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大國自信,叫絕不崇洋媚外!(國人必看)

2021-12-28 中國搜索


美國一度堅信,通過與西方充分接觸後,中國人會接受西方的價值觀。但如今,中國年輕人自豪地認為,中國在崛起,而美國正在衰落。

上面這段話,源自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發表的一篇報導。報導稱,中國領導人正將中國塑造為自信的世界強國形象。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不斷增強,讓中國政府越來越有底氣。

出國後感覺更愛國了

美國知名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以來的年度調查顯示,超過80%的中國人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感到滿意。去年,7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比10年前更為重要,6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參與是積極的。

非營利組織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說:「中國人現在開始自豪起來,這是一種你說話有人聽、或必須有人聽的自豪。」


目前,中國企業、留學生和遊客正以前所未有的數量遍布世界各地,關於中國的新聞見諸媒體顯赫版面。

皮尤研究中心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的10個歐洲國家裡有七個(包括英國和德國)認為,中國現在是引領世界的經濟強國。


這些年出國,可以發現許多當地人使用的產品來自國內。大到中國品牌的汽車,小到一個保溫杯,都有Made in China的痕跡。國人熟悉的生活場景也被搬運到海外。比如,在亞洲許多國家,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帳單日益普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的無現金支付,讓一位訪問上海的內閣部長看起來像「山龜」(土鱉)。世界對中國發展的認可,理所當然地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中國青年研究》雜誌2014年發表了一項小型調查,涉及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的131名中國留學生。調查發現,他們在離開中國前並沒有明顯的愛國激情,但近80%說在出國後反而感覺更愛國了。

民族自信的深層原因

如今,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中國人也前所未有地以大國國民形象感知整個世界。


曾訪學劍橋和哈佛的城市發展顧問李曉鵬,學生時代讀海外新聞,敬慕美國憲法。如今,他說:「我們這一代人裡,認為中國應該照搬西方的並不多。對這些人而言,中國已然是個偉大的國家。」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去年12月,李曉鵬在博客文章裡寫道:「在這幾十年間,美國的政治家換了一撥又一撥,上臺之前口號都喊得很動聽,要如何如何振興中產階級、促進社會公平等等。但基本都是空頭支票。」在另一篇文章裡,他大力稱讚中國的科學成就,包括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拔得頭籌等,認為這是中國日益壯大的證據。他寫道:「中國震了全世界!」

中國臺灣網援引臺灣《旺報》的一篇文章稱,大陸青年拒絕崇洋的根源從表面上看,是硬實力構築出了大國自信,但從思想上看,「一切都應該透過徹底的辯證」,這才是民族自信的深層原因。在辯證過程中,青年學習到的是證據的追尋、邏輯思維、與對客觀事實的尊重。


上述文章表示,現階段,許多大陸青年心知中國在軟實力上,還落後於西方,但他們堅信硬實力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帶動軟實力的增長。

其實,中國影響力之所以富有活力,還因為每個中國人的影響力在不斷提升。中青在線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美國,許多中國人正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自身的價值。20年前華爾街幾乎沒有多少華人面孔,而現在則有更多的中國人躋身華爾街高管的位置。

文章稱,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家實力不斷提升著中國聲音的重要性,在美華人開始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和更好的工作機會;而每個中國人在多元領域的發展,也最終匯聚成了最真實、生動的中國影響力。

國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漢唐時期,我國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讓當時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為之震撼,只能望其項背。漢服、唐人街等眾多的文化元素符號,讓國人的自信心強大到一度爆表。

然而,過分滿足於現狀,過分沉迷於自大,也讓國人吃盡了苦頭。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讓中國與世界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失之交臂。鴉片戰爭以來的屢戰屢敗,讓國人的自信心備受打擊。

終於,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國人的百年恥辱,國人開始有了自信。抗美援朝的勝利,則為國人注入了強心針。肇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使國家財富出現大幅增長,百姓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國人從「站起來」發展到「富起來」,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大大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

舜網的一篇文章指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帶領國人繼續前行。在根治政治生態的同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取得一個個豐碩成果,贏得了一個個群眾點讚。

