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國當前的暴亂?

2021-12-11 周期評論

如今只要一看新聞,好像美國到處都在鬧事,打砸搶燒,怎一個亂字了得!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我們需要問這樣幾個問題:大多數人支持抗議嗎?為什麼抗議規模如此之大?此事與中國有怎樣的關係?

第一,上街抗議者是否代表了美國的大多數?


在美國,幾乎任何問題都可以爭論。

唯獨黑白種族問題,不能爭論,站在黑人一方的有天然的政治正確性,什麼話都可以說,而白人是有"原罪"的,要麼由衷懺悔,要麼保持沉默,這就叫做"一邊倒"。

弗洛伊德一案,劇本依然如此:

著名的大嘴巴,黑人社會活動家夏普頓在弗洛伊德的葬禮上說:

"之所以我們不能達成夢想,之所以我們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是因為他們的膝蓋壓在我們的脖子上!"

有人敢質疑或反駁嗎?沒有,只存在兩個選擇,要麼是這樣:

議長佩洛西女士,不顧80高齡,率領同僚們在國會大廳下跪,懺悔。

要麼象川普總統一樣,不表態。

事發至今,川普講了許多安慰死者及家屬的話,但他從未承認過弗洛伊德之死是"種族歧視"造成的,這已經算是"大逆不道"了,這是他背後的基本盤——中下層保守派白人群眾所決定的。

一邊可以隨便講話,一邊不敢講話,這不代表不敢講話的一方心裡是滿意的,他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罷了。正是這些表面沉默,內心不滿的民眾,2016年用手中的選票把川普推上了總統寶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裡講的"敢怒不敢言",與言論自由無關,不明白的請看這裡)

沒有人敢問這樣一個問題:

弗洛伊德之死到底是一個司法問題呢,還是一個種族問題?

有什麼證據能表明警察Chauvin對待黑人過度使用暴力,而當他對待白人時就不會過度使用暴力?

Chauvin由於不當行為,短短十幾分鐘,一輩子全毀了。試想在這種輿論環境下,一個白人警察,是在面對白人嫌犯時更謹慎些呢?還是面對黑人嫌犯更謹慎呢?

有人會舉一個數據:黑人佔總人口的13%,但每年警察致死的總人數中,黑人佔了26%,這還不是歧視嗎?

其實這很容易解釋,據美國司法部調查,全美最大的75個縣(county)中,黑人佔總人口15%,但他們佔了搶劫案的62%,謀殺案的57%和襲擊案(assault)的45%。單以紐約市為例,四分之三的槍擊案是黑人幹的,白人只佔2%。

同樣的不敢問的問題還有:

為什麼高中畢業後,白人學生的升學率比黑人高?沒人敢說是因為黑人孩子成績差,只能說是由於長期種族歧視造成的。

為什麼白人擁有住房的比例比黑人高很多?沒人敢說是由於黑人工作不夠勤奮造成的,也只能說是由於長期種族歧視造成的。

因此,雖然媒體上對於此事的報導鋪天蓋地,極盡渲染之能事,雖然全美確實有幾十個城市爆發了抗議示威,但我們要明白:這隻反映了一部分民意,很多人保持了沉默..

第二,為什麼今年會鬧得這麼大?

類似弗洛伊德這種事幾乎年年有,比如因2013年的一起白殺黑案件,有人發起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俗稱"黑命貴"運動,雖然媒體上也是廣泛報導,但絕對沒有到今天這個熱度。


因為今年是大選年,任何小事都會被兩黨抓住,發酵,放大,再放大,以便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而共和黨,民主黨各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

在經濟上,共和黨主張減少幹預,自由市場,民主黨主張縮小差距,多搞福利,在這一點上共和黨佔優,美國人一般不太相信"大政府",因此民主黨最怕被對手攻擊為"社*會*主義者"。於是我們看到主張"全民醫保"的桑德斯已經敗下陣來。

在政治上,共和黨主張美國傳統價值觀,民主黨則強調多元價值觀,尊重所有少數弱勢群體,這一點上民主黨佔優,符合政治正確,因此共和黨最怕被對手攻擊為"種族主義者"

