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人物 | 巡航飛彈發展史上的拓荒者——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2021-02-18 海鷹資訊

巡航飛彈是依靠彈體產生的空氣動力和吸氣式發動機的推力,主要以巡航速度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遠程飛航式飛彈,可從多種平臺,如車輛、飛機、艦船或潛艇等發射,其採用機動多變的飛行航跡,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最近,我們籌備了一檔關於巡航飛彈的新欄目,組織了系列文章,擬從歷史、人物、觀點爭鳴等多種角度跟大家一起探討巡航飛彈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哦!

👉海鷹出品,必屬精品

巡航飛彈發展史上的拓荒者——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作者:周啟龍

1931年9月15日,蘇聯成立了一支名為「運動反應研究小組」的科研組,展開了在火箭領域的科研攻關。該項目小組的俄文名稱為「Группа изучения реактив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用英文字母標註發音就是「 Gruppa izucheniya reaktivnogo dvizheniya」,因此在英文資料之中通常將其簡寫為「GRID」小組。與世界上其他地區一些單打獨鬥的科學家的科研項目不同,GRID小組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的專業火箭研發項目。該機構在人數上達到了4個旅的規模,而在研究項目上則並行研究了10個項目,這10個項目之中就包含有多個飛彈相關領域的研究。而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未來蘇聯空間項目的負責人,則是GRID小組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1938年的照片

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1906年1月12日出生於烏克蘭的日託米爾,與出生於美國發明世家的斯佩裡和出生於英國工程師家庭的阿奇博爾特相比,謝爾蓋的身世則要坎坷的多,科羅廖夫的父親是一名窮困的俄語教師,謝爾蓋3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離了婚,雖然他的父親曾要求與謝爾蓋見面,但是他的母親卻拒絕了,並告訴謝爾蓋他的父親已經死了,謝爾蓋也因此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父親,直到1929年他父親去世的時候,謝爾蓋才真正得知真相。而謝爾蓋的母親,為了獲得更高的學位,在謝爾蓋幼年的時候,頻繁的將其託付給他的外祖父照顧,而自己則前往基輔去學習。

幼年時期的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缺失父母照顧的謝爾蓋在度過了一個孤獨、頑固、充滿爭吵的童年之後,開始了自己的學校生活,謝爾蓋的學習天賦在學校裡得到了真正的展示,並成為了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由此也招致同學的嫉妒,而謝爾蓋也在後來的回憶之中說道:「學校內的欺凌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而更加喜歡學術工作。」

學生時代的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謝爾蓋10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再婚,而謝爾蓋則因他的繼父是一位在俄國謀職的電氣工程師,開始有機會接觸到了當時蘇聯很少有人接觸到的電氣方面的設備和知識,。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混亂的局面讓孩子根本無學可上,而謝爾蓋只好由他的繼父在家裡進行教育,事實證明,他的繼父對謝爾蓋未來成為航天領域的大師有著重要的影響。

坐在滑翔機之中的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謝爾蓋最初所接受的職業教育為「木工專業」,但是1913年曾經參觀的航展和其繼父的影響,使得謝爾蓋對航空領域有了濃厚的興趣,而其在木工學校畢業的時候,已經有能力開始設計製作滑翔機了。按照謝爾蓋最初的理想,他原本計劃進入蘇聯的頂級的航空院校——朱科夫斯基航空學院,但由於整體分數沒有達到該學員的錄取標準,無奈之下,最終只好選擇了基輔理工學院的航空專業。1926年,謝爾蓋轉入了蘇聯最好的工業學院之一的莫斯科鮑曼高等技術學校,並在那裡學習至1929年。

