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精密工程 | 用於腸道機器人的螺旋式平板發射線圈對設計

2021-02-23 中國光學


招募撰稿人/主筆

摘 要 傳統的腸道機器人無線能量傳輸系統發射線圈普遍採用中空圓柱體軸向繞線的方式,空間佔用體積較大,限制了被檢查者的活動空間,繞制複雜。本文提出了一種用於腸道機器人鬆耦合無線能量傳輸系統的發射線圈結構,由方形螺旋式繞制的平板線圈對組合而成,極大縮減了線圈的軸向長度,有效減少了發射線圈的體積,線圈結構更為簡單輕薄。介紹了無線能量傳輸系統的工作原理,通過Comsol仿真分析了所設計線圈的磁場分布規律。最後,實驗驗證了該能量發射裝置設計的可行性,並確定了最佳諧振頻率。實驗結果表明,在工作頻率為213 kHz時,線圈對中心處無線能量傳輸系統的功率為787 mW,傳輸效率為5.7%,能夠滿足腸道機器人的功率需求。關鍵詞 腸道機器人;發射線圈對;無線能量傳輸;諧振頻率採用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技術供能的腸道機器人在腸道疾病微創診療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相比無線膠囊內窺鏡,微型仿生腸道機器人具有能夠在腸道中自主運動,實現在局部擴張駐留,可進行定點採集和傳輸圖像信息等優點。因為功能複雜,腸道機器人的供能問題是一個挑戰,多功能診療機器人的功耗一般在500 mW以上,常見的商用紐扣電池無法為機器人提供充足的電力,而拖纜式供電方案限制了行程距離,並且存在劃傷腸道的風險。基於近場感應耦合原理的WPT技術可以為腸道機器人提供連續的電能,被認為是解決供能問題的最有前景的方案之一。發射線圈是WPT系統的設計重點。目前,較為典型的發射線圈結構主要有螺線管、螺線管對、雙層螺線管對、分割螺線管以及亥姆霍茲線圈。文獻使用改進型亥姆霍茲線圈,獲得了更好的磁場均勻性和接收功率穩定性,但是由於引入了輔助線圈,使得原本亥姆霍茲線圈對的體積進一步增加。以上線圈形式均採用中空圓柱體軸向繞線的方式,普遍佔用空間較大,極大限制了被檢查者的活動空間。平面螺旋線圈多應用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該場景下發射和接收線圈一般採用同一結構,且尺寸基本一致,線圈距離較近,為緊耦合諧振,無法直接應用於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的距離及尺寸差異均較大的腸道機器人WPT系統。文獻對基於緊耦合的平板式螺線管耦合器和平板式方形耦合器的磁通密度進行了仿真分析,但並未進行實驗驗證。文獻理論分析了鬆耦合情況下方形和圓形平面螺旋線圈形式在WPT中的差異,證明方形線圈是更好的選擇。本文提出了一種用於腸道機器人鬆耦合WPT系統的輕薄型發射線圈結構,使用方形螺旋式繞制的平板線圈對組合成發射線圈,相比傳統的發射線圈結構,極大縮減了線圈的軸向長度,有效減少了發射線圈的體積。對線圈內部的磁通密度分布進行了仿真分析,並使用利茲線繞制了線圈對進行了實驗驗證,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迴路同時調諧,確定了WPT接收效率最大時的諧振頻率,實驗得到的負載接收電壓的分布與仿真結果一致,能量傳輸效率和接收功率滿足機器人的作需求。通過Comsol軟體,對螺旋式平板對發射線圈內部磁場分布進行仿真分析。由於線圈匝數較大,故採用非顯式建模,單層繞制匝數為34,電流激勵設置為1 A,頻率為220 kHz。平板線圈對相對於z軸對稱,兩線圈平面串聯,距離500 mm放置。線圈模型及線圈內部的磁通密度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線圈對內部的磁通密度分布Fig. 3   Magnetic flux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coil pair由於在仿真時未考慮實際使用利茲線對渦流損耗的減小,且未考慮諧振時對線圈迴路的影響,在高頻時線圈阻抗較大,使用恆定電壓時迴路中通過的實際電流較小,故採用恆定電流激勵。參考圖3所示的坐標系,圖4表示了線圈內部切面的磁場分布。其中,xoy平面為與線圈平面平行的切面,z軸為線圈對的中心軸。可以看出,z=150 mm時xoy平面的均勻度最好;在z=0到z=150 mm平面,隨著與線圈平面距離接近,磁通密度逐漸增大。

