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間表:
1879德奧締結「同盟條約」,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
1882德奧意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1904年和1907年,英國分別與法、俄籤訂協約,標誌著英法俄三國協約建立。
1912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
1913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1914.6.28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
1914.7.28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8德軍攻入法國,直逼巴黎。
1914.8俄軍進攻東普魯士,德軍開始被迫兩線作戰。
1914.9.5馬恩河戰役,宣告德軍「速戰速決」政策破產。
1914年年底西線進入相持階段。
1915德奧進攻重點在東線。想一舉擊潰俄國,結束戰鬥,但計劃落空。
1916戰爭重心重新回到西線,大戰的戰略主動權逐漸轉向協約國一方。
1916.2德發動凡爾登戰役。
1916.2德宣布實施「無限制潛艇戰。」
1916.6英法聯軍為牽制德軍,支援凡爾登,發動索姆河戰役。
1916英德海軍上規模最大的交鋒—日德蘭海戰。
1917.4美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作戰,協約國集團經濟軍事實力大增。
1917北洋政府想同盟國宣戰。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1918.3蘇俄與同盟國集團籤訂《布列斯特合約》,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1918協約國成立最高軍事委員會來進一步協調軍事行動。法元帥福熙為西線聯軍總司令。
1918.7協約國在西線發動戰爭後期的第一次大規模反攻,把戰線推進到馬恩河一線。
1918.9-10協約國軍隊突破德「興登堡防線」。
1918.10月底,德國基爾港水兵發動兵變。
1918.11.9「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推諉。
1918.11.11巴黎郊外一節火車車廂籤署停戰協議,一戰結束。
1919.1.18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正式開幕。
1919.6.28.凡爾賽的鏡廳籤署《協約各國和參戰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
1919.9.11協約國與奧地利籤署《聖日耳曼條約》。
1919.11.27協約國同保加利亞籤訂了《納伊爾條約》。
1920.6.4協約國同匈牙利籤訂了《特裡亞農條約》。
1920.8.10戰勝國與土耳其素丹政府籤訂《色佛爾條約》。
1923.7.4協約國集團與土耳其新政府另定《洛桑條約》。
1921.11.12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美英日法籤訂《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即《四國條約》。
1922.2美英日法意五國籤署《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五國條約》。
1922.2中日籤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
1922.2與會九國籤訂了《關於中國時間應是應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即《九國公約》。
二戰爆發前:
1922年10月,以墨索裡尼為首的法西斯黨在義大利上臺執政。
1929年10月24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
1932年,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1933年1月,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合約》,實行普遍兵役制。
1935年10月,義大利出兵衣索比亞。
1936年5月,義大利吞併衣索比亞。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
1936年,德國出兵佔領萊茵非軍事區。
1936年,日本廣田弘毅上臺組閣,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德意籤訂柏林協定,德日籤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1937年,日本近衛文麿上臺組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8年3月,德國出兵吞併奧地利。
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英法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1939年:
3月,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
4月,英法蘇就締結同盟條約展開談判,建立歐洲集體安全歸於失敗。
8月,蘇德籤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底華沙淪陷。
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1月4日 美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
1940年:
4月,德軍攻佔北歐的丹麥、挪威。
5月,德軍侵入比利時和荷蘭,兩國先後投降。
5月,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
5——6月,英、法軍隊敦刻爾克大撤退。
6月,義大利對法國宣戰。
6月22日,法國投降。
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計劃。
7月,希特勒下令執行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
8月13日,德空軍開始集中轟炸英國——不列顛空戰。
9月,德、意、日正式結成三國軍事同盟。
9月,日本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英軍集中兵力在東非發動反擊,意軍接連敗北。
1941年:
1941年春天,衣索比亞復國。
2月,希特勒派隆美爾(沙漠之狐)增援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
3月,美國通過《租借法》。
6月22日,德國法西斯侵入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8月14日,英美籤訂《大西洋憲章》。
9月,蘇美英籤訂協定,三國開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聯合行動。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保衛戰。
10月,東條英機上臺組閣,積極準備進行戰爭。
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12月8日,英美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真正的世界規模。
1942年:
1月,26國籤署《聯合國家宣言》。
6月4——7日,日本在中途島戰敗,太平洋戰場轉折點。
7月,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
8月,太平洋戰場的美軍率先展開反攻。
10月23日,阿拉曼戰役勝利,北非戰場轉折點。
11月,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
1943年:
2月,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蘇德戰場轉折點,二戰轉折點。
5月,北非戰事結束。
7月10日,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
7月,蘇德戰場庫爾斯克戰役,發生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
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
11月22日,美英中參加開羅會議
11月28日,蘇美英參加德黑蘭會議
1944年:
6月6日 英美軍隊在諾曼第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闢。
8月,巴黎光復。
1945年:
2月,美英蘇召開雅爾達會議。
2月,盟軍在萊茵河地區開始進攻。
4月12日,美國羅斯福總統逝世。
4月,美軍佔領硫磺島和衝繩島。
4月,美蘇軍隊,易北河會師。
4月30日,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
5月8日,德國籤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爭結束。
6月26日,籤署聯合國憲章。
7月17日-8月2日,蘇美英參加波茨坦會議,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
8月6日,美國原子彈炸毀廣島。
8月8日,蘇軍對日宣戰。
8月9日,原子彈轟炸長崎。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二戰勝利結束。
10月,籤署《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成立。
11月,紐倫堡審判。
1946年5月,東京審判,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