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家要求瓜分中國土地,美國為何不加入?

2022-01-10 世界通史

在近代史上,相較於其他西方列強,美國確實對中國的傷害最小,並且美國對中國的現代化進步也是有很大幫助。但美國絕非什麼大善人,美國的對華政策也是基於自身的國家利益。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發生於1900年,美國剛剛建國100多年,然而就在這100多年中,美國一步步的從一個大西洋西岸的小國家,發展成了地跨三大洋的超級大國。到19世紀下半葉,美國也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日本的國門就是被美國人強行打開的。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世界已經基本上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了,美國只能從一些沒落的歐洲國家中搶一些殖民地。最後,美國將目光盯上了西班牙。

作為世界上首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曾經擁有過極為廣闊的殖民地。不過到了19世紀,西班牙帝國已經徹底衰落了,隨著拿破崙入侵西班牙,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則聞訊起義,西班牙帝國崩潰。截止到19世紀末,西班牙只保留了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等少量殖民地。

由於國力衰落,西班牙此時已經是日薄西山。而美國則秉承著「專捏軟柿子」的理念,在1898年發動了「美西戰爭」,迅速擊敗了西班牙,將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盡數收入囊中。(美西戰爭,一個新興帝國痛毆老牌帝國的戰爭)

然而就在美國和西班牙激戰時,西方列強卻在華發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因為在1895年,中國北洋水師慘敗給了日本,清廷的軍事力量遭到了沉痛打擊,大清海防幾乎歸零。於是英國、法國、德國、沙俄則趁機在華強佔租借,劃定勢力範圍。等到美國打完美西戰爭後,各個列強已經在華圈定了自己的實力範圍,沒有給美國留下什麼。

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美國於是提出了著名的「門戶開放」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各國在華利益均沾和機會平等。當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極力要求保證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防止某一列強獨霸中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美國國務卿海約翰)

由於當時各列強在華的矛盾已經比較尖銳了,美國的提議很好的緩解了列強在華的衝突,因此受到了各國的歡迎。但要注意的是,列強接受美國的提議並非懼怕美國,而是美國的建議符合各國的利益。

到1900年時,當時雖然還沒有GDP的概念,但是根據鋼鐵等工業產品的產量來判斷,美國就是在這一年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了。

不過即便問鼎世界之巔,但美國的國力還遠遠沒有達到獨步天下的地步。當時一戰尚未爆發,歐洲國家的實力仍舊很強大,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比不過英法和沙俄。而就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義和團攻擊北京的各國使館區,各國紛紛怪罪清廷保護不力,並要連派兵進入北京,嚴重的侵犯了清廷的主權。

在最初的時候,清廷尚且同意各國派兵入京保護使館。但隨著外國軍隊的不斷增加,清廷終於忍無可忍,開始攔截從天津趕往北京的各國聯軍,由此引發了列強更大規模的增兵。

面對西方的軍事壓力,自知武力不敵的慈禧曾經試圖與列強和談。但不知道為什麼,在最後關頭慈禧突然下令與列強開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徹底爆發。

慈禧對列強開戰的真正原因如今不得而知,不過外界盛傳當時主戰派製造謠言,四處散布列強要求慈禧還政光緒皇帝的言論,從而導致慈禧憤而開戰。

在戰爭打響之後,清廷下令要求各地督撫前往北京勤王,但當時的東南各省大員無一例外的選擇抱團自保。

在郵政大臣盛宣懷的牽頭下,上海道臺餘聯元、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與西方各國籤訂了《東南互保條約》,表示東南各省不參與列強與中央政府的戰爭,列強也不得進攻東南各省,雙方保持和平。(參與東南互保的省份)

在整個戰爭期間,東南各省和列強果然保持了正常的往來,列強也沒有攻擊參與《東南互保》的省份。既然大半個中國都沒有參與此次戰爭,列強如何瓜分中國?

