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一線,民兵上演驚心動魄9小時

2021-02-20 中國民兵

 山東省莒縣人武部政委  何海濤

平時是民,戰時是兵。民兵也是兵,必須用打仗標準衡量民兵隊伍建設。基於這一認識,山東省莒縣在深化民兵組織調整優化中,立起大抓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堅持面向基層、夯實基礎,著力編實建強民兵隊伍,才有了這次抗洪搶險關鍵時刻迅速拉出民兵隊伍。

民兵作為我國「三結合」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重要方面,是完善國防動員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加強民兵隊伍建設,就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編實建強,不斷提高民兵基於打贏戰爭和服務大局的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和支援保障力。

要牢牢把握「建用一致」原則。「建為用」是民兵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設是基礎,使用是目的。民兵隊伍建設必須堅持任務牽引和潛力支撐相統一,著眼戰時支援保障聯合作戰、平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應對突發事件的任務需求。按照「有利於領導管理、有利於提高質量、有利於快速動員、有利於執行任務」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民兵編組布局從農村向城市、從行政地域向行業系統、從傳統產業向黨組織健全的非公有制企業等新興企業拓展。

要將擬編人員平時表現、實際情況與體格檢查、政治考核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在源頭上提高質量;探索動態編兵的新辦法,針對地方人員、崗位、工作特點等情況,在編兵單位和普通民兵隊伍中擬編替補隊員,隨時能接替調整的基幹民兵,解決人員到位率不高的問題;嚴格落實獎懲制度,及時清除隊伍中不合格的民兵。

民兵應急隊伍是各級黨委政府「建在身邊、抓在手中、用在關鍵」的一支拳頭力量,必須貫徹「平戰結合、一隊多用、一專多能」要求,採取縣建連、鄉鎮建排的模式分級編建。著眼遂行任務的多樣性、複雜性,積極在民兵應急隊伍中探索多專業混合編組新模式,著力打造集警戒執勤、防暴制亂、搶險救災等多專業一體的新型複合型力量,努力構建編組相對獨立、任務各有側重、行動相互支援的民兵應急力量體系。

要著眼民兵隊伍建設由「實起來」向「好起來」「強起來」轉型升級,著力解決民兵組織虛化弱化的問題,努力打造迅即能動、可靠管用的後備力量隊伍,切實提高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支援保障力,確保民兵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關焦點

