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歷史上的三艘「企業號」航空母艦都是什麼來頭?

2021-02-14 武器視界

企業號航空母艦(英語:USS Enterprise,舷號CV-6,中文意譯為進取號或勇往號),綽號大E或幸運E(Big E或Lucky E),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它是美軍第七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在1934年開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並於1938年服役。接著企業號參與了一次艦隊解難演習(Fleet Problems),在1940年編入駐太平洋的戰鬥部隊(Battle Force)。1941年美國太平洋艦隊重設後,企業號仍舊留在太平洋服役。

1939年,企業號正在海上航行。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企業號原定在前一日進入港口,但因風浪而有所延誤,僥倖避過一劫。此後企業號參與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大部分重要戰鬥,由早期的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到美軍反攻的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馬裡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菲律賓戰役及雷伊泰灣海戰,以及晚期的硫磺及琉球群島戰事。1945年5月衝繩戰役期間,企業號接連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傷,被迫返回美國維修,使之錯過日本投降前最後三個月的戰鬥。

企業號正前往紐約。攝於1945年10月10日。

大戰結束後,戰績彪炳的企業號參與了接載美軍返國的魔毯行動(Operation Magic Carpet),最後在1947年退役停放。美國海軍部長福萊斯特曾稱讚企業號為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佳象徵,並請求政府將企業號如同憲法號一樣永久保存,然而企業號在戰後多次的捐贈計劃都因故失敗。1952年及1953年企業號先後被重編為攻擊航母及反潛航母,但艦體並沒有作任何改裝。1956年海軍將企業號除籍並出售拆解。艦艇的老兵組織試圖籌款購入企業號不果,而企業號最終在1958年拆解。在老兵的強烈要求下,海軍將在同年開始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資紀念。

企業號航空母艦(英語:USS Enterprise,舷號CVN-65,中文也常被意譯為進取號或勇往號),綽號大E(Big E),是美國海軍第一代及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唯一一艘建成的企業級航空母艦。企業號是美國海軍最長的軍艦,是美軍第八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正在大西洋航行。攝於2012年1月25日。

企業號在1958年開始建造,在1960年下水,最後於1961年服役。不久企業號在古巴飛彈危機中封鎖古巴海域,然後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曾在不補充燃料的情況下環球航行一圈。1965年企業號由大西洋調往太平洋艦隊,先後七次派往參與越戰,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參與西貢的撤僑行動。除大型戰爭外,企業號也參與冷戰時期多場地緣政治事件,包括1963年復興黨於伊拉克及敘利亞軍變奪權後到黎巴嫩戒備、1971年印巴戰爭時開往印度外海宣示力量、普韋布洛號扣留事件及EC-121擊落事件發生後到朝鮮外海巡弋、向烏幹達總統「蘇格蘭王」伊迪·阿敏施壓、參與環太平洋演習、拯救越南船民、到北太平洋向蘇聯示威、1986年在利比亞攔截蘇聯飛機、於兩伊戰爭期間護衛進出波斯灣的油輪、與伊朗海軍交戰以及介入菲律賓政變等等,其足跡遍布全球。

踏入1990年代,企業號調回大西洋,並在地中海及阿拉伯海執勤。期間企業號曾派往亞得裡亞海,到發生種族屠殺的前南斯拉夫地區支援北約維和部隊;又曾介入伊拉克的庫德內戰,在沙漠打擊行動及沙漠之狐行動空襲伊拉克的軍事據點。1990年代末,企業號開始參與南方守望行動,並在2001年九一一襲擊後率先參與持久自由行動及阿富汗戰爭。踏入21世紀,企業號在伊朗核問題上扮演美國的外交施壓角色,亦曾應對索馬利亞海盜問題。

