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更多單兵裝備、特種作戰資料和故事麼,想在飯桌上吹牛逼戰無不勝麼?
戰甲官方微博:戰甲裝研菌
戰甲軍品淘寶店:戰甲軍品戶外
舉世聞名的滑鐵盧戰役,一代梟雄拿破崙的時代徹底終結。拿破崙率領下的法軍縱橫歐洲近二十年,鮮有敵手,但世事盛極必衰,拿破崙錯誤的入侵俄國使得法國大傷元氣,不得不第一次下野,被流放厄爾巴島。
6月18日,202年前的今天是一個改變歐洲歷史,間接改變世界歷史的日子(畢竟在當時歐洲文明是主導世界走向的主流文明)。在這一天發生了舉世聞名的滑鐵盧戰役,一代梟雄拿破崙的時代徹底終結。拿破崙率領下的法軍縱橫歐洲近二十年,鮮有敵手,但世事盛極必衰,拿破崙錯誤的入侵俄國使得法國大傷元氣,不得不第一次下野,被流放厄爾巴島。
1815年3月,不甘失敗的拿破崙由厄爾巴島返回法國,迅速聚集舊部,捲土重來。他進軍巴黎,重新稱帝,並立即組建軍隊,可惜許多舊部不再看好拿破崙,倉促之下拿破崙只徵集十幾萬雜七雜八的部隊,與鼎盛時期的法軍可謂雲泥之別。與之相反,歐洲反法聯盟則迅速立即調集70萬大軍,個個都是精銳部隊,分路進攻法國,拿破崙開局既十分不利。最早集中的英荷聯軍和普軍首先進駐比利時。
拿破崙為於6月15日率軍約12萬人進入比利時。16日,進行利尼會戰,打敗布呂歇爾統率的普軍,並隨即派手下平庸的將軍格魯西率兵3.3萬人搜索追擊普魯士,以防普魯士重新形成威脅,本意是好,但可惜如果用人不當,不懂隨機應變,則會白白浪費這些珍貴兵力。這18日,威靈頓公爵率英、荷、比利時和漢諾瓦聯軍(6.7萬人、150餘門火炮)在滑鐵盧附近佔領陣地,阻擊法軍。拿破崙一世於上午11時以優勢兵力7.4萬人、252門火炮率先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
【圖為擊敗拿破崙的英國名將威靈頓與麾下英軍】
由於拿破崙一世對聯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未能突破聯軍左翼,又把主要突擊方向轉向敵軍中部,多次組織正面突擊,並逐次投入預備隊,未有明顯進展。在此期間,法軍騎兵雖曾兩次突入英軍陣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擊退。傍晚,拿破崙最擔心的事發生了,他曾不惜從緊張的兵力中抽出三萬人馬去搜尋消滅的普魯士軍隊,神奇的出現在法軍後方,在布呂歇爾率領下直插法軍後背。聯軍兵力轉為優勢,並立即開始反擊。拿破崙這時已無後備兵力,多方派人尋找的格魯西杳無蹤跡。法軍難以抵禦,從而全線崩潰,拿破崙一世逃離戰場。
在這次會戰中,法軍陣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人;聯軍傷亡2萬人左右。滑鐵盧戰場當日六萬個歐洲各國將士命喪被炮火燒為焦土的麥田中!成為拿破崙「百日王朝」覆滅的犧牲品。拿破崙不得不於6月22日再次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聖赫倫那島。這次他再無回天之術,最後死在此地。滑鐵盧從此成為一個人遭受重大挫敗的代名詞。
幾百年裡,人們一直愛討論拿破崙究竟敗於何處,眾說紛紜。但各方一致的觀點有幾個:
1.軍隊素質
法軍是拿破崙在2個月內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藥、馬匹也十分缺乏。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許多優秀的將軍不再看好拿破崙,曾經雄霸歐洲的法軍已成昔日黃花。以至格魯希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被委以重任,最後關頭,貽誤戰機。拿破崙在最後時刻,數次絕望的慟呼:「格魯西,你到底在哪裡?!!成了深深刺痛法國人心靈的一句名言。成為法蘭西永恆的遺恨。
2.兵力分散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滑鐵盧決戰時,拿破崙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幾乎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魯希帶領去追擊去向不明的普軍,致使該部脫離戰場,最後時刻,拿破崙不得不派出身邊擔任警衛任務的榮譽老兵軍團去擔當衝鋒。
