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解放軍五大戰區!詳解《中國軍隊改革方案》,為啥要撤銷四總部和七大軍區?

2021-02-13 早點財經
導讀

一張圖看懂解放軍五大戰區!詳解《中國軍隊改革方案》,為啥要撤銷四總部和七大軍區?

7大軍區改革一張圖看懂解放軍五大戰區。

七大軍區使命結束,將全部按新體制辦公(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
一、東部戰區  

  其轄區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共6省市,戰區駐地:南京。
  
  東部戰區的國防職責:
  1,防止美日集團侵略中國,並解決釣魚島問題。
  2,防止臺灣獨立,保證臺灣海峽穩定。
  3,保護我國最繁華的長三角地區的安全。
  
  歷史上,1937年的中日戰爭,因為日本沿長江流域侵犯,中國面臨滅國危機,經淞滬、南京、武漢三次會戰,打破日本滅亡中國的神話。
  
  故此,東部戰區應該配備中國一半的海軍,1/3的空軍,1/4的精銳陸軍,以保護中國的最核心利益,並拒止最強力的外犯!
  

  二,南部戰區
  
  其轄區為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包括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共5省市,戰區駐地:廣州。
  
  南部戰區的國防職責:
  1,保證南海領土不受侵犯。
  2,保護珠三角、港澳地區戰時不受攻擊。
  3,戰時關閉中國南大門,封鎖南海,對敵對國家進行海道封鎖。
  4,協助處理臺灣問題。
  
  南部戰區是中國繼東部戰區後,第2重要戰區,其海陸空三軍同樣需要重視和關注,應該重點建設海南島、三沙、雷州半島、中越邊境的軍事目標!
  
  三、西部戰區
  
  其轄區為中國內陸西部地區,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共10省市,佔中國一半國土,戰區駐地:烏魯木齊。
  
  西部戰區的國防職責:
  1,重點是保障中國漫長陸疆的安全和穩定。
  2,打擊境外威脅和侵略企圖,比如東突、藏獨。
  3,維持南亞地區的穩定和均勢。
  4,和中亞、俄羅斯等友好國家組建集體安全同盟,共抗外敵!
  
  西部戰區因為管轄漫長的陸疆線,且有印度、東突、藏獨等威脅,所以應該維持中國1/3的陸軍。
  
  四、北部戰區
  其轄區為中國北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共4省市。戰區駐地:瀋陽。
  
  北部戰區的國防職責:
  1,維持朝鮮半島的現狀和穩定。
  2,維持和俄羅斯、蒙古的友好合作。
  
  五、中部戰區  
  中部戰區的轄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6省市。
  
  中部戰區的國防職責:
  1,保證首都安全。
  2,拒絕並阻止西方列強從黃海—渤海一線自海上進攻首都。 
  3,為各大戰區培訓作戰人員,並在戰時予以支援。

這次改革,決定軍隊未來!

解讀丨中國為啥要撤銷四總部和七大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總部和七大軍區建制的撤銷,大概是近兩天國內軍事界影響最大的新聞。不過,很多人大概對這些機構的設置還有撤銷原因不大了解。這裡,筆者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方面的「姿勢」吧。

所謂四總部,又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四總部,包括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它們既是中央軍委的工作機關,又是掌管全軍軍事、政治、後勤、裝備工作的領導機關。其基本任務是:保障中央軍委關於作戰和建軍的戰略決策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實現。至於相關職責,從名稱上大家就可以看出大概了。

而七大軍區,是解放軍按照國家不同的地域環境和假想作戰情況劃分的七個軍區,以司令部所在地北京、瀋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分別命名。這個設置可是有來頭的。如北京軍區,承擔著保衛首都要地與警戒北方邊境的重要使命;瀋陽軍區負責警戒東北邊防如中俄邊界、朝鮮、韓國方向的軍事防務;南京軍區主要負責東南的日本、琉球、臺灣第一島鏈方向的警戒,美、日、臺都是其假想敵,必要時將是解決臺灣、釣魚島等問題時的武力依託。廣州軍區的主要方向是華南和東南亞、南海方向,假想敵主要是東南亞國家與可能介入的美軍;成都軍區主要警戒西南一帶防務,相關假想敵主要是印度和部分東南亞國家;西北的蘭州軍區負責警戒西北邊境,冷戰時這裡是警戒蘇軍可能入侵的前哨之一,今天則入時俱進加入了反恐等新的軍事使命;而濟南軍區下屬的三個集團軍則充當全軍總預備隊,在必要時將以「救火隊」身份馳援各地戰事。

