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慶典中,各式各樣的無人作戰兵器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其中很多型號更是首度公開。
(圖源:中國軍網)
相比其他武器,我軍裝備的無人機始終較為「神秘」,似乎很少向外界曝光。而相反的,在民用和國際軍貿市場上,中國的無人機卻是「軍民兩開花」,被多個國家的民間用戶和軍隊採購。
「翼龍」-2無人機
(圖源:ainonline.com)
但事實上,我國的無人機服役時間並不晚,只是一直以來數量較少,水平也尚有不足。其實在我國外貿軍用無人機迅速發展的同時,我軍也大量實驗使用了這些新型無人機,只是相關報導較少,外界的關注度比較低而已。
不過在近些年來,隨著我軍的開放、透明程度越來越高,我軍裝備的各種軍用無人機也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而在《張召忠說》「國之重器」特別節目中,局座也專門為大家講解了本次展出的各種無人機,以及無人機的重要作用。
攻擊-2無人機是本次展出的最大的無人機,首次公開是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攻擊-2有些類似美國的「捕食者」、「死神」無人機,是一種察打一體無人機,基本上是從外貿的「翼龍-2」無人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攻擊-2的翼展達到了20米,長度11米,續航能力強,能在9000米的高空連續飛行20個小時。
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的翼龍無人機
(圖源:Wikipedia)
攻擊-2的載彈量相當大,機翼下方有6個掛架,可以攜帶12枚反坦克飛彈或者精確制導炸彈。除了實戰之外,也非常適合執行邊境巡邏、反恐維穩以及各種非作戰監測任務。由於我國外貿的無人機已經在多次實戰中取得大量戰果,因此有理由相信,攻擊-2的實戰性能絕不亞於這些出口型號。
(圖源:中國軍網)
無偵-8應該是這次閱兵上,最有特點的一種無人機。從名字就能看出來,無偵-8是無人偵察機,和之前兩種攻擊無人機有較大區別不一樣,是一種專門進行偵查的特殊機種,而且能高超音速突防,敵方的地面防空火力幾乎沒有辦法攔截。
(圖源:中國軍網)
無偵-8無人機的造型很特別,這是為了高超音速飛行特別設計的,估計至少能夠飛到5-6倍音速。根據機身上的掛環,有人推測,無偵-8很可能能夠使用用剛剛亮相的轟-6N戰略轟炸機掛載投放,隨後自身高速突防進行偵查。而機身下的起落架則說明,燃料消耗完之後,無偵-8仍然可以自主返回機場。
M-21偵察機背負D-21無人機
(圖源:Wikipedia)
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曾經開發過D-21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針對中國執行了4次偵查任務。由於當時條件限制,D-21使用的是膠捲相機,並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但在4次任務中,4架D-21無人機全部因為故障失聯墜毀,未能完成預定任務。從此以後,世界各國都很少再發展類似的高超音速無人機。
(圖源:中國軍網)
而攻擊-11無人機應該說是這次閱兵裡僅次於東風-17的一個熱點,其實這個機型大家也很熟悉了,可以看出是在「利劍」無人機基礎上設計的,只不過攻擊-11是軍方的正式編號。這也說明「利劍」已經「上了戶口」,正式進入人民空軍服役了。美國、俄羅斯、歐洲的類似機型都沒有正式服役,而攻擊-11卻趕在了前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進步。
(圖源:中國軍網)
攻擊-11採用的是飛翼布局,隱身效果非優秀,並且更換了發動機噴口。「利劍」的發動機噴口還是戰鬥機樣式的,不能隱身,而攻擊-11的發動機噴口明顯進行了隱身化處理。局座之前講戰鬥機、殲轟機的時候就說過,未來有人戰鬥機和無人機相互配合作戰,攻擊-11很有可能就會配合殲-20、殲-16、殲-10這些有人戰機,伴隨這些飛機執行任務。
(圖源:中國軍網)
不過無人機雖然外形能夠隱身,但仍然需要接收地面信號,根據地面指揮進行作戰,而這個過程就有可能暴露自身位置。因此隱身無人機需要通過特殊的數據鏈進行通訊。如果無人機自己具備偵查和打擊能力,能夠自主尋找敵軍目標攻擊的話,就不再需要後方駕駛員不間斷的操控。這就對於無人機的智能化提出了很高要求。
(圖源:中國軍網)
這次閱兵中,還展出了「小黑魚」——HSU-001型無人潛航器。除無人機外,無人戰車、無人潛航器也已經開始試驗並投入使用,像美國、俄羅斯都已經裝備甚至在實戰中運用無人戰車。
「平臺」-M無人戰車
(圖源:sputniknews)
2015年,俄軍在敘利亞派出6輛「平臺」-M無人戰車,在無人機、無人偵查車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下,20分鐘內打死70多名ISIS恐怖分子,成功佔領目標高地。戰鬥從始至終,敘利亞政府軍的步兵就跟在無人戰車後面打掃戰場,無一傷亡。除了作戰車輛外,無人車輛也可以執行偵查、運輸、救援等任務。
(圖源:中國軍網)
隨著時代的發展,無人作戰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日漸得到重視。其實,這次展出的我軍無人機還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型號的無人作戰武器仍然有待正式公開。不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新型作戰武器出現在人們眼中。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