包括物聯網
  • 物聯網系統架構介紹
    在物聯網設備裡面,物聯網網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處在本地區域網與外部接入網絡之間的智能設備。主要的功能是網絡隔離,協議轉化/適配以及數據網內外傳輸。一個典型的物聯網網關架構如下: 剛才舉的例子,是物聯網高級應用裡面的冰山一角。通過引入現在火熱的AI技術。物聯網就能變成智能物聯網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 人與設備可以自由對話,設備與設備之間也能夠對話並自動做出最優決策。綜合所述,物聯網的價值在於提高生產效率,管理效率,極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如何搭建起一個物聯網系統框架呢?它的技術架構又是怎麼樣呢?
  • 都2019年了物聯網還不落地,大公司們急不急?
    寫在前面在分析各家新舊物聯網戰略之前,須先鋪陳清楚幾點:物聯網產業經過多年摸爬滾打,「端管邊雲用」的底層框架已經形成,它界定了物聯網從業者幾乎所有的創新範疇,而具有「領航者」潛質的物聯網巨頭則會在「端管邊雲用」各層均有涉獵。均有涉獵不代表均會投入相關業務,生態的打法將會有效延續。
  • 傳感器將成為安全強大的物聯網基石
    所以,值得一問的是,如果收集數據的傳感器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那麼我們的傳感器到底有多好?可以說,物聯網的傳感器技術目前面臨的最大障礙是系統集成和性能隨時間的推移。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會出現困難。從2004年到2014年,物聯網系統的傳感器平均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從1.3美元下降到60美分,預計到2020年將低至38美分。更便宜的傳感器意味著可以在物聯網系統中裝入更多的傳感器,提高系統中出來的大數據的質量和數量,以便進行分析。開發傳感器技術的公司數量應該會隨著物聯網設備部署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長,傳感器開發商數量的增加會帶來更高的競爭和更大的創新。
  • 誰發明了物聯網?
    這個網絡烤麵包機,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物聯網設備」。(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說施樂公司推出的網絡可樂販售機是第一臺物聯網設備,可是小棗君實在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1995年,比爾蓋茨出版了自己的新書《未來之路》。在書中,比爾蓋茨對信息技術的未來進行了大膽預言,其中就包括很多和現在物聯網應用類似的奇妙想法。
  • 鴻蒙生態圈究竟利好了誰 | 衣公子
    而且,3G燒了那麼多錢終於有了起色,完全夠用,這個時候上4G是重複建設是面子工程。 還有個理由,中國在通信產業上,一直是唯唯諾諾的跟隨者。說到底,對中國人沒信心。 但是,到今天,所有人都在稱讚中國果敢的4G戰略。
  • 塔防三國志武將技能排名詳解_塔防三國志武將pk技能排名
    1、武將pk技能排名pk技能排序:戰心>飄渺>神聖 再勉強好點的是南華 其他都是浮雲」。這是傳統的公認的看法。大家選將pk,也基本是按照以上順序選擇的。2、是否要用低品質的戰鬥之心武將替代高品質的武將?武將整體戰力=武將本身戰力+裝備賦予戰力(1)如果裝備一般的話,武將品質超越技能。
  • 信長之野望大志PK,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同樣,AI也可調略玩家麾下家臣,可送家寶給忠誠度低的家臣鞏固人心,pk版中商人會一次性帶來更多的家寶供大名選購。另外還增加了「恩賞」「感狀」等機制可以代替家寶的功能。如何掌握人心是pk版的關鍵之一。(5) 加入一些新劇本,已公布「小田原徵伐」「關原之戰」「大阪之陣」三個基礎劇本。還有「天文之亂」「織田兄弟相剋」這兩個限時購特典劇本,還有GAMECITY購限定劇本「大志燃燒」,寶盒版限定劇本「豐臣逆襲」。
  • 物聯網PaaS平臺大盤點
    2016年12月,谷歌第一次對外公布了物聯網作業系統Android Things的開發者預覽版本。新版作業系統將能夠支持一系列物聯網設備的計算平臺。而其前身是2015年5月29日,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宣布推出了全新的Brillo作業系統。Android Things除了繼承 Brillo 的功能,還加入了 Android Studio、Android SDK、Google Play 服務以及 Google 雲平臺等 Android 開發者熟悉的工具和服務。
  • 物聯網時代,ARM的Cortex-M23和Cortex-M33等著繼位,但不會那麼快
    該家族包括超低功耗的Cortex-M0/0+、主流的Cortex-M3、帶DSP浮點運算的Cortex-M4和最高性能的Cortex-M7系列。很多全球的大型IC廠商都購買了Cortex-M的IP,有的廠商甚至憑藉Cortex-M成為了MCU領域的領導者。可以說,Cortex-M是業內最廣為人知的MCU架構。然而,事物總是在發展、演變的。
  • 常用 Linux 發行版作業系統大盤點!