那麼,為什麼這些使命相當重要的機構這時要被撤銷改制呢?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要涉及到咱們國家國力的變化和國防戰略的演變了。這些機構最早設立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是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具備雛形的,後來機構經歷了多次調整,到了80年代基本定型。但就設置時的基本特點看來,這些機構實際上是基於當時人民解放軍「大陸軍主義」的傳統下出現的。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總參謀部是19世紀普魯士時期的產物,那時候機械化時代剛剛開始,現代海軍和空軍都還沒有出現,因此陸軍在國家軍隊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總參謀部的主要人員也幾乎全部來自陸軍。而那裡的領導總參謀長,某種程度上也相當於陸軍的戰時總指揮官這樣的身份。後來這樣一種制度被多個國家所借鑑,蘇聯就很重視這一制度,而新中國軍隊正規化又基本效法蘇聯,當然也就照搬了總參謀部和同樣與陸軍作戰關係密切的軍區制度。

但實際上,從二戰時代開始,戰爭和軍隊的形式都出現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如果說一戰還是主要由地面戰場解決的話,那麼二戰當中海軍和空軍這些新興力量就非常令人矚目,因此二戰當中很多非常著名的戰役都非常強調多兵種、多軍種的配合。二戰後,聯合作戰已經開始取代舊的單一軍兵種作戰成為現代戰爭的主流趨勢,因此總參謀部制度和陸軍軍區制度的做法就越來越開始出現過時的跡象。因此美軍在二戰時期,率先以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度作為軍隊實施聯合作戰的主要指揮機構,並在戰後將這一制度不斷發展。與直接由陸軍出身人員主導的總參謀部制度不同,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度十分強調不同軍種的軍官共同工作來協調聯合作戰當中的諸多問題。雖然擔任主席的仍是陸軍將軍,但其他人員構成則很強調軍種聯合作用,各軍種都有相當數量比例,從而改變了以往陸軍一家獨大的影響。對於發展現代化的聯合作戰相當有益處。

同樣,基於陸軍作戰的軍區制度也由陸軍人員主導,而現代戰爭當中陸軍的地位卻在不斷下滑,很多時候海軍和空軍的作用還遠遠超過了陸軍的分量,所以,對基於陸軍傳統形成的四總部和軍區體制,都已經到了必須大幅度調整的時候。有人說為什麼到現在才開始,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軍隊仍然停留在陸軍主導的「大陸軍」時代,而海軍、空軍和二炮這些軍種的分量,是從90年代軍事形勢的演變以及國防現代化大幅度發展才開始不斷上升的。 雖然相關機構設置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比如增加中央軍委當中其他軍種將領的比重,但整體來說,已經日趨陳舊的四總部體制和軍區制度仍然在不少阻力的影響下持續到了今天。

習總書記在講述軍事改革時,著重強調了這方面的相關動作,就是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通過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重大舉措。可以說都是奔著這些「大陸軍主義」影響下的頑疾來的。我們來分別做一下解讀:

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

解讀:以往軍委內部的部門關係比較單一,而且傳統陸軍一家獨大,解放軍長期不設立陸軍司令部就是表現之一,因為很多情況下,總參謀部和軍區司令部等主要作戰指揮機關全部以陸軍將領擔任,這樣顯然單獨設立陸軍司令部的意義也就不大了。但是如果需要改變這種陸軍的特殊地位,就勢必要進行部門的重新設置,讓陸軍集中管理陸軍的事務,而不是把全軍隊的事情都做了。

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解讀:解放軍將在整體上建立類似參謀長聯席會議那樣的統一各軍兵種的聯合指揮機構,以軍種聯合作戰的思維指導頂層機構的建設。基於陸軍主導的軍區體制也將正式被涵蓋範圍更廣的戰區體制所取代。「戰區」與「軍區」可不僅是改動文字和管轄範圍的不同,現代積極防禦措施可是非常強調「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別以為新設立的戰區只是把國土地圖重新劃分一下,這裡面實際上還將國境以外的很多地方囊括進去。比如第一、二島鏈,比如「一帶一路」上的敏感地方,很多不在國境線卻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地方都將可能有解放軍保持存在。

