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抗洪
中國,是一個何等榮耀的詞彙!
中國,是一個何等親切的稱謂!
我的家鄉在陝北吳起,我現在住在上海,我的心靈時常流浪在大地,我還想去更多地方,它有一個共同一個名字,叫:中國!
中國是:1998年,長江、松花江和嫩江的幹流和支流紛紛捲入洪災,造成約4000多人死亡,財產損失達到當時的兩千多億人民幣。數以十萬計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參與抗洪救災,史稱「九八抗洪」。
忘不了1998年的夏天,湖北、湖南、江西,人民子弟兵以血肉之軀築成長城,與大壩共存亡,這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我的記憶裡從未褪色。我記得子弟兵的恩情,他們來自人民,回饋人民,任何生死存亡之際,都是他們第一個上,地震、火災、疫情、修路、造橋……
2008年的廣場上,響起此起彼伏的「汶川加油」的吶喊聲,讓人感動
中國是:2008年汶川地震,汶川加油、北川加油、天安門前想起了哭聲和吶喊聲,救災時刻,人民子弟兵冒險逆行,沒有哪個國家的救援速度和反應能力比得上中國。
中國是:2020年春節的疫情,西安西京醫院60名,唐都醫院35名,交大一附院11名,交大二附院11名,西醫一附院5名,西醫二附院5名,西安中醫醫院2名共95名醫護人員,除夕之夜出發武漢,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走向未卜的戰場,讓人淚目。
西安的醫生護士醫療隊,放下手中飯碗,丟下丈夫妻子兒子女兒,在除夕之夜奔赴武漢,令人淚目
中國是:關鍵時刻,46歲的胡書記處亂不驚,穩住了西藏局勢。在1989年1月的省部級幹部見面會上,胡書記以三句話穩定了軍心:「西藏局勢要穩定」,「西藏的領導班子要團結要穩定」,「黨對西藏的政策要穩定不變」。
中國是:開通新疆生命通道的鋪路工人——烈日如火,蚊子成群結隊,工人和犯人們都光著脊梁開山炸石,肩頭蛻皮,後背紅腫,虎口流血,仍然一刻不停。中午飯狼吞虎咽的吃幾口半生不熟的煮掛麵,丟下碗筷接著幹,直到月光如銀。崑崙山夜涼似水,帳篷如同冰窖,寒冷和高山反應讓他們氣喘頭痛睡不成覺。
中國人的勤勞、堅忍不拔,讓它的民族精神永遠閃閃發光
中國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189師,足足被連續摧毀了上百個陣地,犧牲了一半以上的戰士,但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鬥志,成功的堅持了3天時間,為後方的工事修建留出了足夠的時間。
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戰術,全球只有中國軍隊能用,其他國家想學都學不來。前幾次戰役中,志願軍表演了什麼叫能散能聚,部隊神出鬼沒,輕易聚集在一起,在局部戰場形成對美軍的合圍,以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表演了什麼叫能聚能散,已經聚集在一起的部隊主動散開,逐個犧牲,通過驚天動地的犧牲精神,完成了戰略任務。你說志願軍不怕死,那確實是真的不怕死。
中國也是960萬平方公裡的浩瀚,是富饒的大地,譬如浙江,一分為三:
杭、嘉、湖、紹平原水鄉,是為澤國之民;
金、衢、嚴、處丘陵險阻,是為山谷之民;
寧、臺、溫、舟連山大海,是為濱海之民。
中國烏鎮,有代表性的浙江江南小鎮
我愛你,中國,是一次20年的思想漂泊。
這裡面也充滿批判、繼承、質疑、成熟。
有世紀末的憂慮。
1998-1999年,那時在江蘇宜興中學上學,在宜城路旁邊的小巷裡,我通過一個小賣鋪的電視機看到了1999年的三峽大壩奠基儀式,以及後來影響深遠的三峽大移民。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消失的夔門、奉節、雲陽、劍川,在一種關於祖國的宏大與憂慮裡,我們又度過了20年,賈樟柯導演的《三峽好人》、《東》、《江湖兒女》等電影都充分地表現了三峽對中國帶來的影響和變遷。
畢竟,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開啟了幸福的生活
有如今紛紜的時事。
近期的香港,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
在繁雜的思想裡,我看到一個人說:我們應該感謝香港。
是的,香港在中國的解放歷史上、現代化建設之路上都發揮了巨大貢獻。
除了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香港明星,關於香港還有如下關鍵詞:世界金融城市、GDP、高房價、香港大學、豪門爭鬥、廟街、古惑仔、港大高材生、「今夜不設防」、中環金融高富帥、九七風暴、深圳港商、移民潮、破產。當然,還有獅子山精神與皇后大道東的叛逆……
而歷史又充滿關聯和延續性,我們發現香港政商大佬們的父輩,大多出自杜月笙門下,譬如董浩雲其子董建華出任香港首任特首;徐大統從上海追隨杜月笙到香港,其女範徐麗泰出任過香港立法會主席;杜月笙的最後一個門生吳紹麟,其子吳光正是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兼九龍倉集團主席。
中國仍在路上,幸福就在前方
中國的現代化仍在進行時,投資拉動還有很大空間,整個國家還有很多投資重點,如「兩新一重」、現代都市圈和人的城市化、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等。
目前我們的人均GDP水平只有美國的1/6,只有日本的1/4,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還存在大量新的投資機會。疫情打擊了很多行業,但疫情完了之後,生活還要繼續,還要更美好,還是可以看到有很多努力的方向。
對待這個世界,我們敞開胸懷,
用我們博大的擁抱,和博大的愛
我愛你,中國,是因為我熱愛這裡的歷史經驗,熱愛這裡的地理山川,熱愛這裡的飲食粥飯、熱愛這裡的灼熱情感。
我愛你,中國,是因為我知道人民子弟兵在保衛我們的家園,中國的政治法制在不斷成熟,社會在不斷進步,扶貧救弱成為主流,人們在追求自我價值……道路崎嶇但前途光明。
責 編:李爾莉
作者簡介:
齊超,男,1982年生,祖籍陝北吳起二道川陽臺,自幼分別生活在吳起農行家屬院(1980年代),吳起機械廠(1990年代),吳起城關小學家屬樓(2000——2008年),2003年定居上海,地產策劃人、城市研究者,2003年至今服務了綠城、綠地、中海、萬達等開發商及政府企業,熱愛寫作,仍默默行進在路上。格言:生活的每一天,都代言著未來!個人微信號:qichao198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