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的你,也卡在瓶頸期了嗎?

2021-02-22 Keep

不少小夥伴在鍛鍊的時候,是不是都會選擇 3 組 12 次的訓練方法?

剛開始練的時候覺得效果很棒,圍度有了一定增長、特別是肌肉線條有了些形狀,然而往往在一段時間以後就容易發現自己到了「瓶頸期」,3x12 的「黃金選擇」似乎沒有效果了?

事實上,不是 3x12 不給力,也不是你增肌的心不誠,而是你的肌肉需要點兒新的刺激了。

想要增肌,到底該怎麼練?Keep君 來告訴你。

是重量嗎?不完全是。是組次嗎?也不完全是。

把這些結合一下,訓練容量(Volume)是提升你肌肉訓練水平的關鍵,也就是算一算每次訓練的「重量 x 組數 x 次數」。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概念叫做「漸進超負荷」,其實說的就是容量的漸進超越。每一周至兩周的時間,增加訓練計劃中的重量或組數或次數,讓肌肉達到適應更高的強度,並在「適應」的過程中提升肌肉力量或肌肉體積。

這樣的漸進訓練規劃方式,被廣泛運用在健美和健力等各種抗阻力訓練運動中。不同的只是不同的訓練項目,其偏向的側重點和具體組次安排不同。

一般來說,健美向的訓練自然是安排在 8-12 次力竭的力量區間中,健力向的訓練更多在 3-6 次力竭的力量區間裡。

也有人會說,那動作質量呢?

動作質量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為了動作質量而選擇對你來說過於輕鬆的重量和組次,實際上也是得不償失的。追求動作質量一方面是希望動作刺激更充分到位,更多則是為了避免受傷。

所以,在動作質量保證的前提下,算算自己的訓練容量,儘量讓自己每次比上次都有新突破,達到「漸進超負荷」的效果,讓肌肉在適應中提高水平。

肌肉增長自然和肌肥大訓練分不開關係,但同樣的也依附在力量增長之上。你關注的健美運動員或者健美明星,即便是以「小重量」訓練著稱的一些健美選手,他們所選用的「小重量」也是相對他們自己來說,對於大多數人同樣是很大的重量。

因此當你遇到光練不長的瓶頸,不放試試在訓練周期中加入一些力量向的訓練安排,給身體不同的刺激,也能幫助你在後續的肌肥大訓練中使用更大的負荷、取得進步。

例如你覺得自己的胸是弱項,那麼一周兩次胸部訓練:一次是純粹的力量向訓練,選擇 6 次左右力竭的負重,儘量選擇能力範圍內的大重量,完成 3-4 組;一次是旨在肌肉量提升的肌肥大訓練,選擇 8-12 次左右力竭的負重,完成 3-4 組。

同時不妨按照上文提到過的方法計算自己每次訓練的容量,即重量 x 組數 x 次數,記錄下來作為對比,每一周或兩周通過漸漸提升重量或組次,達到「漸進超負荷」的提升目的。

也有不少朋友剛開始鍛鍊時喜歡追求孤立的訓練,比如小肌群的二頭彎舉、固定器械的夾胸、高位下拉等等。

實際上對於初級階段的訓練者來說,需要建立的基礎是更強的神經調用能力,這對於之後的訓練發力感、發力控制、動作質量、肌肉力量和體積提升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要鍛鍊和建立神經調用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多做全身性的複合動作練習,特別是自由重量的大肌群訓練,比如傳統三大項深蹲、臥推、硬拉,這些對於提升訓練水平、建立神經調用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初級階段的鍛鍊時,你可以把每次的訓練建立在這三大項或同類複合大肌群動作上,適當捨棄一些孤立小肌群的訓練量,這對於初期提升整體肌肉量大有裨益。

如果你也受著 3x12 瓶頸期的困擾,不妨從這三個思路改變一下自己的訓練套路:

👉 記錄自己每次訓練容量、漸進超負荷;

👉 將力量增長向的計劃加入訓練菜單;

👉 捨棄一部分孤立訓練,多花些時間做好複合動作。

相信假以時日你一定能看到喜人的改變,召喚出體內卡在瓶頸的、更強大的你。

作者:fretama

文章圖片來源:Unsplash 圖庫;Soogif 圖庫

往期精彩回顧

後臺回復相應關鍵詞可獲得專題內容

減脂 丨 增肌 丨體態

瘦腿 丨 跑步 丨 美食

答疑 丨 測評 丨 闢謠 丨 八卦

 本文版權屬於原作者,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轉載請先聯繫後臺。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Keep。


Keep 搜索已上線,進入菜單欄 get 更多乾貨!

