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7月18日在北京宣布:中國空軍近日組織了航空兵赴南海戰鬥巡航。這次南海戰巡,空軍出動轟-6K飛機赴黃巖島等島礁附近空域進行了巡航。中國空軍航空兵此次赴南海例行性戰鬥巡航,緊貼使命任務和實戰準備。轟-6K和殲擊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等遂行戰巡任務,以空中偵察、對抗空戰和島礁巡航為主要樣式組織行動,達成了戰鬥巡航目的。
另據空軍官方發布的一組照片顯示,轟-6K此次南海戰略巡航不僅經過了黃巖島上空,而且在美濟礁上空也進行了相關的訓練飛行。單純的說黃巖島或是美濟礁,大家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地理概念。換句話說,轟-6K巡航的這兩個島礁距離菲律賓本土只有240公裡,從這裡只需要再飛行十幾分鐘就可以進入菲律賓領空。轟-6K緊貼菲律賓本土進行戰略巡航,想要傳遞給菲律賓新政府的信號不言而喻。
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就是廢紙一張,跟著美國走沒有好下場,談判才是解決南海問題的唯一出路。
▼
7月8日起,我國海軍在南海海域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央電視臺新聞報導演習畫面中,首次出現海軍轟-6K轟炸機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畫面。這枚鷹擊-12準確地命中了大型靶船將其穿透後在船體內部爆炸,根據爆炸效果判斷該船被徹底摧毀。
根據推測,一架轟6-K最少可以攜帶4枚鷹擊-12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命中1~2枚,就會被擊沉或徹底失去戰鬥力。
▼
轟-6K戰略轟炸機由於載彈量大、航程遠、火控系統先進,能發射各種炸彈和巡航飛彈,且具有投擲核彈的戰略威懾能力,被軍方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戰神」。
轟-6K的出現徹底結束了中國空軍六十多年來沒有戰略轟炸機的尷尬歷史。使中國首次具備了用戰略轟炸機發射配備核彈頭的巡航飛彈攻擊美國本土能力,給中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補齊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
轟-6K
中國空軍是在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逐步發展和壯大起來的。美國空軍實力強大且掌握朝鮮戰場的全部制空權,中國空軍參戰的僅限於戰鬥機部隊,轟炸機基本沒有參與實戰的機會。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蘇聯履行之前的承諾對中國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行動。中國空軍陸續引進了蘇聯生產的伊爾-28和圖-16轟炸機,並且在這兩種轟炸機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和改建。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國產轟-5和轟-6轟炸機。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幾十年裡,轟-5和轟-6作為我國空軍僅有的兩款真正意義上的轟炸機,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轟-6K遠赴南海
轟-5輕型戰術轟炸機,於1967年裝備中國空軍部隊,1984年停產,總共生產545架。該機採用兩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平直翼型。機頭的玻璃艙是領航員及轟炸手座艙,為導航和光學轟炸瞄準提供了良好視野,在當時屬於比較先進的前線轟炸機。
轟-5是中國空軍最早的核武器載機,最大平飛速度:902千米/時,航程2400公裡。該機既可掛載核彈,亦可掛載各種航空炸彈,正常載彈量1000公斤,最大載彈量 3000 公斤。機上還設置有自動駕駛儀、 機械操縱系統、電傳動操縱系統以及各種比較完善的電氣、儀表、無線電等特種設備,保證飛機能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飛行。
▼
轟-5輕型戰術轟炸機
轟-5共有多種改型,除基本轟炸機外,轟5還有魚雷轟炸機、核彈投放機、HJ-5(轟教-5)教練機和 HZ-5(轟偵-5)、HD-5(轟電-5)偵察、電子對抗機等機型。
轟-5是第一種由中國人自己改進和生產的轟炸機,無論是性能還是載彈量在當時都是比較先進的。中國空軍從轟-5的實際使用和不斷改進中積累了經驗,並且鍛鍊出一大批優秀的轟炸飛行員。轟-5雖然從未參加過任何一次實戰,仍然在空軍轟炸機部隊的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
轟-5
轟-6K作為本文的主角,其原型就是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臺圖曼採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直到1990年還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
