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二院203所銫原子鐘助推中央電視臺 時間基準國產化

2021-02-18 計量資訊速遞


點擊關注 計量資訊速遞,一同見證中國計量事業發展歷程!

  近日,航天二院203所承接CCTV老臺址改造的總控時鐘系統,再次與中央電視臺籤訂一套國產銫鐘守時系統合同,該系統主要用於中央電視臺新址總控傳輸信號的處理。此次203所將為央視提供兩套銫鐘、標準信號導換器、北鬥信號發生器、北鬥信號導換器,作為主設備和備用設備,實現了全部設備的國產化。2012年該所已為中央電視臺提供了一套設備,作為備用設備一直運行至今,其產品性能與售後技術支持獲得用戶高度評價。

  銫鐘是精密的計時器具,銫鐘在時間頻率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際單位「秒」是依據銫原子躍遷對應輻射周期的持續時間定義的,目前國際原子時間的保持也是靠銫原子頻標來完成的。銫鐘作為頻率源,具有體積小,無漂移的特點。廣播電視要確保信號載頻準確穩定,避免不同頻道之間的幹擾,準時準點切換已安排的節目,就需要一套高質量高標準的時頻設備。

  203所此次為中央電視臺提供的時頻設備,還包括兩臺北鬥信號發生器和一臺北鬥時鐘倒換器。兩臺北鬥信號發生器互為備份,由一臺時鐘倒換器實現自動或手動切換。北鬥信號發生器接收北鬥二代時間信息,向外提供參考到GPS上的LTC時間碼。在沒有北鬥信號時,可以參考到本地銫鐘輸出的10MHz,從而使LTC時間碼在長時間內仍保持高指標和優良的同步性能。LTC時間碼是廣播、電視設備中使用的一種絕對地址編碼。利用LTC時間碼的控制功能,可以實現錄音機與錄像機或其它設備之間的完全同步。

  據悉,此次提供的銫鐘,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改進。一是增強整機抗幹擾性能,系統所處機房環境嘈雜,幹擾信號多,且機房設備都集中在一個區域,整機結構設計必須充分考慮電磁兼容性,有效屏蔽外界電磁幹擾。二是在設備中增加狀態指示,提供網絡支持,可有效監控設備得運行狀態,當設備出現問題時,告知總控系統,便於快速維修和維護。三是整鍾重量,通過優化電源、去除冗餘設計及採用定製機箱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設備的重量,便於搬運。

  此前國產銫鐘從未以商品的形式面向市場,國內各守時中心均採用美國Symmetricom公司生產的5071A作為標準源。此次合同的籤訂,標誌著203所在推進國內守時授時系統原子鐘國產化方面更進一步,同時也從傳統的原子頻標產品向時頻設備供應商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來源:航天203所┆計量資訊速遞編輯整理」