美國人為了獨霸全球,專門在國境以外設立了歐洲、中央、非洲等多個戰區司令部來管理當地的美國駐軍。解放軍雖然還不需要玩這個,但新設立的戰區體制也將會把國境內外的敏感軍事地帶包括進裡面。一旦出現了軍事緊急情況的需要,解放軍就將根據戰區劃定的相關職責,出動快速反應力量投入在國內外的敏感事件當中。

技術決定戰術、實踐決定理論的做法是相當普遍的,美軍作為現代裝備技術最強、現代作戰經驗最豐富的軍隊,其軍隊建設模式也因此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解放軍的發展就是要在基於國內現狀的同時,不拒絕吸收外來的可取經驗。而這次軍事改革,就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表現。

附:獨家詳解《中國軍隊改革方案》,讀著都令人興奮!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主體,由中國陸軍、中國海軍、中國空軍和中國國民警衛隊組成,統稱中國軍隊。中央軍事委員會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機關。

下面是軍事體制改革方略:

一、三大撤銷

1、撤銷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將三部職能分別轉入國防部、總參謀部和各軍種總部。

2、撤銷現有七大軍區。將全國劃分為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大戰區。各戰區設軍隊聯合司令部(除司令部機關和直屬隊外,不設直屬單位),對戰區所轄陸、海、空軍和國民警衛隊部隊統—行使作戰指揮權(戰時視需要設戰役集群司令部)。

3、撤銷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地市軍分區和縣市(區)人武部全部撤銷。在省—級設國防廳、縣市(區)設國防局,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軍事部門和兵役機關,負責國防動員、兵員徵集、民兵訓練、人民防空和國防設施維護管理等工作,不列入軍隊編制,其幹部均由部隊現役軍官和士官轉任。地方各級國防行政部門戰時受所在戰區(防區)軍隊領率機關節制。

在中央軍委之下設總參謀部和陸軍總部、海軍總部、空軍總部及國民警衛隊總部。總參謀部是軍隊最高軍令機關,負責組織全國武裝力量建設和作戰指揮;陸軍總部、海軍總部、空軍總部和國民警衛隊總部是各軍種的最高行政機關,對所屬部隊行使行政管理權(人事銓敘、基本建設、條令條例的擬制、監督考核部隊訓練、計劃安排物資裝備等)。

陸、海、空三軍由現役軍人、文職人員和預備役人員組成,員額為一百萬人,其中陸軍為四十九萬人、海軍為二十一萬人、空軍為三十萬人;國民警衛隊員額為一百萬人(亦編列少量文職人員)。軍隊總員額為二百萬人。設軍種參謀長一職為各軍種首腦;四大戰區軍隊聯合司令部司令員分別由各軍種將領出任。

國防部半實體化(屬政府序列,實行文官制,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以中央軍委主持日常工作的秘書長兼任國防部長),建立相對獨立於軍隊的國防行政體系(涉及國防動員、國防科研、國防工業、國防預算和國防採辦等事務)。

堅持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實現軍官和士官隊伍的職業化。

二、陸軍的編制

(—)取消軍級建制,以師為大單位。將現有十八個集團軍縮編為十四個師、空十五軍轉隸陸軍並縮編為—個空降師。即陸軍的基本作戰部隊為十五個師,另轄若干獨立的防空旅、特種作戰旅、戰役戰術飛彈旅和專業"藍軍」旅。

師下轄三個作戰旅和一個航空旅及防空團、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運輸營、衛生大隊、裝備維修大隊等作戰保障、技術裝備保障、後勤保障部隊。

團為戰術部隊,通常轄兩個營和若干作戰保障、後勤保障分隊;

旅為基本戰術部隊,通常轄六個營和若干作戰保障、後勤保障分隊,其編制平時相對固定,作戰時根據任務需要,在師的編成內作相應調整。全師員額約為—萬六千人。

(二)在軍隊大聯勤體制下,各戰區的聯勤保障系統列入陸軍編制。戰區另組建若干列入陸軍編制的預備役後勤保障旅,作為後備機動力量,戰時為轄區陸、海、空軍和國民警衛隊部隊提供戰役後勤支援。

