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向川普提交辭職信,明確將於明年2月底離開國防部長職位。同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國防部長馬斯蒂將於明年2月底去職。然而,作為川普內閣中的最早一批成員,馬蒂斯一直被視為川普政府安全團隊「不可動搖的成員之一」,即使按任職期離任也僅差2個多月的時間。
馬蒂斯為什麼突然提交辭呈呢?被譽為非凡的領導者緣何退群?美內閣紛紛退群將會對美國內外政策帶來何種影響?學術Plus高級評論員、軍事學者徐秉君對此加以分析評論。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從馬蒂斯辭職看川普內閣「退群潮」
作者:學術plus高級評論員 徐秉君
素以「退群」聞名的川普近來竟然遭遇「退群潮」。川普上臺後先後炒了2名白宮辦公廳主任,2名國家安全顧問,1名國務卿。問題是川普政府高官「退群潮」仍在繼續。中期選舉結束後,包括司法部長塞申斯、白宮辦公廳主任凱利、內政部長津克等多位政府高級官員相繼辭職。使得華府政壇出現不小的震蕩。
12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向川普提交辭職信,明確將於明年2月底離開國防部長職位。同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國防部長馬斯蒂將於明年2月底去職。12月23日,川普又宣布,現任美國防部副部長派屈克·沙納漢於2019年1月1日出任國防部代理部長。
馬蒂斯是川普內閣中的最早一批成員,一直被視為川普政府安全團隊「不可動搖的成員之一」,即使按任職期離任也僅差2個多月的時間,馬蒂斯為什麼突然提交辭呈呢?被譽為非凡的領導者緣何退群?美內閣紛紛退群將會對美國內外政策帶來何種影響?
馬蒂斯——白宮裡的最後一個「正常人」辭職了
享有「瘋狗」名號的馬蒂斯,是川普2016年入主白宮後首批選定的內閣成員之一。他長期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參加過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在歐巴馬政府期間還擔任過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但在對伊朗的立場比白宮政策更強硬,故以強硬派著稱。由於與歐巴馬政府存在分歧,馬蒂斯於2013年從軍隊退役。
在歐巴馬之後的總統競選期間,馬蒂斯曾拒絕了希拉蕊·柯林頓團隊的盛情。但在川普贏得總統選舉後,他卻接受了川普總統的任命,出任美國防部部長。
馬蒂斯在任職國防部長期間以穩健著稱,被認為是川普政府內部「精英派」主張的代言者。出色的軍旅生涯,得到共和、民主兩黨的認同。因此,川普提名馬蒂斯出任國防部長在參議院幾乎得到全票通過。川普稱馬蒂斯是「我們很多年以來遇到的最有效率的將軍之一。」已故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曾稱讚他是「他這一代最優秀的軍官之一,是一位非凡的領導者」。
然而,在兩年的任職時間裡,馬蒂斯與川普由於政見不同,在從政理念上存在嚴重分歧。如馬蒂斯一再反對川普組建太空司令部,認為組建太空軍的時機未到,將增加組織和行政成本,從而導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多次駁回川普設立太空軍的提議。再就是在對敘利亞問題、從阿富汗撤軍、對待北約和盟友的政策、以及如何應對伊朗等諸多問題上,特蘭普與馬蒂斯的分歧日漸加大。從政理念的分歧,使得總統、防長兩人由信任到隔閡,最後走向分道揚鑣。
總統、防長兩人由信任到隔閡,最後走向分道揚鑣
10月14日,川普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曾暗示,「我認為他在某種程度上算民主黨人。馬蒂斯是個好人,我們相處得很好。他可能會離職。我的意思是,到了某個時候,每個人都會離開。」
當然,馬蒂斯不會步前國務卿蒂勒森被炒的後塵,而是提前提交一紙辭呈,不陪川普玩了。馬蒂斯在信中指出,自己與川普對待盟友的立場存在分歧,他認為川普上臺後,美國無法向盟友提供有效的共同防衛體系,也無法保護與盟友共同的利益。他說:「你(川普)有權任命一位在這些問題上與你的觀點更加一致的國防部長,我認為我辭職是正確的決定。」雖然沒有公開反對川普,但也表達了對川普的強烈不滿。
川普自2017年正式任職以來,其內閣團隊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多名重要官員不是「退群」就是「被踢群」,從而使得美國的內外政策撲朔迷離。
媒體調侃川普政府是「鐵打的總統流水的兵」,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川普政府的高官離職率。國防部長馬蒂斯算是陪伴川普最長久的人之一,現在就連他也甩手不幹了,美國政壇「內鬥」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儘管外界對馬蒂斯辭職有些吃驚,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自川普上任以來,政府高官接連「離群」,所以人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最早辭職的是麥可·弗林,他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僅24天後便宣布辭職。他是川普政府首位辭職的高級官員。
讓人最感意外的是川普競選獲勝的「功臣」班農離職,他被任命為川普首席戰略師、總統高級顧問,只在川普團隊風光了一年就黯然出局。
資料圖:川普與班農
國務卿蒂勒森「被炒」時連他自己都渾然不知,消息公布時,正值蒂勒森在非洲外交穿梭,他不得不縮短非洲之行提前回國。
