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每次選舉都要拖得那麼久?原來這與十八世紀美國建國有關

2021-02-07 照理拍案

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

1月20號,經過千難萬險之後,拜登終於就職美國總統了,很多人說,美國選舉亂象延宕了80多天兩個半月,這就是美國人自己造的。

你明明11月3號就選總統,你為什麼要拖到1月20號才就職,你這80多天,以前大家都是君子的時候沒事,打個電話我選輸了,以後你當總統了,你好好幹吧,沒啥事。

現在碰上一個川普,人家真的是足足的給你抗爭了80天,美國總統的選舉和就職,為什麼要延宕這麼長時間呢?

沒辦法,這也是有歷史來源的,因為美國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個民主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的共和國。

在此之前那都是君權神授父死子繼,不存在選舉這個過程,所以美國這套體制是200多年前定立的,它就自然只能傳承延續下來。

美國最早選總統的時候,那是18世紀80年代90年代,當時是這麼規定的,各個州自己組織投票,把你們這個州要選總統定下來,然後到首都來開會,進行最後的表決。

這個流程跟現在都一樣,過去幾個月我們也學習到了,11月3號開票之後,到12月16號美國國會要開會,確定每個州的選舉人票,到1月6號由參議院最後定下來誰是總統,1月20號就職。

美國當年是這麼規定的,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美國國會開會來確定誰是新總統,那麼在此之前的34天,給各個州給你們自己組織選舉的時間。

當時連總統選舉的投票日,都沒定下來,這個很合理,大家想想一七几几年,那是我國清朝的時候。

當時交通環境通訊條件,兩個相距較遠的城市,通封書信都得三四天,你不可能做到全國的統一時間的選舉。

所以給出了34天,各州組織選舉,到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呢,到國會來投票,過了那麼五六十年到了1845年,這個通訊條件提升了,美國國會才作出規定,以後咱們總統選舉日定在一天吧。

這一天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星期二,從各州選舉到國會最終確認,這就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沒辦法,這是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導致的,那麼國會定下來之後,什麼時候新總統就職,3月4號,又延宕了三個多月,有人說這時間未免太長了,長嗎?

一點都不長,您想想12月上旬定下來誰能當總統,當了總統的人,你得從家鄉到首都來報導就職,古代搬家那跟現代搬家那能一樣嗎?

一搬家到白宮直接得幹4年,那得收拾多少行李細軟,而且新總統還要任命新的官員,新的議員也要上任。

更關鍵的是12月定下來之後,馬上就是聖誕節和元旦了,人美國人也過年,所以在當時就規定乾脆這樣吧,年也過了,冬季也過去了,3月4號春天到來之時,咱們新總統再上任。

這在當時地理條件下也是迫不得已的,即便這樣,有好幾位總統3月4號都來不及報導,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3月4號有點太晚了。

你想老總統11月份就確定下臺了,新總統3月4號才上臺,中間這4個多月,到底這個國家權力屬於誰,對於老總統來講,他已經是跛腳鴨了,沒有人聽他的了,對於新總統來講我沒上任,所以會造成很多問題。

美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怎麼能打起來,就是因為新老總統交接時間太長,給了南方各州機會,說實話,如果當年林肯當選之後馬上就職,可能南方各州都沒有串聯獨立的機會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也越來越感覺到,你說時間拖得有點太長了,4個多月,所以到了1933年的時候,美國國會終於要正兒八經討論這個事了。

尤其那一年,美國遇到了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胡佛總統處理的是一塌糊塗,美國境內此起彼伏,連綿不斷貧民窟,大量的老百姓失業沒有工作,大家翹首以盼新總統趕快上臺。

但是限於法律,羅斯福得4個月之後的3月4號才能上臺,所以美國國會經過討論,才把總統的就職日,從3月4號提早到了1月20號。

當時大家的想法是你看,12月中旬左右確定下來,過了聖誕過了元旦,總統大概有一個月左右的提名時間,把這各項組織工作準備好,然後再來上任。

所以到了1937年,羅斯福連任總統的時候,他1月20號就就職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越發感覺到,這兩個多月也有點長了,說實話,全球各個國家人家都有選舉,還真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拖得這麼長的。

