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雙雙立功,他們把軍功章送到母親墓前

2021-02-22 人民海軍

覃俊然和覃冰鋒兩兄弟都在海軍部隊服役,去年雙雙榮立三等功,但覃俊然因執行任務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於是,他們決定在母親墓前戴上軍功章.

從梧州市裡出發,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不一會就來到了廣西梧州市龍圩區松柏村。1月12日9時許,海軍陸戰隊某旅送喜報小分隊同政府工作人員一起,到該旅上等兵覃俊然家中送喜報。

覃俊然的哥哥覃冰鋒是東部戰區海軍某部戰士,去年兄弟倆在部隊工作出色,都榮立了三等功,這在松柏村無疑是個大新聞。

「你們的兒子很爭氣!」該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盧俊飛將喜報和軍功章遞到覃俊然的父親覃德手上,說出「你們」的字眼時,他眼中閃過一絲悵然。「三等功臣」字樣的綬帶和門頭上3塊光榮牌相互映襯。可此刻,覃俊然的母親李雪玲已經長眠於黃土,看不到眼前這個光榮又溫馨的場景了。

覃德告訴盧俊飛,當時,他要把兩個兒子中的一個留在家裡,幫襯著過日子,可妻子不幹。李雪玲先後將兩個兒子送到部隊。她告訴兒子們:「你們在部隊一定好好幹,別辱沒了咱們軍人世家的名聲。」

兄弟倆的軍旅夢,從祖父那一代就已經生根。爺爺是建國初期入伍的軍人,父親曾服役於武警廣西某部,如今兩個兒子又到部隊。李雪玲和丈夫默默支撐著這個家,照顧老人、照料田地……

「媽,我會聽您的話,把軍功章給您帶回來!」覃俊然為了母親的期盼,從進入陸戰隊,就立志要當最好的兵。去年,聽說單位有專項任務,他第一個遞交請戰書。怪石嶙峋的島礁上,每日平均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上,每天執行任務歸來,全身的衣服就泛起鹽霜。而覃俊然和戰友們不僅要巡邏值守,還要完成高強度的訓練任務。

「你在那邊很辛苦,要開心點!」每次打電話,李雪玲都會給覃俊然叮囑這句話。覃俊然不知道,這時候母親已經罹患腦膜炎。為讓兒子在部隊安心服役,父母選擇了隱瞞。每次和兒子打電話,李雪玲都不提自己的病情,而是鼓勵兒子安心服役。

「我沒想到媽媽的病會這麼嚴重。」半個月後,李雪玲病情急轉直下,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父親通知兩兄弟後,哥哥趕了回來,可覃俊然所在的島礁由於氣象條件限制無法通航,他沒能回家見母親最後一面。

「媽媽走的時候沒能見到我,就讓她看看我們的軍功章吧。」拿著軍功章,兄弟倆決定,要戴給母親看一看。穿過蘆葦叢中間的小路,陽光照在整個山坡上。半山腰一座新的墳塋,就是覃俊然母親的長息之所。

看著母親的墳塋,覃俊然的眼角開始泛起淚光。兄弟倆將寫著「一人立功全家光榮」字樣的綬帶輕輕展開,同母親最喜歡的鮮花,整齊擺放在墓前。

「媽,我們立功回來了,您看到了嗎?」兩人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似乎在向母親訴說著兒子們的思念,也講述著他們在部隊的表現。

1、【深藍電臺】13年,我陪你走遍13座城

2、一條簡短留言,「炸」出了一家三代海陸空接力賽

3、全國10個!海軍一短視頻入選中國網際網路闢謠優秀作品

主管:海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海政宣傳文化中心報社

監製:王宏博  主編:劉猛  編輯:高澤明

圖文:牛濤 施澤 高國敬 

郵箱:ddhjwx@163.com

電話:0201-960370(軍)

