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1.【戰略】德國航空配件商攜手Concept Laser為空客批量3D列印配件
2.【戰略】百度無人駕駛汽車2020年將實現規模生產
3.【戰略】法國擬投資8000萬歐元打造歐洲首條「超級高鐵」
4.【發現】科學家借3D列印技術開發出低成本柔性碳納米管傳感器
5.【新品】世界上最大雷射3D列印裝備武漢問世
6.【發現】科學家發明石墨烯傳感器 精度提升1000倍
7.【發現】新材料實現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
高分子及複合材料
8.【戰略】朗盛再發功,輕量化方案助力本田
9.【戰略】Clopay公司在全球擴大透氣性薄膜產能
10.【戰略】朗盛將收購科慕消毒劑及衛生產品業務
11.【戰略】阿克蘇諾貝爾成都裝飾漆生產基地投產
12.【戰略】中國化工收購克勞斯瑪菲集團完成交割
13.【戰略】道默化學在浙江嘉興開設新尼龍共混工廠
14.【戰略】兩大油服巨頭取消「世紀併購」
15.【發現】索爾維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16.【發現】索爾維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17.【數據】日本電動汽車充電站達4萬座已超過加油站
無機非金屬
18.【戰略】LG顯示器斥資4億美元促進OLED顯示產量
19.【戰略】英特爾放棄移動晶片產品 中國集成電路機會來了?
20.【戰略】三星更換CEO:為蘋果OLED訂單做準備!
21.【產業】韓OLED材料供應鏈脆弱業界憂恐拖累產業競爭力
22.【發現】澳大學研製出無毒且柔韌性強的太陽能電池
23.【發現】新型分子傳感器「隱形墨水」問世
24.【熱點】英偉達與三星達成專利訴訟和解
25.【新品】傳華為和小米將推出曲面顯示屏智慧型手機
26.【新品】韓媒曝三星OLED屏可摺疊手機:摺疊5英寸 展開7英寸
27.【新品】支持氮化矽、碳化矽的陶瓷3D印表機即將於9月推出
28.【數據】UBI:2021年OLED材料市場將達43億美元
29.【排名】我國晶片專利申請數量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金屬
30.【戰略】航天科技集團完成國內最大鋁合金澆注項目
31.【發現】豐田科學家在高能鎂電池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32.【發現】金屬所研製出可在純水中溶解的鋁合金材料
33.【發現】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發出高強度新型納米材料
34.【發現】豐田:鎂更適合打造電池 但至少還需20年
35.【數據】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面臨440億美元賠償
綜合
36.【戰略】日本隱形戰機「心神」擬2020年前完成所有技術驗證
37.【熱點】蘋果公司 IPHONE 商標官司在華敗訴
38.【熱點】小米手環2量產受阻要跳票
1. 【戰略】德國航空配件商攜手Concept Laser為空客批量3D列印配件
德國飛機零配件製造商Premium Aerotec公司已正式採用 3D 列印技術為空客公司批量生產鈦金屬零部件。與此同時,為保證該項目的順利進行,Premium Aerotec公司還與Concept Laser有限公司籤署相關合作協議,特定Concept Laser為其機械設備及工廠技術的金牌提供商。
2. 【戰略】百度無人駕駛汽車2020年將實現規模生產
百度無人駕駛汽車2018年上路,2020年實現規模生產。根據百度財務報告,第一季度收入達到24.5億美元(158.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2%。第一季度淨利潤是3.081億美元,同比下跌18.9%。在發布盈利數據後,百度股價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以194.99美元收市,上漲超過4%。
3. 【戰略】法國擬投資8000萬歐元打造歐洲首條「超級高鐵」
法國國營鐵路公司(SNCF)宣布,他們將投資8000萬歐元(約5.97億元人民幣)打造「超級高鐵」。這將使得法國成為歐洲首個發展超級高鐵技術的國家。據報導,SNCF將藉助美國Hyperloop Technologies公司的技術。HyperloopTechnologies公司計劃於今年年末,在內華達州測試時速為760英裡每小時的首條超級高鐵線路。超級高鐵的造價比類似概念的高鐵要低。
4. 【發現】科學家借3D列印技術開發出低成本柔性碳納米管傳感器
由希伯來大學的Yossi教授和Shlom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3D噴墨列印的基礎上,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了一個低成本的生產碳納米管傳感器的方法,使其可以集成到混合機械元件和小型電子產品中,他們的創新使得類似於傳感器和發射器的微型設備得以發展。但由於碳納米管目前的生產成本昂貴,並且無法輕易嵌進非常小的物體中,他們可用的應用程式非常有限。