其實列強在發動戰爭的初期並沒有想過滅的中國,否則也不會同意東南各省的自保舉動。八國聯軍侵華的目的就是打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志,將清政府變成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當時不止是美國,其他國家也都主張保證中國的領土完整,只有沙俄在戰時出動十八萬大軍,佔領了整個東北地區,試圖永久的霸佔整個東北。

沙俄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其他列強的利益,最後在英法等國的巨大壓力下,沙俄才沒有公開的吞併東北,不過俄軍依然在東北駐紮了下來。

為了對抗俄軍,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兩國在倫敦籤訂了《英日同盟》,約定在遠東地區共同對抗沙俄的擴張。正是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才敢在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佔領南滿地區。

由此可見,當時的西方主要列強都不想徹底的瓜分中國,因為這不符合列強的利益,就連日本當年都沒敢想去過瓜分中國,只有沙俄對華有極大的領土野心。

至於美國,在當年它的地位還不算高,說話的分量也沒有那麼重。如果當時英法等國鐵了心要瓜分中國,美國是攔不住的。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七國贊成瓜分中國,為什麼只有美國拒絕?
    後來西方列強發現局面逐漸失控,就直接以幫助清政府鎮壓義和團的名義,組織八國兵力進攻北京。八國聯軍輕鬆拿下北京,不過當時七個國家贊成並準備瓜分中國,為何只有美國拒絕?美國當時覺得,在侵華的八國聯軍中,只有俄羅斯帝國和大日本帝國的領土是挨著中國的,其他國家都距離中國太遠,如果瓜分土地,那必會花費大量的成本來控制這些土地。而當時的中國又很窮,這樣反而會讓美國「虧本」。
  • 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個國家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堅決反對?不能不知的歷史真相
    八國聯軍侵華,是中華歷史上最屈辱的時候。英國、法國、德國、沙俄、義大利、奧匈帝國、美國、日本參與了對清朝的侵略。
  • 八國聯軍侵華後,七個國家都提議瓜分中國,為何美國反對?
    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抗爭史,也是一部屈辱史。鴉片戰爭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籤訂的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割地賠款內容佔據了絕大部分。那麼為什麼《辛丑條約》中沒有瓜分中國領土的要求呢?其實,當時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還有奧匈帝國這7個國家,都是想要瓜分中國,進行殖民統治的。但是唯獨美國不同意,這又是什麼原因?
  • 八國聯軍被誰打出了中國?八國聯軍離開中國的原因是什麼?
    ,最終八國聯軍看中國好欺負,得到了一定的好處之後,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中國的土地,但是給中國留下了深深的瘡疤。一、八國聯軍是哪八個國家八國聯軍分別為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俄國,美國,日本和奧匈帝國,這八個國家在1900年由英國海軍總將領的統帥之下,由天津大沽口登陸中國的土地,向中國發展了殘忍的進攻。
  • 八國聯軍侵華始末高清圖集
    於是中日打了一架,中國戰敗,清政府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年為中國的幹支紀年「甲午」,史稱「中日甲午戰爭」。後果:中日籤訂馬關(馬關是日本的一個地名,今天叫下關)條約,隨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今天說八國聯軍,為什麼先把日本拎出來說一說,看到後面大家就明白了。
  • 揭秘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相
    中國自《馬關條約》籤訂以來,國力一路快速下滑,列強也對中國燃起了瓜分的野心。但這些都還不能概括1900年那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起因。那麼,此戰發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1、列強方面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
  • 高中歷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國難當頭臺灣義士徐驤挺身而出,大聲疾呼: 「朝廷無力以衛吾臺,能衛吾臺者,吾民耳?眾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幹,願吾血隨吾臺俱盡,吾頭與吾臺俱碎,安知終不可以有為耶?」顯示了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頑強意志和高度愛國主義精神。義和團運動:隨著《馬關條約》的籤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也日益高漲。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籤訂》
    學習目標:1、知道義和團運動的史實;2、簡述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
  • 八國聯軍侵華後要求處死十二名王公大臣 他們都是誰