  • 東部戰區官兵激戰抗洪一線
    經過4個小時的連夜奮戰,官兵們絲毫不敢懈怠,早上7:00左右,繼續投入到抗洪戰鬥中。官兵們身著救生衣,在救災區域來回穿梭。他們之間沒有太多的交談,只是通過默契的配合,與洪魔作鬥爭。如今,洪水險情仍然十分嚴峻,抗洪搶險的戰鬥仍在繼續……(曹旭、李元慶、吳思哲、郭曉兵、趙庶民供稿)7月12日9時,江西南昌廿四聯圩聶家舍路段接連4處管湧,發生大面積冒水,已身處抗洪救災一線的東部戰區空軍某部聞令,立即組織50名骨幹,組成突擊隊前去排險。
  • VR全景直擊三河抗洪驚心動魄24小時!
    暴雨侵襲安徽的時候,為了保衛家園、排除險情,有群人一直在抗洪一線堅守!下面一組報導,是我們的記者在合肥抗洪一線發回來的,直擊搶險救災進行時…直擊之首戰之夜,三河贏了時間:7月3日0:00~9::00在老人們的記憶裡,當年破堤的場景歷歷在目,誰也不願這一幕再上演。        每隔幾百米,就有一位大堤的「守夜人」。有的時候,我們只能從香菸燃起的星點火光,才判斷出河堤上站著人。從晚上10點開始,他們一直要不間斷地巡查,一直到早上6點換班。
  • 【致敬乘風破浪的逆行者】梁集抗洪戰士奔赴一線
    因為有愛國的共同情愫所以我們能夠團結起來眾志成城抗擊洪水猛獸我們梁集的抗洪戰士們挺身而出用奉獻、擔當、無畏的精神築起「中國力量」同時,梁集民兵應急排戰士發揚不怕熱、不怕苦精神,在保證自己任務完成情況下,抽10名戰士支持新沂。
  • 部隊官兵和民兵來了!
    部隊官兵和民兵奮戰抗洪搶險一線解放軍報南昌7月13日電 連日來,江西多地發生洪澇災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災情就是命令。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急投入搶險救災戰鬥,全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據國家防總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4萬餘名官兵奮戰在江西抗洪一線。
  • 他們是父子,更是奮戰在抗洪一線的「戰友」
    在瑞昌市防指和市人武部的統一部署下,武蛟鄉組成民兵突擊隊,緊急趕赴長江瑞昌段赤心堤展開防汛查險工作。劉遵志今年50歲,是武蛟鄉集興村民兵連長,在村裡已工作近20年,當過護林員、綜治主任。他熟悉村內的每一片土地,是群眾們熟知的「農村通」。在瑞昌市啟動一級防汛響應後,他立即主動要求到赤心堤參加鄉值班巡查。
  • 2.9萬餘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5000餘名民兵並肩戰洪魔!
    截至目前,2.9萬餘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5000餘名民兵並肩戰鬥在抗洪一線,加固堤壩、封堵管湧、處置隱患,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日前,第71集團軍某旅「周麗平生前所在連」奔赴抗洪一線後,迅速展開搶險任務。圖為該連官兵在水中封堵管湧。方知 攝裝土、轉運、打樁、固堤……然而,水流湍急,沙袋投入水中很快被衝開。
  • 突進「風暴眼」,民兵奮戰一線!
    為應對颱風過境可能帶來的災害影響,浙江消防救援部門已集結129支抗洪搶險突擊隊,共計961名指戰員、150輛消防車、153艘舟艇、3290餘件救援裝備,全力投入颱風過後的搶險救援。10日9時許,永嘉民兵應急連接到救援指令,迅速出動兩個排60人,攜衝鋒舟1艘,橡皮艇2隻前往楓林鎮、巖頭鎮等受災嚴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圍困群眾,歷經4個多小時,克服困難成功解救群眾30人。截至發稿前,救援還在進行中。
  • 聊城8名熱血兒郎馳援安徽抗洪一線
    7月21日12時54分,聊城特戰救援隊員於瑞磊在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則內容,幾分鐘後,他與7名戰友出徵安徽六安,將投入到當地抗洪搶險救災之中。受連續強降雨影響,7月19日,上遊洪水漫過河堤,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固鎮鎮淹沒,鎮區積水最深處達3米,群眾被困水中。當地抗洪救災壓力陡然增加。受當地抗洪救災指揮部邀請,包括聊城隊在內的11支特戰救援隊伍,陸續向安徽方向行進。
  • 【抗洪】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永州衝在最前面的那藍黃綠紅 看著就溫暖!
    期間我們永州一線的記者朋友們捕捉到了這些最美的身影。7月1日,永州中心城區的楊家橋、肖家園、仁灣、菱角山、梧桐等街道辦事處出現嚴重內澇,上萬名群眾需要緊急轉移。接到險情後,永州軍分區立即收攏人員,組織機關官兵、冷水難區人武部民兵應急分隊60多人,攜帶11艘衝鋒舟、救生艇趕往救援。截至2日零點,永州軍分區已成功轉移2000名被困群眾。
  • 抗洪一線的「最強戰隊」丨他們拼盡全力,將一個個沙袋壘成封堵洪水的牆
    抵達一線後,集團軍第一時間在江西九江開設前進指揮所,成立臨時黨委,加強統一領導,合理統籌力量,整體指揮部署部隊防汛救災行動。集團軍所屬部隊受領任務後,結合兵力部署和任務實際成立臨時黨組織,配強正副書記,牢牢守住前沿陣地,爭當抗洪搶險一線的「頂梁柱」「壓艙石」。各任務部隊紛紛在險工險段組建「黨員突擊隊」,成為抗洪一線的「最強戰隊」。
  • 902名人民子弟兵星夜馳援肥東抗洪一線~
    7月22日17時,解放軍某部緊急馳援合肥巢湖,7月23日凌晨2時,部隊抵達肥東縣,早晨6時30分,臨近長臨河鎮的巢湖岸邊,人民子弟兵已經奮戰在了抗洪救災的一線。7月23日11時,記者抵達環巢湖大道長臨河鎮孫柳村附近,部隊戰士們已經連續奮戰了多個小時,裝石袋、搬運、壘牆,一個個精神抖擻的戰士們卯足了勁,在巢湖岸邊鋪設出了一條防浪牆。
  • 抗洪官兵發新衣了!
    中國軍網北京7月20日電(記者邢晉 程少彬 楊殿基 黃威) 7月21日下午,9.64萬件(套)被裝物資送到抗洪搶險一線,目前已全部按型按需配發到官兵們手中,保證每名官兵穿著合身合碼。 新軍裝及時配發到九江抗洪一線,官兵們感到很貼心很溫暖。 一線官兵有需求,保障部門有回應。自7月11日第一批部隊進駐江西、安徽等地執行抗洪任務以來,官兵們堅守大堤,連續奮戰,其中有多支部隊從演訓場直奔任務地,衣物攜帶不足。
  • 【抗洪先鋒】張興武:始終和老百姓一起戰鬥在抗洪搶險的最前線
    面對嚴峻的抗洪搶險任務,楓港鄉後塘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興武主動請纓上陣,衝鋒在前、奉獻在先,始終戰鬥在抗洪搶險的最前線,轉移群眾、夜巡堤壩……與村裡的黨員幹部、村民始終站在一起、共渡難關。面對如此情況,他沉著應對,一面向上級匯報,一面組織力量搶險,同時帶領現場人員進行排水導滲等初步處理,半小時後,縣、鄉、村三級力量都到達楓富聯圩險情發生段——下順塘,經幹部群眾80餘人連續奮戰6小時,於夜晚9時許,圩堤進一步塌方終於得到了控制,初步化解了險情。
  • 軍分區組織民兵聞風而動!
    據悉,警報是從9日早上9點開始,每隔兩小時響一次。這也是溫嶺近15年以來首次拉響防災警報。警報不斷提醒廣大市民,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各項準備。據悉,臺灣、福建、浙江、上海等地航運交通已受到嚴重影響,臺北桃園機場、臺北松山機場、舟山普陀山機場、溫州龍灣機場、台州路橋機場大面積延誤。
  • 我市歡送援建抗洪搶險武警部隊官兵返程
    嘹亮的軍歌,整齊的隊列,鏗鏘有力的口號,還有「迎洪而上、一心為民」「軍愛民,抗洪救災譜新曲
  • 武裝戰線的巾幗力量最美麗——向戰鬥在防疫 一線的女專武幹部、女民兵致敬
    3月8日,盂縣人武部為一直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女武裝部長和女民兵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慰問。
  • ​常德軍分區:全方位推進新質民兵力量建設
    點藍色字關注「湖南國防」「我們一直關注著新冠肺炎疫情,關注著抗疫一線的人民子弟兵,你們專業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