相關焦點

  • 女婿部隊立功,嶽父母家門前也掛上了「功臣之家」
    好女婿部隊立功,老丈人同享榮耀。近日北部戰區陸軍某舟橋團將李偉榮立三等功的喜報送到了其嶽父母家中,並在門前懸掛起「功臣之家」的光榮牌。接到女婿的立功喜報後,李偉嶽父高興地說:「這榮譽太珍貴,為我這好女婿感到自豪,我們會更加支持他在部隊的工作。」與此同時,三等功的喜報也送到了李偉父母家中。
  • 用這12部電影告訴孩子什麼是戰爭,沒有人想成為英雄的母親
    肖思遠母親說:"他是軍人,他有他的職責,保家衛國,那個時候,不能往後退,這些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別特別想他,我只是一個母親。" 我們的孩子,是這個世界未來的主人,我希望他們能理解戰爭的殘酷,能看到戰爭背後的犧牲,不僅僅是烈士,不僅僅是英雄,還有他們的家人,還有成千上萬曾經和現在受到戰爭影響的人們,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 立功喜報:給父老鄉親報喜了
    「他們聽說亮亮在部隊立了功,都趕來了!哎呀,我不要他們來,他們非要來!」說這話時,王坤花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王坤花的兒子郭春亮,是北部戰區海軍某岸導團飛彈發射班班長,去年連續執行多項重要任務,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在這一點上我們責無旁貸!」
  • 立功戰友,你的喜報「回家」了嗎?
    很快,正在進行冬季訓練的洪濤接到父親的電話:人武部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熱熱鬧鬧將喜報送到了家裡。一家人看到精美的喜報和「三等功」字樣後,特別榮耀。從前,官兵在部隊立功後,家人收到喜報的時間,常以月計。回憶起前些年的送喜報工作,某人武部領導直言:「由於送喜報工作職責不清,加之人少事多的矛盾,誰來送、何時送、如何送,每年情況都不一樣。」
  • 立功戰友,你的喜報「回家」了嗎?
    很快,正在進行冬季訓練的洪濤接到父親的電話:人武部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熱熱鬧鬧將喜報送到了家裡。一家人看到精美的喜報和「三等功」字樣後,特別榮耀。從前,官兵在部隊立功後,家人收到喜報的時間,常以月計。回憶起前些年的送喜報工作,某人武部領導直言:「由於送喜報工作職責不清,加之人少事多的矛盾,誰來送、何時送、如何送,每年情況都不一樣。」
  • 看看這些軍功章就知道了
    作為旅裡第一批學習新裝備的官兵,侯長嶺和戰友們一直在思考他們能做些什麼。最終,在單位技術骨幹帶領下,他們製作出了一套新裝備模擬訓練器材。「我們可以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我們。」侯長嶺說,「我總有一種感覺,裝備形成作戰能力後,是我和戰友在保護國家;還沒有形成戰鬥力時,我們就是在吃國家的『軟飯』。」熟悉侯長嶺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急性子。
  • 鎮雄籍一名戰士犧牲前寫給母親的信,句句戳心!
    部隊臨戰前,兒子為了不讓家人給國家添麻煩,他特意給母親寫了一封信,信中他跟母親交代,「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行
  • 母親殺了把自己送到養老院的兒子…原來住養老院真的生不如死!
    92歲母親一槍打爆兒子的頭,只因不想被兒子送到養老院…第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亞利桑那州的 Fountain Hills。一起駭人聽聞的槍殺案,打破了它一如既往的平靜。警方聽完後第一反應,是他們遭遇了持槍搶劫,或者極端暴力襲擊,可接下來詢問具體情況時,他們才無比震驚地得知,開槍的不是別人,而是這位女士的婆婆,她老公的母親 Anna Mae Blessing !
  • 新地,後生哥部隊立功,武裝部長上門送喜報!
    在李宇鋒家中,劉輝與家屬圍坐在一起,與他們親切交流,感謝他們為國家和部隊做出的貢獻,並表示三等功的軍功章凝聚著李家所有親人的辛勤汗水,也飽含著軍人家屬對國家和部隊的大力支持和默默付出,希望今後能繼續鼓勵孩子在部隊發揚優良作風,爭取再立新功
  • ​一座轉運站 三代藍天情//立功光榮榜引關注(雙擁周刊405)
    「我一定要像爺爺和父親那樣,繼承光榮傳統,唯有努力方才不辜負他們在這一片熱土付出的赤誠熱血,為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貢獻自己的青春與力量。」在一次部隊組織的演講比賽中,楊效轅這樣講述一家三代的從軍故事,而他自己的從軍故事還在延續著。(原載《金陵晚報雙擁周刊》2021年2月1日)《2020南京籍官兵立功光榮榜》引關注
  • 盂縣軍人榮獲三等功,立功喜報送到家
    盂縣人民政府、縣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按照「彰顯榮譽、簡樸熱烈、軍地協同、屬地負責」的要求,把立功喜報送到功臣家中去,真正做到「讓軍人光榮,讓軍屬榮光」。,並與家屬進行座談,感謝他們對國防事業的支持,為部隊輸送了優秀軍人。
  • 立功喜報「最後一公裡」的衝刺!
    喜報雖然樸實無華,但對基層官兵而言,見證的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犧牲奉獻,承載的是「視榮譽為生命」的家國情懷。為立功受獎的軍人家庭送喜報,是自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優良傳統,激勵了一代代有志青年崇軍愛軍、報效祖國。早在抗日戰爭初期,當時的領導人就曾聯名發出《關於注意收集各部民族英雄事跡的通知》,表揚八路軍、新四軍幹部戰士的英勇行為。
  • 「傷口水泡是我的軍功章!」博羅00後武警感動全網!
    「這些傷口、這些水泡,是我的軍功章。」前段時間,在江西的抗洪一線,有一位武警戰士,在烈日下持續奮戰,雙手長了百餘水泡,仍堅守堤壩。
  • 追尋不懈 發現不斷:原來兩兄弟姓伍不姓吳!哥哥Kenneth 經歷非凡
    近年認識了一群致力於挖掘尋找先輩二戰史跡和足跡的盟軍譯員後代們,欽佩他們的執著和熱情,將這位盟軍少年譯員的照片和信息交給他們,也許能引出更多的、令人驚喜的發現。常成博士的這一小段留言,已經解答了幾個疑問,這兩兄弟姓武,緬甸歸僑,而且還豐富了哥哥肯尼斯的史料,他可是一位歷史見證人啊!
  • 漫畫|為母親洗次腳、練出完美腹肌、找到女朋友,進來看看他們的...
    下士李英鵬刻苦訓練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和爆發力400米障礙跑進2分鐘做一個風一樣的男子下士張文軻過去的一年五公裡武裝越野我常常落在後面但我不服氣今年,我一定要超越他們下士吳濤摸著肚子上的三階肉我告訴自己身體健康才是奮鬥的本錢中士柯淼由於軍人工作的特殊性不能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所以,我想利用休假時機給爸媽做頓飯中士劉浩鵬身為軍人因肩負神聖使命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父愛如山 母愛似海長這麼大都是父母為我付出我卻從未為父母做過啥我想為母親洗一次腳
  • 二戰雙雄:鐵血巴頓的「威力」兩兄弟
    提起鐵血將軍喬治·S·巴頓無人不知,而陪他徵戰千裡的「威力」兩兄弟你卻有可能第一次聽說:Willys Jeep,以及一隻名叫 Willie 的牛頭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