在外交上,共和黨是鷹派,持強硬立場,民主黨則緩和一些。

本來在今年初,川普誇耀自己打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股票迭創新高,共和黨選情一片光明,民主黨愁雲慘澹,不知路在何方。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疫情突然而至,一切回到原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煙消雲散,困境中的民主黨終於看到了希望。

又誰知好事成雙,此時發生的弗洛伊德案件,無疑是上天賜予民主黨的大禮,那張"白人膝蓋碾壓黑人脖子"的照片,那一聲"I can"t breathe"的悲號,極大的激發起人們的同情心,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憤怒,成為民主黨動員選民的最佳武器!

在種族問題上,美國是"一邊倒"。一貫以弱勢群體代言人自居的民主黨有天然的優勢,而共和黨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

不但不能還手,還必須隨聲附和,前總統小布希,前國務卿鮑威爾,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等大佬紛紛公開表態,批評川普在此事上的做法。這樣一來,川普政府就顯得很孤立了..

本來希望渺茫的民主黨,由於弗洛伊德事件有了翻盤的可能,他們豈能放過!

民主黨的算盤是:以弗洛伊德案件預熱,以"I can"t breathe"為口號,以"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終結種族歧視"為號召,爭取讓這把火越燒越旺,一直旺到11月。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各種表演: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歐巴馬,他說:弗洛伊德案件是一個偉大的機會,要爭取以此為契機給國家帶來"真正的變化(real change)"。

歐巴馬自己當總統的八年,碰到黑人問題很低調,因為要避嫌,怕被人批評"黑人偏袒黑人",現在他來勁了。很顯然,他所謂的"偉大的機會"是選票的機會。

還有剛才說過的,率眾下跪的議長佩洛西女士。

還有首都華盛頓的市長,雖然官小,但"位卑未敢忘憂國",主動把一條街道改名為"black lives matter",也就是"黑命貴"街。

還有弗洛伊德死亡地,明尼阿波利斯市,更不能落後。市政委員會13名委員中有9名主張解散警察局,重組治安力量.

試想在這種大勢下,警察已經被當作了眾矢之的,還有什麼積極性去維護治安呢?

每次抗議示威,開始都是和平的,而後就有少數人要出格,做些打砸搶燒的勾當,這時如果警察消極怠工,只求自保,就會更加縱容那些混水摸魚,作奸犯科之徒。

這就是為什麼鬧得兇的地方,幾乎都是民主黨執政的地方。很多人可能見過一個視頻,一伙人衝進LV店裡搶包包,發生於波特蘭,又是民主黨地盤。

更重要的是,與過去的黑白衝突不同,鬧事的不都是黑人。

比如:弗洛伊德事件後,當地警察局被焚毀,這是抗議發生後最嚴重的暴力事件。現在縱火者已經被抓,是個白人青年,原來在一家商店做保安。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現在還不知道.

受害者也不都是白人,某個視頻裡有個黑人老太太對著鬧事者說:你們不是說"black lives matter"嗎,我就是黑人,這個店是我的,你們為什麼要砸呢?

可見,並沒有什麼嚴重的種族衝突,是有人想借種族問題,重新撕開美國身體上的那個已經癒合的傷口,人為製造矛盾,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不過說實話,要想一直鬧下去,也並非易事,因為這場運動缺乏明確的訴求,最多不過是"改革不合理的司法制度",目前國會已經在起草相關的法案,內容不過是:增加警察的培訓經費,去掉一些警察的免責條款,讓百姓起訴警方更簡單些,如此而已。

等到民主黨提交了法案,共和黨也不會阻攔,順利過關後,還能鬧什麼呢?除非又有新的突發事件產生.


明尼阿波利斯市長扶棺痛哭

第三,這件事與中國有關嗎?

看了這個問題,有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美國內部的事情,好也罷壞也罷,與我們何幹?

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這件事與中國關係很大。

借弗洛伊德之死,民主黨打出了種族牌,在這個議題上共和黨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

那麼川普一方要打什麼牌呢?

