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三八大蓋殺傷力小?美軍稱其子彈威力超過達姆彈

2021-03-02 八字沒一撇呢

關於二戰日本三八大蓋6.5MM子彈的威力,各種說法都有。在國內大部分人都認為,日本6.5毫米子彈威力太小,是人道彈,打在身體上就是一個對穿的小洞,其實不然,日軍的6.5毫米子彈有三種。

早期的6.5MM彈,實際上是個圓頭子彈,威力最小,還飛的特別的遠,一打就是一個對穿的小洞,很難在人體內翻滾,只有在遠距離中彈,這種子彈才會在人體內翻滾,近距離就是對穿。

日軍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防塵蓋近照

到了30年代以後,日本又開發出了一種6.5MM子彈,是一種輕型尖頭6.5MM子彈,這種子彈重心有所偏後,彈芯是由鉛銻合金構成。這種子彈在近距離命中人體就會發生翻滾,在中等距離命中也會在人體內發生翻滾,但是在遠距離不行,和早期圓柱體6.5MM子彈完全不同。

到了6.5MM改進型尖頭子彈出現後,性能又不一樣了。這種子彈的被甲前厚而後薄,並有預製卡槽,重心在子彈後部,子彈一命中目標就翻滾,並翻滾後還容易碎裂,早期只用於機槍。重心在後的彈頭,天生不穩定,沒有足夠旋轉力的約束,發射出去會自動翻滾為彈頭朝後,這樣的彈頭一旦命中物體立即就失去穩定性。幾乎達到了達姆彈的效果,是威力最強的6.5MM子彈,在任何距離被命中,子彈都會在人體內翻滾。

日本6.5MM子彈,實際上至少有3種款式,威力全不相同,那種說38步槍威力小,都是人云亦云。只有早期65彈才是在近距射擊容易造成小穿孔。

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遇到了日軍正規野戰部隊的大量機槍,這些機槍打的是6.5MM尖頭彈和改進型6.5MM尖頭彈,在戰場上機槍火力密集。而在抗戰初期日本步槍又是老式圓柱體子彈多,只是到了中期開始新型6.5MM尖頭彈才大量裝備步槍。所以國軍說6.5MM子彈中近距離威力大的也有,說遠距離威力大的也有。

在華北平原打遊擊的八路軍和遊擊隊遇到的是日軍的治安部隊,打的又是近距離襲擊戰,不是那種大型野戰。都是非常近的距離交火,治安部隊機槍比較少戰場上機槍火力稀鬆,新型子彈相對也少。使用圓柱體6.5MM子彈比較多,這就造成了近距離命中人體後,就是打出一個小洞,子彈不會在人體內翻滾。因為遊擊戰最常見的伏擊戰,基本上很少有遠距離開火的機會。圓柱體6.5MM的特性是遠距離命中才在人體內翻滾。

美軍報告對6.5MM改進型尖頭彈的評價是子彈在進入人體後會在裡面發生爆裂,彈芯和披甲分離,導致子彈穿出人體的傷口特別的大,如同達姆彈一樣

根據抗戰時國軍兵工署經試驗,給出的具有科學性的結論是這樣的,「近距離章動明顯,殺傷力等於79彈,而在遠距離彈道很穩」。據國外用「三八大蓋」打獵的人稱,「該款槍150米足能擊斃一頭棕熊」。因此說「三八大蓋」的殺傷力並不能認定為弱,而且在較近距離的殺傷力還是相當恐怖的,「一槍一個眼」的情況僅限於較遠距離中槍。其實小日本在設計「三八大蓋」時,在殺傷力上正也是如此設計的,而且完全地從實戰目的出發,將瞄準具設計得非常特比,以配合這種特殊殺傷力的。

英美澳軍隊在大反攻階段遇到的日軍,卻是裝備改進型6.5MM子彈的部隊,他們的評判又和中國戰場的軍人不一樣了。美軍對38子彈的威力有明確認定:從25碼到800碼距離的中彈傷情都有比達姆彈威力還大。

