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唐師曾:我用希捷NAS存儲精彩

2021-02-15 富媒點評

提起唐師曾,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戰地記者」,海灣戰爭期間五進巴格達,用圖片、文字、視頻全方位記錄海灣戰爭,編寫暢銷書《我從戰場歸來》、《重返巴格達》……累計印數超過百萬。唐師曾足跡遍布歐洲、中東、北美、南極、北極國內各地,用影像和圖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別樣的世界。一個人的遠行是坎坷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因為他用鏡頭闡釋了他的別樣人生。

新華社著名戰地記者唐師曾(圖片由唐師曾提供)

在唐師曾工作時,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數碼設備,如照相機、攝像機、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希捷移動硬碟等。這些設備是老唐幾十年專業經驗積累後篩選出的可靠裝備,存儲著老唐前半生的心血,近幾十年間,他多次冒生命危險親臨一線採訪,為新華社拍攝了無數張獨家的珍貴照片,路透社、法新社、中央電視臺等近百家知名媒體曾多次報導過他的傳奇經歷。他點開希捷Backup Plus Fast移動硬碟,為我們展示了很多珍貴的圖片及影像資料:南極長城站、秦嶺雪山的野生大熊貓;可可西裡無人區;珠峰大本營;埃及神秘古老的金字塔;甚至還有人跡罕至的馬來半島熱帶雨林和冰雪皚皚的北極峽灣。

「這些只是我所拍攝圖片中很小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膠捲需要掃描後存入希捷硬碟。圖片及影像資料的存儲和管理對我非常重要,但是此前我始終沒有找到一種海量存儲的安全方式,直到我發現了希捷NAS網絡存儲產品。它不僅安全可靠,具有自我修復功能,還能使需要行走世界各地的我通過網絡和雲技術查找我存儲的珍貴資料。希捷NAS網絡存儲系列為我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可以隨時隨地存儲數字內容,為保護珍貴的攝影創作免除了後顧之憂,並可以科學檢索,隨手抓取」,唐師曾表示。


  希捷網絡存儲產品(圖片由唐師曾提供)

戰地記者的西行漫記

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唐師曾目擊並記錄海灣戰爭全過程。「很多人覺得戰地採訪或拍攝是十分危險的,但所有危險既然都可以克服,就不算危險。」面對險境,老唐表現的非常坦然,但是他也流露出了深深的憂慮:「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我所拍攝的視頻和圖片,對我來說,他們實在是太珍貴了,凝結了我的心血,我必須為它們尋找一個安全可靠的存儲備份方案,而希捷NAS網絡存儲設備正是我所需要的。」

作為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保護和備份珍貴影像資料的存儲解決方案。今年,希捷推出了全新的容量為2TB至30TB網絡附加存儲產品解決方案組合,新的產品配備了最新最直觀的NAS OS 4作業系統以及專為沒有專屬IT資源的小型企業而設計的硬體,可以充分確保項目數據的可訪問性、安全性以及可使用性。

「每次外出進行採訪時,我總會拍攝大量的影像資料,力求還原每一個瞬間,因此對存儲有迫切的需求。新的希捷NAS網絡存儲很好地解決了我對存儲容量的需求,20TB的超大容量使我可以輕鬆地存儲海量的採訪錄音、視頻、圖片以及其他文字資料。同時,藉助直觀的NAS OS 4操作界面,我可以輕鬆進行文件的存儲和備份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2003年,唐師曾隻身駕駛吉普車,從北京出發,歷時90天,行程30000公裡,一路西行。旅途中,唐師曾拍攝出大量高清晰照片,記錄了一個中國戰地記者重返和平生活途經南亞次大陸的親歷,記載了那些古老土地的滄桑巨變。

「多年來,由於缺乏先進的存儲設備,我只能將遠行途中拍攝的大量照片、影像等資料零散地存在電腦設備、移動硬碟中,在查找和分享數據時存在諸多不便。」唐師曾笑道,「希捷NAS網絡存儲可以將我獲取的珍貴資料集中存儲於單個設備中,實現了數據的集中備份和保護,管理起來十分方便,使我可以輕鬆地通過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調取資料,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新一代希捷NAS網絡附加存儲解決方案對設備管理器進行了升級,用戶僅需從一個獨立的地點便可管理喜好和設置,非常便於管理。同時,希捷NAS OS 4系統可以確保存儲設備在無專門IT支持的情況下正常運行,保證用戶工作有條不紊地運轉,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智慧型手機上輕鬆管理網絡附加存儲設備。


  唐師曾工作室(圖片由唐師曾提供)

安全可靠,高枕無憂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更好地存儲和保護自己的數字內容,對記者來說更是如此」 唐師曾表示,「作為戰地記者和攝影師,最大的遺憾就是丟失資料。2012年,我丟失了陪我走遍世界的軍用背包,其中包括了存於相機中的拍攝內容,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性的損失。所以,珍貴的東西一定要妥善保存,及時備份。」

