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究竟練什麼,看完這終於明白了

2021-02-26 身心性

重要提醒:微信大改版,推送時間線被打亂,為避免與身心性失聯,請把「身心性」設為星標

—— 以下是正文 ——


傳統武術練什麼,是所有痴迷於傳統武術的人苦苦探求的一個問題。

我探求的結果是:功、勁、技(著)、意(神),道。

功,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中所指的功。

功就猶如建大廈之築基,商人經營之本錢,原子彈之運載工具——潛艇火箭、轟炸機。功須千錘百鍊而成就,汗水與血水結晶,日積月累方有果。

真功極其簡單樸素,非有緣不傳,看古拳譜、古拳論到緊要處「須口傳身授」說的便是。

花三五甚而十年八年才能練出來的功未必就是真功。

練拳先明理,拳理既明,功效立顯。

當今社會更應講練功的效率,更要講練功的有效性。方法不當,十年八年也是枉然。方法得當,天天有體驗有應驗,日日有收穫。

方法必是可以實際檢驗的。每天有效練功1小時,三年可小成。每天有效練功6小時,三個月也可小成。

練功的有效性古今亦然。可拿古代上戰場的新兵做比,練幾個月的時間,卻能殺出無數戰力非凡的將軍。痴迷於十年不出門,完全是誤人子弟的說法練法。高級的東西都很樸素簡單,正因為此,真功難見,明師輕易不會外傳,「道不輕傳」說得即是。因得之不易,兩三句即能傳完,為什麼要傳給你?
所以有諺「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苦練十年,不如明師一點;寧傳千套拳,不傳一套功」

