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家園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別人可以對你恣意妄為

2021-02-23 單讀



湧入歐洲的難民,再次挑戰著現代民族國家的版圖和邊界。美國主導的地緣政治,古老歐洲的文化精神,在遷徙中開始鬆動。而在伊恩·布魯瑪所著的《零年》中,曾經記述過二戰之後國際政治和地理的一次變動,德國也是其中的主角——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英、美、蘇三國元首一致同意「以有序而人道的方式」驅逐中、東歐的德裔居民。




《零年》(節選)

作者 | [荷] 伊恩·布魯瑪

譯者 | 倪韜

1945 年的夏天,酷暑難耐,英、美、蘇三個戰勝國的領導人在波茨坦會晤,會上宣布的決定聽起來就像是正確的大白話,甚至有些索然無味。在驅逐中、東歐的德裔居民一事上,盟國首腦達成以下共識:「三國政府在全方位考慮了這個問題後,確信把留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德裔人群以及相關人員遷至德國一事勢在必行。各方同意,屆時出現的任何人口流動都應以有序而人道的方式進行。」

聽上去很公道。兩年前的德黑蘭會議上,邱吉爾、羅斯福和史達林已經同意把波蘭東部大片領土割讓給蘇聯。這項遣返德國人的協議,倒是和領導人之間令人意外的友好氛圍頗為協調。美國總統哈裡·杜魯門(Harry Truman)和史達林顯得尤為投緣。(杜魯門不太喜歡邱吉爾;英國首相曾試圖拍杜魯門馬屁,結果熱臉貼了冷屁股。)在位于波茨坦的總統官邸「小白宮」內,杜魯門為史達林和邱吉爾彈奏了帕德雷夫斯基(Paderewski)[1]的G 大調小步舞曲。史達林叫道:「啊,真好,音樂真是個好東西,它驅走了人類內心的獸性。」

杜魯門對史達林的熱乎勁兒似乎為當時許多美國軍人所共享。美軍軍報《揚基人》在有關波茨坦會議的報導中,寫到史達林「很輕鬆地成為這場高朋滿座的盛會吸引士兵關注的一塊最佳招牌。而且這還是在流言四起、說他事先已得知日本人會投降之前的事。來自紐約州長島市的約翰·圖沃希(John Tuohy)下士在參軍前是派拉蒙電影公司的訂票員,如今在大腕雲集的小白宮前站崗放哨。他形容史達林『比預想中的要矮小些,但身上一塵不染,穿著漂亮的軍裝』」。《紐約時報》把三個戰勝國首腦在廢墟中磋商的畫面形容為「三個走進墓地的人;他們手上握有全世界大部分權力」。這其中自然就包含了決定1 100 多萬德裔移民命運的生殺大權。他們中不少人在如今屬于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地區擁有很深的根基。

波茨坦會議上的言論蒼白乏味,但潛藏在背後的思潮則顯得冷酷無情得多。蘇臺德區、西裡西亞和東普魯士的幾百萬德國人已經被趕出家園。就在波茨坦會議召開前,史達林還讓捷克斯洛伐克總理茲德涅克·費林格(Zdeněk Fierlinger)放寬心:「我們不會妨礙你們。把他們都趕出去」。

在雅爾達,邱吉爾告訴史達林,他「對用武力驅逐幾百萬人的想法並不感到驚訝」。史達林也向英國首相拍胸脯保證:「(波蘭)再也不會有德國人,因為我們大軍殺到的時候,德國人將聞風而逃,一個都不剩。」邱吉爾接著他的話說道:「那麼就有一個問題,如何在德國安頓這批人。我們殺了六七百萬德國人,戰爭結束前估計還得再殺個100 萬。」史達林喜歡精確的數字,他想問個清楚:「究竟是100 萬還是200 萬?」邱吉爾答:「哦,我可沒打算設什麼上限。這樣的話,就能在德國騰出空間,那些有用的人就能填補這一空間。」