    1900年,慈禧太后幹了一件豪氣沖天的事情——同時向英國、俄國、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11國宣戰。於是,有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八國聯軍僅僅用了兩個月事件,就攻入了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往陝西西安。途中,命令奕劻慶親王和直隸總督李鴻章與11國議和。談判期間,11國向清朝談判代表提出了一份禍首名單,名單上有12個王公大臣的名字。11國要求將這12人全部處死。禍首名單上竟然沒有慈禧太后的名字——這應該歸功於慶親王和李鴻章。
  •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斷言:想徹底瓜分中國的,只有俄羅斯人
    八國聯軍駐軍北京後,慈禧帶著光緒逃到了西安,偌大的中國事實上已經處於一個權力真空狀態。列強將如何處置中國?
  • 八國聯軍裡竟有一支中國軍隊!解密向同胞開槍的「華勇營」
    這是1900年-1901年,英國報紙上刊登關於「瓜分中國和平會章程」的漫畫。上面聲稱「所有中國土地既為萬國管轄,任由萬國通商」。   華勇營士兵對自己的父老鄉親毫不留情的殺戮,獲得了他們的英國上級的一致好評,巴恩斯寫到:「在外國軍官的指揮下,讓他們去和自己的同胞對抗,他們沒有吭一聲,沒有發出絲毫怨言,所有的人都顯示出巨大的熱誠!」
  • 八國聯軍使用過毒氣彈嗎?
    文|陳卿美1900年,義和團禍亂華北,八國聯軍侵華,世紀之交,災難不斷。關於八國聯軍侵華,人們更多的印象是,八國部隊在京津地區燒殺搶劫。八國聯軍殺害中國人關於八國聯軍的毒氣彈,史料中卻有記載。在那時,能認識到氯氣,有化學概念的人不多。但此篇文章仍是傳言,沒有目擊者的現場描述,因此也無法作為確鑿的證據。在《京津蒙難記—— — 八國聯軍侵華紀實》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此次英國鐵甲船到津運此炮(指列低炮)二尊,放過數次,有一次,中一炮臺,臺人一時均死;又一次,適軍中購馬 600 匹,中之即死。
  • 八國聯軍只有5萬人,還是陸續參與進來的,為何清軍還是打不贏
    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戰爭中,據官方統計的數字,八國聯軍前後共有參戰兵力5萬餘人,清朝政府官方參戰人數有8萬多人,義和團有30萬人。
  • 侵華八國聯軍其實是九國,多出來的一國竟是自己人?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中國近代也曾有過幾支規模不小的僱傭兵,這些僱傭兵和很多地區的僱傭兵一樣,所作所為都不那麼光彩。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八國借著保護僑民的藉口,悍然入侵中國。當時有記者發現,在聯軍舉行閱兵式時,除了白種人和矮個的日本人,這些士兵中還有一群高高瘦瘦的黃種人,沒錯,他們是中國人。這些中國人來自於英國旗下的「華勇營」。
  • 中國如何破陣八國聯軍?
    新八國聯軍,帶頭大哥,當然是美國。  新八國聯軍,讓人想起八國聯軍120年前侵華戰爭:1900年5月28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八個國家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 揭秘八國聯軍裡的第九軍「中國軍團華勇營」
    1898年的中國,國家動蕩,民不聊生,加之北方從1896年開始的旱災已經持續了2年,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義和團興起。另一方面,英國出高薪招募士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生存,加入了華勇營的行列,到1900年,已經擁有大約600人。
  • 揭秘八國聯軍裡的中國人軍團「華勇營」
    為了解救圍困中的各地洋人,英國駐華海軍司令兼八國聯軍統帥西摩爾中將率八國聯軍進軍北京。然而,西摩爾軍隊在半路上被清軍截擊,自身難保,求援的電報接連不斷。剛剛有過「靚麗表現」的華勇營,獲得了英國的更大信任:華勇營正式被納入英軍建制,換上了陸軍部隊的軍裝,稱為「第一中國軍團」—The 1st Chinese Regiment。
  • 八國聯軍侵華有哪些冷知識,知道後顛覆了你的人生觀?
    在現實的歷史中,清朝並不是因為武器落後敗給八國聯軍的,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朝所擁有的武器一點都不比八國聯軍差,甚至有的還比八國聯軍要先進不少。八國聯軍在天津搶到的先進武器八國聯軍侵華是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然後一路進攻到北京的,因此我們就不說清朝其他地方軍隊的裝備了,我們就說北京和天津當時所擁有的裝備吧。
  • 八國聯軍的真相
    5、庚子戰爭中的交戰雙方,一方(西方列強)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為另一方(中國)好。清政府的失敗乃是中國的大幸運;若八國聯軍失敗,將是中國的大災難。這難道不也是戰爭史上的今古奇觀? 戰爭爆發前兩年(1898年),光緒皇帝主導的變法維新在西太后為首的守舊頑固派反對之下失敗了。
  • 八國聯軍侵華,真相到底是什麼?
    當年柯林頓在北大演講時,北大一位女生當面指責柯林頓,指出美國的種種不是,但等她畢業時,卻欣欣然嫁到了美國。極端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有害的。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利於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就拿清末的義和團來說,頗值得我們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