1964年7月31日,企業號、長堤號及班布裡奇號三艘核動力軍艦正進行環球航行,以宣示美國海軍力量。

企業號在美國海軍服役51年,是海軍在役最長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在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儀式,由於移除核反應堆時必須先拆解大面積艦體,再加上保留艦島的成本過高,故此海軍將會把企業號全艦拆解,而不保留作博物館艦。在企業號的退役典禮上,美國海軍部長宣布將籌建中的一艘福特級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為承傳。2017年2月3日,企業號正式從海軍退役除籍,預備全面拆解。

企業號航空母艦(英語:PCU Enterprise,舷號CVN-80),是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原本尚未決定艦名的CVN-80是在2012年12月1日舊企業號退役儀式中,由正在外訪的美國海軍部長雷·馬布斯(Ray Mabus)以先行錄製的影片宣布CVN-80將襲用此一傳奇艦名,成為美國海軍史上第三艘企業號航空母艦,與第九艘使用該名的軍艦。

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三號艦

預計於2018年下水進行儀裝測試、2025年時正式服役的企業號,預定用於取代屆時已服役超過50年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二號艦——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

舷號CVN-80的本艦艦名「企業號」是承襲自美國海軍與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舷號CVN-65的第二代企業號航空母艦,而後者的艦名則是襲用自二戰期間聞名、舷號CV-6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在第一代企業號航空母艦之前,美國海軍曾操作過六艘使用「企業號」為名的其他軍艦,因此CVN-80是使用此艦名的第九艘。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最著名的四艘航空母艦:美國「企業」號曾幹掉三艘日本航母
    航空母艦起源於一戰之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發展於二戰期間,以飛機作為主要武器的航母戰術,在二戰期間徹底終結了「大炮巨艦」的戰列艦對轟,航母也就此成為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二戰期間建造和擁有航空最多的是美國151艘(袁騰飛說有210艘),其次是英國91艘,日本擁有25艘航母位列第二,德國1艘,義大利3艘,法國2艘,蘇聯一艘沒有。
  • 企業號航空母艦
    1952年1月,美國完成了航空母艦核反應堆的選型研究。但此時謝爾曼陡然去世,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失去了有力的支持加之反對派呼聲日盛,研製工作暫時擱淺。1954年9月30日,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正式服役的消息轟動全球,再度引起人們對建造核動力水面艦艇的注目。1956年1月,美國海軍正式發文,開始核動力航母的初步設計。
  • 武器的故事之「企業號」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
  • 中途島戰役中的企業號航空母艦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企業號航空母艦是服役於美國海軍的第六艘,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
  • 戰艦介紹——企業號航空母艦(CV-6)
    (文章來自百度百科)企業號航空母艦(CV-6 Enterprise,Enterprise)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的第六艘航空母艦,也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第二艘,更是美國海軍赫赫有名的功勳艦。【主要功勳】        1939年4月加入太平洋艦隊。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時,該艦因執行向威克島運輸飛機的任務並在返航途中遭遇惡劣天氣推遲返港而僥倖逃過一劫。此後,企業號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大部分海戰,成為美國海軍功勳卓著的傳奇軍艦,立下諸多汗馬功勞。
  • 傳奇的大E——企業號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空母艦(英語:USS Enterprise,舷號CVN-65),綽號大E(Big E),是美國海軍及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 【永恆的空母】 美國海軍「勇猛」號航空母艦小傳
    歷史的積澱「勇猛」(intrepid)這個艦名,在美國海軍中可謂是擁有者深厚歷史積澱的老艦名了。第一代目的「勇猛」號來自於18世紀末美國海軍從的黎波裡王國的海軍艦隊手中俘獲的一艘法制雙桅帆船。當時的美國海軍正在北非海域打擊沿岸的柏柏爾人海盜,以保護美國商船在地中海海域自由航行。
  • 中國買了4艘航空母艦,只有瓦良格號被改造,其他三艘為何被放棄
    其實算起,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我國所購買的第四艘航空母艦,在此之前還買過三艘航母,分別是墨爾本號航空母艦、基輔號航空母艦和明斯克號航空母艦
  • 美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傳奇