3.普軍反擊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在裡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拿破崙也沒有在16日黃昏組織追擊普軍,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魯希元帥率3.4萬人追擊。但為時已晚,格魯希根本沒有找到普軍,反而浪費了大量兵力,卻使普軍最後與英軍會合,參加了滑鐵盧的戰鬥。
【拿破崙在緊要關頭的哀鳴「格魯西,你在哪裡」深深刺痛法國人,成為民族遺恨,竟然促成一項改變人類命運的革命性發明,這就是電話的誕生,電話都發明人貝爾是法國人,從小就是一個拿破崙崇拜者,他自幼就立志彌補這個遺憾,經過數十年鑽研,終於發明了電話,他在與助手的第一次通話,就是模擬拿破崙與格魯西的通話,貝兒呼喚「格魯西,聽到沒有,快向我靠攏」,其助手的回話是「我是格魯西,聽到陛下了,我立刻返回」。如此一片赤誠痴心,拿破崙九泉之下也應欣慰】
為紀念滑鐵盧戰役,長久以來,當地每年都會舉辦模擬滑鐵盧戰役表演,一年一小辦,五年一大辦。演員是來自世界各國的拿破崙的崇拜者(當然也會有威林頓的崇拜者)。這些志願者組成了協會,自費訂製19世紀的軍服、槍械、戰刀及其他裝備,還準備了馬匹,他們一般早早就來到滑鐵盧舊地,各自組建分屬不同陣營的各國軍團。住在拿破崙時期的帳篷裡,像當年的士兵一樣生活、訓練、戰鬥。到了6月18日,一場讓遊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1815的生死決戰會再次出現在滑鐵盧平原上。2015年6.18是滑鐵盧戰役200年的重要時刻,這一年的歷史重現活動更是牽動無數人來到比利時,來自世界17個國家的5000多名志願者參加了200周年的大型模擬表演。
當大戰拉開帷幕,雙方士兵在鼓聲中列隊行進到戰場,擺開陣勢。先是炮擊,炮聲震天動地,煙霧騰騰,效果逼真。然後是騎兵出擊,步兵跟進。騎兵間格鬥、騎步兵搏鬥,衝鋒、反衝鋒,包圍、反包圍,打得有章有法。最後,法軍且戰且退,保護拿破崙倉皇撤退。在模擬戰中,拿破崙雖敗猶榮,當扮演拿破崙的演員騎著白馬經過時,觀眾山呼「皇帝萬歲!」像歡迎凱旋的英雄……一年一度的滑鐵盧戰役歷史重現活動早就是一張名片,每年都會有眾多遊人慕名而來觀看,置身於此,只見此時的滑鐵盧平原,槍炮隆隆,火光四射,硝煙瀰漫,戰馬奔騰嘶鳴,各路大軍衝鋒陷陣,激烈角逐。一副活生生的全景戰爭畫卷展現在數萬遊客目前,讓人身臨其境,恍如穿越時空一般,這樣的感受恐怕是任何教科書、課堂、博物館都無法做到的。歐洲人這樣的緬懷歷史體驗歷史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當年數萬名士兵曾血灑滑鐵盧戰場,如何使死氣沉沉的遺址變成吸引遊客的熱門景點?《文化空間》認為,懂歷史、熟悉滑鐵盧戰役的人畢竟是少數,只有讓絕大部分普通遊客成為演員,參與其中,觸摸歷史,歷史才能活起來,才能吸引遊客。作為組織者、經營者,不能什麼事都做,要給遊客留下空間。不同年齡段遊客的興趣點不同,因此,歷史也需利用高科技。文化空間根據需求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如「滑鐵盧體驗」「滑鐵盧學校」等。前者主要滿足歷史愛好者的需求,周末安排他們體驗當年士兵的生活;後者則面向學生,不同的是,上課的不再是歷史老師,而是一名「上尉」,上課地點不在教室而在滑鐵盧戰場遺址。
為吸引更多深度遊的客人,瓦隆區旅遊局計劃今後每個周末都舉行炮兵、步兵與騎兵表演,表演結束後觀眾與演員可進行交流問答等互動。2015年滑鐵盧戰役200周年之際,《文化空間》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模擬戰表演,希望藉此進一步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