其實川普的牌早就已經打出來了,和我們原來預料的一樣,那就是中國牌。

5月29日,川普在白宮召開專門針對中國問題的新聞發布會,內閣中所有大佬悉數到場。會上川普講了大概十幾分鐘,包括疫情責任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問題,智慧財產權問題,留學生問題,等等。

除了要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外,倒也沒有什麼太新的東西。可是我們要明白,現在才6月呀,兩黨的正式提名一般在7月,然後才會逐步升溫,最後進入選戰高潮。現在只是一道開胃菜,真正的大餐要到下半年才會來。

結果沒想到的是,5月29號那一天,當川普講話結束時,記者們紛紛站起來大聲問有關弗洛伊德之死的問題,好像沒人關心中國,這也正常,媒體當然要跟著輿論焦點走。川普老爺子根本不理記者,拂袖而去..

民主黨想在種族問題上爭取民意,共和黨想在中國問題上爭取民意,而在中國問題上,攻守易勢,民主黨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因為很遺憾,由於種種原因吧,美國民眾對於中國的看法越來越負面,據蓋洛普的民調:持負面看法的人增長到67%,就發生在這一兩年中。

還記得今年1月嗎,川普政府與中國籤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當時何等風光!川普為了盡情展示自己的政績,邀請了美國各界的頭面人物,讓大家一起見證這偉大的歷史時刻。此後川普一直說:從來沒有人做成過這件事!

請問民主黨敢反對這個協議嗎?他們最多只能在協議內容上挑挑刺.

當然,由於疫情影響,川普最近談到這個貿易協議時說:已經不重要了.但是中美之間不光只有貿易,5月29日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川普政府未來可能的出牌方向...

弗洛伊德之死,及其引發的暴亂,給民主黨帶來了操縱種族議題的重大機遇,同時也延緩了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攻勢。然而現在還只是剛剛開始,隨著大選日一天天臨近,雙方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相關焦點