圖4   線圈內部切面的磁場分布Fig. 4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in coil inner section以500 mm×500 mm的ABS平板為骨架,利用利茲線繞制發射線圈。使用的利茲線直徑為2 mm,由180股直徑為0.1 mm的漆包線絞合而成,能有效減少趨膚效應導致的高頻渦流損耗,減小交流電阻。繞線時由外向內,緊密繞制在平板表面,上下線圈繞線方向相同,以保證產生的交變磁場同向疊加。考慮到真實使用場景下患者身體要穿過磁場區域,因此兩線圈平面的距離為500 mm。如圖5所示,由信號發生器產生120~280 kHz頻率的方波信號,通過反相器產生兩路相位差為180°的方波控制信號,分別控制兩塊半橋驅動晶片,將大功率直流電源輸出的15 V直流電壓逆變為峰峰值為30 V的方波,加載在線圈兩端。在每個頻率點調節與線圈串聯的可調真空電容,通過阻抗分析儀測量,使電路發生諧振,即迴路電流最大。接收端串聯阻值為30 Ω的固定負載電阻,替代機器人實際工作時的等效負載,線圈電壓經整流、穩壓電路後為負載供能。接收線圈與發射線圈參數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調節與接收線圈相連的可調電容,使接收線圈與發射線圈在同一頻率諧振,此時負載接收電壓最大。

圖5   能量發射實驗測試Fig. 5   Test of power transmission

表1   能量發射線圈參數Tab. 1   Parameters of power transmitting coil

表2   能量接收線圈參數Tab. 2   Parameters of power receiving coil

將接收線圈放置在發射線圈對的中心位置,兩線圈中心軸重合,使互感耦合係數達到最大。以10 kHz為間隔測量負載兩端接收電壓與頻率的關係,結果如圖6(a)所示,峰值出現在200~210 kHz內。對該範圍內以1 kHz為間隔加密測量,實驗結果發現213 kHz時接收效率最大,將213 kHz確定為該發射線圈的最佳諧振頻率。在15 V的輸入電壓下,發射電流為0.92 A,負載接收電壓為4.86 V,接收功率為787 mW,傳輸效率為5.70%。

圖6   不同頻率下的傳輸效率

Fig. 6   Transmission efficiencie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調節可調電容,使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在213 kHz下諧振,以50 mm為間隔在內部空間取點,測量接收電壓在線圈內部的空間分布,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接收電壓的分布總體與磁場仿真結果一致。其中,在z=150 mm平面內仿真和實驗結果相對其他平面更加均勻。在線圈內部中心點處,接收功率為787 mW,距離線圈平面越近,接收功率越大。在z=150 mm平面,滿足650 mW以上的有效接收功率要求的範圍覆蓋了300 mm×300 mm的區域。由於距離兩發射線圈較遠,中心平面磁場衰減迅速,後續的改進方向在於通過增加磁芯或增加匝數的方法加強中心平面附近磁場的均勻性。

圖7   213 kHz接收電壓分布Fig. 7   Received voltage distribution at 213 kHz為了驗證發射和接收線圈相對姿態對於接收效率的影響,將接收線圈放置在發射線圈對的中心,與線圈z軸傾斜30°,接收功率為675 mW,傾斜60°時,接收功率為386 mW,此時傳輸效率為2.80%。為了削弱姿態對於傳輸效率的影響,後續的改進方法在於使用三維接收線圈代替單維接收線圈。本文設計的能量發射系統的接收功率最大可達787 mW,效率為5.70%,滿足機器人的功率需求。與其他能量傳輸系統的性能對比見表3。本文使用的發射線圈為薄層平板式線圈對,相比傳統的螺線管對、亥姆霍茲線圈等發射線圈,軸向空間長度僅為10 mm,軸向尺寸大幅壓縮,且繞線簡單,性能較好。

表3   不同能量傳輸系統的性能對比Tab. 3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WPT systems

本文研究了用於腸道機器人WPT系統的新型螺旋式平板發射線圈對,通過仿真分析和實驗驗證得到了線圈內部的磁場分布,確定了能量接收效率最大時發射系統的諧振頻率,獲得了最佳頻率下的接收電壓分布,該線圈對在中心處的功率為787 mW。本研究可為腸道機器人無線供能技術中的傳輸效率提高提供技術支持。

引用本文

莊浩宇,顏國正,趙凱等.用於腸道機器人的螺旋式平板發射線圈對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21,29(01):84-90. (ZHUANG Hao-yu,YAN Guo-zheng,ZHAO Kai,et al.Design of spiral flat transmitting coil pair for intestinal robot[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21,29(01):84-90.)