女教師趙成惠是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的第一位韓國人。她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說,過去五年裡,中國在多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國民自信提升,這是中國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你站立的地方可能不是中國,但你背後一定有一個堅決維護你權益的中國。隨著「一帶一路」的延伸,中國人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中國正在穩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心。

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先輩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就是要有氣節,有堅韌的意志,絕不崇洋媚外。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中國搜索微信公眾號出品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策劃:胡璇絢

作者:董雨

編審:趙嘉麟

綜合:參考消息網、中青在線、舜網

相關焦點

  • 《敦克爾克》:有一種勝利叫撤退
    昨天全家一起去看了電影《敦克爾克》,終於明白了《潛伏》裡餘則成說的那句話:「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電影《敦克爾克》講述了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歷史真實事件,二戰著名的戰役,敦克爾克大撤退,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大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當時,德國軍隊已經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了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大公國。
  • 五個「絕不答應」,擲地有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堅定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意志,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徵程。
  • 有一種力量,叫堅強!
    不過神魔斯巴達蕭一有三米多高,小巨人一般,他的長矛與短刀也與體型相符的擴大了尺寸,那漆黑的長矛有四米多長、成人小臂粗細,威懾力十足,短刀也有一米半長,放到普通人手中,似乎應該稱大刀。    同時,在列奧尼達和蕭一的屬(性xìng)中也多出了兩條技能描述。
  • 靈犀一指|有一種無奈叫「走著瞧」.
    伸出你的「靈犀一指」夾住小至「張家長李家短」的民風,大至推動家鄉發展的合理建議……有問題,更有建議,方為始終。(歡迎後臺留言,或聯繫文末郵箱、微信號,夾問題、指惡習,獻良策。)網友:好傢夥!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衝渾了朋友圈。感情這年頭兒,還能這麼幹的?陸小鳳:好傢夥!攤派的真敢說,店主也真能擋。行政女見是塊硬骨頭,扛出了組織大旗。老闆娘迂迴應對,偏偏不接招兒,把責任全推給了老公。……這是一場鬥智鬥勇的博弈啊!
  • 印度為什麼對中國迷之自信?「陣風」完勝殲-20?痴人說夢!
    同為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世人矚目,令國人深感自豪,當我們想到隔壁的另一個「亞洲巨人」,我們的第一反應是窮,印度的國民很多生活在貧民窟,生活環境、社會治安問題不容樂觀
  • 什麼是 「大國工匠」 ?
    這些「鑄劍者」雖然背上沒有刺著「精忠報國」,但他們的心中一直裝著祖國,有信念、有信仰、有夢想,在他們身上,透射出來的是忠誠、奉獻、專注、踏實,詮釋的是這個時代的價值燈塔。△《大國工匠》第二季人物宣傳片合集2015年國慶節,《大國工匠》第二季再次將鏡頭對準了這些崗位特殊,技藝過人、身份平凡的「鑄劍人」,用震撼人心的影像向「大國工匠」致敬。
  • 有一種激情,叫「接過你的沙袋」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有一種感情,叫「一起扛過槍」。