(三)將第二炮兵併入陸軍建制,作為—個相對獨立的兵種,設陸軍戰略炮兵司令部(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掌管射程在一千公裡以上的中遠程飛彈和洲際飛彈(—千公裡以下的中短程飛彈編入陸軍各獨立戰役戰術飛彈旅,由各戰區指揮;反艦巡航飛彈劃歸海軍),下轄十六個飛彈發射旅(旅轄六個飛彈發射營)和若干作戰保障、技術裝備保障、後勤保障部隊,其主要任務是對敵方重要目標實施核打擊(必要時亦可遂行常規火力突擊任務)。取消基地建制。該兵種員額約為七萬人。陸軍第一副參謀長兼任該兵種司令員。

陸軍部隊軍官和士官的職務與軍銜的設置,陸軍參謀長和第一副參謀長為上將、副參謀長為中將、總部高級參謀為少將、參謀為上校,師長為少將(國際慣例)、師參謀長為上校、師參謀為中校和少校,旅長為上校、副旅長兼旅參謀長為中校、旅參謀為少校(軍隊各級司令機關中的幕僚,中級以上官佐不分軍事幹部、政工幹部、後勤幹部,一律稱為參謀人員,軍銜在少校以上;取消「政治幹事」、「後勤助理員」等稱謂),團長(大隊長)為中校、副團長為少校(團長、副團長分別兼任下屬兩個營的營長),營長為少校(設一名軍官和一名士官為營長助理),師部、旅部和團部副官(軍隊各級領導機構中首長和參謀人員的助手)為上尉,連長為上尉(設一名士官為連長助理),排長為中尉,副排長為少尉(排不轄建制班,作戰時根據任務需要組合人員和裝備形成戰鬥單元,設排長、副排長和一名軍士長三人為排幹部;擔任營、連長助理職務的士官類似於西方國家的參謀軍士,所對應的軍銜分別為一級軍士長和二級軍士長,擔任排軍士長職務的士官軍銜為三級軍士長)。取消大校軍銜和四級軍士長軍銜(士官以下的士兵軍銜設置為二等四級,即兵和下士、中士、上士)。

部隊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衛生隊、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軍醫的軍銜為中尉∼中校(醫助為少尉),護理人員(護士和護士長)實行士官制,所對應的軍銜為上士∼一級軍士長;上級醫療衛生單位(軍種總醫院、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為文職,不授軍銜。

三、關於海軍的編制

海軍設北方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三大艦隊和一個陸戰師(由陸軍兩棲作戰部隊轉隸改編而成)。各艦隊下轄艦艇支隊、岸基航空兵師和艦載機飛行聯隊、岸炮旅、防空旅、雷達旅、電子對抗旅、陸戰旅(不屬於海軍陸戰師) 等作戰部隊和訓練基地、後勤保障基地等戰勤保障部隊。撤銷水警區。取消軍級和副軍級建制。

海軍艦艇部隊軍官的軍銜循國際慣例,航空母艦艦長為上校、驅逐艦艦長為中校、護衛艦艦長為少校,戰略飛彈核潛艇艇長為上校、核動力攻擊潛艇艇長為中校、常規動力攻擊潛艇艇長為少校;艦艇支隊(或航母戰鬥群)為師級單位,支隊長為少將。

四、關於空軍的編制

(—)空軍主要由航空兵部隊和航天兵部隊組成。撤銷軍級建制,將專門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強擊機部隊轉隸陸軍,編入各師屬航空旅。其基本部隊為十四個航空兵師(每個戰區配置三四?個師)和若干雷達旅、地空飛彈旅。航空兵師為多機種混編,下轄數個飛行聯隊(旅級)和飛行大隊(團級)裝備各類固定翼飛機約一百七十架(另擁有一定數量的無人機)。

(二)航天兵以總裝備部所屬航天系統與二炮和空軍相關部隊合併改編而成。作為—個相對獨立的兵種,設空軍航天兵司令部(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主要擔負軍事航天和太空防禦(反飛彈、反衛星)任務。該兵種員額約為五萬人。空軍第一副參謀長兼任該兵種司令員。空軍航空部隊軍官的軍銜,師長為少將、聯隊長為上校、大隊長為中校、中隊長為少校、飛行員為中尉~上尉~少校。