蘇聯GIRD小組成員合影

作為蘇維埃建設工作的緊缺人才,謝爾蓋在畢業之後進入到了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任職飛機設計師和試飛員。在這裡,謝爾蓋得以和蘇聯頂尖的航空專家一起工作,並在這些專家的影響之下,逐漸成長為了火箭領域的專家,並成為了蘇聯秘密火箭領域科研機構GIRD小組的負責人之一。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蘇聯在謝爾蓋的建議之下,也開始了在巡航飛彈領域的探索。1933年蘇聯成立了秘密的火箭研究機構,該機構所要攻關的項目之一就是研發出自動飛行的有翼式飛彈,該型武器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敵飛機進行攔截或者對敵地面目標進行遠程打擊。在設計理念上,蘇聯科研人員明顯比更早期美英等國所設計的「凱塞林爆破筒」和「拉瑞克斯」等這些採用活塞式發動機作為動力的巡航飛彈雛形更進了一步,打算用火箭發動機來作為這種新式武器的動力部。

蘇聯「212工程」飛彈外形草圖

但是一直到1936年,名為「216工程」的武器開發項目由於技術的不成熟而最終被「212工程」所取代,而謝爾蓋所負責的第五組,因為之前在無制導有翼飛彈的研發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謝爾蓋所負責的項目也成為了「212工程」的重要基礎。蘇聯人的研究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僅將火箭動力成功的與飛行武器相結合,更是創造性的為該型武器加入了三軸陀螺儀進行導航。而正是這些創舉,使得蘇聯的「212工程」更加接近於今天成熟的巡航飛彈。

被捕之後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1936年3月20日,「212工程」正式上馬,但是由於上級主管部門經過評估,認為該型武器並不值得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研發上,「212工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但是該項目最終還是於1936年7月26日完成了基礎設計工作。受當時技術方面的限制,一直到1937年底,謝爾蓋所領導的「212 工程」仍然未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就在此時,蘇聯的「大清洗」也達到了頂峰,未能取得任何成效的謝爾蓋以及大量的優秀工程師被當做了「破壞者」而大受牽連,研究工作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一些優秀的科研人員甚至遭到了處決,更加雪上加霜的是,「212工程」的數次後續測試全部以失敗而告終,謝爾蓋甚至在測試的工作中受了傷,當然比傷痛更加讓謝爾蓋無比痛心的是上級主管單位最終失去了耐心,於1938年6月失去了最後的耐心,將其逮捕入獄,並於9月27日判其10年徒刑。

蘇聯早期在巡航飛彈領域的探索——「212工程」

1939年1月29日和3月8日,「212工程」進行了兩次強行的測試,但最終全部都以失敗而告終。而蘇聯的巡航飛彈研究項目「212工程」也最終在一片混亂中黯然收場,直至二戰結束之後,蘇聯才最終以繳獲的德國V1飛彈資料為基礎,重新開始了在這一領域的研究。

蘇聯太空計劃的總負責人謝爾蓋(左)、蘇聯原子彈之父伊格爾·瓦西裡耶維奇·庫爾恰託夫(中)和蘇聯科學院的院長克爾德什(右)

而謝爾蓋在關押了接近6年之後,經申請進入監獄工廠生產火箭,才最終在1944年得以釋放,被釋放的謝爾蓋被批准加入蘇聯紅軍,並在1945年晉升為上校軍銜。戰爭結束之後,謝爾蓋和他的同事們,以從德國繳獲的部分飛彈領域研究資料為基礎,成功仿製和研究成功了近程、中程、遠端和戰術飛彈,而其最大的成就則是在其領導之下,蘇聯在1961年初,成功的用由其改進的火箭將人類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送入了太空。1966年1月,謝爾蓋在治療癌症的手術臺上去世,而其身份,一直到他去世之後,才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總負責被世人所知。

我們將持續推出「巡航飛彈」系列文章,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跳轉進入閱讀~

各位關注飛彈領域的大咖們,

我們正在組織一批關於巡航飛彈,

尤其是亞聲速巡航飛彈相關的文章,

誠邀各位大咖來稿!

要求是

題目自選,字數不限!

內容可以是與巡航飛彈有關的

有趣有料的發展秘史,

也可以是嚴謹科學的效能分析比較,

還可以是對於未來的大膽預測,

各種角度和看法均可,

主要內容在動筆之前與我們討論一下即可!

稿酬優厚!決不食言!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歡迎小窗私信我們,也歡迎給我們發郵件!

郵箱:hiwing_news@163.com

期待您的來稿!