一些遭到驅逐的德國人曾是納粹的熱情擁護者,甚至還是戰犯。生活在德意志帝國邊陲的德國平民中,有不少——甚至可能是絕大多數——都對納粹黨和其當地部屬懷有好感,特別是在蘇臺德區。雖然富甲一方,但那裡的日耳曼人早在1938 年之前就深感捷克人把他們當成二等公民。即使這樣,許多人還是跟納粹撇清關係,有些還積極反抗過納粹。但無論是邱吉爾,還是史達林,都無意作這種細化區分。所有德國人都得捲鋪蓋走人:罪犯、納粹、納粹反對者、男人、女人和兒童,無一例外。

在史達林和希特勒的政策裡,人口遷移、大規模驅逐和邊界變動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但邱吉爾腦子裡想的是另一起先例:根據1923 年的《洛桑條約》,希臘同意讓國內的穆斯林移民土耳其,土耳其則讓信奉希臘東正教的土耳其人遷往希臘。實際上,由於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戰爭,早在1923 年前就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人口流動,而且都是自發形成的。官方主導下的人員交換相對而言較少出現流血。但在1945 和1946 兩年裡,中、東歐出現的人口流動在規模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然了,人員交換多少還是有的:波蘭東部併入烏克蘭,那裡的波蘭人就搬到了西裡西亞。這片曾經的德國領土,現在已經一個德國人也不剩了。說是交換,但真實情況是,差不多1100 萬人被迫背井離鄉,而且其過程很少是有序而人道的。

柯尼斯堡的漢斯·格拉夫·馮·倫多夫醫生相信人類之所以表現得像野蠻人,是因為他們背離了上帝。他曾一度試圖徒步離開被炸彈和大火毀壞殆盡且被劫掠一空的故鄉。他估摸著,如果擠上一班開往西方的火車——通常是煤車或牛車——實在太過危險,於是,他就在悽風冷雨中走過一片「荒無人煙的大地」:

(經過)一片片無人收割的農田……彈坑、被連根拔起的樹木、翻進壕溝的軍車,以及被燒毀的村莊。我在一間破敗的屋子裡躲避風雨,突然感到有什麼東西在動。磚頭地面傳來一陣響聲。一些衣衫襤褸的人這兒那兒地站著,凝望天空。他們中間有三個孩子瞪著我,眼神中帶有敵意。很明顯,他們也想逃離柯尼斯堡,但是被困在了這裡。被俄國人抓住後,他們被命令哪也不準去,因此進退維谷。他們的最後一頓飯,是從稍作停留的俄國卡車上拿來的幾個土豆。我沒問這是以什麼代價換來的。但從他們說話的口氣來看,很明顯,姑娘們為此又吃了一次苦頭。老天爺,誰還能從這些可怕的記憶裡獲得些許慰藉呢?

還有比這糟得多的事情。但比起許多施虐狂濫用暴力、大開殺戒和饑荒的傳言,這則故事更能反映出那些突然失去家園的人內心的無助和無奈。他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在一片人口衰減、落入他人之手的土地上,被困在了僵局中。

倫多夫排斥坐火車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不僅會連著幾天被困在超載貨物的車廂裡,緊挨著別人,不吃不喝,想解手也沒地方,還要忍受日曬雨淋。另外,中途還很可能被人帶走,送進強制勞工營,或者最起碼也會遭遇攔路搶劫。保羅·羅貝(Paul Löbe)是一名記者,因為加入社民黨曾被納粹政權逮捕。他描述過乘火車橫穿西裡西亞的一次經歷:

俄國人把火車頭和車身分開後,扣留了我們22 小時。類似的中途停車還發生過幾次……列車共被人打劫了四次,兩次是波蘭人幹的。兩次是俄國人幹的。過程很乾脆。鐵軌被人扒掉,列車一減速,劫匪們就爬上車廂,搶走我們的行李箱和背包,扔在路堤上。半小時後,他們跳下車,收集戰利品。