圖-16由於存在航程較短、載彈量偏低的弱點,在蘇軍中主要作為圖-95和圖-142等大型戰略轟炸機的補充使用。1968年5月,美軍「埃塞克斯」號航母在挪威附近進行演習,圖-16轟炸機奉命對該航母進行抵近監視和騷擾。
蘇軍飛行員普利耶夫駕駛圖-16緊貼著埃塞克斯號的桅杆超低空飛越而過。圖-16由於飛行高度太低、速度過慢,失去控制後墜入大海造成重大的事故。圖-16轟炸機從未參加過實戰,這次事故是該型轟炸機在服役生涯中僅有的幾次表現機會之一。
▼
1958年10月12日,周恩來總理就提前試製圖-16轟炸機問題,打電話給蘇聯部長議主席赫魯雪夫。1959年,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轟-6是當時中國試製的噸位最大的飛機,全機零件多,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及工作量大。
在試製過程中,陸頌善組織技術力量,補齊了蘇聯未提供的強度計算等資料,編制了新工藝和關鍵技術資料,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應用了多項新技術。1968年毛主席生日前夕,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中型轟炸機的歷史,填補了航空工業的空白。
轟-6轟炸機採用懸臂式中單翼,雙梁盒式結構,裝備兩臺國產渦噴-8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983千米/小時,航程5760公裡,最大載彈量9噸。機上裝有共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頭一門,機身上、下、尾部炮塔各兩門。
轟-6的火控系統主要由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組成,包括都卜勒雷達、轟炸雷達、光學轟炸瞄準儀、計算機、航向姿態系統、自動領航儀、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自動駕駛儀和速度傳感器組成。1980年完成了轟-6機加裝自衛幹擾設備的改裝。
▼
1965年5月14日,中國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駕駛圖-16飛機,首次空投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轟-6甲4251號轟炸機執行了中國第一次空投氫彈試爆。隨後在甲型的基礎上發展了轟-6乙型中程偵察機,裝有航丁-42型紅外相機。
1983年7月,轟-6丙型電子偵察機交付空軍。主要改動包括加裝電子幹擾、電子偵察、電子警戒及可投放金屬絲或金屬箔條,增強了轟-6的自衛能力。之後還發展了轟電-6Ⅰ/Ⅱ/Ⅲ電子幹擾機、轟電偵—6Ⅰ/Ⅱ電子偵察機等。1969年,又裝備了少量轟-6靶機運載母機,用於攜帶靶-6型高空超音速無人駕駛靶機。主要改進為加裝一對翼下掛架,用於掛載2架靶-6。
▼
轟油-6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該機由轟-6轟炸機發展而來。在轟-6的基礎上,去除所有的武器並增大了機體內的油箱,就成為專門給用於空中加油的轟油-6加油機。
該機型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約夠6架戰機空中加油使用。該型機的導航系統由兩套慣性導航系統組成,互為備用,加裝了兩套塔康導航系統,用於加、受油機空中測距和對地近程導航、定向。
現代戰爭中,空中加油機是專門用來在飛行過程中對其他作戰飛機補充燃油的飛機,可使作戰飛機增長航程,延長留空時間,增加有效載重,是衡量一個國家遠程空戰能力的重要標誌,被譽為「空中力量倍增器」。轟油-6空中加油機的研製成功,解決了國產加油機的「有無問題」,並且為空軍提供了寶貴的空中加油經驗。
▼
轟-6已經在空軍中服役了幾十年,各種改進型號多達十幾種,其中最為成功的無非就是轟-6H和轟-6K這兩款。
轟-6H是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遠程精確打擊的「點穴」高手。一是航程遠,飛行距離可達5000多公裡;二是精確打擊能力強。轟-6H掛載的飛彈射程達100多公裡,從發射到攻擊完畢僅需4分鐘,精確度最高能達到半米之內。
中國轟-6H轟炸機本身主要改動了導航設備,突出特徵是翼下外掛了2枚鷹擊-63反艦巡航飛彈,鷹擊-63的問世使得中國解放軍空軍具備了戰術精確打擊能力。鷹擊-63是C-601反艦飛彈的空射型,該型飛彈末端可能採用光學制導,飛行中段則可能使用衛星或慣性制導。轟6H的後機身下部有一個小雷達罩,可能是用於引導鷹擊-63的數據鏈系統。解放軍空軍有了配備鷹擊-63的轟-6,就具備了打擊重要戰略目標的能力。
▼
筆者認為,轟-6K是空軍轟-6系列轟炸機的終極改進型,集中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在航空電子、材料技術、隱身設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機對轟6機體承力結構不做大改,只針對換發對進氣道、尾噴做針對性重新設計和修形,對主翼和尾翼空氣動力學匹配做適當調整,以滿足發動機進氣量增大,推力增大後對飛機影響。同時,採用最新電子設備,完全徹底替換了老轟-6電子設備。同時,採用了電傳操縱、隱身塗料等國內較成熟的技術對轟-6進行了改造。