希捷NAS網絡存儲自帶Sdrive™軟體,可以在有網絡的環境下隨時隨地將文件資料保存到NAS設備中,便於及時備份。同時藉助RAID技術,當一塊硬碟出現損壞時,其他硬碟上的數據可以通過RAID系統將這塊硬碟的數據還原出來,進一步保護數據的安全性。「以後再也不會擔心丟失資料了,現在我把拍的東西都存儲在希捷NAS中,很踏實。」

隨時記錄精彩時刻

旅途中,唐師曾常常編輯和審閱稿件。現在,唐師曾仍然經常外出工作,享受著說走就走的旅行所帶來的樂趣。由於新聞時效性的特點,他需要利用在途中的時間撰寫文章、發送圖片,並且需要及時調閱資料,實時保存數據信息。「有時在旅途中,我無法隨時查閱和保存數據資料,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希捷NAS設備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Seagate Sdrive軟體,我可以輕鬆創建屬於自己的私有雲,藉助免費的行動應用程式,訪問私有雲就如同將文件存儲至外置硬碟一樣簡單方便。在希捷NAS的幫助下,我真的可以隨時記錄精彩瞬間了。」

希捷科技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孫丹女士表示,「如今,新聞和攝影工作者不斷創作出高質量的珍貴圖片及影像,對資料數據的存儲和移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捷擁有豐富的存儲產品線,可以滿足各種用戶的存儲需求。非常高興新的希捷NAS網絡存儲可以為唐師曾先生的記者工作提供便利,幫助他為我們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精彩瞬間。」


  希捷4-盤位網絡存儲

 