5. 【新品】世界上最大雷射3D列印裝備武漢問世
由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完成的「大型金屬零件高效雷射選區熔化增材製造關鍵技術與裝備(俗稱雷射3D列印技術)」近日順利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成果鑑定。該設備深度融合了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等特徵的雷射3D列印技術,由4臺雷射器同時掃描,為目前世界上效率和尺寸最大的高精度金屬零件雷射3D列印裝備。
6. 【發現】科學家發明石墨烯傳感器精度提升1000倍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和日本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發了一種以石墨烯為原材料的傳感器,能檢測出室內空氣汙染且精度極高。該研究團隊研發出的石墨烯傳感器在通電後,可使單個的二氧化碳分子一個一個吸附到石墨烯材料上,並在分子水平上檢測其濃度。這一研究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新研發的傳感器可以感應到來自建築、家具用品的二氧化碳分子以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氣體分子。
7. 【發現】新材料實現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
南京大學朱嘉及其課題組在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發現,三維鋁納米顆粒等離激元黑體材料是實現高效率太陽能海水淡化的絕佳體系。該材料具有超寬太陽光譜高光吸收效率,在400~2500納米太陽光譜範圍內平均吸收效率大於96%,確保了海水淡化過程中太陽能的高效利用。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光子學》雜誌。
8. 【戰略】朗盛再發功,輕量化方案助力本田
本田汽車公司近期推出的最新氫電混合動力燃料電池車型「Clarity Fuel Cell」,採用了德國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開發的輕量化解決方案。這一應用將首個基於Tepex與杜力頓材料的後保險槓變為現實,並在亞太地區首次實現了基於Tepex複合材料的汽車部件的批量生產。
9. 【戰略】Clopay公司在全球擴大透氣性薄膜產能
美國塑料品製造商Clopay公司日前投資數千萬美元,以提升其在全球的透氣性薄膜產能。這些投資將主要用來在歐洲和美洲建設新一代的透氣性薄膜生產線,增強其在薄膜擠出、薄膜列印等創新科技方面的能力,為醫療行業提供更輕更薄的產品。Clopay公司希望藉此能夠保持其在全球塑料工業領域的主導地位。
10. 【戰略】朗盛將收購科慕消毒劑及衛生產品業務
德國朗盛集團(Lanxess)宣布,其與美國科慕公司(Chemours)籤署了一項協議,收購後者的消毒劑及衛生產品業務,本次交易總價值約為2.1億歐元(約合2.3億美元),預計將2016年下半年完成。
11. 【戰略】阿克蘇諾貝爾成都裝飾漆生產基地投產
阿克蘇諾貝爾在中國的第四個、同時也是最大的裝飾漆生產基地正式投入運營。生產基地位於成都邛崍市,佔地面積55000平方米。目前,阿克蘇諾貝爾正投入超過3.6億建造粉末塗料和裝飾漆生產基地,此次投產的成都生產基地正是其中之一。
12. 【戰略】中國化工收購克勞斯瑪菲集團完成交割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完成收購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的交割。該交易已獲得所有監管部門的批准。未來,在運營和管理相關機械企業方面,克勞斯瑪菲集團將成為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主體企業,藉助於雙方的實力,公司將進一步開發並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13. 【戰略】道默化學在浙江嘉興開設新尼龍共混工廠
己內醯胺及尼龍6一體化生產商道默化學工程塑料業務部在其位於浙江嘉興新建的尼龍配混工廠舉行了開業典禮,宣布了該生產設施的正式運營。來自比利時商會代表團、比利時總領事以及包括道默化學持有者在內的公司高級管理層出席了開業典禮。新工廠首期將實現10,000噸產能,並計劃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別增加5000噸,將總產能提升至20,000噸。
14. 【戰略】兩大油服巨頭取消「世紀併購」
