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備三師簡介

2021-02-07 風雪軍歌微刊




中國人民解放軍守備第三師(第一個):  1959年3月7日由瀋陽軍區獨立守備8、9、15團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守備第三師。6月該師撥歸39軍領導。  1958年3月將守備15團(原邊防3團)調歸3兵團建制。擔負黃金臺至大連灣防務。  1959年4月守備15團調歸守備3師建制。  1960年3月該師調往甘肅省酒泉地區,改為工程兵部隊,該師番號撤銷。   中國人民解放軍守備第三師(第二個):  1963年3月在莊河黃柏樹組建第二個守備3師,師長袁春田,政委王方成,成立時先組建師直和守備7、8團,另將警備區直屬的炮570團和原歸149師指揮的大鹿島守備營調歸該師建制。  該師組建之初,由瀋陽軍區從所屬各軍抽調幹部組成42個連隊的架子,從錦州步兵學校調兩個學員隊,160人任基層幹部,抽調300名老兵做為骨幹,並補充2280名新兵組成。  11月又在守備2師整編時,由該師編餘的6個步兵連為基礎,組建守備9團,以原守備11、12團自行火炮營為基礎,組建師自行火炮團。至此,該師組建完畢。師部駐地莊河黃柏樹,守備7團駐地東溝縣光頭山,守備8團駐地莊河王家店,守備9團駐地莊河英烈士,自行火炮團駐地莊河沙裡塗,炮兵團駐地東溝縣大孤山。  1963年7月10日—20日接替50軍149師防務,擔負遼東半島碧流河以東鴨綠江口的瓜窪溝地區沿海的守備任務。  1964年12月50軍150師高炮營調歸守備3師建制。  1969年2月27日守備2、3師對調防務,守備3師由莊河、東溝縣移防金縣地區,師部駐地亮甲店7團駐地杏樹屯、8團駐地董家溝、9團駐地石河,炮兵團駐地華家屯,自行火炮團駐地亮家店。  1969年7月21日—29日調守備3師進駐烏蘭浩特、索倫、德伯斯、吐列毛吐、突泉地區擔負守備任務,歸16軍指揮。  1969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守備第三師。  1970年1月改歸吉林省軍區領導指揮。  1981年11月1日該師改歸白城守備區建制。  1985年9月白城守備區撤消,又改歸赤峰守備區建制。  1992年隨守備區一起撤消番號。

(資料來著百度搜索)

備註:風雪壯歌·是守備三師的微信公眾號,是弘揚三師傳統,凝聚三師軍魂的網際網路微信公眾平臺,請守備三師的戰友們閱讀後點擊二維碼關注,繼續分享後續作品。

守備三師戰友聯誼交流平臺·是提供守備三師戰友們聯絡交流的微信平臺。進入平臺需在平臺內的戰友邀請或至電17302482730先添加微信好友再邀請進平臺,進平臺的戰友需要微信綁定銀行卡。