  • 王在希:如何看待當前日益嚴峻的臺海形勢
    「印太戰略」的「鼓鼓」下,蔡英文錯誤估計當前兩岸形勢,將臺灣帶進窮兵黷武和「倚美謀獨」之路,將臺海局勢面臨「兵險戰危」。但如何實現統一?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最近一個時期,由於美國頻繁打「臺灣牌」,不斷售臺先進武器,提升美臺關係的官方性質,使得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氣焰囂張,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是如何策動敘利亞全國暴亂的?
    搞亂敘利亞是美國「阿拉伯之春」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而要搞亂敘利亞,美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策動街頭暴亂。這種有組織、有計劃、有資助的街頭暴亂,遠遠不是美國今天的抗議活動所能相比的,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如果美國將給敘利亞送「民主」手段用在自己身上,不用半年美國就會陷入內戰,各種「自由軍」、「民主軍」會輪番向華盛頓進攻,總統躲地堡裡都沒用。
  • 美國大選後恐有暴亂?華人囤糧備槍,商家"武裝"…
    >平均每1秒中就有一個美國人感染新冠!然而擺在美國人民面前的,還不只是更加可怕的疫情——美國大選在即,而研究顯示,美國或將有多個州在大選後發生暴亂!商家「武裝」、軍隊進駐、民眾囤糧……這個冬天,將是一個令人可怕的冬天!
  • 如何看待當下的中美關係
    未來的中美關係到底會如何走?關於這個問題,智谷趨勢內部有一番熱烈的研討。本文為智谷趨勢首席內容官、北大國際關係博士S博士在高級會員分享會上的即興分析,現將四分之一的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對於彭斯的演講,《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的文章,開篇直斥美國的說法充斥了「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結尾則指出「中美關係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21世紀國際局勢的走向,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命運」。那麼,怎麼來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呢?它會向何處去?
  • 戰略還是權宜:伊朗如何看待中伊全面合作?
    下面筆者將分析伊朗國內政學兩界在爭論《中伊25年全面合作計劃》時的表述,從而判斷當前伊朗主流對與中國全面合作的考量是權宜之計還是戰略選擇。據此推測,魯哈尼政府當前推動中伊合作的核心目標在於打破美國的封鎖孤立,而不僅是深化中伊合作關係。
  • 國際上是如何看待太空武器的?
    然而,太空武器化通常不僅僅被視為是對地面部隊的被動支持。美國空軍條令早前將太空部隊的應用定義為「向太空、來自太空或通過太空傳遞動能的部隊」。2018年美軍聯合作戰條令將太空控制定義為進攻性和防禦性的行動,「以確保美國及其盟國在太空享有行動自由,並在接到指令時剝奪對手在太空的行動自由。」
  • 1992年洛杉磯暴亂|上萬名美國大兵平亂,「如同一場小型戰爭」
    視覺中國1992年洛杉磯暴亂被稱為20世紀美國最大的暴亂,持續4天,震驚世界。這次事件是災難性的。據美國媒體報導,由於大量搶劫、攻擊、縱火和謀殺的發生,共有58人喪生,2300多人受傷,1萬多人被捕,5000多棟建築物被焚毀,財產損失超過10億美元。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稱其為「riots(暴亂、騷亂)」,不惜出動加州陸軍國民警衛隊、海軍陸戰隊、步兵師,總計兵力上萬名,以幫助當地警方平亂。
  • 首發 | 國際上是如何看待太空武器的?
    另一項名為「伍默拉」(Woomera)的類似項目以南澳大利亞的伍默拉測試場來命名,其目的是編寫一本手冊以闡述如何將現有國際法應用於太空的軍事用途。法國於2019年發布了新的太空防禦戰略。該戰略要求在空軍之下建立一個太空司令部,並將空軍重新命名為空天軍。
  • 香港暴亂的背後黑手究竟是誰?
    從今年6月開始至今,香港暴亂不斷,事情由一開始的示威遊行慢慢演變成了「港獨」分子蠱惑大量廢青與警察形成對峙甚至幹擾正常社會秩序。在這次長達近兩個月的暴力衝突中,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西方反華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而不久前外交部在回答外國記者關於香港事件時也提到了有西方人頻頻出現在示威人群中,由此可見,中方已然察覺到一些『不安分』的外國反華勢力在香港的行動並掌握了確鑿的證據。
  • 美國警察當街殺害黑人事件,惹民憤,引發大規模暴亂!
    這整件事,引起了美國民眾的強烈反感。人們在社交媒體上頻頻發推,痛罵涉事警員及訴說為死者伸張正義的需求。美國各界名人紛紛發聲,其中包括NBA黑人球星詹姆斯:不知道「善良」的美國市民如何看待逐漸失控的態勢。
  • 美國又「暴亂」了?說說幾年前俄勒岡民兵的「武裝暴動」吧!