— END —

計量資訊速遞

微信公眾號:JLZXSD

專注計量資訊分享與傳播

第一時間發布有價值的計量行業資訊

投稿郵箱zgjlbk@qq.com

相關焦點

  • 時間單位——秒的演進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建立,科學家認識到原子內電子能級間的特徵躍遷頻率,具有比天文現象高得多的穩定度,更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更適用於作為時間標準。1955年,世界第一臺銫原子鐘誕生。1961年,國際計量委員會就提議採用銫原子基態躍遷作為秒定義的候選。
  • 一種CPT銫原子鐘控制系統的設計
    設計了一種CPT銫原子鐘外圍控制電路系統。系統利用微調和粗調兩級電流調節共同驅動VCSEL雷射器工作,相對於單一電流調節,輸出更加精準;採用鎖相環電路產生可調製的微波信號;為實現微波功率可以調節,採用PIN二極體調節微波功率衰減;同時採用軟體調製解調方法代替傳統硬體調製解調電路,節約電路邏輯資源。
  • 「北京時間」從陝西發出 ——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把時間單位定義從天文時轉變到原子時,對於時間系統有基礎性作用的高性能原子鐘,更成為各國爭奪的戰略資源。儘管中國擁有研製原子鐘的能力,但對於高性能的銫原子鐘卻長期未能獲得技術突破。2005年,現任國家授時中心主任的張首剛受命前往國家授時中心,在相關研究「零基礎」的情況下開啟了中國高性能原子鐘的研究。
  • 航天科工二院25所:永遠閃亮的微波雷達研製之光
    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研製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這次關鍵任務的核心產品,是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完成我國首次月球軌道自主交會對接任務,助力嫦娥五號實現「太空牽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職工小家」一角1月29日,記者來到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探訪和感受航天青年加班加點為空間工程加油幹的熱度。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砥礪奮進五十載 不忘初心鑄神弓
    從茫茫戈壁到雪域高原,從深邃太空到湛藍深海,從國之幹城到民之衛士,都鐫刻著206所的強軍使命,都訴說著206所的強國夢想。這就是飛彈發射和發射控制技術的引領者——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篳路藍縷啟新篇1970年7月15日,為滿足我國武器裝備研製發展需要,當時的第七機械工業部決定組建地面設備研究所——二院206所。
  • 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核心技術驅動消防救援產業新拓展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以下簡稱206所)民用產業領域喜報頻傳,先後斬獲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森林滅火炮、應急呼吸面罩、消防外骨骼三項採購合同,成功挺進森林消防領域。同時,206所立足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申報的兩項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人機混合伴隨保障牽引車伴隨牽引車》和《非抵近式多功能偵測車》,從全國百餘個申請課題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批准立項,為後續深挖森林消防市場奠定基礎。
  • 看二院「天鯤」「天盾」團隊如何感動航天科工
    參與航天科工感動人物投票,為二院「天鯤一號」衛星研製團隊、「天盾」團隊投票,就有機會過一個酷炫拉風的年!為弘揚航天精神,引導職工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活力、增強信心、集聚才智,推動「航天夢、強軍夢、中國夢」早日實現,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於2017年11月啟動2017年度「航天科工年度感動人物」評選活動。二院「天鯤一號」衛星研製團隊和「天盾」團隊入圍最後的評選。
  • 時間頻率子系統概念
    北鬥系統時間BDT採用組合時鐘技術,由MCS站的時頻子系統(Time and Frequency System,TFS)維持;TFS主要由原子鐘組(Clock Ensemble,CE)、內部測量單元(IME)、外部比較單元(OCE)、數據處理單元(DPE)和信號產生單元(SGE)等5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 「澳門國際航天高峰論壇」助推太空科技融入城市建設 力促航天國際合作創新發展
    —— 葉嘉安航天技術與我們生活越走越近,共同協作,我們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包為民航天技術助推智慧海洋建設。—— 潘德爐太空技術、科學研究、人類生存這三個要素一個都不能缺。與此同時,大會將舉辦三場分論壇,首場論壇的主題為「太空技術構建智慧城市」,航天技術透過信息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融合及時空基準等不可替代的優勢,成為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以及有助於現代化城市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模式升級、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為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
  • 平均20天將1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謝軍率隊刷新中國航天發射紀錄
    1982 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謝軍被分配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504 所工作,該院是中國「北鬥計劃」主力,從上世紀 80 年代起就一直擔負著北鬥衛星系統和產品的設計製造工作
  • 航天史:21.自由鐘7號
    儘管他在太空的時間很短,但是對美國人來講,這也是個了不起的突破。儘管在蘇聯人看來,這種亞軌道飛行實在是不算什麼。赫魯雪夫就譏諷這是「跳蚤的一躍」。美國總統甘迺迪對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們宣布,美國要在70年代到來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要知道滿打滿算也只有9年時間了。但是甘迺迪和副總統林登·詹森明白,美國的國力是遠超蘇聯的,只是現在的能力還沒有發揮開罷了。
  •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之區別
    以上內容來源於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的內部論壇,是網友頗具調侃意味的總結,其實也並非完全如此,航天科技也研製戰略飛彈,而航天科工除了主營各類飛彈武器外,也研製衛星等航天產品,同時兼營機械、電子、化工、通訊、交通、計算機應用、醫療器械及建築等多種民用產品。那麼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到底有何區別呢?
  • 航天科工動態(第3期:無人機)
    23所(北京無線電測量研究所)6.2)二院207所(北京環境特性研究所)6.3)二院206所(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6.4)二院二部仿真公司(航天科工仿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11月13日,航天科工集團在第九屆珠海航展上發布了無人機母品牌
  • 4月18日航天二院科技大講堂 · 院士大講堂網絡直播
    授課時間:4月18日 下午15:00-17:00授 課 人:杜善義,中國工程院院士
  • 航天科工206所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
    中國日報12月29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獲悉,該院206所近年來大力鼓勵創新,不僅在軍民融合領域取得了豐碩成功,還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值得借鑑的新路。據了解,作為大型航天科研院所,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組建於1970年,是以發射和發射控制技術為核心,集研究、設計、試驗、生產和服務保障於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