在這段無法無天的時期,警察等官員常常跟劫匪是一路貨色,因此火車站就成了最危險的地方。那些不得不在車站過夜的倒黴蛋常被成群結隊的劫匪盯上。婦女不分老幼,都有可能被喝醉後撒酒瘋的士兵強暴。失去家園、孑然一身的一種可怕之處就在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別人可以對你恣意妄為。

從某些方面來看,西裡西亞、普魯士和蘇臺德區的德國人所遭受的暴行,其實是德國人對其他人——特別是猶太人——所作所為的恐怖翻版。許多公共場所禁止德國人入內;他們必須戴上印有字母N 的袖章(N 代表Niemiec,即波蘭語裡的德國人);德國人不準購買雞蛋、水果、牛奶或奶酪;此外,德國人還被禁止同波蘭人通婚。

當然,這種類比還是存在局限性。保守派日記作家恩斯特·榮格的朋友曾從捷克斯洛伐克的獄中給他寫信:「就眼下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德語區和匈牙利語區的悲劇而言,唯一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猶太人大屠殺」。這純屬胡扯。對於遣返過程中到底有多少德國人喪生目前依舊存在巨大爭議。一些德國歷史學家稱死了100多萬,反對者則表示實際死亡人數只有差不多一半。但就算50萬也已經夠慘的了。話雖如此,但當時並不存在系統性滅絕所有德國人的計劃。而且西裡西亞和蘇臺德區土生土長的德國人有時得到過加入波蘭或捷克國籍的選擇權。納粹魔爪下的猶太人可沒有這樣的權利。

德國女人時而會遭到蘇軍、波蘭人或捷克人的性侵,她們管自己叫Freiwild,也就是平等獵物的意思。所有無家可歸、喪失權利的人基本上都會淪為這種獵物。1945 年之夏,西裡西亞是人們口中的「狂野西部」。波蘭人把過去的德國城市但澤更名為格但斯克,在那裡建立了新政府,過渡政府領導人宣布一場「掘金潮」已拉開序幕:「條條馬路上都能見到來自波蘭各地的人,只要有交通工具,他們都在風風火火地趕往格但斯克這條『克朗代克河』[2],他們只有一個目標:不是勞動致富,而是強取豪奪。」 德國人的房子,德國人的公司,德國人的一切資產,包括德國人自己,都如囊中取物,唾手可得。


然而,1945 年發生的種族清洗遠不止是停留在遣返或奴役德國人的層面上。赫伯特·胡普卡(Herbert Hupka)具有一半猶太血統,家住上西裡西亞的拉蒂博市(Ratibor,今波蘭的拉齊布日,Racibórz)。他記得曾被人在雨中趕著走,途經自己就讀過的學校。過去他的父親在此任教,教授拉丁文和希臘文。胡普卡留意到地上有一堆破破爛爛、溼漉漉的書,有託馬斯·曼(Thomas Mann)[3]的,有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有弗朗茨·韋爾弗(Franz Werfel)[4]的,還有其他被納粹封殺的作家的作品。這些書在被納粹政府沒收後扔進猶太公墓,現在不知怎麼的出現在大街上,拿胡普卡的話來講,「無人認領,就這麼堆在體育館前」。

1945 年,德國文化遭遇滅頂之災,連同其被一鍋端的還有那些傳承德國文化的人。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一些地區歷史悠久,其中部分名城——布雷斯勞(Breslau,今波蘭的弗羅茨瓦夫)、但澤、柯尼斯堡、倫伯格(Lemberg,今烏克蘭的利沃夫)、布魯恩(Brünn,今捷克的布爾諾)、切爾諾維茨(Czernowitz,羅馬尼亞城市)、布拉格——都是上流德國文化的中心,傳承這一文化的常常是講德語的猶太人。如今,這些城市必須經歷「去德國化」。路名和商鋪的標牌被重新粉刷,地址更改,德國人的圖書館被一搶而空,紀念碑被毀,刻在教堂等公共建築上的銘文——有些歷史十分久遠——被一一抹去;德語本身必須取締。《揚基人》刊載了一篇發自布拉格的報導,文章這樣寫道:

如果你用德語問路(除非你不會講捷克語),別人只會對你投來異樣的眼光……不是說捷克人聽不懂德語。多年來,德語幾乎算得上是他們的第二語言。一名被迫在布拉格一間工廠為德國人幹活的捷克人……這樣說道:「請別在這兒講德語。這是畜生的語言。」

中、東歐人從他們的生活中剔除德國人和德國文化的做法有諸多動機。不僅如此,甚至連他們存在過的記憶也要一併抹去。對於共產黨人來講,這麼做是革命需要,旨在擺脫一個令人憎惡的資產階級。對於黨外的民族主義者,比如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而言,這麼做是對叛國行為的報復:「我們國內的日耳曼人……背叛了國家,背叛了民主,背叛了同胞,背叛了人性,背叛了人類」。一位在捷克斯洛伐克天主教會任職的位高權重的神甫大聲呼籲:「千年等一回,跟德國人清算的時候到了,他們壞透了,所以『愛吾鄰居』的訓誡對他們絲毫不起作用。」 所有人都有仇德情緒,但將這點表達得最鏗鏘有力的是波蘭首任總統瓦迪斯拉夫·哥穆爾卡(Władisław Gomułka)。他在波蘭工人黨的黨中央大會上表示:「我們必須驅逐所有德國人,因為國家是建立在單一民族的基礎上,而不是多民族的基礎上。」

就這樣,希特勒的「宏圖偉業」最終卻由那些仇恨德國的人代為完成了。他的計劃建立在種族純潔和單一民族國家的想法之上,這些想法可以追溯至20 世紀第一個十年,甚至比這還要早得多的年代。就算我們充分考慮到戰後發生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令人毛骨悚然的種族清洗,我們也不應忘記,摧毀中歐地區德國文化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德國人自己。中歐的猶太人中間有相當一批都是德國上流文化堅定不移的守護者,德國人將他們趕盡殺絕,等於是咎由自取地開啟了埋葬德國文化的進程。而在戰後,通過把德國人趕出去,波蘭人和捷克人以最快的方式為這項工作收了尾。

注釋:

[1] 帕德雷夫斯基(1860—1941),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政治家。

[2] Klondike,加拿大西北部的一條河,因為勘探出金礦而引來人們挖金的熱潮。

[3] 託馬斯·曼(1875—1955),在排猶狂潮中曾頂著壓力,歌頌猶太人的善良性格,作品因此被列為禁書。

[4] 弗朗茨·韋爾弗(1890—1945),奧地利著名作家,猶太人。



本文摘自《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經譯者授權發布



《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

作者:[荷] 伊恩·布魯瑪

譯者:倪韜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5-1


編輯|myselves

單讀出品,轉載請先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


回復以下「關鍵詞」,讓單讀的精彩內容餵飽你 :