    但是在海軍航空兵發展史上,美國海軍起步並不算早,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晚。早在蘭利號服役的八年前,美國海軍的冤家對頭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嘗試在實戰中使用艦載航空兵:在1914年的9月6日,「若宮丸」號上的一架法爾芒水上飛機對駐紮在青島膠州灣的德奧艦船進行了轟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艦載航空兵執行的對艦攻擊任務(但是日本人準頭實在欠佳,啥也沒炸著)。
  • 美國海軍「突擊者」號航空母艦 CV-4 [製作分享]
    突擊者號(CV-4)為美國海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為目的而設計並製造的航艦。
  •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美國的企業號航空母艦可能是二戰最有名的航空母艦,在之前介紹F4U海盜式戰鬥機時說過,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太平洋戰爭的形勢改變了,打仗看不見敵艦
  • 美國有多少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名字都是什麼
    1982年3月13日服役,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母港是諾福克,艦載航空兵是第15艦載機聯隊,裝備各種飛機86架。 「卡爾·文森」號航母是美國多用途航空母艦的首制艦,是在一開始就按多用途功能需要進行設計製造的。1985年,「尼米茲」號和「艾森豪」號航母都進行了改造,由攻擊型航母成為多用途航母。這之後,美國航母全都按多用途型來建造。
  •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本級航空母艦以第一艘尼米茲號命名,尼米茲號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為世界上噸位最大和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現役航空母艦,共十艘,均由位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建造。
  • 取代尼米茲級成為美國海軍艦隊的新骨幹的福特級航空母艦
    發展計劃CVN-21福特級航空母艦起源自1975年尼米茲級航空母艦(CVN-68~70)訂購首批三艘時,美國海軍展開一系列關於尼米茲級之後未來航空母艦的概念方案,稱為CVNX,涵蓋輕型、中型到重型航空母艦,總共研究15個艦體大小不同的方案的船模水線性能,而起降方式則涵蓋傳統使用彈射器/攔截索的CTOL、使用滑躍短距起飛/攔截索降落的STOL
  • 世界上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
    但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對此還不是很熱心,事實上直到一戰開始時,英國皇家海軍中的大部分軍官都只是把飛機當成馬戲團的玩具。但是隨著一戰的進行,飛機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尤其是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目視距離海戰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本土艦隊的水上飛機母艦未能起飛水上飛機為艦隊提供偵察搜索支援,從而放跑了德國公海艦隊。
  • 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航母,服役51年
    企業號航空母艦(英文:USSEnterprise,舷號:CVN-65,中文:常被意譯為「進取」號或「勇往」號,綽號:大E/BigE),是美國海軍及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 美國海軍宣布:企業號航母(CVN65)退役,企業號精神永存
    2017年2月3日,美國海軍在企業號機庫為這艘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舉行退役儀式,約400名水手、老兵和艦員家屬見證了這一歷史事件。
  • 長航半世紀,鏡頭下的CVN-65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是美國海軍也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服役時間長達51年。企業號乘員在甲板上排出質能轉換公式,以後他們還會多次這麼做。 1975年,從西貢撤僑返航的企業號,艦上堆滿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斜角甲板可見新裝備的F-14戰鬥機。
  • 布希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美海軍攻擊力最強戰艦!福特號也比不了
    而她不僅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中最先進、造價最貴的一艘,即使新一代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已經服役,但是依舊難掩其作為目前世界上攻擊力最強航空母艦的光芒,而且還被譽為尼米茲級的終結者和福特級航母的奠基者,她就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10號艦-CVN-77布希號航空母艦。
  •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海上航行兩個月卻無需任何補給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海上航行兩個月卻無需任何補給】1963年夏天的一個早晨,大西洋蔚藍的海面上出現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位於中心的艦船甲板上清晰的寫著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公式E=mc2。這是由身著白色水兵服的艦員列隊排出的,他們腳下這艘軍艦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