原作者:李承

往期精彩回顧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得選民票少也能當總統?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解析
    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這一偏差從何而來?一切要從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團」制度說起。2016年12月19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裡斯堡拍攝的賓夕法尼亞州選舉人投票現場。選舉人是什麼?需要指出,所謂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並非美國的專利,類似的制度在歷史上和當下的多個國家都存在。選舉人如何產生、如何投票?選舉人如此重要,那麼他們是如何產生的?他們是否可以不按照本州普選投票情況投票?各州的選舉人也分屬於不同黨派。
  • 以色列建國聯合國立刻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為何聯合國至今不認?
    而巴勒斯坦建國至今有30年,而聯合國就是不承認,這是為何呢?在1947年,聯合國根據猶太人復國運動,將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分別建立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以色列佔55%的土地,剩下的都是巴勒斯坦的。而以色列根據這個協議,在1948年就建國了,很快獲得聯合國的承認,成為正式會員國。
  • 川普們贏了 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
    川普們贏了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 當輿論在一邊倒的說拜登勝利的時候,我依然說川普們贏了美國2020年選舉。其實,川普們不是現在贏得了美國選舉,而是2016年11月就贏得了美國選舉,甚至可以再上溯至2015年6月川普宣布參選美國總統時候都決定著他們會贏。特別是美國和有關國家面對2019年的香港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言行,就更決定著川普們會贏得美國2020年的總統選舉。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 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出爐!
    投票和選舉是美國人民政治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司空見慣的組成部分。2018年11月6日,美國將舉行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的中期選舉,從參與選舉的候選人和選民的情緒來看,這次選舉仿佛格外重要,與美國的國運有關。 投票前一個月,首都華盛頓及其鄰近的維吉尼亞州和馬裡蘭州,已到處掛上 " 你的投票很重要 " 的宣傳語。
  •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知多少?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普選得票5千零45萬6千零2張,得票率49.7%,少於民主黨競選對手阿爾·戈爾的5千零99萬9千897張選票,得票率50.3%,但小布希由於贏得271張選舉人票而當選總統。2000年總統大選是二十世紀以來最具爭議的一屆選舉。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得到了的普選選票比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戈爾落後0.6%,但最終仍贏得了選舉。
  • 美國為何從阿富汗撤軍呢?跟蘇聯有關
    而1991年蘇聯解體後,整個世界只剩下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為此,美國更是毫無顧忌,為所欲為了。所以蘇聯解體後,美國接連發動了好幾場戰爭,包括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而基本上不打勝,都不可能撤軍的。但是為何現在美國非要從阿富汗撤軍呢?總統說這跟蘇聯有關。2001年因為反恐戰爭的開始,美國第一戰就對阿富汗下手。
  • 美國獨立建國的神話與現實
    這兩位作者都是貨真價實的「帝國主義者」,卡根試圖追溯美國的擴張主義傳統,以便為當下的擴張主義張目,弗格森則試圖突破當代世界的反殖民主義主流共識,為大英帝國論功擺好,他們的直接意圖並不是要破除美國獨立建國神話,但在追求其他意圖的同時,他們發掘的一些史料,卻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美國誕生的歷程。
  • 以色列是主權國家,軍事實力那麼強,為何不直接滅了巴勒斯坦
    以色列是主權國家,軍事實力那麼強,為何不直接滅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從一開始就推行兩國政策,是被約旦和埃及主導的巴勒斯坦不同意,他們想佔領整個巴勒斯坦東部地區(西部巴勒斯坦已經被約旦佔領並且成立了約旦這個國家)。
  • 美國獨立建國的神話與真相
    最終,他們在迫於無奈之下揭竿而起,宣布獨立,並戰勝了宗主國的軍隊,獲得自由,並通過協商建構了一個優良秩序。不過,這個「官逼民反」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神話的成分,就連普通美國人也不知道其真相。這兩位作者都是貨真價實的「帝國主義者」,卡根試圖追溯美國的擴張主義傳統,以便論證當下的擴張主義合乎「祖宗成法」;弗格森則試圖突破當代世界的反殖民主義主流共識,讚美大英帝國的歷史功績。兩位作者的直接意圖並不是要破除美國獨立建國神話,但卻產生了「祛魅」的意外後果。下文將一一標識出這兩位作者為我們所提供的「祛魅」點。