| 普拉斯 | 情人 | 寫真 | 預言 | 瘋狂 | 白馬|圖書館 |

|姜文 | 耐心 | 巫師 | 尼泊爾 | 多讀書 | 匿名者 | 奧登|

| 茨威格 | 阿乙 | 三島由紀夫 | 李娟 | 科幻 | 漫遊 | 繁花 |



▼▼▼點擊閱讀原文,單讀 mook 雜誌書全年訂閱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最可怕的不是戰爭,而是人性的自私!
    《何以為家》講述的是一個12歲小男孩在戰爭環境下悲慘的故事,雖然戰爭加劇了各個家庭的拮据,甚至讓一些人失去了家園,但是比戰爭更為可怕的卻是父母親的愚昧無知自私自利,同樣的在《螢火蟲之墓》中,有著相同的戰爭環境,同樣是兩個小孩的故事,更是道盡了戰爭環境下人性的自私刻薄無情!
  • [20210106]黑暗天使失去家園世界和獲得巨石要塞的經過
    而黑暗天使的家園 —— 巨石要塞令他們能同時兼顧了這兩種家園的優點。隨著新版黑暗天使聖典補充即將推出,我們會在裡面塞滿新規則和令人興奮的傳說,不過現在先讓我們來了解下有關其移動基地的歷史。想必在打完一場銀河範圍的內戰之後,你多半是希望回家喝一杯熱飲,而不是在家門口挨一頓雷射齊射吧。
  • 模擬建設《家園》、io對戰《碰碰大作戰》| 新發現
    今天的 新發現 推薦的是:中世紀模擬建設《家園
  • 軍網:未來戰爭中的理論誤導非常可怕 理論陷阱尤為可怕
    軍網:未來戰爭中的理論誤導非常可怕 理論陷阱尤為可怕2017年5月13日 摘自搜狐號「千龍網」軍隊是為打贏下一場戰爭而存在的
  • 女孩偷手機遭民眾罰跪剃頭,柬埔寨的「私刑」 有多可怕?
    可以說是非常殘忍,視頻的殘暴真的不忍直視。小偷應該受到懲罰,但動不動就動用私刑的民眾未免也太可怕。每一次毆打少則輕傷,多則受重傷,柬埔寨的私刑真的是一種很可怕的存在。每一次的私刑事件,即使犯錯者有錯在先,但是施暴者往往逞一時之快,非常兇殘,場面觸目驚心。
  • 我可以,你不可以,憑什麼?【南山見解】
    莫裡森說那是一張假圖片,以及對我們國防軍可怕的侮辱。侮辱啥呢?只不過把你們做過事情再畫出來而已。首先 這並不是一張照片,而是畫的畫。其次根據澳大利亞國防軍督察長辦公室11月1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澳軍至少屠殺了39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包括年輕士兵在指揮官要求下射殺囚犯,以完成第一次射殺訓練。
  • 僅6票之差落敗!川普失去一總統關鍵權力,美國民眾歡呼雀躍
    每天精選好文章我們一起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川普在美國民間的支持率相對來說還算比較高,根據前段時間的民意調查顯示,川普的支持率更是一路飆升到了97%,這個數據可以說是非常的可怕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的變動,川普成為下任總統的可能性幾乎是100%。但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卻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這也讓大家對川普產生了一些疑問。
  • 文化入侵有多可怕?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可能又要失去一個夥伴了
    可如今,這個侵略者又鬼使神差的殺了回來,而且這一次更狠,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越南首都――河內市,你說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首都設一個自由女神像,這成何體統??文化入侵有多可怕?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可能又要失去一個夥伴了,現在看來,仍讓人唏噓不已。
  • 英雄傳奇之德瑪西亞皇子
    發動最為可怕的戰爭,整片大陸陷入混戰,到處硝煙瀰漫、無始無終。 嘉文是德瑪西亞皇室光盾家族中的一位皇子。體內流著反抗諾克薩斯強權的血液,嘉文不同於其他的皇子,喜歡武學,希望用血腥暴力手段推翻諾克薩斯君王的統治。嘉文很強大,他的寶劍從不染血。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從不畏懼。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帶著守衛家園的信念,嘉文始終沒有放棄。
  • 領導力基因:為什麼別人願意追隨你?
    這個超越可以和別人比,也可以和自己比。不管怎麼樣,這種超越是一種可以激勵大家共同努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力。這也是領導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要點。領導力必須共同實現目標,它必須是一群人在你的激勵之下,大家能夠一起來達成這種目標。而不是任何個人,更不是領導者自己達成自己的目標,其他人都在看馬戲一樣,看著領導者在那裡努力。
