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我國領海」
「你已擅自闖入,違反了國際法準則」
「請接受我們的檢查」
緊急的口令連續傳來,空氣仿佛瞬間凝固……
然而,這並不是一場突發事件,而是高度逼真的實景演習。日前,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走進海軍東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在義烏艦上親身經歷了這場緊張精彩的臨檢拿捕演練。
義烏艦上,一發紅色信號彈突然升空,划過天際,對」可疑商船「進行警告。在商船拒絕停船的情況下,艦上戰鬥警報響起,全艦迅速轉入臨檢拿捕部署。無人機起飛抵近偵察,火力支援組持槍待命,艦上廣播對可疑目標船隻用中英雙語交替喊話。
隨後,一架小艇吊放入水,朝目標船隻急馳而去,警戒組、搜檢組、控制組迅速登船,按戰鬥隊形推進,展開艙室搜索。
前方有情況!一名艦員用手語發出「停止」的信號,各小組進行偵查,並向母艦報告。經查證,駕駛室有兩名武裝分子,小組隊員分別從三處同時突入駕駛室,擊斃駕駛室前部武裝分子,俘虜海圖桌附近武裝分子。
「砰!砰!」飛行甲板傳來兩聲槍響,原來是警戒組正在鳴槍示警,並高喊「FREEZE(不要動)!」,控制住了即將暴動的船員。
「安全,武裝分子已被擊斃。」最終,艦隊控制住」可疑商船「,並查出該船攜帶有大量違禁物品。在移交給海警部門後,義烏艦人員返航。
演習結束,身臨其境的知事已不禁汗透衣襟。
臨檢拿捕,相信看過《紅海行動》的小夥伴們不會陌生。影片開頭,我國商船在索馬利亞海域外遭遇海盜劫持,張譯飾演的楊銳隊長帶領「蛟龍」突擊隊對我國船員進行了成功營救。
如今,《紅海行動》中的「楊隊長」張譯與「政委」王強重返艦隊,與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一同登上鄂州、義烏、馬鞍山三艦,與官兵親切互動。
兩位演員都有過多年的軍旅生涯,且多次以軍人形象現身螢屏。「每個人都有使命。我覺得,我的使命就是演好軍人,用每個軍人角色給廣大官兵鼓勁。」作為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的演員,王強被譽為「軍人專業戶」,一直以來為觀眾展現軍人的忠誠堅毅、睿智勇敢。
與《紅海行動》中的臨沂艦相同,馬鞍山艦出色完成了國內、國際重大軍事演習、艦艇出訪等任務,特別是在兩次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和多次赴釣魚島海域執行巡航任務中,表現神勇,成績顯著。
馬鞍山艦所在支隊也是不折不扣的「海上鐵拳」。儘管這支隊伍還很年輕,但其前身曾參加過頭門山海戰、解放一江山島、崇武以東海戰等海空戰鬥42次,創造了海軍史上「海上近戰夜戰」、「小艇打大艦」等成功戰例。
目前,該支隊駐守東南沿海一線,地處我國海岸線的中間點,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力量。
「以艦為家鷗作伴,萬裡巡邊浪作床」是對支隊官兵的真實寫照,支隊兵力分散多地,大部分處在偏遠海島地區,常年擔負各類戰備和演訓任務,在航艦艇年均出海超過150天……
「在港岸苦練,在海上精煉。」鄂州艦的一名艦員告訴知事,在不出海的日子裡,官兵們在港岸仍要「白+黑」地訓練專業本領,同時深化戰法研究、創新組訓模式,提升部隊技戰術水平和遂行任務能力。
戰備巡邏常態化、遠洋護航實力強、艦艇像「下餃子」般下水、新型艦載戰鬥機批量列裝……69年來,人民海軍建設日新月異。
一個月前,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了海軍史上最大規模閱兵,遼寧艦和7艘水面艦艇組成的航母打擊群首次亮相。閱兵結束後,遼寧艦航母編隊立刻投入訓練,出巴士海峽、奔西太平洋、過宮古海峽、進東海,開展實戰化對抗演練。
軍艦的戰鬥力水平要通過訓練來提高,通過實戰來檢驗,新時代的人民海軍正在深海練兵與大洋礪劍中淬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