▼
轟-6K的改進重點集中在五大方面:
提高了節油性能和航程
轟-6K換裝了低油耗、重量輕的D-30KP-2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已經成功應用在伊爾-76和運-20大型運輸機上。為適應新的發動機,對進氣道、尾噴等做了針對性重新設計和修形,發動機進氣口明顯增大,使推力增加了30%,耗油量減少20%。
提高了空地打擊能力
與轟-6相比,轟-6K的主體承力結構沒有大改,但機翼下增加了外掛點,可掛載6枚長劍-10巡航飛彈或KD-88空地飛彈,最大載彈量可達15噸,有效提高了單機和單次火力攻擊密度。
為了能夠攜帶重達數噸、體積龐大的鑽地彈,轟-6K將內部彈倉改為由大型可拆卸油箱組成的燃油艙,使之能夠在鑽地彈與油箱間進行選擇。既具備鑽地打擊能力,又能滿足執行其他任務的需要。
▼
採用了最新電子設備
對飛機的前機身進行了重新設計,使之變窄,變短。機頭換上全封閉的流線形整流罩,加裝了新型火控雷達和搜索雷達。取消了機頭透明領航員艙和頜下雷達,改裝為雷達設備艙,安裝了新型前視紅外探測裝置和光學瞄準設備,加裝了GPS+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標準數據鏈系統。
為保證突防安全,轟-6上的機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的無線電操作員艙也被取消,改為電子艙,換裝成新型主動被動大功率電子幹擾設備。
提高了駕駛的適用性
轟-6K載員4人,共兩排,每排兩人,統一安排在機頭。分別為駕駛、副駕駛、電子戰/通信官和領航/轟炸官,全部前向乘坐,並安裝了獨立彈射座椅。進入座艙由前起落架改為由前機身左方開門進出。
簡化了操作
換裝了包括電子飛行、慣導、外掛管理在內的綜合航電系統和玻璃化座艙,安裝了6個彩色數字式多功能LCD顯示器,使操作大為簡化。同時,還用電傳操縱系統取代了原有的「硬式」助力操縱系統,不僅大幅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提高了飛行品質,而且可節省很大的結構重量。
▼
轟-6K「戰神」轟炸機的服役,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使得中國成為繼美俄英後,第四個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轟-6K最大航程達到9000公裡以上,主要武器是空射長劍-10巡航飛彈,每架戰機可以一次性掛載6枚長劍-10。
長劍-10的打擊能力可與美軍最新型號的戰斧巡航飛彈相當。一個轟-6K轟炸機團全部出動時,就可以一次向4500公裡外的戰區發射上百枚巡航飛彈。大家不要小看一次發射上百枚巡航飛彈的能力,這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空軍打擊力量的總和。
轟-6K如果進駐中國新建設成功的南海永暑島機場,那麼其打擊範圍就可以覆蓋全部菲律賓和越南領土,馬來西亞的加裡曼丹島軍事基地,包括關島和迭戈加西亞在內的所有亞太地區美國軍事基地。在極端情況下,憑藉轟-6K長達9000公裡航程,再加上長劍-10巡航飛彈1500-2500公裡的有效射程,僅需要在返回時進行一次空中加油,轟-6K甚至可以完成打擊美國本土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任務。
▼
如果澳大利政府益執意不聽中國的良言相勸,允許美軍使用其本土的海空軍基地對中國南海目標發動攻擊。轟-6K憑藉其9000公裡的航程從南海島礁起飛,同樣具備對澳大利亞本土海空軍基地進行毀滅性打擊的能力。這是對一向為虎作倀、瘋狂與中國為敵的澳大利亞政府發出的一個嚴重的警告。
奉勸澳方,不要以為和中國距離遙遠且有大洋阻隔就恣意妄為,中國有很多手段可以打得你痛不欲生。
▼
中國在永暑島、渚碧島、美濟島建成了大型機場和超過3000米的超長跑道。這三個大型機場以1000公裡為半徑呈三角形分布,其互相重疊的區域基本覆蓋整個南海地區。
轟-6K轟炸機、殲-11戰鬥機和加油機組成的戰鬥編隊,如果從這三個處於南沙最前沿的機場起飛,可以有效地威懾和打擊所有南海周邊國家。這使中國空軍首次擁有打擊美國關島和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甚至澳大利亞本土海空軍基地的能力。
▼
轟-6K和美國B-52一樣,都是可以攜帶核武器對敵國發動毀滅性核打擊的戰略轟炸機。在南海島礁部署轟-6K可以對任何企圖與中國為敵的國家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畢竟自己身邊存在一大批能夠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即使是實力強大的美國也不能倖免。轟-6K的存在,足以使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挑起與中國的衝突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
文字 | 草廬評天下
圖片 | 網絡
軍武酷出品,轉載請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