因反壟斷相關監管障礙,美國第二大油田服務巨頭哈利伯頓能源服務集團和第三大油服公司貝克休斯終止合併交易。Halliburton將在5月4日之前向Baker Hughes支付高達35億美元的解約費。哈利波頓和貝克休斯分別為全球第二與第三大油服公司。
15. 【發現】索爾維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全球最大的基因組織華大基因(BGI)宣布,已經選擇索爾維特種聚合物公司的KetaSpire聚醚醚酮(PEEK)用於新一代排序平臺BGISEQ-500。這是KetaSpire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16. 【發現】索爾維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全球最大的基因組織華大基因(BGI)宣布,已經選擇索爾維特種聚合物公司的KetaSpire聚醚醚酮(PEEK)用於新一代排序平臺BGISEQ-500。這是KetaSpire聚醚醚酮首次應用於基因研究行業。
17. 【數據】日本電動汽車充電站達4萬座 已超過加油站
《日本時報》刊文稱,目前日本電動汽車充電站數量超過加油站。相關數據來自汽車廠商尼桑,日本全國遍布有4萬座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遠超過3.4萬座加油站。值得指出的是,尼桑提供的充電站數據包括安裝在街道和個人家中的充電站。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2020年日本將有200萬座充電站,50%的新車將是環保汽車。
18. 【戰略】LG顯示器斥資4億美元促進OLED顯示產量
LG顯示器公司宣布計劃投資3.9599億美元(4500億韓元)在韓國建立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和OLED照明面板生產線。LG顯示器四分之三的投資款將由於提高柔性OLED的生產量,而剩下的四分之一將用於建立專用OLED照明生產線。
19. 【戰略】英特爾放棄移動晶片產品 中國集成電路機會來了?
英特爾正式對外確認將全面取消兩款移動端晶片產品的開發,這也意味著英特爾在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之後,終於還是決定放棄在移動晶片業務上的努力。與英特爾的困境不同,我國本土晶片公司在政策以及國產智慧型手機崛起兩大積極因素下,正茁壯成長。隨著英特爾的「讓路」,未來我國本土晶片公司還將有更大發揮空間,前景看好。
20. 【戰略】三星更換CEO:為蘋果OLED訂單做準備!
韓媒曝光的蘋果26億美元OLED訂單在業內引起的軒然大波還沒有結束,三星方面又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負責顯示器業務的CEO被炒魷魚了!據了解,三星顯示器分部原CEO樸東根目前已經與三星方面解約,其位置將由權五鉉代替。韓媒表示,目前三星電子的董事會已經批准這一舉動,分析人士稱,三星此次調整CEO,主要原因在於蘋果向三星下的OLED訂單。
21. 【產業】韓OLED材料供應鏈脆弱 業界憂恐拖累產業競爭力
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KDIA)日前在首爾舉行OLED新領域論壇(OLED Frontier Forum),提及多項目前韓國材料產業面臨的問題。由於顯示器產業的重心正逐漸從液晶顯示器(LCD)移轉到OLED,過於脆弱的韓國材料產業恐將影響OLED產業發展。儘管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與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主宰全球OLED市場,在OLED材料市場上,韓廠卻涉獵不多。鬥山(Doosan)、DS Neolus、Kolon Industries等韓國業者雖有若干研發成果,但不論規模或技術,皆無法與UDC、杜邦、默克、出光興產等國際大廠相比。
22. 【發現】澳大學研製出無毒且柔韌性強的太陽能電池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宣布,該大學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無毒且柔韌性強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該名為「CZTS」的電池板利用薄膜晶片技術,而其晶片材料源自地殼中富含的銅、鋅、錫和硫元素,避免了傳統大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生的毒性問題,材料成本也相對較低。