來源:網易精兵堂

相關焦點

  • 日軍三八大蓋性能如何?老兵:一槍兩個眼,活下來靠運氣
    1938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作為當年日軍普遍裝備的輕武器,是日本結合之前1930年式步槍的經驗開發出的一款栓動步槍。不過由於設計考慮遠距離精確射擊,所以該槍還是存在某些局限性。槍畢竟是要殺人的,而彈的性能往往決定了槍的威力。和以往認知不同的是,子彈在飛行過程中並不是直來直去那麼簡單。
  • 日軍三八大蓋性能如何? 老兵: 一槍兩個眼, 活下來靠運氣
    1938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作為當年日軍普遍裝備的輕武器,是日本結合之前1930年式步槍的經驗開發出的一款栓動步槍。
  • 日軍有了三八大蓋,為啥還要推出九九式步槍?子彈威力不足麼?
    前兩天我在寫關於日軍二戰中隊編制的時候,在日軍分隊(班)的圖示中採用的是7.7mm口徑九九式步槍,而非抗日戰場上普遍採用的三八式。
  • 三八式步槍俗稱為三八大蓋
    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三八南部麒次郎只進行了小改良,將表尺改為直立式,並且加上槍機蓋,並命名為三五式海軍步槍(三十五年式海軍銃)。[2]1904年至1905年日軍在中國東北戰場上使用的三十年式步槍表露出有一種細小的沙塵進入操作機關內,導致操作不良,三十年式步槍另外有根很容易折斷的撞針。
  • 詳解日軍三八式步槍,「三八大蓋」的由來
    ,很難再找到與之相匹敵的槍械了,究其原因「三八大蓋」在中國人心目可絕不僅僅是一隻普通的槍,這把槍身上烙著抗戰的歷史印記,因此被中國人賦予了極其複雜的感情色彩。「三八大蓋」這個自身充滿矛盾的武器,在中國的經歷遠比本土更加精彩,更具傳奇的生命歷程。那麼「三八大蓋」這個奇特的名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支槍正式的名稱應該叫明治三八式6.5毫米步槍。而「三八大蓋」這個名字是中國人對這支槍的專有稱呼。
  • 兵器丨日本三八大蓋的子彈到底強不強?
    現代小口徑軍用步槍彈有個重要特徵就是輕彈頭高初速,突出400m有效射程內的彈道性能和命中人體時的動能釋放,初速普遍在900m/s左右,彈頭很輕只有4g左右,又輕又快的彈頭擊中人體非常容易失穩導致破裂或翻滾,製造出很大的創傷。但是三八式步槍發射的6.5mm步槍彈這些特徵都沒有,它還是一種傳統的大威力步槍彈,只不過在大威力步槍彈家族中屬於口徑較小、後坐力相對較柔和的型號。
  • 日軍手槍為何叫王八盒子?三八大蓋又是啥?
    所以,三八式步槍特別加裝了拱形防塵蓋,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的日本對中國的覬覦之心。而「三八大蓋」的得名,便是源於這個槍機上加裝的拱形防塵蓋和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同時它的口徑是最小的,僅6.5毫米。由於三八式步槍具有獨特的長槍管和小口徑的特點,所以該槍的子彈初速高,飛行穩定,後坐力小,精度好,單兵攜帶的彈藥基數大。一直以來,國內的主流觀點包括影視作品都認為,過小的口徑導致該槍殺傷力低,只要不命中要害部位,很難造成重傷。
  • 獨家揭秘:「三八大蓋」究竟是堪比達姆彈還是威力不足?
    由於6.5×50SR步槍彈特殊的被甲結構,使其重心靠後,飛行過程中的章動幅度較大,命中角度大,在人體這種均勻介質中還會產生較大的偏轉。這一設計又有些類似AK-74發射的5.45毫米步槍彈了。但由於6.5×50SR步槍彈的彈頭長徑比相當大,也沒有採用船尾彈的結構,幾乎不會產生翻滾,而只是偏航而已。其創傷效果雖然遠不如5.45毫米步槍彈,但至少是比圓頭彈和早期尖頭彈好了。
  • 玻璃子彈的威力有多變態?X光無法發現,殺傷力巨大
    子彈這種東西在現在也是很常見的了,不管是軍隊上還是影視中,大家都多多少少見過、了解過。子彈作為現代武器的必需品,有著很大、很強的殺傷力,從以前薄銅皮子彈到如今鈦合金子彈,從之前裝填土製彈藥到今日裝填炸型彈藥,子彈歷史發展了很多。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研製出了多種多樣的子彈。
  • 告訴你子彈擊中人體各個部位的真實威力
    電影中常有這樣的鏡頭,A**臥底被拆穿。但是也可以超過標準北約7.62mm的動能了,算是中口徑。穿甲能力強。帶彈量多。威力大。其實死屍很噁心的…… 小口徑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空腔。當時已經出現了後裝的線膛槍,所以槍彈在鉛心外面往往要裹上一層白銅或者黃銅以便配合膛線,稱為被甲,達姆彈是一種半被甲,其彈尖部位是沒有被甲的,因此殺傷原理仍然類似球形鉛彈,加上線膛槍是彈頭的動能遠遠超過滑膛槍,因此達姆彈對人體的殺傷作用要超過以往的任何槍彈!
  • 世界十大被禁用子彈排名榜單揭曉!達姆彈名列榜首!