作者簡介

莊浩宇,博士研究生,2019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主要從事膠囊機器人、無線能量傳輸和仿生微機器人的研究。

E-mail:divine_zhy@sjtu.edu.cn

顏國正,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於吉林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5年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後出站,主要從事智慧機器人、微小機電系統的研究。

E-mail:gzhyan@sjtu.edu.cn

基金信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61673271,No.81971767);上海市科研項目(No.19441910600,No.19441913800,No.19142203800);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資助項目(No.IMR2018KY05)

中圖分類號: R318.6;TM15

文章編號:1004-924X(2021)01-0084-07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2020-08-13

修回日期:2020-09-06

出版日期:2021-01-15

網刊發布日期:2021-02-04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開 放 投 稿:eLight

CN 22-1427/O4

ISSN 2662-8643

期 刊 網 站:elight.springeropen.com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610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相關焦點

  • 走近工業機器人的關節:精密減速機
    這樣的設計不僅轉矩更大,壓縮比更高,接近零側隙,而且還加載了一組更大的提供更大動量,並免去外部支撐設備的內角支撐軸。這樣一來,就進一步節省了成本,簡化了最終用戶的設計工作。Nabtesco:Hollow center Gear▼
  • 機械設計——彈簧機構設計
    (1)所謂自振・當螺旋彈簧受到衝擊時,扭轉沿著線圈導線做衝擊波傳輸。這個衝擊波叫做自振波。・這個自振波沿著彈簧股往返一次的時間T叫做自振時間。自振時間和自振速度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掛鈎形狀特點V型掛鈎可以減小附件和彈簧鉤部分的間隙(活動量),所以經常用於測量儀器。角型掛鈎當安裝部位形狀是平板形時採用。
  • 集成式雷射雷達能否將機器人之眼帶入2.0時代?
    雷射雷達當前被廣泛用於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領域,和視覺一起被譽為廣義機器人的「眼睛」。作為移動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輛的關鍵傳感器,雷射雷達賽道近年來熱鬧非凡,過去一年,雷射雷達迎來資本市場和商業化應用的雙重利好。
  • 【設計知識】彈簧材料、特性、原理等相關知識點匯總,一網打盡
    這方面的例子包括精密儀器減震器和免鍵軸襯【圖2】。掛鈎形狀特點V型掛鈎可以減小附件和彈簧鉤部分的間隙(活動量),所以經常用於測量儀器。角型掛鈎當安裝部位形狀是平板形時採用。 我們經常用到的彈簧設計絕大部分是壓縮螺旋彈簧或拉伸螺旋彈簧。 這兩種彈簧設計,涉及下面的項目。 在這裡將關於a),b),c)進行解說。
  • 內窺鏡蛇骨雷射微加工系統--崑山允可精密
    現有園區佔地25畝,由精密雷射系統事業部、精密自動化系統事業部、精密雷射微加工事業部、醫療器械高端製造系統創新服務平臺、技術研發中心、雷射工程中心、生產運營中心等構成,並在東莞市、九江市分別設立華南分公司和華中分公司,在天津設有戰略合作基地,現有員工人數150餘人。
  • 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多圖慎入】
    你造麼,全球機器人的關節用到的精密減速機幾乎都是日本造的:日本人說跪,全球機器人沒幾個能站著。真正的工業機器人關節到底是什麼結構的呢▼▼說起關節,主要是指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基礎部件,也是運動的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
  • 精密減速器:為何工業機器人的這個核心部件都是日本造?
    可是你知道麼,全球機器人的關節用到的精密減速器幾乎都是日本造的!目前全球能夠提供規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減速器生產企業不算多,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都被日本企業佔據:Nabtesco的RV減速器約佔60%,Harmonica的諧波減速器約佔15%,還有住友重工。尤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比例,是壓倒性的。
  • 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的研究進展與技術探討