形意之三體式五行拳、八卦之轉掌、太極之抖杆,通臂、披掛中的基本功,網上披露的「面壁蹲牆功」,博文中提到過的《中國功夫跤》中之基本功,都是傳統武術練功入門的捷徑,堅持既久,神效立顯。勁即如商人之可支配之資金,(成一單生意不在你註冊資本多少,搏人功力再大,不會發勁也枉然),勁又如原子彈之當量。形意之「沉實猛烈」、「起鑽落翻」、「扁鑽強弩」;八卦之「擰裹鑽翻」、「大蟒鋼鞭」、「靈活巧變」;太極之「由著熟而懂勁」、「松活彈抖」「冷彈脆快硬」說的都是勁。勁分鞭勁、整勁、萃勁或寸勁(分、毫勁),先練鞭勁如鋼絲鞭,肩松能出鞭勁(網上有一篇《為什麼先練鞭勁》?說的很好),先出鞭勁後才有整勁,鬆柔沉實合出整勁。整勁加速度即為寸勁(越短越好至不露形之毫勁方妙)。加一段以前在論壇上回復別人的話:練武唯有先松肩活臂才能出鞭勁,出鞭勁才算真正步入武學殿堂,然後才會發整勁、脆勁、爆發勁。通臂拳基本功是練鞭勁的好方法,即便能松肩活臂,能發出來也有訣竅的。所謂「武藝雖真竅不真,空費心思枉費神」,故沒人會輕易將訣竅告人,真訣竅就是技術,很簡單,但非親授很難掌握松沉,剛柔,發勁、歷來是傳統武術核心問題。有幸接觸過太極、形意、八卦,個人感覺,鬆柔後而達勁整,柔極而生剛,剛柔瞬間轉化而勁發。再有就是練力與否的問題,我的觀點:先有千斤力,後有四兩巧,無有千斤力談牽動四兩撥千斤永遠是傳說。即便是四兩撥千斤,局部上、接觸點上也是大力打小力(有效作用力肯定是大力勝小力),小力勝大力不合科學,即如毛偉人說的集中優勢兵力、捏拳頭打指頭的關係。前輩大師們都很注重力量或恰當點說叫功法、勁法的訓練,如太極之抖杆,形意之扎槍,有記載的程廷華前輩練撞掌一式,筐裝三百斤沙而撞之,據說郭雲深所用砂袋也極重,聽聞孫存周讓人深蹲五百個加長跑(竊以為能深蹲五百三體式都不用站了),前人之練功的石鎖、石擔、沙包,分量都不輕,今人有誰還練呢,單單練拳,練輕,單靠感覺加意念,我認為想練出松沉勁、整勁是空想,是不切實際的,其實好多人仍在迷失中啊。技(招)即方法,諺「千招會不如一招熟」中的招即是。所有拳法的套路都含技法,千變萬化難以窮盡。無功、無勁所有的著法都是花法,皆中看不中用。有功發不出勁亦是看著嚇人,著人亦無半點實效,發不出勁的功,行之越久貽害越深,我輩不得不查。所謂「拳法得精在熟不在多,機關一熟用不完」說的極是,須深悟詳參。意即神,「練拳何以得竅?在會意用力」中的意,形意的意(內三合),太極中由「懂勁而階即神明」中的神即是。神意皆摸不著但可看到,又最難說。拳境未至神意非我所能解,姑妄言之。神意精氣神,清靜定中求,神內斂威外露,外圓內方柔中剛,太極之無極,意如「平地立杆將立定未立定」,形意之「拳無拳意無意」,境如清風明月,感如楊柳拂面沐春風,可意會難言傳!統而言之,神為司,功為基,著為形,勁為用,道為歸。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中財組】微信公眾號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傳統武術,返璞歸真,毫無「高難美新」
    傳統武術在當今是一個落破的行業,大部分武者不是在公園小樹林教拳,就是在娛樂界做武替,生活並不樂觀。但是卻有一批執著於傳統武術傳承的人,堅守著這一片小小的陣地,靠的是一種超越金錢名利的尚武精神,隨著文化的回歸,真正傳統武術會有其應有的地位。很多從事傳統文化的人對時尚都不屑一顧,認為浮淺是外國人和年輕人的東西,比不了國粹有深度。但為什麼國粹都要振興?時尚的東西浮淺卻有這麼多人熱捧?
  • 傳統武術套路在實戰過程中到底有沒有用?
    上下五千年來,中國武術一直以實戰而聞名,可是今天為什麼有人對傳統武術的實戰功能進行否認呢?為什麼有的人直指中國傳統武術,甚至稱之為「舞術」,這是為什麼呢?另外,就是在解放前的江湖上,也同樣有仿武術的舞術存在,其原因是,許多靠武術為生的江湖藝人所面對的大多數是外行,外行看武術必然看熱鬧,而真武術恰恰是外行看不懂的,如果買藝的沒有讓外行看去很精彩東西
  • 探秘:傳統武術的拳種源自兵器嗎?
    作者:李建衛、高建武中國武術從大的方面可分為:拳與器械。拳與器械歷史悠久,關於二者的淵源眾說紛紜,武術界各持一詞互不相讓。有的認為先有拳法後有器械,有的則認為先有器械後有拳法。究竟孰是孰非,很值得我們去研究,這對武術的發展和探究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大部分習武者跟老師習武,都是先練習基本功,再練習拳法,然後習練器械。所以人們從感官直覺上認為,先有拳法後又器械,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也不在少數,以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為首的卻發出來不同的聲音。一、拳種源自兵器?
  • 武術實戰中不可不談的力量
    首先練習武術先要從柔韌性和協調性開始,良好的柔韌性要求的是全身尤其是腰部和腿部,因為良好的柔韌性會使身體靈敏、出擊快速、輕鬆、靈活和勁力順達。反之,如果我們沒有良好的柔韌性就會使動作變得緩慢無力和僵硬,還容易造成傷害。良好的柔韌性來自於成千上萬次的踢腿、拔筋、下腰,拔筋,不但要拔腿上的韌帶,還要撐拉手臂上的韌帶,就像我們熟知的通背拳,將全身練是柔軟無比,這對踢腿發拳都有極大幫助。
  • 菲律賓武術卡利在中國——UNO-MAS KALI MMA
    通過《菲律賓武術卡利(Kali)的源起與傳承》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卡利這一來自東南亞的實戰派傳統武術有了一定的認識。
  • 【百練成鋼】海訓究竟練什麼 ?
    ——海訓究竟練什麼?
  • 俄羅斯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為啥俄羅斯人彪悍了
