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
1月20號,經過千難萬險之後,拜登終於就職美國總統了,很多人說,美國選舉亂象延宕了80多天兩個半月,這就是美國人自己造的。
你明明11月3號就選總統,你為什麼要拖到1月20號才就職,你這80多天,以前大家都是君子的時候沒事,打個電話我選輸了,以後你當總統了,你好好幹吧,沒啥事。
現在碰上一個川普,人家真的是足足的給你抗爭了80天,美國總統的選舉和就職,為什麼要延宕這麼長時間呢?
沒辦法,這也是有歷史來源的,因為美國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個民主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的共和國。
在此之前那都是君權神授父死子繼,不存在選舉這個過程,所以美國這套體制是200多年前定立的,它就自然只能傳承延續下來。
美國最早選總統的時候,那是18世紀80年代90年代,當時是這麼規定的,各個州自己組織投票,把你們這個州要選總統定下來,然後到首都來開會,進行最後的表決。
這個流程跟現在都一樣,過去幾個月我們也學習到了,11月3號開票之後,到12月16號美國國會要開會,確定每個州的選舉人票,到1月6號由參議院最後定下來誰是總統,1月20號就職。
美國當年是這麼規定的,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美國國會開會來確定誰是新總統,那麼在此之前的34天,給各個州給你們自己組織選舉的時間。
當時連總統選舉的投票日,都沒定下來,這個很合理,大家想想一七几几年,那是我國清朝的時候。
當時交通環境通訊條件,兩個相距較遠的城市,通封書信都得三四天,你不可能做到全國的統一時間的選舉。
所以給出了34天,各州組織選舉,到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呢,到國會來投票,過了那麼五六十年到了1845年,這個通訊條件提升了,美國國會才作出規定,以後咱們總統選舉日定在一天吧。
這一天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星期二,從各州選舉到國會最終確認,這就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沒辦法,這是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導致的,那麼國會定下來之後,什麼時候新總統就職,3月4號,又延宕了三個多月,有人說這時間未免太長了,長嗎?
一點都不長,您想想12月上旬定下來誰能當總統,當了總統的人,你得從家鄉到首都來報導就職,古代搬家那跟現代搬家那能一樣嗎?
一搬家到白宮直接得幹4年,那得收拾多少行李細軟,而且新總統還要任命新的官員,新的議員也要上任。
更關鍵的是12月定下來之後,馬上就是聖誕節和元旦了,人美國人也過年,所以在當時就規定乾脆這樣吧,年也過了,冬季也過去了,3月4號春天到來之時,咱們新總統再上任。
這在當時地理條件下也是迫不得已的,即便這樣,有好幾位總統3月4號都來不及報導,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3月4號有點太晚了。
你想老總統11月份就確定下臺了,新總統3月4號才上臺,中間這4個多月,到底這個國家權力屬於誰,對於老總統來講,他已經是跛腳鴨了,沒有人聽他的了,對於新總統來講我沒上任,所以會造成很多問題。
美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怎麼能打起來,就是因為新老總統交接時間太長,給了南方各州機會,說實話,如果當年林肯當選之後馬上就職,可能南方各州都沒有串聯獨立的機會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也越來越感覺到,你說時間拖得有點太長了,4個多月,所以到了1933年的時候,美國國會終於要正兒八經討論這個事了。
尤其那一年,美國遇到了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胡佛總統處理的是一塌糊塗,美國境內此起彼伏,連綿不斷貧民窟,大量的老百姓失業沒有工作,大家翹首以盼新總統趕快上臺。
但是限於法律,羅斯福得4個月之後的3月4號才能上臺,所以美國國會經過討論,才把總統的就職日,從3月4號提早到了1月20號。
當時大家的想法是你看,12月中旬左右確定下來,過了聖誕過了元旦,總統大概有一個月左右的提名時間,把這各項組織工作準備好,然後再來上任。
所以到了1937年,羅斯福連任總統的時候,他1月20號就就職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越發感覺到,這兩個多月也有點長了,說實話,全球各個國家人家都有選舉,還真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拖得這麼長的。
原作者:李承
往期精彩回顧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