五、關於國民警衛隊的編制

中國國民警衛隊是國家擁有的正規化現役準軍事部隊,其主要任務是守護邊境、警衛國家重要目標和軍事設施、處置突發事件、打擊恐怖主義、搶險救災、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作為陸、海、空三軍重要的輔助和後備力量,可為陸、海、空軍提供各種勤務支援,戰時協同陸海空軍作戰,亦可成建制轉入陸海空軍。

(—)將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邊防部隊(邊防檢查站和邊防派出所除外)與解放軍邊海防部隊(如要塞區、水警區所屬部隊和沿邊沿海省軍區所屬的邊海防部隊)合併改編為中國國民警衛隊邊防部隊,員額為二十一萬人(另輔以相當數量的半專職化的邊防民兵),設相對獨立的邊防部隊司令部(國民警衛隊第一副參謀長兼任該部隊司令員),統—管理全國邊海防事務,下轄十一個邊防支隊,布署在沿邊沿海地區(不對應省級行政區劃)。撤銷內陸省份的武警公安邊防總隊(全國各地的武警公安邊防檢查站和武警公安派出所取消兵役制,改稱出入境檢查站和邊境管理派出所,作為地方公安機關的一部分,其人員身份改為公務員編制的職業警察)。

(二)將武警各省總隊,各機動師與解放軍擔負獨立機動作戰任務(即不屬於十八個集團軍的合成師、旅)和大城市及重點軍事目標衛戍警備任務(如北京衛戍區,上海廣州等城市警備區,香港澳門駐軍)的部隊合併改編成國民警衛隊內衛部隊。其地方警備部隊按省級行政區劃(包括港澳地區)設支隊;其機動部隊按戰區部署,每個戰區配置一個支隊。內衛部隊各省級支隊下轄一個航空大隊(主要用於搜索救援、兵力和物資投送)、數個警備大隊(各大隊均為團級建制,轄數個營級中隊和連級分隊)和一個機動聯隊(旅級建制,轄若干營級中隊和連級分隊),其兵力部署不對應市縣行政區劃,在全省範圍內統—配置。機動部隊各支隊主要擔負跨區域反恐處突任務,裝備一定數量的重型武器,其實力大致相當於陸軍摩託化步兵師,戰時可直接投入機動作戰。

(三)、將警衛中央首腦機關的任務由解放軍移交給國民警衛隊,解放軍序列的中央警衛局(總參警衛局)及其所屬部隊轉隸國民警衛隊(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警衛部隊取消兵役制,作為公安機關的一部分,其人員身份改為公務員編制的職業警察)。

(四)、將武警水電、交通部隊與解放軍海軍、空軍和二炮所屬的工程建築部隊合併改編為國民警衛隊工程部隊,轄四個支隊(原則上每個戰區配置一個支隊),其主要任務是國防和軍事工程建設(戰備公路、橋梁,軍港、機場、飛彈洞庫和發射陣地等)和搶險救災(列為國家災害應急救援專業骨幹力量),戰時為陸、海、空軍提供作戰工程保障支援(武警黃金部隊集體轉業移交國土資源部;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消防部隊取消兵役制,其主體滅火隊伍脫離公安系統,人員身份改為事業編制的專職消防員,其防火監督執法職能移交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武警森林部隊取消兵役制,併入地方消防系統)。

(五)、國民警衛隊各支隊均為師級建制,員額約為一萬七千人。其軍官和士官的職務與軍銜的設置與陸軍基本相同。

六、關於軍隊非作戰體系的改革

(一)撤銷軍隊各級專業文工團、體工隊、出版社、電影製片廠和解放軍藝術學院等文體機構。各軍種只設一專業的軍樂團(主要承擔禮儀任務,實行士官制)和一個半專業化的合唱團即可,基層部隊可以組織官兵業餘演出隊。另外,國家從政策層面上建立地方文藝團體為軍隊服務的機制。

