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DA CB450 K0
要說到這款本田裡程碑式的產品還得從1945年說起,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毫無疑問這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美國成為了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經濟軍事得到極大發展。隨著戰火平息,美國大量嬰兒在1946年至1964年出生,這就是有名的美國嬰兒潮(Baby boom)。60年代中期,隨著早批嬰兒潮誕生的嬰兒長大,美國的年輕人極大的增多,而在此時,美國的經濟也增長迅速。摩託車的速度與自由令這些年輕人蠢蠢欲動,經濟的繁榮,年輕人的增多的雙重利好下,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摩託車市場。
《飛車黨(The Wild One)》劇照
1953年馬龍白蘭度出演的《飛車黨》(The Wild One)更是火遍全球,電影中的馬龍白蘭度一襲皮夾克斜戴著帽子桀驁不馴地靠在一輛凱旋(Triumph)摩託上,慵懶而痞氣十足的神情配上「當代最傳奇的機械發明」-摩託車,一時風頭無倆。 HONDA A-TYPE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二戰戰敗國日本,隨著戰爭結束,及三河地震使得東海精機公司的本田宗一郎正瀕臨破產,他不得不轉讓了公司。然而本田宗一郎卻嗅到了戰後國家重建中的商機。重建的日本資源緊張,需要一種輕便而廉價的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隨即建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並親自研發了本田第一款自行車與50cc排量引擎組成的輕便摩託車A-Type。
本田CB77超級鷹(Super Hawk)
經過多年的發展,本田摩託一步步發展,通過其價格低廉,種類繁多,產品推出快速一步步攻佔了亞洲市場。但是這並沒有讓這匹東方之狼滿足。在本田技術研究所成立之初,本田宗一郎就立志要做全球最一流的摩託車。此時的美國摩託車總量已經達到了500,000輛,並以每年60,000輛的速度遞增,美國本土的哈雷戴維森一年本土銷售達到了12,000輛,而其餘的大多數摩託車都從老牌工業強國英國進口,此時的哈雷戴維森由於運作的原因預算吃緊,沒有大範圍營銷來開拓市場,而歐洲傳統摩託車製造企業安於現狀,減慢了產品研發更新節奏,享受著已有的市場份額,凱旋等老牌製造商不相信本田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當時主力的大排量雙缸運動引擎,。他們的疏忽與大意讓這匹來自日本充滿野心的狼找到了突破口。本田卻悄悄地一步步在美國部署自己的銷售網絡,準備大幹一場。
本田CL72 Scrambler
嬰兒潮長大的年輕人渴望速度與激情,他們喜歡速度與越野競賽,本田適時地在1961年推出了頂置凸輪軸的305CC雙缸引擎的超級鷹(Super Hawk),和250CC OHC引擎的CL72 Scrambler。
本田超級幼獸(Super Cub)廣告
在二戰後,許多退伍老兵喜歡騎上哈雷,控訴社會對軍人的忽視,發洩著憤怒,而當時的美國黑幫成員也喜歡騎摩託進行一些不光彩的活動。這些都給摩託形象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本田努力地改善社會對摩託的偏見,向美國市場投放了大量的廣告,著重樹立其有趣,休閒快樂的形象。讓更多的人接受摩託車。 1958年推出的超級幼獸(super cub)的一系列廣告改變著人們的觀念,而這時也產生了本田歷史上經典的一句廣告語:You Meet the Nicest People on a Honda.(你會在本田摩託上遇見最好的人)。一系列溫馨的廣告漸漸地使未接觸過摩託車的人也開始嘗試這迷人的機械。
HONDA CB450 K1
一系列的市場研究與推廣為CB450的推出打好了基礎,在1945年本田正式推出了CB450,並且地點是在英國,他標誌著本田正式向老牌帝國摩託廠商宣戰!外號被稱為「黑色轟炸機(Black Bomber)」,K1在加拿大被稱作「悍婦(Hellcat)」(順便說一句,國內被車迷稱作地獄貓的摩託車其實正確的翻譯應該為悍婦,如果叫地獄貓應該是「Hell CAT」)。CB450用「K」加一個數字作為系列編號。首款CB450 K0引擎為直列雙頂置凸輪軸結構,K0為本田首款使用該技術的街車,變速箱具有四個檔位,轉速能達到10000轉/分,馬力43-45匹,馬力排量比達到了100匹/升。這款引擎與當時大多數引擎不一樣,得益於其較高的精密程度,它的峰值馬力靠後,在6000轉後爆發最大馬力,且可靠性很好,當時屬於典型的高轉速引擎。這款高性能引擎使得當時市售的老牌英國摩託只可看見它的尾燈。CB450 K0有著本田家族化的設計,顯著特徵就是其油箱尾部突出,並且兩側為大片鍍鉻亮片,外加上油箱護墊。在當時車迷們都認為K0的外形設計太老舊,在第二代K1的設計開始本田就將其油箱尾部突出改的更加流線型。當然,收藏家們顯然更喜歡CB450 K0的復古造型,這是他們的最愛。
HONDA CB450 K2
人無完人,車無完車,CB450 K0也有著自己的缺點。K0有幾個明顯地缺點,後減震很不好,只有四個檔位。引擎需要較長的預熱時間,使得機油能夠完全覆蓋機械工作面,否則磨損會非常大(由於其材質對其精密度支持不夠),震動較大,還有它的乾重達到了186.9 KG,而當時更大排量的凱旋650都才163.6 KG。
HONDA CB450 K3
精心的研發與市場推廣使得CB450 K0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然而,本田可是非常狡猾的,不論是技術還是市場策略。隨後,在1968年2月,本田推出了CB450 K0的升級版CB450 K1,K1更換了五速的變速箱並重新設計了更加時尚的引擎形狀,這可治了車迷們的心病,同時K1加大了機油泵使機械部件潤滑更好,減短了熱車時間,並增大了輪距優化了操控。
K1的推出又迎來了一波銷售熱潮,隨後又推出了CB450 K2-CB450 K4系列,然而不錯的銷量並沒滿足本田的預期,但重要的卻是,本田讓世界老牌摩託廠家看到了一隻不願臣服的狼,而CB450也是向他們宣戰的首款產品,隨後經典的直四風冷CB750更表達了本田要做世界第一的決心,永不滿足,
永不停息。
這段時間挺忙的,寫的比較慢,大家隨意看哈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分享~轉發註明出處~更多摩託專業評測,資訊,歷史,歡迎關注我的
微信公眾號:摩託屋 或微博:摩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