    現在為大家介紹下世界十大被禁用子彈,第一名最兇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被禁用子彈排行1、達姆彈 達姆彈,因由印度達姆地區的一家兵工廠製造而得名,達姆彈的破壞力極其可怕,有著「開花彈」的稱號,顧名思義,它在擊中目標之後,所造成的傷口是會爆開的,相較於子彈本身的直徑要大好幾倍,有著超高死亡率,是當之無愧最兇殘的子彈,所以位於世界十大禁用子彈之首。
  • 日軍三八式步槍的真實威力怎麼樣?看看它的子彈就知道了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計劃進行得相當順利,就是因為日本擁有相當精良且先進的武器裝備,而在這些武器裝備中,三八大蓋無疑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款武器了。這款武器出名到了什麼程度呢?即便是那些對軍事不怎麼感興趣的人,一說到三八大蓋可能也會知道這是什麼。
  • 殺傷力巨大的非人道子彈,英國人到底受了什麼刺激,會造出達姆彈?
    達姆彈,軍迷對這款臭名昭著的子彈應該不陌生,它的特點是彈頭擊中人體後會產生破裂,將破壞面積進一步擴大,從而造成更大的痛苦。因為達姆彈的殺傷效果實在不人道,因此後來海牙公約禁止達姆彈用於軍事領域。達姆彈誕生於1897年,由Dumdum兵工廠的總監克萊上尉發明(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規定印度境內的所有兵工廠都必須設置總監一職,而能夠擔任總監的必須是英國軍人),並以兵工廠的名字為子彈命名,稱之為「達姆彈」。達姆彈的殺傷力確實是巨大的,就算打不死敵人,也足以給對方留下影響一生的傷痛。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位名叫克萊的英國上尉到底受了什麼刺激,會造出如此非人道的彈藥呢?
  • 太殘忍,不人道,達姆彈已被全球禁用!為什麼美國從來不遵守?
    達姆彈命中人體時,子彈的碎片會切割人體組織,因為鉛芯的變形,彈頭能量可以完全釋放。因此對於柔軟的人體內部組織而言,達姆彈是絕對致命,最輕的情況下,撕裂傷算是好的了。嚴重時,部分重要器官和內臟直接遭受嚴重組織撕裂,最後中彈者會死於內臟大出血,根本無法醫治。
  • 中正步槍跟三八大蓋都是抗日時期重要的武器,哪個殺傷力更強?
    可見三八大蓋近距離停止作用不足是可信的。戰後統計普通士兵很少對三百米外的人形目標射擊,而三八四百米彈道平直,不需修正,所以非常適合無射擊經驗的新兵使用。而中正式需要對百米外的目標修正彈道,對沒有經驗的新兵會使用困難。但老兵沒有這種抱怨,說明中正式偏移是穩定的。而兩百米正是常用的對射距離,中正並不吃虧。
  • 達姆彈!致死率幾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的致命兵器(已禁用)
    達姆彈是在十九世紀末期生產出來的一種子彈,目前已經被世界禁止生產了,而被禁止的原因是由於其威力過於巨大,達姆彈是由英國研製出來的一種殺傷力及其巨大的武器子彈
  • 報哥侃槍:天殺的日本38大蓋!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侵華日軍裝備以及中國抗日軍民通過繳獲獲得的三八式步槍、加上後來描寫抗日戰爭的眾多文藝作品也使得「三八大蓋」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至少三八式步槍與其衍生型九七式狙擊步槍在這一點發揮的非常優異,往往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官兵在特定距離內死於日軍冷槍之下而無法快速標定日軍狙擊手的位置進行還擊,其長達797毫米的槍管,不論在夜間美軍官兵都無法看見九七式狙擊步槍吐出的火舌
  • 二戰日軍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被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南部麒次郎只進行了小改良,將表尺改為直立式,並且加上槍機蓋,並命名為三五式海軍步槍(三十五年式海軍銃)。[1] 1904年至1905年日軍在中國東北戰場上使用的三十年式步槍表露出有一種細小的沙塵進入操作機關內,導致操作不良,三十年式步槍另外有根很容易折斷的撞針。
  • 這4種武器被禁用:達姆彈上榜,被第2款擊中,骨頭渣都不剩
    但是時代是不斷發展的,當熱武器出現後,這些冷兵器就會逐漸失去作用。不管是在近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人類都普遍用起了各種新型武器。在二戰結束後,有一些武器還被國際禁用,就是因為其殺傷力實在太大,下面就有四種被禁用的武器,威力都非常強大。第一種是達姆彈,它起源於英國,但生產之地卻是印度的達姆小鎮,被稱子彈之王。
  • 日本二戰九九式步槍,為什麼能痛擊美軍?
    九九式步槍在二戰軍事武器中,日本「三八大蓋」步槍以其威力大、精準度高、堅固耐用,而在二戰初期是將太平洋島嶼的美軍是打得節節敗退。這對於美國來說,那是抓緊了新式槍械的研發和生產,以對付太平洋地區的日軍。而到了二戰中後期,隨著美軍各種槍械的一應俱全,有湯姆遜衝鋒鎗、M1式加蘭德步槍、m1式卡賓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