  • 可以吃的冷氣機:生脈散,讓你的夏天比別人清涼5度!
    它會把你的氣收住,它會從腎跟肺這二個作用點把你的氣抓住,所以吃了生脈散,麥冬會作用在你的肺,讓你的肺又涼又潤,然后里面的氣再用參給你補一點,然後,用五味子把這個氣抓住,讓這個氣不要耗散。 那吃了生脈散之後呢,夏天就變得比較不會累,因為它把你的肺中之氣守住了。那為什麼肺的氣守住了就不會累?
  • 《三體》與 極端民粹的可怕
    這些船員同為六七萬年前非洲一支智人的後裔,在歲月的長河中血緣都還沒有分開,卻因為一些很微不足道的領土、宗教和意識形態的分歧,互相煽動民粹想滅了對方,還有幾個大船員群體擁有可以把整艘飛船毀滅一百次的核武器,一個擦槍走火就有爆發全面核戰爭的風險。
  • 中東女'聖戰士'決志後遭生父追殺遠離家園,在愛裡翻轉
    在她十多歲之時,父親加入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家中成為聖戰士組織聚會之處。組織成員進入家中,並對家人開始進行教育與洗腦,說服他們「阿拉對他們有呼召,凡將生命奉獻出來的人,就能得到進天堂的回報。」只要能得到父親的喜悅和肯定,莎琪拉甚麼都願意做,於是她想都沒想,舉手加入聖戰士的訓練。
  • 生活是你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在上一節的共讀中,我們看到又一對曾經經歷婚姻不幸的人走近了彼此,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帖木兒》的丟失與伊斯梅有關。那麼事件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A·J的生活還會出現什麼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這一節的共讀。
  • 從F-35墜機,談F-35的可怕之處
    這一計劃看似和F-35關係並不密切,實則可以視為與F-35的裝備並行進行的項目,兩者之間的聯繫也非常明確——F-35未來將成為「空中博格」的主要控制平臺,「空中博格」則將成為配合F-35執行任務的有力後援。因此,可以認為「空中博格」是未來提升F-35任務能力的關鍵性項目。
  • 如何解開你的封印? 九型人格之9號調停者的鎖與匙
    9號在九型人格中的是相對來說能量較低的一個性格型號,通常不能支撐太久,可以不做的事,他都會選擇不做;9號也是追求自主、希望由自己「話事」的人,以不作聲、抽離、陽奉陰違來維持自主權,很多9號憎恨別人管束他,愛跟從自己意思去做事,另一大特質是很容易「元神出竅」,一邊陪伴別人聊天,另一邊思想已飄到極遠處,但表面上,他仍能時不時點頭回應,適當時給與對方一些反應
  • 國防部:如果「臺獨」恣意妄為,解放軍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至於你關心繞的哪個島,當然是中國的臺灣島。「臺獨」分裂活動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對臺灣同胞根本利益的損害。我們採取的一系列行動,針對的是島內「臺獨」勢力及其活動,為的是防止臺灣民眾福祉因「臺獨」圖謀而受損害。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我們還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 【好文推薦】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別人
    開復曾經告訴我,他的創意工場,從開始的30多名員工已經發展到100多名。我相信創新工場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會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中間起到重大的作用。平凡的心態不等於自己的平凡,平凡的心態不等於個人平庸,平凡的心態是因為我們知道任何事情要往前推動,都需要艱苦努力,任何事情往前推動都要有敢於承擔失敗的勇氣。 就業還是考研?道路沒有好壞之分,如果我現在還在北大教書,也不是壞事。但是我從小有一種志向,就是走遍天下,像水手一樣,飄洋過海走遍世界。
  • 全球室內自由潛打卡地,你去過幾處?
    ,有大神當你的潛伴,還免費提供自由潛腳蹼,十分貼心,國內的同學去此地打卡就免去了旅途一路背著腳蹼的困擾,此地距離威尼斯水城十分近,可順路一併打卡。太原水蜜芭莎位於太原武宿國際機場15公裡處,這裡真是一個潛水員的福地,一站式服務,潛水中心就在酒店裡,酒店裡還有泳池能練習動態平潛,這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酒店有溫泉區,有水上遊樂場,有家庭房(兒童可以誰在小帳篷裡、圖4)超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