    嚴格來講,Linux只能說是一種作業系統的內核,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 「Linux作業系統」 一般指的是 採用Linux作為內核 的作業系統!首先我們選兩個常見的維度,來做個分類吧。這麼說吧,如果沒有包管理器這個東西的存在,那估計僅僅是Linux系統上的軟體安裝,怕是就要勸退很多用戶了,因為很多的軟體依賴處理會讓人抓狂。
  • 中美科技戰:打了華為,為何小米再遭殃?
    這三年來,同為國產手機品牌的小米,是否會成為華為之後的下一個打壓目標,一直是大家的擔憂。除了硬體,小米在軟體作業系統方面也在不予餘力地投入,推出了基於開源實時作業系統 NuttX 打造的物聯網嵌入式軟體平臺——Xiaomi Vela,目標在各種物聯網硬體上提供統一的軟體服務,打通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 最全面的 Linux 系列作業系統下載地址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作業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作業系統。
  • 像查詢資料庫一樣查詢你的 Linux 作業系統信息 | Linux 中國
    Linux 提供了很多幫助用戶收集主機作業系統信息的命令:列出文件或者目錄的屬性信息;查詢安裝的軟體包、正在執行的命令、開機時啟動的服務;或者了解系統的硬體。每個命令使用自己的輸出格式列出系統的信息。你需要使用 grep、sed、awk 這樣的工具過濾命令輸出的結果,以便找到特定的信息。此外,很多這樣的信息會頻繁變動,導致系統狀態的改變。
  • 利用BusyBox組件進行物聯網設備攻擊的黑客組織惡意行為分析報告
    通過功能精簡、共享代碼等方法,BusyBox保留了最常用的功能,同時大大壓縮了可執行文件的大小。一般而言,BusyBox可執行文件只有5MB左右,而Ubuntu或CentOS等完整的Linux發行版本至少需要數百MB空間。因此,BusyBox為小型嵌入式Linux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POSIX環境,被廣泛應用於路由器、攝像頭、智能設備等基於嵌入式Linux的設備上。
  • 原創 | 利用BusyBox組件進行物聯網設備攻擊的黑客組織惡意行為分析報告
    例如:為了進一步簡化命令,BusyBox還提供了符號連結功能,例如:‍2BusyBox在物聯網設備中應用廣泛,安全問題湧現由於BusyBox容易編譯、配置和使用,它在嵌入式Linux作業系統中應用廣泛。許多網關、攝像頭類物聯網設備中運行的openwrt、buildroot等固件或工具,均使用BusyBox組件。
  • 美國主流精英究竟有多討厭川普
    雖然川普對選舉過程中採用郵票選舉方式大為不滿,目前也在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但究竟能否改變這個結果還是一個未知數。川普,這個上任時說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總統,僅一屆便卸任,這在美國總統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不用多說我們也能想到川普的尷尬吧。
  • 使用Grub命令行來營救Linux作業系統
    在採用Grub啟動的Linux系統中,當由於操作人員無意破壞/boot/grub/menu.lst文件後,Linux系統就無法通過grub界面啟動了,只能通過Grub命令行來引導、營救啟動作業系統。
  • 值得關注的12種物聯網傳感器類型
    這是我們的天性,也正是物聯網傳感器崛起的原因。在物聯網還沒有出現之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型的測量設備,包括溫度計、磁力計(其中指南針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高度計等等。這個清單永遠不會結束。在這些設備中使用的傳感器是為了檢測、測量和報告一次一個真實世界的變量。
  • 夢幻西遊:藏寶閣試穿區也能打PK,可以免費帶著服戰裝備打擂臺
    在夢幻中特技和特效是可以劃分為pk類和任務藍字的,pk類的藍字跟任務類型的藍字疊加到一起就是不怎麼好的,就像上面的這件100級的女頭,這件女頭擁有破甲術和用不磨損,雖說永不磨損在任務和PK中都能夠降低耐久度的消耗,小編還沒見過哪位PK大佬無法承受裝備耐久度的成本,而破甲術純粹是的pk中使用的,所以這件裝備的永不磨損存在的意義不大。這樣的運算邏輯真沒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