相關焦點

  • 巡航·人物 | 巡航飛彈發展史上的拓荒者——阿奇博爾特·蒙哥馬利·洛
    巡航飛彈是依靠彈體產生的空氣動力和吸氣式發動機的推力,主要以巡航速度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遠程飛航式飛彈,可從多種平臺,如車輛、飛機、艦船或潛艇等發射,其採用機動多變的飛行航跡,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最近,我們籌備了一檔關於巡航飛彈的新欄目,組織了系列文章,擬從歷史、人物、觀點爭鳴等多種角度跟大家一起探討巡航飛彈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哦!
  • 科羅廖夫的傑作:蘇聯黑科技,跨時代的212型巡航飛彈
    ,而這時德國也在進行類似飛行的巡航飛彈的研究。最後他們發展了一種212型巡航飛彈,這在上世紀30年代屬於跨時代的高科技、黑技術。1930年,蘇聯政府撥款並批准建立了若干火箭武器科研小組。以蘇聯宇航之父,著名科學家、火箭設計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這位是正主,不是本博主啦)為首的一大批科學家,因為對火箭的共同興趣而聚在一起。
  • 改變人類史的烏克蘭科學家科羅廖夫的傳奇一生
    ·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1917年的夏天,科羅廖夫的母親帶著年僅10歲的小科羅廖夫來到敖德薩和繼父生活在一起。那時的小科羅廖夫總喜歡站在敖德薩海邊風景迷人的甫拉東諾夫港口的防波堤上,望著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和自由翱翔的海鷗,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海鷗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於是立志要當一名飛機設計師。
  • 蘇聯航天元勳科羅廖夫的火箭人生
    但在當時,全甚少有人知道,那個將加加林送入太空的龐然大物的設計師,那個在航發中心給加加林下達發射指令的老人,他就是日後名滿天下的著名火箭設計師,蘇聯航天事業的元勳與奠基人: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ёв) 一、來自烏克蘭的懵懂少年1907年1
  • 科羅廖夫不僅屬於蘇聯還屬於全人類 追憶N1火箭登月歷史
    蘇聯宇航界的傳奇人物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準確地說,他不僅屬於蘇聯,還屬於全人類,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有限的幾位太空科學家之一。
  • 探月曆程中不可忘記的科羅廖夫
    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 1907—1966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是蘇聯宇航事業偉大的設計師與組織者,準確的說,他不僅屬於前蘇聯,更屬於全人類,他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有限的幾位科學家之一。於是科羅廖夫的母親就帶著兒子設計滑翔機的證書給校方領導看,學院看完之後表示會考慮一下,但是希望不大。後來科羅廖夫在基輔的舅舅打聽到,基輔學院設立了機械系,科羅廖夫因為過去設計過滑翔機,因此可以面試入學。就這樣,不滿十八歲的科羅廖夫隻身到了基輔學院機械系進行學習。1924年11月,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決定錄取科羅廖夫,但是這個錄取通知顯然太晚了。
  • 前蘇聯運載火箭之父頂級天才:科羅廖夫
    這在空間技術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大事件。前蘇聯火箭專家、航天系統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為這次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作出了傑出貢獻。因為無發動機飛機從來沒有在飛行中完成過著名的聶斯切洛夫筋鬥,而「紅星」號完成的飛行是浮空飛行史上的創舉。斯捷潘切諾克一邊躲閃著前來祝賀的朋友、設計師和飛行員,一邊回答:「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應當去讚揚科羅廖夫,是他造出了多麼棒的飛機啊!滑翔機飛行員用它可以學會超級特技飛行。」  科羅廖夫此時正在構思製造火箭並乘坐它去太空遨遊。
  • 烏克蘭爛招:總統親自上陣,與俄羅斯「搶奪」歷史人物