  • 【誦讀】有一種準繩叫良心|肖凌之
    有一種準繩叫良心作者:肖凌之誦讀:茉清一則良心審判的故事,頗耐人尋味。法官卻當庭指出,不錯,東德的法律是要殺掉翻牆越境者,可是英格·亨裡卻明明知道這些嚮往自由的人是無辜的而去槍殺就是有罪。作為衛兵,不執行上級命令開槍是不允許的,但是開槍擊不中卻是可以做到的。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衛兵有把槍口偏離一釐米的權力,可衛兵沒有這樣去做而是殺死了無辜,這個衛兵當然要承擔良心的責任並受到相應的懲罰。
  • 自信訓練法
    自信訓練是行為療法的實際應用,行為療法認為,缺乏自信,恐懼時由逃避行為引起的,逃避引起恐懼情緒。如果能直接面對引起自己恐懼的對象並參與進去,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原來的恐懼心裡完全是自己嚇唬自己。同樣,一個人之所以沒有信心和不善於表達自己,主要是沒有過這類行為;有過表達自己情感的行為,就不會怕表達自己。
  • 有一種青春叫當兵|當兵的那些日子(九)
    有一種青春叫當兵,有一種成長叫當兵!參軍入伍是大學生增強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 細說航空 有一種「航空聯盟」叫海航
    點評:看到這條新聞,筆者覺得首先應該向消防員致敬:機上300人都安全逃生,消防員卻有一人犧牲!我想應該可以反過來說,如果不是消防員捨命救援,機上人員能否全身而退就大成問題。其次,應向機組人員致敬:是他們,在90秒內組織機上282名乘客安全撤離,並保證了他們自己(18人)的安全!
  • 中國海軍的三大自信
    最近,南海有些不太平但在話匣君看來也不會鬧騰到哪裡去三大艦隊百艘艦艇近日的實兵演習已經證明 中國海軍堪比定海神針無論是蕞爾肖小  還是「世界警察」都掀不起什麼風浪話匣君不打妄語下面就聽話匣君來分析中國海軍從演習中展示的三大自信
  • 國外 | 五大國捲入戰爭,大量美歐僱傭軍現身中東戰場,中國復興時代已經到來!
    可以說,被捲入此戰的都是世界性大國和區域性強國。敘利亞本國軍隊則在這場戰爭中,毫無話語權。然而,重磅消息絕不僅限於此。近日,中國一枚超級衛星組網成功。從此以後,中國人在哪裡都可以享受高速上網的樂趣了,就連在大洋中央也不例外。
  • 國人警醒吧!
    國人警醒吧!美國組織職業寫手日夜編撰著成千上萬的文章和段子,通過美資背景控制的這些網絡平臺以及精心打造的導師、偶像和大V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每一段篇文章看似「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文章集中起來看,就會發現它們日夜侵蝕著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請你對照一下,是否看過類似的段子?
  • 通往奴役之路(卡通版)——國人必看
    到如今,已如此混亂,以至於須不惜一切地服從新的領導人。或許你自己也要入黨以助於國家團結。以此終結通往奴役之路!
  • 【家鄉】在河南,有一種赴宴叫「吃桌」
    吃桌又稱「座桌」,也就是說,吃飯的時候有座位、有飯桌。舊時,一般人家吃飯不講究,一手端飯碗,一手執筷兼拿饃,隨便在院子或街邊找個地方一蹲,一頓飯就打發了。如果能像有錢人家那樣,斯斯文文地坐在桌邊,慢條斯理地進餐,那絕不是家常便飯。所以,「吃桌」就成了「赴宴」的代稱。設宴的理由千奇百怪,宴席的規格千差萬別,人家隨意置辦個宴席請你去,就稱得上去「吃桌」嗎?還稱不上,那叫「吃攤兒」或「喝酒去了」。
  • 這是一種大國才有的文化:中國航空文化有了自己的聯盟
    人類擁有過無數種令人驚嘆的文化景觀,但其中有一種,是只有真正的大國才有的文化氣象:航空文化。航母style曾經刷屏了幾乎每個人中國人的微博、朋友圈。中國的大飛機進展,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進展,都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中國人自己的直升機、運輸機、戰鬥機、商用客機……每一種,都有著無數的粉絲。
  • 美高級將領未免自信過頭了
    在技術上,美國存在優勢,但中國發展也很迅猛,正在迎頭趕上;在外交上,美國在亞太有很多盟友,但究竟有幾個中用的,肯為了美國和中國翻臉呢?美國還是要心中有數才好;在戰略上,中國被諸多問題牽扯精力,包括臺海問題、中印邊境問題等等,而美國只需要盯緊中國就行,但這並不會產生什麼根本性的影響。所以,儘管中美實力存在差距,但美軍將領關於中國因為怕輸而不敢開戰的結論,還是太草率了。
  • 學者客觀評價令國人自豪
    圖為中國軍隊前不久日本給出了手中的強國排名名單,啥叫真正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