相關焦點

  • 增肌瓶頸期剋星——群集組訓練法.被急功近利者唾棄的訓練法
    「每組做2-3次不是練力量嗎?用來增肌靠譜嗎?」「大重量超低次數?會不會很容易受傷?」事實上,使用80%1RM的負重來訓練,無論你每組做幾次,它依然沒有脫離增肌負荷範圍。而使用90-95%1RM,則是典型的增力模式,增肌效果微乎其微。記住:每組做2-3次≠每組做2-3次至力竭,這是我們必須提前搞明白的概念,否則你的訓練無異於玩火自焚。
  • 健身黃金定律,助你極速突破增肌平臺期
    適合人群:初級健身人群內容標籤:增肌 平臺期 漸進負荷內容編寫自:《超效瓶頸期突破法則
  • 槓鈴vs啞鈴,哪個增肌更有效?
    所以在增肌訓練中,無論你是否有容量和強度的概念,大家都會告訴你,在身體能恢復的過來的情況下,做越來越多的組次,加越來越大的重量,還會通過離心控制、遞減組等訓練技巧,給肌肉更多的刺激,更徹底地「練透」這塊肌肉。這些都是符合容量和強度的漸進原則的。 而這樣練下去,你也能看到自己「越練越大」。
  • 無論增肌還是塑型,健身為什麼一定要練爆發力?
    無論你是增肌還是塑型都一定要做這類訓練,那就是爆發力訓練
  • 瓶頸期的你或許需要給自己安排一個Deload Week
    每個健身的朋友基本上都會遇到瓶頸期堅持鍛鍊規律了飲食作息可是也不見進步
  • 增肌和減脂能同時進行嗎?問題不在練,而在吃!
    因為減脂要少吃,增肌要多吃,如果你想同時來,那還是把嘴扔了吧,這也是很多健身老司機的共識。今天咱們還說這個事兒減脂和增肌真的不能同時進行嗎?其實從訓練上說,增肌和減脂肯定是不矛盾的,除非你完全不做力量,那肌肉肯定長不了;但凡你按照一定頻率認真進行力量訓練,甚至像很多男生那樣,以力量訓練為主,這種情況下,你肯定同時也在減脂,因為咱們都知道,肌肉含量越高,你的基礎代謝越高,同時,力量訓練又能帶來超量氧耗,在你訓練結束的24小時內,脂肪都在持續燃燒。
  • 想要增肌又減脂?這種訓練不可少!
    雖然清華北大不能一起上,不過,增肌和減脂,還真說不定能一起得到。 · 有氧訓練會影響力量訓練效果 · 稍微熟悉點健身的朋友都知道,增肌,靠得是力量訓練,比如:槓鈴、啞鈴、器械。大家做力量訓練的目的,就是力量增加和肌肉增長;而減脂,一般用的是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單車、快走,為的是消耗脂肪、提升心肺功能。
  • 增肌停滯不前只是因為練得少嗎?
    力量訓練會抑制食慾?不僅僅是情緒壓力會抑制食慾,身體上的壓力也會讓我們沒那麼容易餓,包括舉鐵。增肌需要消耗大量額外的卡路裡,但是維持肌肉不需要,直觀上是說得通的。增肌需要額外的原料讓肌肉生成。但我們不去增肌,就不再需要過多的熱量和蛋白質了,只要維持已經增加的肌肉,這會容易得多。
  • 增肌與減脂是天生的死敵?
    很多健身者在增肌期間都想同時減掉一些脂肪,而減脂期的健身者都想同時多一些肌肉。到底減脂和增肌之間可以同時進行嗎? 正常情況下的鍛鍊,要麼增肌,要麼減脂,增肌和減脂不能同時進行,因為增肌和減脂同時進行是相互矛盾的。 增肌的同時也會增加身體的脂肪含量,而減脂的同時,也會流失肌肉。
  • 增肌、減脂,究竟選擇多重的重量最好?
    ,還是提高運動能力都必不可少,但是你究竟知道自己該選擇多重嗎? 今天阿迪從科學的角度教你選擇合適的重量 !二、根據訓練目標選擇重量如果你的健身目標不同1~5RM的重量,這對肌肉力量的增長很有幫助,也可以用15RM以下的重量,這會提高肌肉耐力,這些都對整體的增肌效果有幫助。
  • 增肌就考慮這三件事,頂級大神練法,其實比你想的簡單
    只有到了這一刻,你才可以添加負重,而且應該是添加「微量」的負重。在啞鈴臥推的例子中,你將使用90磅啞鈴進行下一次訓練課。而且,正如你可能想像的那樣,這種額外添加的負重會直接導致你做組次數下降1-2次。事實證明:三重進階系統是「最根本」的線性計劃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不斷地在各種次數和負重之間轉換。這種不斷變化的訓練量/強度關係也有助於避免神經系統出現適應性抵抗、並避開瓶頸期。