    從俄羅斯媒體看到一則資料,2021年1月12日,是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誕辰114周年紀念日。俄羅斯聯邦局分別發文紀念這位偉大的航天設計師。馬斯克也用俄語稱讚科羅廖夫是偉大的人。隨著越來越多網民紀念科羅廖夫,烏克蘭總統澤林斯基發文,並引用馬斯克在2020年1月發的推特提到了科羅廖夫的名字。
  • 美國發射76枚巡航飛彈只炸了三棟樓?俄羅斯提出了強烈質疑!
    在空襲中,美軍共發射了76枚巡航飛彈,其中57枚是由紅海和阿拉伯海上的三艘軍艦發射的戰斧式巡航飛彈,其餘19枚是2架B-1B戰略轟炸機投擲的AGM158隱身巡航飛彈。圖:4月14日的衛星圖片,被摧毀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科研中心。
  • 中國新型093B核潛艇,可垂直發射巡航飛彈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24期】第35艇員隊的出現,說明中國海軍最新的攻擊型核潛艇已經或即將服役。巡航段採用渦噴發動機,航程180公裡,速度0.8馬赫;末段採用火箭發動機,航程40公裡,速度2.5~3馬赫,具有很高的突防概率和命中率。飛彈的彈徑為533毫米,可由潛艇魚雷發射管發射。
  • 攜千枚巡航飛彈,誓言一小時消滅敘空軍!
    數架蘇-30SM戰機在地中海地區進行巡航,以監視這一地區美國軍艦的活動。VAQ-137電子攻擊中隊,下轄5架EF-18G咆哮者電子戰攻擊機。VAW-126艦載空中預警中隊,下轄5架E-2D鷹眼預警機。VRC-40艦隊後勤支援中隊,4架MV-22魚鷹傾轉旋翼飛機。HSM-46直升機海上攻擊中隊,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HS-11海上直升機作戰中隊,5架M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
  • 速度28馬赫,射程350公裡,印軍最強空射巡航飛彈,號稱能夠「統治」印度洋
    而在印度的軍火庫中,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反艦巡航飛彈絕對是印度的驕傲。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號稱亞洲最強的多用途巡航飛彈,「布拉莫斯」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兩條著名的河流: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遊是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和俄羅斯的莫斯科河。這是一種三軍通用的飛彈,以俄羅斯P-800寶石超音速反艦飛彈為基礎研製,設計代號為PJ-10,可由潛艇、水面艦艇、岸基發射車和飛機發射,組裝工作由俄印合資的布拉莫斯宇航公司承擔。
  • 神秘093核潛艇的小龜背到底裝了什麼,巡航飛彈還是反應堆?
    有說法認為小龜背是巡航飛彈垂直發射系統,這種說法得到最為廣泛的支持——雖然093攻擊核潛艇可以通過魚雷管發射鷹擊-18反艦巡航飛彈,但無法採用這種方式發射對陸巡航飛彈為了擁有遠程對地攻擊能力,093改進型增加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鷹擊-18陸攻版巡航飛彈。而由於垂直發射系統太高,就增加小龜背,和戰略核潛艇龜背存在的原因是一致的。如果簡單來看的話,上述說法有理有據,似乎破案了,但深入研究的話,卻會發現很多盲點。
  • 不是巡航飛彈:093核潛艇的小龜背到底裝了什麼,答案浮出水面
    有說法認為小龜背是巡航飛彈垂直發射系統,這種說法得到最為廣泛的支持——雖然093攻擊核潛艇可以通過魚雷管發射鷹擊-18反艦巡航飛彈,但無法採用這種方式發射對陸巡航飛彈。為了擁有遠程對地攻擊能力,093改進型增加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鷹擊-18陸攻版巡航飛彈。而由於垂直發射系統太高,就增加小龜背,和戰略核潛艇龜背存在的原因是一致的。如果簡單來看的話,上述說法有理有據,似乎破案了,但深入研究的話,卻會發現很多盲點。
  • 普京首次透露的新型核動力巡航飛彈,是如何實現近乎無限巡航的?
    核反應堆技術,使其射程大大增加 2018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做2018年國情諮文演講,其中爆出了一條大新聞,「俄羅斯已經研製出一款核動力巡航飛彈,可以實現近乎無限巡航」,核動力飛彈,似乎是一種聞所未聞的「黑科技」,實際上,這種飛彈採用的核動力發動機技術並非什麼突然冒出來的新科技,蘇聯早在上世紀50年代起就已經開始進行這種動力技術的研發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