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總體武器水平還是很先進的,尤其是飛彈技術。不過,美軍這些年有好多武器半途而廢了,反而是中國研製出了很多最早由美軍提出概念但未完成的飛彈武器。例如美國在幾年前提出的「網火」非直瞄發射系統 ( NLOS - LS),也就是網絡化打擊武器,屬於一種跨時代的新概念武器。遺憾的是,美國人經過長期努力也沒有完成,最終在2010年5月下馬。
現在,中國幫他實現了。日前,中國在阿聯展示了CM502V網絡化打擊武器。以其非常獨特的外觀形狀,引發了現場相關客戶的關注,吸引了場內外的目光,成為本次防務展的焦點和明星軍品,引發了轟動效應。
採用一個比較小型的多管發射箱,飛彈採用垂直發射,發射後改平飛,依靠衛星導航,以及遙控和末端光學制導系統,可以接收任何節點的目標指示信息,並自動構成發射火控諸元,達到遠程精確命中的效果。可裝填兩種飛彈和2種巡飛彈,射程20~70公裡。
這是一款陸軍多用途網絡化精確打擊武器系統,是集目標偵察、指揮控制、精確打擊、毀傷評估於一體的綜合火力打擊系統。網絡化打擊武器系統兼顧傾斜和垂直發射,由CM-501GA/CM-502精確打擊飛彈、CM-501XA/CM-501X巡飛彈、指控系統、技術支援系統等組成,可以實現對堅固目標、移動目標、時敏目標、反斜面目標、固定目標以及空中慢速目標的打擊。
由於其系統配置中包括了反炮兵雷達和察打一體的巡飛彈,且射程高達40~70公裡,可以對敵方正在轉移中的自行火炮和遠程火箭炮實施打擊,堪稱「炮兵殺手」。
CM-501G飛彈為正常布局,採用X型布置的大展弦比彈翼和尾舵,最大射程為70公裡,侵徹爆破戰鬥部重40公斤,整彈重量在150公斤以內。從飛彈的射程和體型看,CM-501G採用高彈道滑翔方式飛行,制導方式則為成像數據鏈制導和衛星定位制導。
CM-501GA是一種非視距飛彈(NLOS),是CM-501G飛彈的輕量化改進型,該飛彈長2米,彈體直徑為180毫米,重量超過100千克,裝有20千克高爆破片戰鬥部,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能夠打擊5到50公裡內的靜止和移動目標。在打擊靜止目標時具有小於1米的圓概誤差,並且在打擊移動目標時具有超過90%的命中率。
CM-501XA巡飛彈長2米,頭部為圓柱體結構,彈體中後部為矩形截面(230×230毫米),有兩個彈出式彈翼,重量超過100公斤,配備重量8.5公斤的小型高爆破片戰鬥部。該巡飛彈具有超過30分鐘的續航能力,能夠打擊超過70公裡的靜止和移動目標。
CM-502多功能飛彈武器系統,是中程火力精確打擊飛彈武器系統,能夠以傾斜或者垂直等不同方式發射靈活使用,除可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之外,還能夠對付武裝直升機、無人機等低速空中目標,最大有效射程25公裡。
網絡化多用途打擊武器系統,由飛彈、箱式垂直發射系統、指控車和技術支援與保障系統構成,它是一體化信息化作戰系統,同時,它還是一套「無人值守」自主智能作戰系統。
打擊武器系統基於「人在迴路中」的制導方式,採用網絡火力分配系統。由前線具有數位化觀察、通信系統的步兵或炮兵觀察人員確定目標坐標,或者接收任意平臺的偵察信息,通過數位化網絡傳輸給飛彈系統,飛彈發射飛向目標後使用雙向數據鏈將目標視頻信息傳輸回指控車,指控車操縱飛彈修正彈道以確保直接命中。
也可以由前沿觀測直接接管操作權進行控制,或者由具有網絡化作戰能力的前線戰車或無人機等其他網絡化作戰平臺接管並控制飛彈打擊目標,即所謂的「A射B導」。
該型系統發射器內的飛彈可以自由組合,從而賦予系統打擊目標類型靈活性。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換用不同版本的飛彈。對於不缺錢的中的狗大戶,可以把目前能想到的各種高大上的目標指示和制導系統都配備上。使用慣性導航+衛星導航系統輔助用於中段指導,熱成像紅外組合導引進行末制導。外加雙向數據鏈進行中段修正和末制導控制,形成「人在迴路中」的靈活打擊方式。
對於經費緊張的客戶,也可以取消航天級慣性導航、熱成像制導和雙向數據鏈系統,改用衛星定位(GPS/北鬥/GLONASS),或半主動雷射導引頭等。
網絡化多用途打擊武器系統的發展,主要是得益於我國陸軍數位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也是世界上炮兵數位化建設的先鋒,也是世界上最早成批出口數位化炮兵系統的國家之一,在整體數位化部隊建設上也居於世界前列。在過去幾年的報導中,我們經常看到陸軍普通步兵班組使用數位化通信系統和前觀設備直接引導炮兵/航空兵等火力對敵進行打擊,也能看到陸軍合成營各種作戰平臺的互聯互通,中國陸軍的網絡化作戰時代已經呼之欲出。
這種飛彈系統的主要精髓在於數位化的指揮控制網絡。當前沿的步兵班/排/連遭遇無法用自身火力打擊的敵人堅固火力點、裝甲車輛等目標時,可以隨時調用後方的網絡化飛彈進行精確打擊。成為一種「步兵的巡航飛彈」
而對於後方火力營(炮兵部隊)來說,由於前沿步兵班組通過數位化網絡化設備就可以擔當炮兵前觀的任務,因此靈活的單車或步兵班使用少量飛彈,就能完成過去需要大規模炮群集火射擊消耗大量彈藥才能完成的火力支援任務,任務靈活性大為提高,而且在反炮兵火力打擊下的生存力極大提高。
美國當年提出「網火」(NLOS-LS)中遠距離打擊武器系統時,主要是作為美軍的未來作戰系統(FCS)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進行網絡化的中遠程戰術支援。儘管當時進行網絡化作戰的成本造價很高昂,但美國人相信「大批生產就等於廉價」,不過美國的未來作戰系統(FCS)又一次低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價格下降速度。在研製了一段時間「網火」武器系統以後,發現造價問題始終無法降低,中止了研製。
「網火」武器系統遲早是未來陸軍主力中遠程打擊武器,美國搞不下去,不是方向錯誤,而是錢的緣故,他們無法在一件武器上同時提現先進性和廉價性。這恰恰是中國人最擅長的,近些年,有好多先進武器的概念被美國提出來,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被放棄,但中國吸收美軍的新概念,通過努力,幫他們完成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美國負責提出概念,中國最後幫他們實現」!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微信號:keluoliaofucn
溫馨提示:
聯繫郵箱:gaosga@163.com。
歡迎來稿,選題、內容、題材不限,文章、漫畫、視頻均可。
關注國際時事熱點,致力愛國主義國防教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