  • 為什麼減脂和增肌的運動方式不同?
    點擊關注↑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同樣是運動,為什麼增肌就要去做力量訓練,而減脂就要去做有氧訓練,難道不是只要運動就能減脂嗎
  • 這才是你減脂、增肌失敗的原因!
    不管是增肌為主還是減脂為主,訓練和隨便動動出汗的不同就在於訓練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訓練和飲食是減脂成功的關鍵所在。 很多人認為節食加上運動就一定可以消滅掉脂肪,這是減脂最大的誤區,甚至是傷身的。人處在飢餓狀態下,會在你下次進食的時候儘可能的多儲存熱量轉換脂肪備用。而處於非飢餓狀態,身體會加快新陳代謝來增長肌肉。所以少食多餐比起節食來更加合理。
  • Jeff-阿諾最喜歡的6個增肌動作!
    如果你想要了解阿諾最喜歡的6個增肌動作,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期視頻!
  • 初學者增肌問題,如何制訂健身組數&強度問題?
    許多新手在進行增肌訓練都會遇上此類問題「快速增肌遇阻,不知該如何制訂健身組數&強度問題?
  • 增肌使用12RM背後的原因
    李宏嘉寫作目標:帶你健身入門原創文章|3518字|6分鐘閱讀關於增肌要在12RM這個數值,在健身圈裡面成為一個共識
  • 減脂跟增肌的訓練真諦,原來你一直不知道
    不得不說,雖然健身的人千千萬,但很大比例的人,往往不是在增肌就是在減脂的過程中 而如果你保持同樣的增肌期飲食,讓你的每日攝入還是比消耗多300大卡,那麼不管你是不是做低重量高次數,你是不是加入了高強度有氧,加入慢跑,每次訓練組間休息都很短心率都很高(常見的減脂期訓練標籤),你依舊不是在一個減脂的狀態,你只不過用了比較低效的方式在進行增肌而已。
  • 訓練總量是肌肉增長的秘訣,但合理的運用訓練總量才能順利增肌
    ,也有人說想增肌得重視肌肉感覺,但不管怎麼練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訓練總量,它是讓肌肉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其實訓練總量的計算非常的簡單,公式是訓練總量=重量×組數×次數,其實按照這個公式去訓練的話也非常的簡單,無非就是增加這個幾個變量,但毫無限制地為自己增加變量的話反而會使增肌變得適得其反,最終的結果就是身體過於的疲勞,那麼你可能會說,我根本就沒有盲目的堆積訓練總量,真的是按照每次只增加一點點變量的方法進行的,那麼如果你還是經常感覺到疲勞的話可能是在下面幾個環節當中出了問題
  • 股四頭肌的增肌訓練指南
    最高適應量:大多數人的最佳增肌效果在每周平均12至18組。最高恢復量:當每周訓練量超出20組時,大多數人就會遇見恢復問題,因為股四頭肌是一塊非常大的肌肉,特別是用深蹲這類大重量複合訓練時。又強又壯的高級訓練者們的最高恢復量通常低於20組。
  • 碳水化合物對增肌的作用
    健美愛好者在進行增肌訓練時主要的能量就是靠糖的酵解來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補充不足,會造成訓練中疲勞乏力,訓練計劃不能完成,難以達到理想的增肌效果;  2、節約蛋白質。  大負荷訓練會耗盡肌肉的胺基酸和糖原儲備(後者是訓練時的主要能量來源)。隨著訓練的進行,機體不斷消耗肌肉的糖原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