相關焦點

  • 守備12師歷任政治委員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東抗日義勇隊分隊長,蘇魯豫支隊排長,八路軍115師民運幹事,新4軍3師7旅20團民運股長、教導員,3師特務團教導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西滿獨立師1團副主任, 7縱21師60團副政委,44軍132師394團副政委。
  • 【微史館】之南京軍區守備三師
    ● 1960年8月,守備十八師獨立第4營調至前三島,改為前三島守備營。 ● 1961年3月,守備二十六師43團4營4個連隊調入編為守備十八師步兵營。 ● 1961年4月,以獨立第1、2、3營為基礎擴編守備第46團,團部駐墟溝;獨立第5營擴編為守備第47團,團部駐東西連島;守備第44團團部駐大伊山。
  • 守備第三師 八一再相聚
    從黃海前哨到科爾沁邊關,從一無所有到建起完備的戰場,用自己的忠誠和熱血,勝利地履行了「守備」——這一神聖的職責 守備三師簡史1963年3月在莊河黃柏樹組建第二個守備3師,師長袁春田,政委王方成,成立時先組建師直和守備7、8團,另將警備區直屬的炮570團和原歸149師指揮的大鹿島守備營調歸該師建制。
  • 北京軍區守備第五師
    北京軍區守備第五師1974年4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北京軍區工程兵第七工區(京字411部隊),在河北豐寧縣土城子公社改編為北京軍區守備第五師(51167部隊,先後駐紮:74年六間房,77年三間房),隸屬河北省軍區領導。下屬原工程兵第150團、215團為基礎組建守備第17團(駐紮:圍場縣)、守備第18團(駐紮:隆化縣郭家屯)、守備第19團(先後駐紮:三間房、四間房)。
  • 難忘的守備一師
    1964年10月,由北京軍區陸軍第21軍61師、63師抽調官兵,在山西太原組建北京軍區工程兵第1工區,轄基建工程兵第147團、148團、167團。1965年11月,調往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1969年10月1日,改編為北京軍區守備第33師。1969年10月21日,改編為北京軍區守備第一師。148團改編為守備第1團,駐防化德縣。
  • 原獨立師(守備第三師)師史簡述
    (駐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蘭州軍區守備師(第19軍代管)番號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第一師,1982年10月改稱為第19軍第57師;甘肅省軍區獨立師番號改編為守備第二師,駐景泰川)  1985年10月,在「百萬大裁軍」中,蘭州軍區守備第3師建制撤銷。
  • 守備七師---我的部隊我光榮!
    今天就說說我的部隊,瀋陽軍區守備第七師。    1978年8月,瀋陽軍區組建守備第七師。轄守備19團、20團、21團,炮兵團,工程營。其中守備19團前身為1976年12月,瀋陽軍區獨立守備團改稱為瀋陽軍區守備19團。守備七師就是以守備19團為核心組建的。  1980年10月,工程營撤銷由23軍負責組建坦克團。  1985年10月1日,隸屬於23集團軍建制。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的北京軍區守備一師三團
    我們北京軍區守備一師三團的全體官兵永遠不會忘記,一九七九年中越自衛反擊戰開打後,我們北線部隊為了嚴防蘇軍乘虛而入,從內蒙古的北部邊疆入侵我國,全團全體官兵以百倍的警惕和充分的軍事鬥爭準備在各陣地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殲滅來犯之敵的歷歷往事。一九七九年二月初,我們守備一師接到中央軍委秘電,命令全師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做好抗擊蘇軍對我國的入侵。
  • 66年守備7師士兵叛逃,空24師半路截殺:打,打到落海為止
    1966年,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為了捍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在各個重要地區布置了邊防部隊,福建軍區守備第7師就是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沒有人想到,3名士兵居心叵測,背叛中國,逃往臺灣。危急形勢下,中國派出空軍24師截殺,繼續打,打到完全落海為止,記66年空24師1.9截殺叛徒戰鬥。
  • 守備19團沿革
    團的前身是:瀋陽軍區獨立守備團(代號1470部隊、81673部隊),之後又將獨立守備團改為守備16團,一年後,瀋陽軍區組建守備6師將我團番號轉守備6師。19團又恢復為獨立守備團。我團是1969年12月由39軍組建,1970年元月5號之前開赴駐地。
  • 66年,守備7師3名士兵叛逃,上級下令:打,打到落海為止
    為了以防不測,中國在各個關鍵點都布置了防衛部隊,福建軍區的守備7師就在這種背景下組建了起來。可是誰能想到,守備7師竟然爆發了一樁驚天醜聞,三名士兵居然殺死自己的戰友,選擇了叛逃,這次事件震驚了國內外。驚天血案這次事件的發生,倒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意外。事件發生的1966年,守備7師剛剛組建沒多久,部隊中的士兵之前是從各大部隊抽調的,彼此之間還沒有渡過磨合期。
  • 2020年八一建軍節原守備八師在沈部分戰友聚會剪影
    2020年7月26日,原瀋陽軍區守備第八師在沈的部分現已退休幹部戰士,在瀋陽渾南新區好記餡餅渾南店舉行隆重舉行。原師政委楊春文,師參謀長石長榮以及十幾位官兵參加活動。大家追思歷史,感慨萬千。展望未來,風光無限。
  • 全國五好家庭事跡簡介丨十師一八五團馬軍武家庭
    全國五好家庭事跡簡介丨十師一八五團馬軍武家庭 2021-01-15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3軍129師386團
    1956年8月,榆林守備區擴編為廣州軍區守備21師,386團改稱守備150團,團長張志剛,政委孔震,參謀長陳秉義,副團長魏宜勝,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郭德慶。  1957年5月,守備150團改稱守備152團,團長張志剛,政委張星珠,參謀長陳秉義,副團長魏宜勝,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郭德慶。  1959年12月,守備152團參加海南軍區組織的海岸防禦戰鬥演習。
  • 當代三位龔姓將軍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三八五旅七一六團連長、營長,晉綏軍區第三軍分區遊擊大隊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獨立三旅特務團參謀長,第九團副團長,第二十四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甘肅軍區武都軍分區司令員,西北軍區後勤部車輛管理部部長,軍區司令部裝備計劃處處長,騎兵第一師師長,新疆伊犁軍區司令員,東疆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參謀長、軍區司令部顧問。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 24軍原守備七師(旅)老營房印記
    1969年3月,改稱河北省軍區獨立師(51179部隊),轄步兵第1團(原獨立1師1、5團合編,駐滄州)、2團(獨立1師7團,原內蒙古軍區獨立師5團)、3團(原獨立1師2、3團合編,駐灤縣)、4團(原獨立2師8團)、5團(獨立1師4、6團合編)。1974年4月,3團調出改為北京軍區守備4師14團。 ● 1976年3月,河北省軍區獨立師組建炮兵團。
  • 衡陽空8師簡介(想進部隊直接當士官的進來看看)
    衡陽空8師簡介空8師空8師1950年11月27日在吉林四平組建
  • 陸軍第五十一師「南京保衛戰」戰鬥詳報
    俞濟時接受任務後立刻做出部署,他命第51師擔負南京外圍淳化鎮的守備任務,第58師在南京外圍的牛首山一帶構築防禦陣地。從12月5日開始,日軍第9師團分別對淳化鎮和牛首山陣地發動猛攻。第301團代理團長紀鴻儒率領所部以簡陋的步槍、機槍和手榴彈等輕武器與日軍的飛機、大炮相搏。
  • 百面戰旗部隊簡介(53):刺殺優勝連
    白刃戰中,7班長李永慶衝入敵群,左突右剌,連續剌死兩個鬼子,在自己被敵人刺傷的情況下,堅持戰鬥,又刺死一名鬼子;戰士劉廷玉連續刺死兩名鬼子後被敵人剌傷,在與三個敵人扭打中毅然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刺刀見紅的戰鬥讓戰士們眼睛都是血紅的,刺刀彎了用槍託,槍託斷了用石頭、用拳打腳踢加牙咬……,經半小時激戰,全殲日寇並活捉三個日軍,讓不可一世的武士道知道了漢唐雄風才是他們的祖宗。
  • 光榮的團隊——112師炮兵團
    目 錄一、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二、凱旋迴國 駐防通化三、移防華北 文革歲月四、唐山地震 抗震救災五、撥亂反正 鐵甲炮兵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23日,112師山炮營從輯安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抗美援朝,連續參加了一至四次戰役,付出了重大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