相關焦點

  • AS1102T 雙盤位 NAS 使用分享
    其實nas對大家並不陌生,我們日常使用的各大網盤就是一個雲端的NAS。NAS全稱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中文叫網絡附屬存儲。很多人也給它取了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私有雲。受眾非常廣泛,有企業級用戶,也有不少像我這樣的家庭用戶。
  • 戰地記者:沒有槍的士兵
    他們的工作就是力爭在被不可預料的槍擊、炸彈或地雷奪去生命之前,用文字、聲音或圖像將戰爭記錄下來,向世界真實傳遞戰爭的殘酷。英國《泰晤士報》著名記者威廉•拉塞爾爵士,是第一個職業戰地記者。1854年,34歲的威廉•拉塞爾作為特派記者隨皇家近衛軍前往馬爾他。拉塞爾就是在馬鞍上,或是用兩隻木桶加上一塊木板做成的桌子上,發回來自戰爭第一線的報導。
  • 20190111唐師曾:像武器一樣挑剔 (視頻)
    我掏出襯衫貼心口袋中的華為P20Pro,用內設3X焦段拍完兩張看也沒看發過去,不料證件左端都齊刷刷缺失,筆直如刀切一般。這讓我大吃一驚,——視差?俗話「不同框」,顯示的構圖畫幅與實拍的風馬牛。取景屏幕顯示的畫面和實際拍攝的畫面不是同一個構圖,你拍一個完整的人,但實際拍得的結果是人頭沒了。
  • 坐在毛新宇床上採訪他的記者,後來得了重度抑鬱
    沒等唐師曾說話,這位機長就給伊斯坦堡的同事寫信:老同學,設法幫助這位記者,他要去巴格達。 邊防武警知道他要去戰地,不僅免收了出境費,還給了他一張入境費交迄的憑單。「希望你還從我這兒入境,入境費我先替你交了。」
  • 樹莓派自建 NAS 雲盤之——樹莓派搭建網絡存儲盤 | Linux 中國
    我將在接下來的這三篇文章中講述如何搭建一個簡便、實用的 NAS 雲盤系統。我在這個中心化的存儲系統中存儲數據,並且讓它每晚都會自動的備份增量數據。本系列文章將利用 NFS 文件系統將磁碟掛載到同一網絡下的不同設備上,使用 Nextcloud[1] 來離線訪問數據、分享數據。本文主要講述將數據盤掛載到遠程設備上的軟硬體步驟。
  • 20200328唐師曾:密蘇裡(視頻)
    中央社當時駐日本記者趙浩生對我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借美軍力量,不僅報了甲午戰爭之仇,還收回臺灣,參加佔領日本。我當時就是佔領日本的中國記者。中國是戰勝國,佔領日本揚眉吐氣,可惜日本沒有漂亮女孩,害得我仍然沒有女朋友。以後大陸內戰,好多人逃到日本。我有個朋友是中華航空公司東京辦事處總經理,上海淪陷前,每周都有一次航班飛東京,每當名單上有小姐,這位朋友都事先通知我老趙,只為「先下手為強」。我跟他到機場很多次,可惜小姐們大多只有6歲、7歲,最大的不過10歲,令我失望之極,也弄得我這位朋友挺不好意思。」
  • 20190606唐師曾:諾曼第登陸75周年(視頻)
    做記者當然要保護自己;但要切記:——首先要保護採訪對象;其次要保護採訪器材;然後要保護採訪資料。做到以上四點才是職業記者,才能持續發展。才是合格的記者!和平鴨語像:唐師曾《我的諾曼第》非常接觸(1)和平鴨語像:唐師曾《我的諾曼第》非常接觸(2)和平鴨語像:
  • 希捷推出IronWolf 525系列SSD,針對NAS設備
    希捷(Seagate)宣布推出IronWolf 525系列SSD,這是專門為NAS設備推出的M.2 NVMe SSD,採用了2280 M.2規格
  • 不收購誰,希捷也能玩好SSD!!!
    可看過報導之後,「應用匯」感覺意猶未盡:那些一句話一行的報導,簡潔到看不明白;有些媒體專訪,大多還是以官方新聞稿為主……其實,這次峰會上希捷憋了個大招,其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那就是:SSD不再是大家以為的希捷短板。相反,它忽然間成為這家以機械硬碟為主廠家的一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有趣青年|戰地記者彭光偉:我要活著回來
    本期有趣青年:彭光偉,臺灣大學新聞系研究生畢業,2005開始從事記者,目前在臺灣三立電視臺《消失的國界》擔任戰地記者。這個選擇跟我的個性有關。我自己從小就是不喜歡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戰地記者是我一個非常重大的目標。一開始當記者從國內線跑起,也是訓練基本功,直到這兩年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希捷:硬碟還能再和SSD對抗15年
    而希捷不認為磁碟和企業級SSD之間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這也意味著希捷並不認同SSD將徹底取代硬碟的說法。希捷首席技術官,John Morris在會上表示,希捷已經製造了55000個HAMR驅動器,旨在2020年底備好磁碟供客戶採樣。一些客戶已經在測試初期樣品。在簡報中,希捷還介紹了一些關於HAMR的技術細節。這些驅動器採用鐵鉑(FePt)為介質的玻璃盤面,磁頭採用近場傳感器(Transducer)設計。
  • 鳳凰知道丨戰地記者為什麼甘願深入險地?
    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他的作品也不完美,但他的勇氣,他的大無畏精神讓世人知曉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非機器,這也是他被賦予偉大的原因。正如約翰•斯坦貝克(《憤怒的葡萄》的作者)所說:「在我看來,卡帕確鑿無疑地證明:照相機不一定就是一件冰冷無情的器具,這要看誰來用它了,就跟鋼筆一樣。照相機可以延伸人的思想與情感。」
  • 世界最頂級戰地記者都用些什麼相機?
    在戰場上,軍人手中的武器是槍與炮,而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戰地攝影師手中有的只是一臺小小的相機和膠捲而已,相機和膠捲雖然不能製造硝煙,但是卻能讓這些意志的記錄永存於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看看世界攝影史上的一些大師們究竟用什麼「兵器」。傳奇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究竟用過多少相機拍過什麼照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Contax II型相機拍下了諾曼第登陸。
  • 軍團薦讀 | 淺析戰地記者應具備的戰略思維
    戰地記者要精準把握打的是政治軍事仗還是軍事政治仗,戰地報導則要搶佔政治、道義和法律的制高點,為戰爭勝利奠定紮實的道義基礎和價值依託。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這就是毛澤東同志明確說的:「我是提倡政治家辦報的。」為什麼要「政治家辦報」?
  • 記者節丨最靠近戰爭的普通人 為你揭秘戰地生活……
    今天是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也是第18個中國記者節。戰場最危險的經歷是什麼?穿著防彈衣是何種體驗?記者上戰場吃什麼?……在第18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曾進出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央視戰地記者孫虎、餘鵬和徐德智為你講述戰地故事、揭秘戰地生活。問題1:你們曾去過哪些戰區?
  • NAS部署指南 群暉篇六—— NAS兼做路由器,群暉虛擬機套件教程
    本文nas主機是一臺X86架構的黑群暉主機(i5級CPU)並安裝DSM 6.2.2版本系統。6.2版本以下筆者沒有成功過,也可能是老主機CPU兼容性不好所致。各位有興趣的也可以來試試。白群暉用戶可以去詢問一下客服自己的群暉nas型號是否支持這個套件。
  • 創建文件系統與掛載NAS
    -qa|grep rpcbind# 安裝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卸載yum -y remove nfs-utils rpcbind創建共享文件系統# 注意:檢查兩端是否關閉了iptablesiptables -F# NFS服務端執行mkdir /nas
  • 被砍頭的美國戰地記者 3 年前就做好犧牲的準備了
    這位年輕的美國戰地記者,早在 2011 年供職於 Global Post 的時候,就曾被敘利亞軍事武裝劫持了 44 天。在卡扎菲的監獄裡,他每天都會準備一個話題清單,跟一同被關押的記者同伴討論:個人十佳電影,最愛的書籍……而他最擔心的事,是自己的處境一定會讓家人擔心。
  • 你不知道的戰地記者海明威
    戰爭與創傷是他記者生涯的主題,亦是他寫作的主題。一生中,作為記者的他遍歷希臘、土耳其、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古巴及非洲,曾以戰地記者身份親歷20世紀歐、亞大小戰爭。1941年二戰期間,中國之行後曾寫過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