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山東省莒縣人武部政委 何海濤
平時是民,戰時是兵。民兵也是兵,必須用打仗標準衡量民兵隊伍建設。基於這一認識,山東省莒縣在深化民兵組織調整優化中,立起大抓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堅持面向基層、夯實基礎,著力編實建強民兵隊伍,才有了這次抗洪搶險關鍵時刻迅速拉出民兵隊伍。
民兵作為我國「三結合」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重要方面,是完善國防動員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加強民兵隊伍建設,就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編實建強,不斷提高民兵基於打贏戰爭和服務大局的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和支援保障力。
要牢牢把握「建用一致」原則。「建為用」是民兵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設是基礎,使用是目的。民兵隊伍建設必須堅持任務牽引和潛力支撐相統一,著眼戰時支援保障聯合作戰、平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應對突發事件的任務需求。按照「有利於領導管理、有利於提高質量、有利於快速動員、有利於執行任務」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民兵編組布局從農村向城市、從行政地域向行業系統、從傳統產業向黨組織健全的非公有制企業等新興企業拓展。
要將擬編人員平時表現、實際情況與體格檢查、政治考核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在源頭上提高質量;探索動態編兵的新辦法,針對地方人員、崗位、工作特點等情況,在編兵單位和普通民兵隊伍中擬編替補隊員,隨時能接替調整的基幹民兵,解決人員到位率不高的問題;嚴格落實獎懲制度,及時清除隊伍中不合格的民兵。
民兵應急隊伍是各級黨委政府「建在身邊、抓在手中、用在關鍵」的一支拳頭力量,必須貫徹「平戰結合、一隊多用、一專多能」要求,採取縣建連、鄉鎮建排的模式分級編建。著眼遂行任務的多樣性、複雜性,積極在民兵應急隊伍中探索多專業混合編組新模式,著力打造集警戒執勤、防暴制亂、搶險救災等多專業一體的新型複合型力量,努力構建編組相對獨立、任務各有側重、行動相互支援的民兵應急力量體系。
要著眼民兵隊伍建設由「實起來」向「好起來」「強起來」轉型升級,著力解決民兵組織虛化弱化的問題,努力打造迅即能動、可靠管用的後備力量隊伍,切實提高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支援保障力,確保民兵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