  • CGTN時評 | 美國為何超過90%的時間都在打仗?
    此外,美國還吞併或佔領了5個海外領地,並在約80個國家建立了軍事基地。1776年至今,美國平均每20年中僅有1年沒參與任何戰爭。 Why is the U.S. always fighting?為何這個國家總是在打仗?
  • 美國獨立日,你真的了解美國獨立建國的真相嗎?
    這兩位作者都是貨真價實的「帝國主義者」,卡根試圖追溯美國的擴張主義傳統,以便為當下的擴張主義張目,弗格森則試圖突破當代世界的反殖民主義主流共識,為大英帝國論功擺好,他們的直接意圖並不是要破除美國獨立建國神話,但在追求其他意圖的同時,他們發掘的一些史料,卻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美國誕生的歷程。
  • 劉亞偉:這次中期選舉難改變川普對華政策
    圖/視覺中國)劉亞偉|文 郝洲|編輯投票和選舉是美國人民政治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司空見慣的組成部分。2018年11月6日,美國將舉行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的中期選舉,從參與選舉的候選人和選民的情緒來看,這次選舉仿佛格外重要,與美國的國運有關。
  • 從1860到2020:兩屆美國總統選舉的歷史韻腳
    跨越近兩個世紀的兩場選舉,在美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國內政治分歧導致聯邦甚至有解體風險的歷史記憶,在160年間兩次「押韻」,而這兩次「押韻」的背後,不同時代下的大選究竟何處相似,何處不同?19世紀初以來,儘管國際販賣奴隸特別是非洲奴隸已經成為歷史,特別是國會在1807年通過、1808年生效的《禁止奴隸進口法案》大幅限制了奴隸制,但國內販奴依然存在,此時美國憲法有關條款中對於奴隸制的保護,則為有關制度的維護者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政治依據。而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變化,則是美國北方各州份的廢奴風潮。
  • 這面旗,掀起了美國內戰!
    但這件事現在真實地發生後,感覺身邊都沒人拿它當回事兒,大家都是一副見慣大場面的淡定模樣,提都很少有人提。 我問了一個比較關心時事的朋友對此有什麼看法,他說就算現在美國開打內戰,他也不會有一絲絲驚訝。 的確,過去的一年,保建國同志的工作做得乾脆利落,「啪」地那麼幾下,就把燈塔國的遮羞布扯得稀碎,很快啊!
  • 【美國政治(25)】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摧毀右翼的「建國神話」
    不僅對他服從,而要求也要服從世間的統治者。現在,你要建立一個反叛的國家,聖經卻是一本要求服從的書,兩者處於根本的衝突之中。聖經也與美國司法系統衝突。比如,在十誡中,神說:「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這種律法,懲罰無辜的子孫,直到三四代!而美國司法系統要求有罪的證據,避免懲罰無辜清白之人。因父母的罪行而懲罰其孩子,這不是美國司法的做法。
  • 美國為何絕不放過委內瑞拉?石油、地理和國家博弈都在這凸顯無疑
    這些事情無不折射出美國對這個南美小國武裝幹涉的居心苟測。那麼美國為何不放過這個看起來在南美各國中毫不起眼的小國委內瑞拉呢?(這張地圖再清楚不過表明了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地緣地位重視程度,鎖著咽喉呢)地緣戰略決定命運石油!首先是石油,這種黑色的如同黃金一樣寶貴物質在全世界都是暢銷產品。
  • 安倍也要叛變?川普這次還能摟得住嗎?
    畫外音:馬蒂斯變得理性,不再瘋狂,和川普風格不一致,於是就······哈哈哈 4.新華社報導,美總統國際談判特別代表稱,有關推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實現最終和平的所謂「世紀協議」設想已進入「最後階段」。畫外音:把原來的巴以和平框架拆了,然後達成世紀協議,難不成一個世紀巴勒斯坦也不建國嗎?
  • 美國真有「共濟會」嗎?猶太人為什麼要躲在幕後控制美國?
    前兩者更多的是一種戲謔,調侃二戰後的美國黑幫主要由這兩種人控制。但以色列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猶太人,卻是公認的美國真正的幕後隱藏BOSS。猶太人雖然只佔美國總人口的2%,卻總是頻繁地出現在美國的主流社會頂層,從國會山到白宮,從華爾街到好萊塢,從谷歌到甲骨文,到處都有著猶太人的身影。這讓人們不禁要問,猶太人到底在美國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間諜案
    原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劉連昆,同時在兩岸擁有少將身分達7年之久。對劉的策反是臺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最重要的項目,代號"少康項目",被"國安局"局長丁渝洲稱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劉連昆1992年成為臺灣間諜,至1999年東窗事發被處死,7年間向臺灣提供大量重要情報,被認為是大陸1949年以來最嚴重的間諜案。
  • 清華教授王紹光:美國大選「最後一戰」,不過是選舉嘉年華
    這也就是說,在韋伯的領袖民主制下,廣大人民群眾是被動的,是受精英操控的;但由於精英集團要爭取民眾的支持,韋伯希望,精英集團之間的競爭可以迫使精英階級至少間接地回應民眾的某些訴求。如圖5.7 所示,20世紀「民主」一詞出現頻率時間分布的兩個高峰都與戰爭有關,小高峰出現在一戰期間,最高峰出現在二戰期間,這是因為戰爭需要動員普通民眾參與:一方面,需要在宣傳上把與他國的衝突包裝成「為民主而戰」,另一方面,需要用擴大政治參與權與社會福利的方式來籠絡底層民眾參戰。然而,喧器的戰爭動員只能把人們召集到「民主」的大旗下,它本身並不能消除理想中的民主理念與現實中的精英統治之間的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