23. 【發現】新型分子傳感器「隱形墨水」問世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戴維·馬古利斯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螢光分子傳感器,它可以通過生成特定的螢光發射光譜分辨不同的化學物質,並利用不同化學物質的屬性加密和解碼書面信息。此傳感器可以作為一種現代版本的「隱形墨水」,為用戶提供一種更安全的通信方式。該發現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上。
24. 【熱點】英偉達與三星達成專利訴訟和解
三星與圖形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發表聯合聲明,已就兩家公司間的專利糾紛達成和解。根據雙方的和解協議,不但三星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英偉達的指控將被撤銷,而且兩家公司在聯邦法院和美國專利商標局針對對方的指控都將被撤銷。
25. 【新品】傳華為和小米將推出曲面顯示屏智慧型手機
華為正在研究一款名為Mate Edge的新曲面顯示手機。除了三星製造的顯示屏之外,該款手機的一大亮點還在於搭載了自家最強的4GB RAM麒麟950晶片。小米很可能稱其新款曲面手機為Mi Edge或者Mi Note Edge,並且很可能使用4GB RAM的驍龍820處理器。這兩款手機均計劃在今年9月份發布。據說華為將從三星買來顯示面板,而小米則計劃從LG買來。
26. 【新品】韓媒曝三星OLED屏可摺疊手機:摺疊5英寸 展開7英寸
韓媒方面稱,三星可摺疊屏幕為OLED材質,在摺疊之後僅僅只有5英寸,而展開後可以達到7英寸,因此具備很高的便攜性。據悉,這款顯示屏將由三星Display部門負責研發,目前已經完成了原型開發,三星Display高管透露稱,在一切協商完成之後,他們就將開始量產並投放市場。
27. 【新品】支持氮化矽、碳化矽的陶瓷3D印表機即將於9月推出
Admatec宣布將在2016年9月份向市場推出其首款高性能陶瓷3D印表機。該公司宣稱,這款3D印表機使用了專有的ADMAFLEX技術,不但可以支持二氧化鋯、三氧化二鋁和石英,還在自己的作業車間成功使用氮化矽、碳化矽列印出3D對象。其列印技術主要通過光處理來硬化陶瓷粉末與光敏樹脂的混合物,最終使用該技術列印出來的對象十分精細,同時也保留著工業級陶瓷的所有優越屬性。目前,這款ADMAFLEX130陶瓷3D印表機已經可以通過該公司的官網進行預訂,零售價為7.5萬歐元。
28. 【數據】UBI:2021年OLED材料市場將達43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UBIResearch表示,2016年至2021年期間,OLED材料市場將以46%的複合年增長率發展達到43億美元。2016年OLED發射器將創下6.77億美元的記錄,較2015年上升16%。增長最快的主要來自於AMOLED智慧型手機和OLED電視。2016年,三星和LG將買下大部分的OLED材料(大約佔94%),但也有很多的生產商,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生產商將加入市場。
29. 【排名】我國晶片專利申請數量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國際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報告顯示,在過去18年裡,全球晶片專利數量增長了6倍,我國晶片專利量增長了23倍。在晶片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我國已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一。在全球晶片專利前30位專利權人中,我國中興通訊、華為公司分別居第23、27位。
30. 【戰略】航天科技集團完成國內最大鋁合金澆注項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211廠完成國內最大的鋁合金澆注項目,標誌著該廠在國內大型鋁合金產品鑄造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該產品為錐形殼體,需要澆注鋁水12噸,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鋁合金澆注項目。而且,該項目需要進行X光檢測,進一步增加了鑄造難度。
31. 【發現】豐田科學家在高能鎂電池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豐田在一則新聞稿中稱豐田豐田北美研究所(TRINA)首席科學家Rana Mohtadi博士領導下,在電池陽極中應用鎂材料取代傳統的鋰離子材料,可以獲得極大的電池能量密度。應用鎂電池技術後,能夠帶來極大的電量存儲性能改善,應用在電動汽車領域不僅能夠提高續航裡程,也能夠改善電動汽車的加速性能。
32. 【發現】金屬所研製出可在純水中溶解的鋁合金材料
金屬所專用材料與器件研究部儲氫合金及應用課題組利用已有的鋁水反應研究基礎,將鋁與一些低熔點金屬(Ga、In、Sn)合金化,研發出在純水中即可溶解的可溶鋁合金材料,並且可調控該合金與水反應的起始溫度和在水中的溶解速率。該合金可採用傳統工藝冶煉和鑄造成型,成本低,易達高產能,適合大規模應用和推廣。