最感突然的是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宣布辭職,此事讓國務院和國會兩黨措手不及。參議院外事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鮑勃·梅嫩德斯則發表聲明稱,此舉再次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外交政策領域的混亂局面,他對黑莉留下的職位空缺和她的離職給國家安全帶來的影響「深感擔憂」。
具有戲劇性的是,川普炒魷魚時一點面子都不給留。國務卿蒂勒森正在國事訪問時被「炒」,而FBI局長科米被「炒」時正在洛杉磯視察,他是在看電視新聞才知道自己已被「炒魷魚」。
國務卿蒂勒森出訪非洲時全然不知自己被川普「炒魷魚」
對於像馬蒂斯這樣元老級的「重臣」,川普也沒有什麼交情可講。馬蒂斯在辭職信中表示,為了平穩過渡,他將在明年2月份任期結束時辭職。但川普還是決定提前撤換他,23日,川普任命國防部副部長派屈克·沙納漢從明年1月1日起出任代理國防部長。
23日,川普任命副防長派屈克·沙納罕為代理防長
「我很高興宣布,我們非常有才幹的國防部副部長派屈克•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將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出任代理國防部長。」川普在Twitter上寫道,「派屈克在擔任副部長和此前在波音任職期間都取得很多成就。他會很出色!」
之前,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川普在接受採訪時也直言,「會有更多人離開」。他稱:「我認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內閣。有些人令我不滿意。有些人讓我不開心。但也有其他人讓我非常滿意。」川普還說:「我現在讓一些人準備待命,這將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將進入政府,他們將是驚人的。」報導稱,除了馬蒂斯,司法部長塞申斯也可能走人,川普早已表達對他的不滿。
早些時候,《赫芬郵報》網站稱,與前幾屆政府相比,川普政府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離職率。在過去20個月裡,有超過12名內閣成員要麼辭職,要麼被開除。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對於白宮處於混亂狀態的報導,川普怒斥這是「假新聞」。他說:「我正在改變一切,我有權力這麼做。」
似乎表明川普政府的「退群潮」並沒有停止的趨向,新一輪的「離職潮」又行將開始。
顯然,馬蒂斯辭職「退群」並非是川普內閣中的最後一個,但卻是川普內閣安全團隊「最穩定」的元老級成員謝幕。
由於馬蒂斯在川普政府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他的「退群」在華府還是引起不小的震動。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2月21日報導稱,這是因為美國的國防部長一般不會輕易辭職,更因為隨著馬蒂斯的辭職,原有秩序的最後一根支柱、美國政府內最後一名「成年人」也將離開。
分析認為,隨著馬蒂斯退出川普內閣,表明川普已清除了制衡的力量,這意味川普政府中理性的聲音也在消失。儘管在是否從敘利亞撤軍的問題上,馬蒂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國務卿蓬佩奧以及共和黨的大批議員看法一致,但毫無用處。隨著馬蒂斯的辭職,現在沒人能約束川普了。也意味著川普更加「我行我素」了。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2月21日刊登的文章更是一針見血,《馬蒂斯不在,就沒人管得住川普了?》,文章稱,馬蒂斯辭職,標誌著川普內閣中願意站出來反對老闆的最後幾個人之一離開了,這使美國的國家安全人士和海外盟友擔心會發生最糟糕的情況。文章還說,這位受人尊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將軍被看做是川普政府中的理性聲音,如果沒有他,這個政府可能是一片混亂。
不僅如此,馬蒂斯的辭職讓美國在全世界的盟友都深感焦慮和不安。德國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諾貝特·勒特根發推文說:「全世界必須為應對川普採取更加放縱的政策做好準備。」
由於川普上臺後打破了以前華府建立的全球戰略及政治話語體系,從而使美國的對外政策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尤其是川普在「美國優先」驅使下,把傳統盟友也視為競爭對手,迫使許多盟國不得不重新調整與他的關係。法國和德國甚至提出組建「歐洲軍隊」,以減少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但馬蒂斯的存在,北約和許多盟友還能感受到一種政策的連貫性。北約發言人瓦娜·倫傑斯庫說,馬蒂斯在北約內部「受到廣泛尊重」。馬蒂斯在華盛頓國會兩黨都有很高的聲望。但在川普的擠兌下馬蒂斯被迫辭職,必將會引起美國政壇的震動,當然也會惹怒很多人,由此帶來的政治風險川普也必須得承受。
實際上,馬蒂斯辭職正值川普總統任期內的一個混亂時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報導稱,美國政府在關門的邊緣搖搖欲墜,川普政府即將面臨民主黨調查的考驗,以及川普正在努力應對一系列人員解職和辭職的後果。
不受約束且不可預測的川普究竟要將美國帶向何處?全球正拭目以待!
(全文完)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