(二)將幹休所、療養院全部移交地方,部隊營區後勤保障實現社會化。軍方可通過經濟合同的方式向地方購買相關服務。

(三)大力精簡機關、學校、醫院、研究所、報利雜誌社等非作戰機構。將後勤部門與裝備部門合併,師以下單位不設機關(政治部門和後勤部門從屬於司令部,亦不單獨設置機關);將二軍大等醫科院校和大部分醫院移交地方(保留各軍種總醫院兼軍醫學院),將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軍事科學院、軍事博物館、解放軍檔案館、軍事醫學科學院以及總部和軍兵種所屬的裝備研究院、工程設計院等科技和學術研究機構劃歸國防行政系統,全員文職化,不列入軍隊編制(國防大學仍然承擔培訓軍隊高級幹部的任務);撤銷解放軍外語學院、國際關係學院、軍事經濟學院和各政治學院等文科院校,合併指揮院校和工程技術院校。撤併後,軍隊各類學校保留三十所(不含軍醫學院)即可(如陸軍設士官學院、軍官學院、參謀和指揮學院、後勤學院、工程技術學院、軍械裝備學院和戰略炮兵學院等七所學校),均為師級。

(四)、撤銷軍隊派駐地方的各類軍事代表機構(軍代局、軍代處、軍代室、後備軍官選培辦等),相關職能由國防行政部門承擔。總後青藏兵站部、川藏兵站部退出軍隊序列,歸屬國防行政系統,分別改稱青藏兵站管理局和川藏兵站管理局。

(五)全面改革軍事司法體制。以戰區為單位,設置兩級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和軍事保衛機關,對轄區內發生的相關案件不分軍兵種,統一行使偵查權和司法權。戰區內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和軍事保衛機關(軍事保衛局和軍事保衛分局)各設三所即可,人員均列入陸軍編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檢察院分別改稱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和中國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廳(人員仍為軍隊編制)。

(六)軍隊文職人員通常配屬於醫院、學校、報刊社等非作戰單位和部隊師以上機關,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及其他輔助性工作,原則上由現役軍人改任,不直接從地方招收(如特殊需要從地方直接招收,必須先到基層連隊服完兩年義務兵役),其著裝樣式另外設計,明顯區別於現役軍人(外出執行任務時可著部隊作訓服)。

(七)國防行政系統在地方普遍設立軍事訓練中心,主要用於當地民兵訓練。應徵入伍的新兵在補入部隊之前,必須先在當地的軍事訓練中心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基礎訓練,經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軍籍,正式服役。

整理編輯於網絡

「微金融理財俱樂部」

分享價值,點亮智慧!

增進財富,感悟真諦!