    ,具體表現在:更高的空間解析度、更高的光譜解析度、更寬的光譜範圍、全天時觀測能力等方面,為此,用於這些領域的光學系統一般具有長焦距、大口徑、多光譜、結構緊湊等特點。由於光學材料性能的限制及寬光譜範圍色差的影響,採用折射式光學繫結構形式很難實現此類光學系統,在工程中一般採用反射式或折反射式的光學結構形式。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在實現大孔徑、多波段、高光學效率系統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近來,隨著設計新方法、波前探測與計算機裝調、大口徑反射鏡輕量化、離軸光學零件加工檢測等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為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乾貨】詳解工程測量三板斧: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高程測量是測繪地形圖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築施工也必須量測地面高程,利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是精密測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 精密減速機:日本人說跪,全球機器人沒幾個能站著...
    可是你知道麼,全球機器人的關節用到的精密減速器幾乎都是日本造的!目前全球能夠提供規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減速器生產企業不算多,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都被日本企業佔據:Nabtesco的RV減速器約佔60%,Harmonica的諧波減速器約佔15%,還有住友重工。尤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比例,是壓倒性的。
  • 超精密機械加工在微光學元件製造中的應用
    微結構光學元件應用更是廣泛,如光纖連接器中的微槽結構,液晶顯示屏的微透鏡陣列,及用於雷射掃描的F-theta 鏡片,雷射頭的分光器等,這些微結構光學元件在很多我們日常使用的產品中都有應用,比如手機、掌上電腦、CD 和DVD 等。
  • 聽王大珩院士講中國光學的發展歷程
    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是一臺包括光學、精密機械和自動控制等綜合技術的大型精密測量裝備,儀器總質量在7t以上。顯然,無論從工程規模、技術水平還是研製力量上都超出當時光機所的能力。長春光機所當時正值從研製光學精密儀器向光、機、電、控儀器升級的轉變初期,又沒有國外大型儀器可供借鑑,只能參考國外文獻中的一般描述和外形照片。當時錢學森先生認為長春光機所是唯一有條件從事這項任務的科研機構。
  • 【講堂469期】採用奇特螺旋彈筒供彈的PP-19衝鋒鎗,能否配得上野牛的稱號?
    槍管為4條膛線纏距為240毫米右旋的槍管,標準版本的長度為195毫米,當然發射不同類型子彈的野牛衝鋒鎗槍管長度有所不同, 發射9×18毫米子彈的野牛2型衝鋒鎗槍管長度有所增長達到了230毫米,而發射9×19毫米魯格彈的野牛
  • 萊姆電子 |羅氏線圈在有源濾波中的應用
    在工程應用中,傳統CT面臨著體積大,安裝不便,測量範圍變更帶來的精度變差等問題。萊姆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的柔性開口羅氏線圈由於精度高,容易安裝,測量範圍廣等優點完美解決了以上工程問題。關鍵詞:有源濾波 羅氏線圈非線性負荷在電網中的大量應用,帶來了一系列的諧波問題。
  • 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
    並聯機器人具有剛度高、速度快、柔性強、重量輕等優點,與串聯機器人一起構成工業機器人的重要部分。
  • 遙控農業採摘機器人設計
    文中設計的機器人具有結構簡單,功能豐富,可擴展性強等特點。  2 機械裝置設計  遙控採摘機器人機械裝置圖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兩部分:兩自由度的移動載體和三自由度帶夾持器的機械臂。機器人主體使用網孔鋁板材料和工程塑料組裝成機器人機體,結構輕巧,方便在車體上增加模塊。移動載體為履帶式底盤,加裝了主控電路板、採摘輔助裝置、多種傳感器、電源模塊等。
  • 經典推薦《真空工程設計》
    全面系統地反映出現代真空工程設計的新思路,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本書共25章,涵蓋了真空工程設計的各個領域。包括真空概論;真空技術的物理基礎;真空獲得技術與設備;真空工程中製冷低溫技術應用基礎;真空度測量儀器;低溫測試技術;真空與低溫技術中的熱計算基礎;真空管路的流導計算;真空系統的設計;真空與低溫容器設計;真空容器的分析設計;真空與低溫閥門及法蘭;真空傳動軸;真空與低溫工程元件;真空與低溫工程材料;容器檢漏;真空低溫工程中的焊接技術;真空清潔處理;太空飛行器空間環境模擬設備;真空應用裝置以及基礎數據。
  • 螺旋天線助力核聚變反應
    保持託卡馬克裝置的最佳狀態託卡馬克設計依靠磁場限制熱等離子體,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等離子體是一種電離氣體,它由正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近似電中性。通常情況下,等離子體是在低壓下產生的。託卡馬克聚變裝置使用一系列磁線圈,在環形腔室內產生等離子體,並使之在裝置內穩定(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