33. 【發現】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發出高強度新型納米材料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研究團隊近日以大塑性變形法,有效克服了材料在累積疊軋過程中出現的塑性不穩定現象及邊裂問題,在國內率先成功製備出同時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的高界面銅鉭(Cu/Ta)納米多層膜塊體材料。這項成果突破了傳統納米材料高溫條件下的不穩定性問題,為下一代核電裝置結構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思路。
34. 【發現】豐田:鎂更適合打造電池但至少還需20年
對於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用戶來說,電池續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阻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是最為標準的解決方案,但其表現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豐田表示,鎂可以打造更小、更持久、更耐用的電池,並且應用在手機和汽車等產品中。然而,鎂本身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研究人員還沒有找到適合鎂的電解質。豐田發現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走出實驗室實現商業化可能至少是 20 年。
35. 【數據】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面臨440億美元賠償
巴西聯邦檢察機構近日提起一項民事訴訟,要求去年11月災難性潰壩事件的責任礦業公司薩馬科支付至多1550億巴西雷亞爾(435.5億美元)用於清理和修復,包括重建被淹沒的社區以及恢復被汙染地區的生態環境。薩馬科1977年成立,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雙方各佔50%股權,年產能3050萬噸。
36. 【戰略】日本隱形戰機「心神」擬2020年前完成所有技術驗證
▶耗時16年,耗資392億日元的心神飛機到底有哪些看點?點擊閱讀
今年4月22日,日本自主研發的隱形戰機技術試驗機X-2「心神」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機場進行了首次試飛。據悉,X-2該搭載了其他日本自主技術,預計將於2020年完成所有的技術驗證。在這之後,日本將決定F-2的後續機採取國產研製還是進口國外。即使一旦演變為美日共同開發的局面,掌握自主技術也將在開發過程中大大改變日本的發言權。
37. 【熱點】蘋果公司 IPHONE 商標官司在華敗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近日終審認定美國蘋果公司在「IPHONE」 商標異議覆審行政糾紛一案中敗訴,一家中國公司新通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獲得 「IPHONE」 第 18 類商標權歸屬,這也意味著 「IPHONE」 商標可以被用在錢包、小皮夾等商品上。據了解,新通天地公司是在2007年9月29日 向商標局提出註冊 「IPHONE」 商標申請,申請在國際分類第 18 類仿皮、牛皮、錢包、小皮夾、皮製繩索等商品上使用。
38. 【熱點】小米手環2量產受阻要跳票
小米方面正式在微博宣布,小米手環2由於生產難度大,所以備貨不足,跳票了。從此前雷軍透漏的消息來看,新一代的小米手環將會配備一塊顯示屏,同時顯示屏上方有一枚圓形按鈕,目前還不清楚這枚按鈕的功能。之前作出了不少關於這款產品的猜測,但是雷軍表示,這款產品將直接推遲一個月才能發布,所以似乎多了不少時間給爆料大神們對產品進行進一步挖掘。
相關閱讀:
▶材料頭條|朗盛攜輕量化助力本田 日本新能源汽車時代將到來?
▶材料頭條|歐洲首條「超級高鐵」即將誕生 開心麻花助陣小米Max 爆點多多
▶材料頭條| 雷布斯哭了,而中國集成電路的機會卻來了?
▶材料頭條|超精度石墨烯傳感器誕生 三星為蘋果更換CEO
▶材料頭條|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即將實現規模生產 寶鋼否認「中國黑客」竊取輕型鋼新技術
新材料在線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材料在線商務合作,請聯繫:王小姐 0755-86060912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