    說到俄羅斯美食,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伏特加、又粗又長的香腸、濃鬱鮮美的羅宋湯。早餐:俄羅斯人喜歡吃各種各樣的肉,幾乎每餐都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伏特加是俄羅斯人眼中的「生命之水」,男人們喜歡在晚餐時間來一大杯伏特加,就著酸黃瓜,醃鮭魚吃。
  • 看了泡菜國《真男》,終於明白解放軍為啥是PLA
    終於明白咱們解放軍為啥是PLA了!(文末有答案)來,先上一張海報看看▼看完幾集你就知道有這感覺就對了,他們就是按照室內情景喜劇片在拍的。好,下面開始進入劇情了,這是他們歡迎新兵入營的表演▼好了,不想再說什麼了,長得充滿喜感就算了,這一個個沒睡醒的樣子,也是醉了。再看看我們的教官▼
  • 技擊是武術發展的生命線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武術由原來的單一需求變成了現在的多樣並存、而其變革不失真意、雖有競技自選、傳統演練、散打搏擊、功法展示、氣功養生等百花盛開的局勢,不論中外人士一提到武術便情不自禁的與功夫技擊聯繫在一起了,為什麼呢?其實這就是武學內涵的真實魅力所在、也只有智慧的中國人民能在生存實戰中結晶出如此美好的文化,子承孫繼傳續至今。
  • 日本威士忌究竟是怎麼開始火的,看完這篇你就全明白了.
    竹鶴政孝將威士忌的製造過程都詳細紀錄在筆記上,這就是有名的「竹鶴筆記」。攝津酒造後來因為經濟蕭條的原因,經營不善,無法投入威士忌的釀造。然而,通往成功威士忌的道路卻不只有一條,這也促成了日本威士忌之後能夠開花結果。
  • 技擊是武術的靈魂
    一、技擊是武術的基本屬性,是武術的靈魂,武術不講技擊就不叫武術,叫演武操或者養生功。武術要保持其文化的本原性就必須講究技擊。有些人解釋武乃止戈,意思完全顛倒了,武乃人高舉戈前行。武,無論是關於軍事,還是關於技擊都是在戰鬥,是武力搏殺的意思。二、技擊可以維護人們的生命財產。有人講現在是熱兵器時代,武術技擊已用不上,手腳再快趕不上子彈快。
  • 讓武術文化傳承下去是我的動力
    都說武術造硬漢,武術也讓我披上了一身戎裝,成為一位女漢子。  高中時,抱著強身健體的單純想法,我成了校武術隊的一員。從此以後,當其他同學晚餐時間湧入食堂的時候,我們還咬著牙苦練基本功;當假期校園只剩一片寂靜的時候,我們還在榨乾汗水似的勤學套路;當同學們都在享受高考結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輕鬆時,我們卻在背水一戰,準備著最後的比賽。
  • 尋訪印度古武術卡拉裡
    印度之行,小編非常有幸遇到了同中國傳統武術一樣非常優秀的南印度古武術卡拉裡帕亞特,並親身體驗了兩節訓練課,收穫頗豐,分享給廣大武術愛好者!!!
  • 想了解中國古武術真面目,要看日本?(上)
    通過日本古武道大會的演武,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古代戰場武術。(因為一篇文章只能鏈三個視頻,所以同時發布,分為上下兩篇,請注意下篇的發布。)作為在冷兵器時代和中國軍隊交手過幾次(唐一次,明兩次),並且古武術受到中國武術影響的國家,日本古武術和中國古武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古代武林高手都要練些啥?
    武術要想真正保持原有的「味道」,除了技術、理論挖掘與整理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古代武術訓練方法的探析,這對傳統武術的回歸,具有導向作用。同時,對現今武術訓練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鑑意義。古代武術訓練方法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影響深遠,進而映射古代武術的修煉方式,使古代武術訓練方法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樣式。內功修煉主要目的是養氣和鍊氣。
  • 太極拳久練自化,熟極自神
    誰知道,手到腳起,徒弟竟被一下子踢昏在地,禪師醒來,自己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直到把徒弟急救甦醒後,才問清事情的原委。這些奇蹟的例子,都是武術家的武功臻於化境的表現。如果我們從技擊角度來評判武術的水平,大致可分成三個等級。
  • 第一次乘坐飛機,需要知道的登機流程,看完你就明白
    第一次乘坐飛機,需要知道的登機流程,看完你就明白:第一次乘坐飛機的朋友對於飛機都有著很多好奇心,因為小時候只在天上才有看到過飛機的影子
  • 把身體練成這個形狀,太極拳就練對了!
    究竟要練成什麼樣,太極拳才算練對了?
  • 鷹爪功誰創立的,又是如何練的?
    不過禿鷹的名字不單是他曾經扮演的角色而來,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絕技鷹爪功,他曾經獲得過全國武術鷹爪功冠軍。 計春華算是內地屈指可數的實力派武術演員,別稱為「國寶級反派明星」,只是可惜在2018年7月11日去世了。再次追悼一次禿鷹大叔。 不過鷹爪功究竟是什麼樣的功夫呢?這個正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
  • 武術與中醫傷科
    戰爭帶來的嚴重人體損傷需要不斷發展的傷科醫學和醫療手段;不斷發展的武術活動,需要傷科治療作保障。因此,傷科與武術不但有關係,而且這種關係隨著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密切,以致至今仍是武術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