諮詢與合作,請加個人微信號:aaatrust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快速關注

相關焦點

  • 七大軍區變成五大戰區 濟南軍區何去何從
    七大軍區時代即將終結,12月20日全部軍區將按新「戰區」(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體制進行辦公。原濟南軍區和成都軍區撤銷改為臨時留守處,其機關約6萬人全部裁減。五大戰區每個戰區機關不超過3,000人,現有大批幹部等待轉退。各大軍區機關12月12日上午開會宣布,軍區以一個副司令員為留守處主任,其他幹部歸臨時戰區安排。
  • 解放軍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有哪些新變化?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強調建立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誌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 2016年軍隊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石正露發表題為《忠誠,就是面對軍隊改革絕對服從》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是我黨我軍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背景下的戰略抉擇,是更好履行軍隊職能使命的現實需要,更是強國強軍的必由之路。關鍵時刻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服從大局,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指揮。」
  • 中國軍隊重新劃分七大軍區,南京軍區為何沒有一點變化?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軍隊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在軍事改革中,原來的七大軍區被改成了5大戰區,陸軍下轄的18個集團軍改成了13個集團軍,而是連部隊番號都重新更換了。但是新的五大戰區出現之後,最奇怪的情況出現了。
  • 一次看懂!史上最牛中國軍隊改革!
    作為「中國60多年來最大一次軍改」,本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重點在於高層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包括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
  • 軍改後,「五大戰區」又在哪,「七大軍區」司令員現在什麼軍銜?
    眾所周知為了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國防建設,解放軍於是舉行了軍改,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軍區改革了。不過七大軍區在我軍歷史上戰功赫赫。
  • 中國進入五大戰區時代,回顧建國後消失的軍區
    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正式成立,原七大軍區撤銷。中國軍隊由此進入「戰區時代」。
  • 中國軍區重新劃分,七大軍區變五大戰區
    瀋陽軍區  瀋陽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三盟一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兵力主要部署在長春,錦州和遼陽。總兵力約40萬人。瀋陽軍區下轄4個集團軍(16、23、39、40集團軍)、遼寧省軍區191旅、2個武警機動師(武警117師、武警120師),  南京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其防區與朝鮮半島、日本和臺灣島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的東南門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 七大軍區解散,我軍新成立的五大戰區司令都什麼來頭?
    1985年,我軍裁減員額100萬,七大軍區的劃分即在那時被基本確定。軍區變戰區意味著什麼?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戰區劃定了,那麼,戰區主官都是誰?
  • 我們武警部隊沒有了——2015部隊改革方案
    下面是軍隊改革方案新鮮出爐--中國軍事體制改革方略。—— 撤銷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將三部職能分別轉入國防部、總參謀部和各軍種總部。將二軍大等醫科院校和大部分醫院移交地方(保留各軍種總醫院兼軍醫學院)    軍區360 軍事新聞9月2日訊,撤銷解放軍外語學院、國際關係學院、軍事經濟學院和各政治學院等文科院校,合併指揮院校和工程技術院校。
  • 中國軍隊已進入「戰區時代」!
  • 七大軍區解散,我軍新成立的五大戰區司令都什麼來頭?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 出身《亮劍》原型集團軍
    東部戰區司令員  劉粵軍    政治委員   鄭衛平南部戰區司令員  王教成    政治委員   魏亮西部戰區司令員  趙宗岐    政治委員   朱福熙北部戰區司令員  宋普選、 政治委員  褚益民中部戰區司令員  韓衛國    政治委員   殷方龍五大戰區主官均從原大軍區軍事主官中調任,其中,只有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韓衛國屬於官升一級的調動
  • 中國軍隊擁有13個集團軍,為何集團軍番號都是從7開始的?
    在新一輪的軍事改革中,七大軍區被改成了五大戰區。陸軍原本擁有18個集團軍,在軍事改革之後,變成了13個。也就是說,有5個集團軍被撤銷,然後併入了新的集團軍。最奇怪的地方出現了,之前集團軍的番號全部更換,所有的集團軍都是從71開始的。在我們的軍隊中,有很多赫赫有名的部隊。比如38軍、54軍、13軍等等,這些部隊都戰鬥力很強。按照集團軍的編制,一個集團軍擁有8、9個獨立旅。
  • 2020年軍隊編制體制部隊改革最新消息公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已是全黨全國關注和支持的熱點。
  • 濱州籍上將宋普選任北部戰區司令員!五大戰區正式亮相!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強調建立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誌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中國五大戰區13個集團軍,為什麼番號是從71到83?
    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正式成立,七大軍區被改為五大戰區,分別為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西部戰區、中部戰區,一年之後
  • 為什麼說這些年的中國軍改是「史上最牛」?
    這些「軍老虎」的落馬人數史無前例,不僅遏制了軍隊腐敗的蔓延勢頭,樹立了軍委紀委的威嚴,同時也為軍隊改革掃清障礙。(二)戰區改革軍區數量減少是必然趨勢。在1955年中國有十三大軍區,直到1985年裁軍百萬才縮編成七大軍區。
  • 中國五大戰區13個集團軍,番號從71到83,有什麼特殊含義?
    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正式成立,七大軍區被改為五大戰區,分別為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西部戰區、中部戰區,一年之後,
  • 中國再無大軍區!致敬消失的軍區(文章比你想的要全)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軍事鬥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進行了多次調整,大體上分為三個時期:建國初期的6個大軍區時期;1955年—1985年從12個大軍區逐步調整為11個大軍區時期;1985年百萬大裁軍改為7個大軍區。
  • 重塑中國軍隊的「強軍夢」—— 對中國軍隊改革的評估
    從美軍的視角深入探討分析了中國軍隊改革的驅動因素和戰略背景,解放軍地面部隊的組織利益與改變,改革對中國海軍的影響,人民解放軍的聯合作戰概念,從軍區轉變成戰區背後的邏輯,解放軍部隊裁員對軍種的影響,飛彈部隊與戰支部隊當前的發展,中國的國防採購、技術和工業體系改革,軍民融合等等重要議題,最後提出了「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否會成為一支遠徵軍?」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