    警察致被控對象死亡,少數族裔上街示威,有打砸等行為,示威迅速在多個城市蔓延..這事迅速得到東方媒體異乎尋常的關注,某發言人甚至心痛難忍發出「我不能呼吸」的推文,熱度遠超過尚比亞華人被殘暴打死的排華事件。美國確是個騷亂不斷的國家,巴爾的摩警察也惹過類似的事兒,甚至紐約華裔警官梁彼得射殺黑人也引起過「騷亂」。於是,「暴亂」和「暴動」的詞彙就頻繁出現在中文媒體上。
  • 【最新情報】美國波特蘭市暴亂持續升級!美政府全面禁播!
    美國波特蘭市暴亂持續升級!美政府全面禁播!作者/都督爺爺【消息來源/】鳳凰衛視記者冰汝女士在美國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從視頻上看,她每天都要到國會去上班,這就意味著他在美國國會大廈租得有辦公室,能夠第一時間獲取美國最新情況!
  • 拜登上任一周,世界亂了.俄羅斯、美國、荷蘭……全暴亂.
    俄羅斯、荷蘭、美國……多國發生了大規模暴亂。011月23日起,俄羅斯大寒。極寒中,大批反對派突然開啟了大遊行,超70個城市、100多個村鎮集結,莫斯科超4萬人,全俄超10萬人,湧上街頭。惱羞成怒的美國,立刻要求歐盟停止與俄合作的北溪能源項目,默克爾:那個……等等,我們再研究研究……接著,美國馬上對俄啟動了新一輪瘋狂圍剿。1月17號,俄羅斯駐紐約領事館的通訊線路被突然切斷,這一波操作,羞辱大於危害。
  • 香港暴亂中極具戲劇性變化的信息戰
    關於軍事上的網絡戰,人們已有認識,美國等國家早已組建網軍部隊應對未來網絡戰。而政治暴亂中的信息戰,以前美國只在顛覆中東等地的弱國行動中小試牛刀。在當前的香港暴亂中,美國一如既往利用推特和臉書等具有世界影響的社交媒體,發起信息戰,但卻遭遇了強大對手,讓整個信息戰越來越充滿戲劇性性和複雜性。從目前情況看,面對眾多的中國網民,美國在香港信息戰中註定要敗走麥城。
  • 美國會淪陷,議員驚惶逃竄,美聯邦調查暴亂,川普麻煩來了
    1月7日電一向喜歡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製造對立的蓬佩奧,當美國國會被抗議者攻破後,立即坐不住了。他不僅譴責「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不能容忍暴力」,還堅定要求「將暴亂分子繩之以法」,此言一出,迅速招來網友群嘲。
  • 洛杉磯暴亂:美國總統派正規軍1.35萬鎮壓,逮捕12000人
    消息傳出之後引起洛杉磯百姓的震怒,他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內升級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暴亂,造成了超過63人死亡,2383名群眾受傷,經濟損失高達8-10億美元。為了平息這場暴亂(Riots),美國政府不惜動用國民警衛隊以及第7步兵師、第1海軍陸戰隊的1.35萬名士兵前來鎮壓。事件的源頭來自於一段廣泛傳播的錄像帶。
  • 如何看待美國從敘利亞撤軍
    -當時的情況是美國分析、評估以後,認為這是一種威脅,美國提出的辦法就是G2,大意就是世界一分為二,從目前看美國的政策沒有推行下去。於是美國的新自由主義就開始轉變、調整他的國內和國際經濟、政治、軍事政策。美帝國的地緣政治安全格局是一個天平,你在天平的一頭加個砝碼,你要在另外一頭也要加個砝碼,這樣天平才能平衡。
  •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慘敗?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那場印度的慘敗的?曾在印度居住多年筆者今天給你講講這其中的故事。文 | 恆河沙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俠客島」(ID:xiake_island)。他在自己的一本名為《尼赫魯:印度的創造》一書中言之鑿鑿: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曾提議將國民黨當局佔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讓給印度,遭到了尼赫魯的拒絕,尼赫魯主張應當讓給新中國。塔羅爾還煞有其事地宣稱,多個印度外交官曾看到了相關的文件。塔羅爾曾是國大黨的內閣部長,又是一名暢銷書作家,還曾在聯合國任職,現在則是一名國會議員兼網絡大V。
  • 美國人如何看待「封殺」TikTok?紐約小夥提到了這個成語,彈幕刷爆
    就在川普籤署行政命令當天,央視新聞記者莊勝春再次連線郭傑瑞——這位曾在中國生活、愛吃四川辣火鍋的美國小夥兒,就美國用戶如何看待此事進行交流,這也是兩人兩個月後的再次對話。此前一次是在6月9日,那時,弗洛伊德事件點燃美國多地怒火。詳情見>>>老郭一個詞 網友「淚目」許久不見,兩人上來先嘮嘮嗑,彈幕也跟著活躍起來。
  • 看FBI如何利用開源數據鎖定國會山暴亂人員
    當國會召開聯席會議、認證喬·拜登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時,一群暴徒衝進了美國國會大廈。「 FBI正在尋求確定在華盛頓特區煽動暴力的個人,我們正在接受描述1月6日在美國國會大廈及其周圍發生騷亂或暴力的提示和數字媒體,」該機構上周四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發布消息稱,並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個表格的連結。